天津的商业是随着漕运和盐业的发展而兴盛起来的。元朝至明朝永乐年间,漕运船只云集,东至侯家后,西到永丰屯,粮囤储仓不断兴建,官兵民工日益增多,南北土特产品交易繁忙,并运往华北内地。当时四方商贾沿南运河两岸的侯家后、估衣街、北门外、针市街、竹竿巷临河而居,商业贸易得到发展并日渐繁荣。到清朝,北门外一带已成为北方经济贸易集散地和繁华的商业中心。1860年天津辟为通商口岸,洋货大量涌进,都屯集在北门外一带的洋货街、估衣街、针市街、竹竿巷,并销往内地及天津周边地区。估衣街是天津最早的商业街,明末清初时这里的估衣店铺多达36家,估衣零星摊点无计其数。到了清朝末年,逐渐成为布匹绸缎、皮、凉货物、瓷器颜料、南纸国药及鞋帽等商业贸易集散地。其中最大的行业是绸缎布匹店,有远近驰名的谦祥益、瑞蚨祥、瑞林祥、元隆等字号。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估衣街上不仅大商店林立,而且中小商店也是鳞次栉比,长不足800米的估衣街,商户达120多家。北大关是往来津门的漕粮船、商货船等船只停泊、验关纳税的必经之处,因此,各种船只索性在这里卸货、装货,后来北大关及周边街巷逐渐发展成为商业中心。北大关附近的竹竿巷是商业荟萃之地,在20世纪初,到此进行棉纱、杂货、药材、纸张、茶叶、麻袋交易的各地客商络绎不绝。当时天津各行各业,包括各银行、银号、商号及外商银行,要通过华账房办理申汇事宜,不论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两宝银或银元的申汇,都要以竹竿巷附近的公记经纪人进行成交为依据。因此,竹竿巷虽小,但在经济上却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对促进天津金融、贸易的繁荣,沟通南北物资交流起到了巨大作用。河北大街是北大关的主要通衢,也是通往京城及天津西北各省县的要道。这里百业兴盛,经济繁荣,交通发达,是城乡物资交流的集散地。临街两侧开设300多户商店和作坊,涉及到50多个行业,主要有土产杂品、五金铁器、竹藤檀木、苇席麻绳、缸瓦瓷器等。特别是五金铁器业,对华北、西北、东北等地最有影响。
1937年到1945年,由于日军的抢掠骚扰,各个商号无法经营,有的停业,有的转移到当时的法租界梨栈(今劝业场)一带经营。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对商店敲诈勒索、层层盘剥,至使各商号难以维计,纷纷倒闭。从此远近闻名的商业中心走向衰落。
解放后,人民政府为安定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制定了恢复和发展工商业的政策,成立消费合作社,平抑物价,使80%的私营商店相继恢复营业。1952年全面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和“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合营、劳资两利”的方针,使商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1956年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全区57个行业的3207家资本主义工商户,从业人员9213人,全部实行了公私合营,对4787户个体商贩分期分批实行合作小组、联购联销,按行业成立20个总店、26个经理区的管理机构,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主义商业体系。(www.daowen.com)
1958年后,商业经营管理体制几经更迭,把总店、经理区、商店管理组织合并为8大公司,即副食公司、百货公司、煤建公司、饮食公司、粮食零售公司、福利公司、糖业烟酒果品公司、修配废品公司。1962年10月区政府建立财政贸易委员会,大抓人民生活,积极组织货源,改进分配办法,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坚决贯彻“发展经济,保证供给”的方针,做好市场供应、稳定市场秩序、保证商业税收和利润指标的完成工作。
“文化大革命”期间,红桥区根据市零售商业全部下放区属管理的精神,建立区供给服务系统革委会,统管全区商业、服务业下属的76个基层,1978年4月企业不再设革委会,恢复了党委领导下经理负责制的领导体制。改革开放以来,商业迅速发展,1979年到1994年,新建改造商业网点200个,增加营业面积六万平方米。重建大胡同商业街,翻新扩建了近10倍面积的大胡同百货商场;恢复了百年老店同升和鞋帽店;新建14层九洲饭店和历史悠久的天一坊饭庄;重新修建了在华北、西北、东北驰名的红桥小百货批发市场。特别是小百货批发大楼、天奕商城、天津都行在大胡同地区建立,形成了大胡同地区市场群落,使从业人员达到12800人,日客流量10万人次,年成交额30.5亿元,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大胡同小百货批发一期市场,1992年营业摊位1300个,年成交额15亿元,年创税收1000万元。1995年成为全国十大批发市场之一。此外,这里还有4个专业市场,即东风鞋业、鸟市小食品、单街子服装、大棚走廊小百货市场,共有摊位800个,年成交额4.5亿元,年创税300万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