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天津河西区:先进科技、教育、医疗成果

天津河西区:先进科技、教育、医疗成果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受到严重冲击。自1988年以来,河西区被评为全国少年儿童工作先进区、幼教先进区、特教先进区、家庭教育先进区等。河西医院在血液病和疮疡的临床医学研究方面取得重大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河西区首批被评为全国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区、全国“三优工程”试点先进区、全国口腔病防治工作先进区。为提高全区人民科学文化素质,自1987年开始,全区每年均开展科技周宣传活动,成为实施科技兴区战略的重要步骤之一。

天津河西区:先进科技、教育、医疗成果

区内近现代教育发展较早。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我国第一所新式大学——北洋西学学堂(今天津大学的前身)在我区梁家园(今海河中学及解放南园址)创建。该学堂的二等学堂为我国最早的公立中学。1920年创建于我区马场道的天津工商大学(今天津外国语学院),是我市第一所由教会办的专科大学。与其同时同地建立的北疆博物院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博物院”。1924年在特别一区大营门外创建的河北省立天津女子中学(今海河中学前身)是河北省第一所女子中学。我区的工商附中(今实验中学)、圣功女中(今新华中学)都是我市创建较早的著名教会中学。坐落我区的天津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现与天津师范大学合并),其前身是天津市立师范学校,创建于1930年,是我市第一所市立师范学校。与共和国同龄的河西区第一幼儿园是我市第一所国办幼儿园。

解放前,由于旧政权对教育事业投入少,学校设施简陋,经费奇缺,发展缓慢。到1948年底,全区有中学7所,在校生4355人;小学42所,在校生11305人;另有幼儿园一所。当时,广大劳动人民子女很少有入学读书的机会,能读小学就实属不易。天津解放后,人民政府先后接管了公立及私立学校,将教育经费列入了国家财政预算,改建、扩建旧校舍,减免学杂费,扩大招生,妥善解决失学儿童尤其是劳动人民子女入学问题。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口不断增长,按照全市统一规划布局,在新老居民区陆续新建大批中、小学及幼儿园,校舍及教学设备均按国家标准建造或配备。1958年小学的入学率达99.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受到严重冲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自1981年开始,小学毕业生经全区统一考试合格后全部升入初中。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师资水平逐年提高。1995年中学现岗教师达标率99.9%,小学现岗教师达标率为100%。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教育结构的调整,新建了一批职业学校和中专技校,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各类人才。到1995年,全区有托幼院所128所,教养员916人,在园幼儿15274人;小学79所,教职工4028人,在校生58978人;中学48所,教职工3764人,在校生36587人;职业学校13所,教职工567人,在校生6126人;职工大学1所,教职工107人,在校生2300多人;弱智、聋哑、工读等特殊学校各一所,教职工173人,在校生808人。区内有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财经学院、天津轻工业学院等驻区大专院校7所,在校生23414人。教育教学坚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1995年初中毕业率达100%,高中毕业生参加全国高考录取率达88.7%,1997年高考一次上线人数居全市之首。建立了体北地区素质教育小区。实验中学、二师附小被评为全市首批三A学校。兴国学校九年一贯制教育成效显著。王培德、王连笑两名教师荣获孺子牛金球奖。统计职专张金英荣获“全国十佳中小学中青年教师”称号。自1988年以来,河西区被评为全国少年儿童工作先进区(连续三届)、幼教先进区、特教先进区、家庭教育先进区等。

解放前区内卫生条件极差,天花霍乱传染病经常暴发流行,肝炎、肺结核、性病及职业病患者甚多,产妇死于难产和产褥热,婴儿死于破伤风的屡见不鲜。20年代初始建私立德美医院,收费甚高,普通劳动者不敢问津。到1948年底,全区有私立医院7所,共有病床189张,医务人员90余人,民间接生婆28人,与居民人口极不成比例。解放后,人民政府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将私立医院陆续接管,合并为公立医院,充实医疗设备。同时动员引导私人开业的医务人员组成联合诊所,后又分别改建为街道卫生院。到1959年,全区有6所医院、10所卫生院、23个地段保健站。此外还有防治所、防疫站、疗养院、儿童保健所共7个,企事业单位保健站204个,医务人员3875人,基本形成健全的医疗卫生保健网络。1987年以来,区属医疗单位纷纷与区内市级医院挂钩,开展专科专病医疗,医疗质量大为提高,逐步形成各自专科特色。1995年底,区内有天津市儿童医院、肿瘤医院、天津医学院等市级医院9所,保健所2所;区属医院19所,卫生院3所,专科防治所、防病站、妇幼保健站各一所;开放病床6989张,平均每千人口10.25张;卫技人员9248人,平均每千人拥有13.56人。区属医疗单位拥有CT、B超、X光机、心脏监护仪及救护车等现代化大型医疗设备154台套,可诊断治疗各种常见多发病及疑难病症。妇女儿童保健工作趋于完善,全区各街、学校及托幼园所,部分工厂企业,已基本普及初级保健。河西医院在血液病和疮疡的临床医学研究方面取得重大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河西区首批被评为全国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区、全国“三优工程”试点先进区、全国口腔病防治工作先进区。在1998年全市卫生检查中,获市区总分第一名。

解放前,区内仅几家大厂有少量的工程技术人员,无一科研机构。1950年,中华医学会天津分会在区内成立。到1995年,区内先后成立的国家级和市级科研院所共计31家,市级各专业学会41个,民营科技企业185家,再加上7所高等院校和9所市级医院,以及众多的市属、区属企事业单位,区内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万余人。此外,以区内友谊路为轴心还建有天津市科学技术馆、自然博物馆、天津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天津市科学技术评价中心、天津国际科技咨询公司、天津市工业展览馆、国际贸易中心等一批科技场馆和科技信息机构,形成科工贸一体化涉外中心,在增强天津市科技发展新优势的同时,也促进了科技兴区战略的发展。驻区各科研院所历年获国家奖励的科研项目层出不穷。区科技事业从无到有,始终坚持普及科技知识,促进企业之间开展技术交流活动。区科学技术协会下属的21个工厂科协,以及32个区级专业学会、协会、研究会等,常年坚持为各单位提供技术服务,组织技术攻关,开展学术交流。为提高全区人民科学文化素质,自1987年开始,全区每年均开展科技周宣传活动,成为实施科技兴区战略的重要步骤之一。“八五”期间,区属单位获市、国家奖励的科技成果达14项,有力地推动了科技事业的发展。1998年河西区政府网页在市区率先进入国际互联网。(www.daowen.com)

区内近代体育事业的发展源于本世纪初建立的新式学堂,以兵式操练、田径运动、球类运动、武术等锻炼学生体魄。1901年,佟楼地区重建天津英商赛马场。1925年英商在赛马场又修建豪华的乡谊俱乐部(今干部俱乐部),建有游泳馆、保龄球房、台球室、乒乓球室、羽毛球室、壁球室等体育设施,专供外侨豪绅使用。20年代,裕元纱厂俱乐部曾因陋就简开展足、蓝、排球活动,但为时不长。直至天津解放,区内尚无一所大众体育场馆。解放后,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1954年区内修建成第六体育场,后改名河西体育场。1986年于原址建有3000个座席的河西体育馆及游泳馆。1988年易地新建河西体育场及附属设施。此外,还陆续投资修建中小学体育场地。到90年代,全区83所中小学的体育场地和器械基本达标。其中南楼中学排球馆,比赛场地面积达650平方米。群众性体育活动,50年代试行“劳卫制”体育锻炼标准,全区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纷纷建立运动队或锻炼小组,并经常举办各种比赛和综合运动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区体育工作重点转向学校。区少儿业余体校设游泳、足球体操篮球、乒乓球、摔跤、武术、田径、排球等项目,区体育中学则以田径训练为重点,还先后建成各具特色的体育传统校29所。先后向天津市和国家运动队输送运动员384名,其中包括左树声、刘树华、杨锡兰、马文革、张丽、李楠等著名运动健将。1970年至1995年,河西区16次夺取天津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总分第一名;到1998年,夺得“九连冠”,曾代表天津市参加全国少年田径运动会,获男子团体冠军;足球、乒乓球、排球等项目多次获全国、华北地区和天津市各级各类冠军。尖山街、桃园街、实验中学和四十二中学被评为全国社区体育先进单位。在全国和市级比赛中共获奖牌1354枚。多次获得全国“田径之乡”称号。

河西区有丰厚的群众文化历史底蕴。相传挂甲寺有1300年历史,据民国二十年(1931)出版的《天津县新志》所载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刘生甲撰《重建挂甲寺碑记》云:“大直沽迤南三里许,有古刹曰庆国寺,后名挂甲寺,其由来已远矣。图经无考。得于父老传闻云:当大唐征辽奏捷驻师此寺,因更名焉。世远倾颓,遗址尚存。今游击将军张良奉命东讨日本国,道经于斯,叹曰:余将凯旋而亦挂甲于此焉。督本营千总官袁应与等率队伍苏敬等各捐资兴工踊跃,从事天津禀生孙从先舍地十亩协力重建,下两月底绩,栋宇嵯峨,象设赫濯,遐迩士女,瞻揭云集,随祈随应,既而东倭汤平旋师挂甲。……万历二十八年秋九月立石。”寺内有八景:“拱北谣岑、镇东晴旭、安西烟村、定南禾风、吴梗万艘、天骥连营、百沽平潮、海门夜月”。明末清初,各种花会,包括法鼓、高跷、狮舞等已闻名津门。解放前建成的各种文化娱乐场所,既有设于租界的豪华影院、舞厅、剧场,也有大众化的书场、茶社、戏院。解放后,50年代初建成文化馆,以职工文艺活动为重点的群众文化艺术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各种汇演、调演不断,并涌现出一批文学、戏曲、音乐、舞蹈、美术等业余文艺骨干。“文化大革命”期间,群众文化艺术事业受到摧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影院、剧院、俱乐部、图书馆、少年宫等各种文化场所修建一新,区文化馆还组建了京剧评剧河北梆子曲艺等十几个业余艺术团。1998年,该区建成总面积达8000平方米的河西图书大厦暨区图书馆新馆。

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1982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实施区文化馆、街道文化站、居委会文化室三级群众文化网建设。1988年6月19日,《人民日报》以《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为题,发表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对河西区文化建设的调查报告。到90年代,区内各种群众性、社会性文化设施星罗棋布,成龙配套,各种业余艺术团队、各类民间文化社团蓬勃发展,加之天津京剧团、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天津歌舞剧院等市属专业艺术院团、大型文化场所驻区居多的优势,构成了市专业文化、区业余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军营文化、街道文化和家庭文化多位一体的社区文化新格局。自1987年至1995年,每年国庆节中秋节期间都举办全区性的综合艺术节,广泛开展各类群众艺术活动,参与人数每年均达30万左右,使河西区成为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新型城区。区少年宫小红旗艺术团,曾接待国家领导人和美国、日本、加拿大、朝鲜等32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来访,1991年还独立组团出访泰国,演出盛况空前。1991年,河西区被评为全国首批文化工作先进区。1997年春,文化部社文司、《人民日报》文艺部、《中国文化报》联合组成调查组,对河西区的社区文化进行了为期4天的调查。1997年4月15日,《中国文化报》在头版头条发表了由该报记者采写的报道《开辟群众文化活动的广阔空间——河西区社区文化的新报告》,并发表本报评论员文章《探索社区文化建设新途径》。1997年6月13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登载了由该报记者杜英姿采写的以《群众参与,群众受益——天津市河西区社区文化建设巡礼》为题的重要报道,并发表了评论员文章《社区文化建设要坚持群众路线》。这些报道都介绍了河西区委、区政府始终重视社区文化建设,在90年代,迎着困难和挑战,探索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兴办文化事业的新渠道,不断赋予社区文化以新的内涵,使社区文化在河西区蓬蓬勃勃的发展壮大的盛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