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和平区始终处于全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点,因而形成了学校多、影剧院多、医院多、公共文化场所多、风格迥异的小洋楼多和名人故居多的文化特色。
和平区教育是随着近代天津开埠以后,洋务运动的发展而兴起的。1880年9月,直隶总督李鸿章在法租界紫竹林创办了北洋电报学堂。1893年在法租界海大道(今大沽路)又创办了北洋医学堂(今17中学旁),这是中国培养现代通讯技术人才和现代军医人才的最早的学校,具有开现代教育之先河的意义。
天津解放前夕,和平区范围内只有中等学校18所,其中公立中学只有1所,教会办5所,其余为私立中学。全区小学共有80所,其中公立有8所,教会办7所,私立多达65所。幼儿园有教会办3所,个人办的6所。除了天津新学书院(今17中学)、法国学堂(今21中学)、英国文法学校(今20中学)、中西女学堂(今长征中学)、汇文学校(今汇文中学)、天津公学(今耀华中学)、市立中学(今天津一中),以及圣功女子小学(今劝业场小学)、私立西开学校(今西宁道小学)等少数建校历史悠久,教学条件较好外,绝大多数学校规模很小、校舍陈旧、设备简陋、教学质量不高。多数私立学校学费高,儿童入学率很低。解放前夕,该区域仅有小学生1万多人,中学生9千多人,入园儿童300名。
天津解放后,市军管会和人民政府接管了原公立中小学校。1952年政府接办了私立中小学校。50年代全区基础教育学习苏联教学经验,建立了以教学为主的教学秩序。“文革”十年,和平区的教育事业损失惨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区开创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局面。和平区把教育发展纳入全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大系统,建立了“三教统筹”的教育体系,制定了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即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普通高中与较大比例的职业教育并举;成人学历教育与大量的岗位培训并举;普教、职教相互渗透,职前、职后教育相互沟通的优化教育体系。到1997年,和平区拥有大、中、小学及幼儿园共129所,比解放前增加了20.5%。现区属大学有3所;中学37所;小学52所,虽比解放前80所数量上有所减少,但学校的规模都超过了过去的私立小学;幼儿园的发展不仅数量上增加了3倍(还不包括街道、企事业单位等办的幼儿园88所),而且规模比解放前大了许多。现中小学在校学生为8.7万人,比解放前增加了5倍多。教职工总数为9600多人,比解放前增加了3倍多。目前还有教师进修学校、科技宫和少年宫各1所。在基础教育方面,全区各项质量指标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
和平区确立了教育投资是战略性生产投资的观念,为全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1995—1997年两年间,为全部中学、6所小学安装了用于多媒体教学的闭路电视系统;为37所中小学更新了计算机921台;为12所中学更新了语音设备;改造各校理化生实验室,全区教学仪器装备水平居全市之首。为解决教师住房困难,区政府两年内投入1300多万元,建房4.5万平方米,至1997年教师人均住房面积达8.2平方米,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1979年以来,和平区获得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区、全国教育工作先进区、全国少儿工作先进区、全国幼教工作先进区、全国特殊教育工作先进区、全国雏鹰起飞工作先进区、全国家庭教育先进区、全国自学考试先进单位等多项全国先进称号。少儿工作、师资培训工作、成人培训工作、教学研究、科技工作等多项市级先进称号。同时,素质教育工作、艺术教育工作、大培训工作、劳动教育、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等成绩显著,教育质量一直处于全市领先地位。
解放前,本区的原英、法、日租界地有马大夫医院、教会医院、东亚医院等。但这些医院主要是为新老殖民主义者及其所依附势力服务的。到解放前夕,区内各类医院和诊所较多,占全市医院的82%。当时和平区域有人口约30万,却没有一所区属医疗机构。(www.daowen.com)
建国初期,和平区仅有两所基层卫生机构,医护人员共33名,日门诊业务量不过300人次,另有380多名中西个体开业的医务人员分散在全区。1952年区政府建立了卫生科,把卫生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列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近50年来,和平区医疗机构有了很大发展。联合诊所的出现,医务人员从个体走向集体;卫生院的建立,医疗机构向国有制实现了过渡;特色医院发展,实现了规模化、正规化。在1952年下半年,区卫生科进行了组建联合诊所的试点工作。当时建立了黄家花园联合诊所、大众联合诊所、和平联合诊所、人民联合诊所、南门外妇幼联合站等。这些试点联合诊所在区医疗机构建设上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随后全区建立了个体医务人员组织的“区卫生工作者协会”。区政府通过“卫协”,将380多名个体医务人员组织起来,加强学习,同时,政府通过资格审查、技能考核,给他们颁发了开业证照,并享受免税待遇。到1956年底,区集体性质的联合诊所发展到37个(其中妇幼保健站9个),从业人员383人。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广大医务人员从个体走向集体,迈出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第一步。1955年底,政府决定选择少数基础较好的医疗单位,批准改为国有制。当时被批准的有人民、兆韦、永安、和平、大众、拉萨道、黄家花园、小白楼、土山花园等9个联合诊所,计120人。从此区里有了第一批国有制的医疗机构。到1958年,和平区的联合诊所、站全部改为国有制。同年,建立了区公共卫生局。1959年实现了每街有一个医疗机构(门诊部)的目标,并改名为卫生保健院。之后,统一定名为卫生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恢复了区防病站、妇幼保健所,健全了预防保健体系。1984年5月完成了区妇产科医院的重建。1979年建立了和平区中医医院,后经1994年扩建,成为全国地、市级示范中医医院和区属第一所二级甲等专科医院。1987年有5个卫生院升格为地段医院,这些医院改善了医疗环境,增加了病床,配备了大型现代化医疗设备。
和平区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决定》,在6个街分别建立了社区医院及100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形成了本区独具特色的医疗、预防、康复、保健社区卫生服务的新模式,使全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覆盖率达90%以上。
和平区是天津电影业的摇篮。电影最早在天津放映是1898年在老天丰舞台(坐落在滨江道)。天津最早的电影院是1906年建的上权仙电影院(今淮海影院)。1909年平安电影院(今音乐厅)落成。《列宁的葬仪》电影纪录片于1924年曾在平安电影院和光明社(今光明影院)放映。这部影片让中国人民在银幕上第一次看到革命导师列宁的遗容。这是天津电影业史上值得纪念和珍视的富有历史意义的事件。解放前,天津的娱乐场所、影剧院大多集中在英、法、日租界内及南市地区。现在集中在和平区的市、区属文化娱乐场所100余个,仅影院、影剧院即达26个,占全市影院、影剧院的39%。既有远近闻名的中国大戏院、大光明、音乐厅、光明影院等市属单位,也有区属的曙光、和平等影院。
解放前,社区文化几乎是一项空白。现在社区文化活动在和平区比较普及。1979年恢复了街道文化站的重建工作,1984年全区12个街都建立了街道文化站。文化站设有台球、图书室、棋牌室、电子游艺、录像厅等。文化活动主要有老年迪斯科、京剧、书画、花鸟协会。全区还形成了14个群众文化网络。每年举办“和平纳凉晚会”,项目有文艺演出、图书阅览、科技咨询、游艺游戏、自娱自乐等,收到了“大家活动,活动大家”,“社会文化社会办”的效果,被文化部誉为“政治思想工作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成为和平区文化工作的一大特色。和平区还成功地举办了四届“和平杯”中国京剧票友邀请赛,覆盖全国,波及海外,被誉为业余京剧活动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和群众文化工作的成功典范。和平区文化积淀深厚,文物资源丰富。区域内有革命遗址、历史遗迹200余处,占全市总量的60%以上,其中革命遗址9处,重要遗址58处。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名人旧居占有相当的比例,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先后在和平区留下了足迹。此外,还有总统级旧居4处,总理级以上人物旧居70余处。有占全市总量47%的全国、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6处。
和平区域作为天津历史文化名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拥有各具特色的“小洋楼”。英国古典式建筑、法国近代建筑、西班牙、英格兰的田园建筑、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以及具有德国、俄国、比利时等国风格的特色建筑随处可见,组成了独具特色的“万国建筑博览会”。
解放前,和平区域的体育事业几乎是空白。仅有的几个简易体育场所,均坐落在原租界地区,且为外国人或达官显贵所享用。解放后,体育事业蓬勃发展。1955年各机关、工厂相继成立了基层体育协会,区属体育场所有新华路体育场,每年平均有8万人次在这里参加各种健身锻炼。90年代初建成了能容纳3000人的和平体育馆。区业余体校、和平游泳馆、第三游泳池先后12次被市评为训练工作、开放工作先进单位。区少年游泳队在全国比赛中获32项冠军,其中11项打破全国少年纪录。和平区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很普及,两次被国家授与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最佳组织奖,解放桥街、民园街、南营门街被评为全国开展群体工作先进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