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休闲空间布局设计与实践

休闲空间布局设计与实践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休闲空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自由随意式的空间形态,如使用矩形、椭圆形、曲线形和折线形等空间序列方式。图书馆休闲空间的布局应充分考虑读者需求进行人性化的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休闲空间的区域划分宜采用矮家具、透明隔断、绿色植物等进行空间限定,以保持与其他开敞空间的视觉连续性,避免封闭空间给读者造成局促感和烦躁感。

休闲空间布局设计与实践

图书馆中的休闲空间有多种形式,如独立休息区、咖啡吧、书吧、音乐欣赏区等。休闲空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自由随意式的空间形态,如使用矩形、椭圆形、曲线形和折线形等空间序列方式。休闲空间中自由的造型对人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使之有着很强的自由度,更加自然,具有生活气息,容易产生生命力,创造出空间节奏、韵律和美感。

图书馆休闲空间的布局应充分考虑读者需求进行人性化的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连续性的视觉空间。休闲空间的区域划分宜采用矮家具、透明隔断、绿色植物等进行空间限定,以保持与其他开敞空间的视觉连续性,避免封闭空间给读者造成局促感和烦躁感。

(2) 打造绿色景观空间。绿色植物可以缓解视疲劳、柔化建筑空间,缓解硬质空间给读者带来的压迫感和紧张感。休闲型阅览空间应尽量选在靠近窗边、自然采光充足、视野宽广、景观优美的位置,使其视觉空间不断延伸,并与自然景观充分融合。

(3) 设置能量补给站。休闲空间中可以增设自助售卖机、咖啡厅、水吧等服务设施,使读者在休息的同时,能够获得能量的补充和体力的恢复[57]

图书馆休闲空间的家具设计中,设计师应尽量使桌椅布置得有灵活性,可以把座椅布置成面对面或者背靠背,让使用者自己选择,曲线的座位或者布置成直角的位置较为明智,因为双方都有交谈意向的时候就会拉近彼此的距离,而想清静的话,也可以立即从无聊的攀谈中解脱出来。椅间间距宜适当加大,增加坐姿的舒适度,有助于长时间的交谈;桌子的尺寸宜偏小,且调矮高度可以拉近读者之间的交流距离;增添桌椅的摆放形式,或者布置可以随意移动的座椅,供读者自己摆放喜欢的形式;座椅适宜采用软质地的材料,如皮质、棉质等增加舒适度;座椅的尺寸可以偏大,方便使用者调节最舒适的坐姿习惯[58]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公共图书馆的幼儿休闲区中就设置了符合幼儿使用习惯的较矮桌椅以及适合陪同家长的大型沙发,并使用了一些可爱的贴画和玩具提升空间的低幼氛围,空间整体风格轻松明快,如图3-9所示。

图3-9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公共图书馆幼儿休闲区

一般来说,休闲空间也具备休息的功能。有些图书馆的休闲空间在定位时就是为读者提供可以休息、不要求肃静、可以饮食的区域[59]。更具体点说,休息空间是提供小憩和放松的空间,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允许饮食。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费希尔图书馆的休息空间,是单独设置了一个睡觉区域(Sleep Zone),如图3-10所示,区域中放置了睡眠舱,为学生提供小憩的场所。费希尔图书馆选购的睡眠舱是由MetroNaps公司设计的一款名为EnergyPod的座椅,这款座椅被认为是一款专门为午睡设计的椅子,它将时尚的设计和人体工程学功能结合,创造出理想的补充体力的环境,座椅采用了半封闭式设计,将上盖拉下来后便可遮住外界的视线[60]。使用睡眠舱时,读者需要脱鞋进入睡眠舱,之后拉起隐私屏障,将椅子倾斜。点击i20按钮后,睡眠舱就将进入睡眠环境模式。睡眠舱会提供轻柔的声音和音乐帮助使用者进入打盹的状态,同时还会有散射的彩灯在舱内顶棚闪烁。睡眠舱使用时间为20分钟,使用结束时睡眠舱会以轻柔逐渐增强的声音和脉动将使用者唤醒。费希尔图书馆的睡眠舱不需要预约即可使用,为需要短暂休息的读者提供了舒适的场所[61]

图3-10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费希尔图书馆睡觉区域

【注释】

[1]鲍家声、葛昕:《“模块式”图书馆设计初探》,《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05):16—21。

[2]周进良:《现代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的五条原则》,《图书馆建设》,2004(05):102—105。

[3]高冀生、赵卫中:《模数式图书馆之演变》,《建筑学报》,1997(05):32—36+67。

[4]鲍家声、葛昕:《“模块式”图书馆设计初探》,《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05):16—21。

[5]鲍家声:《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6]许露、江洪:《用户参与式设计模式下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实践研究及启示》,《现代情报》,2016,36(08):55—60。

[7]Banathy,B.H..Comprehensive Systems Design in Education:Who Should Be the Designers?.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1,31(9):49-51.

[8]朱荀:《美国大学图书馆用户参与式空间与服务设计案例与启示》,《图书与情报》,2018(05):87—93。

[9]Foster N.,Gibbons,S..Studying students: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project at the University of Rochester.http://www.ala.org/acrl/sites/ala.org.acrl/files/content/publications/booksanddigitalresources/digital/Foster-Gibbons_cmpd.pdf.

[10]李彦晴:《人类学方法与图书馆研究》.https://wenku.baidu.com/view/5a3ffe5731126edb6f1a1099.html。

[11]陈林:《基于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服务和空间设计研究》,《图书馆建设》,2015(03):59—62+66。

[12]Fried Foster N.,Balser T.,Boes R.L.,etal.Participatory Design of Purdue University’s Active Learning Center Final Report.https://core.ac.uk/download/pdf/12982236.pdf.

[13]许露、江洪:《用户参与式设计模式下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实践研究及启示》,《现代情报》,2016,36(08):55—60。

[14]Latimer K.,Niegaard H..IFLA Library Building GuidelinesDevelopments &Reflections.Germany:K.G.Saur Verlag,2007.

[15]Sandra Feinberg,James R.Keller.Designing space for children and teens in libraries and public places.Chicago: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2010.

[16]王丽:《浅谈儿童图书馆建筑功能设计》,《图书馆论坛》,2007(03):150—152。

[17]肖珑:《后数图时代的图书馆空间功能及其布局设计》,《图书情报工作》,2013,57(20):5—10。

[18]王丽:《浅谈儿童图书馆建筑功能设计》,《图书馆论坛》,2007(03):150—152。

[19]肖珑:《后数图时代的图书馆空间功能及其布局设计》,《图书情报工作》,2013,57(20):5—10。

[20]黄湖:《基于环境行为学理论的现代高校图书馆空间构成研究》,湖南大学,2011年。

[21]宋晓丹、朱孔国、李雪垠、李胜:《现代图书馆阅览空间的功能需求及空间设计研究》,《图书馆杂志》,2017,36(02):70—73+10。

[22]宋晓丹:《“大流通”服务模式下的图书馆阅览空间设计研究》,《图书馆建设》,2015(09):81—84。

[23]黄湖:《基于环境行为学理论的现代高校图书馆空间构成研究》,湖南大学,2011年。

[24]张田力:《图书馆学习空间的设计》,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5]许亚锋、尹晗、张际平:《学习空间:概念内涵、研究现状与实践进展》,《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03):82—94+112。

[26]练玲玲:《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设计研究》,东南大学,2018年。

[27]杨俊锋、黄荣怀、刘斌:《国外学习空间研究述评》,《中国电化教育》,2013(06):15—20。(www.daowen.com)

[28]张黎、代根兴、郭敏:《国外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现状、特点及启示》,《图书馆论坛》,2016,36(03):112—120。

[29]隆茜:《中外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的设置与使用政策研究》,《图书与情报》,2015(05):53—64。

[30]Bennett,S..Libraries designed for learning.https://clir.wordpress.clir.org/wp-content/uploads/sites/6/pub122web.pdf.

[31]刘丽芝:《图书馆学习空间利用初探——以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进学园”为例》,《图书馆论坛》,2014,34(05):107—113。

[32]张雪蕾、吴卓茜、李佳、尹飞:《高校图书馆新空间服务模式的创新实践研究》,《图书馆建设》,2017(04):62—68。

[33]张黎、代根兴、郭敏:《国外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现状、特点及启示》,《图书馆论坛》,2016,36(03):112—120。

[34]隆茜:《中外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的设置与使用政策研究》,《图书与情报》,2015(05):53—64。

[35]张田力:《图书馆学习空间的设计》,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6]蒋银:《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的规划与布局研究》,东南大学,2018年。

[37]高小军:《以社区为中心的现代社区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以深圳市罗湖区“悠·图书馆”为例》,《图书馆论坛》,2017,37(03):57—66。

[38]刘敏:《现代高校图书馆建筑学习共享空间设计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39]胡浅予:《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设计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40]胡浅予:《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设计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41]潘颖、刘利、孙萌:《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空间功能布局研究——以北京、江苏、上海新建馆舍空间为调查对象》,《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35(04):46—53+78。

[42]刘绍荣:《基于学习空间的现代图书馆空间功能与布局探讨》,《图书情报工作》,2013,57(S1):171—174。

[43]王蔚:《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设计的新趋势》,《图书馆建设》,2013(07):66—69。

[44]黄耀东、高波、伍玉伟:《高校图书馆空间服务现状与分析——以广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为例》,《图书情报工作》,2018,62(21):24—33。

[45]庄玫、杨杰、郭兰芳:《服务拓展与文化引领——清华大学图书馆展览的实践与创新》,《现代情报》,2015,35(03):157—160。

[46]顾瑞烨:《浅析高校图书馆展览空间文化育人的实践——以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图书馆为例》,《才智》,2019(17):120—121。

[47]张静、史淑英:《图书馆展览空间育人功能的创新与拓展——基于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实践》,《当代图书馆》,2017(03):24—27。

[48]宋晓丹、朱孔国、李雪垠、李胜:《现代图书馆阅览空间的功能需求及空间设计研究》,《图书馆杂志》,2017,36(02):70—73+10。

[49]黄耀东、高波、伍玉伟:《高校图书馆空间服务现状与分析——以广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为例》,《图书情报工作》,2018,62(21):24—33。

[50]王世伟:《关于公共图书馆文旅深度融合的思考》,《图书馆》,2019,(2):1—6。

[51]霍珺、卢章平:《基于空间句法分析的高校图书馆建筑空间可达性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17,61(06):53—60。

[52]王蔚:《基于复合空间视角的高校图书馆“泛学习空间”建设研究》,《图书馆建设》,2014(03):56—60。

[53]罗惠敏:《图书馆“泛阅读空间”研究》,《图书馆论坛》,2015,35(03):30—35。

[54]生琴:《图书馆建筑空间与庭院建筑艺术》,《当代图书馆》,1995(03):54—57。

[55]赵安琪、付少雄:《图书馆环境素养教育:驱动因素、路径及启示》,《国家图书馆学刊》,2019,28(3):25—35。

[56]许桂菊:《新加坡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启示》,《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34(03):69—74+15。

[57]宋晓丹、朱孔国、李雪垠、李胜:《现代图书馆阅览空间的功能需求及空间设计研究》,《图书馆杂志》,2017,36(02):70—73+10。

[58]黄湖:《基于环境行为学理论的现代高校图书馆空间构成研究》,湖南大学,2011年。

[59]别立谦、力恺:《从战略规划及其实施看日本大学图书馆空间变革趋势》,《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10):37—41。

[60]中关村在线:《12 000美金高价EnergyPod智能午睡椅》.http://health.zol.com.cn/592/5920508.html。

[61]The University of Sydney.Time for a Nap!The new EnergyPod has arrived in Fisher Library.https://news.library.sydney.edu.au/time-for-a-nap-the-new-energypod-has-arrived-in-fisher-library/.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