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论概述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Stimulus-Response),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40]。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有约翰·华生(John B.Watson)、爱德华·李·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斯金纳(B.F.Skinner)等。华生在20世纪初创立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他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
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基础是“对外力的机械反应”或奖励或“效果律”[41]。他认为学习的本质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联结,而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尝试错误以形成联结的过程,同时他提出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是学习的主要规律。
斯金纳认为心理学所关心的是可以观察到的外表的行为,而不是行为的内部机制。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
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图书馆空间的关系(www.daowen.com)
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背景下,教室学习环境中回答出正确答案的学生可能会获得一个糖果、一个表扬贴纸或者是口头表扬。在正式学习环境中最常见的奖励就是测试分数或等级。这种刺激—反应—奖励系统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被认为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或者提升他们的知识水平。
考虑这样几个例子。在高校图书馆中,学生A是一名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她刚入校不久,正在适应大学生活,她在历史学和英语的课程中有大量阅读材料需要学习,因此她倾向于来到图书馆寻找一个安静的空间不受干扰地开展阅读。而学生B是一名大学低年级学生,他的课程要求他需要和其他同学一起组成小组开展项目,因此他来到图书馆倾向于寻找一个可以小组讨论的空间来讨论学习材料,他们在图书馆空间内需要使用计算机并可以进行书写,同时当他们在开展项目时遇到困难也可以轻易地获得图书馆馆员的帮助。学生C则更倾向于课间时间在图书馆中闲逛,他认为在图书馆中肯定会碰到一两个同学或者是教授,他认为图书馆是个闲逛并且与他的同学或老师聊课程、任务或者其他话题的地方。
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角度来看,学生A和学生B的学习情境都可以印证刺激—奖励方法。这两名学生都选择了图书馆空间作为完成学习任务的场所,每个学生使用图书馆空间开展活动都是为了利于他们的学习和完成任务。学生通过使用图书馆空间对他们的课程任务(刺激)进行反馈以获得奖励(了解学习材料或者完成小组任务)。学生将以特殊的方式使用图书馆空间与发展他们的学习之间建立了联系。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当遇到相似的刺激(如其他的课程)时,学生就会以相同的方式使用图书馆空间。
斯金纳的“条件律”主张通过增强刺激来强化反馈行为,使得反馈可以再次出现,同时强调在行为和环境之间建立联系。因此图书馆空间布局可以以某种方式来促进或引起学生的反馈。学生C有目的地在图书馆中寻找同学或教授(反馈),当他偶遇到他人时这种刺激就会加强。这类学生将图书馆看作是与他人见面的场所,而斯金纳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前提就是要安排条件使得合适的行为得到强化。斯金纳的理论同样适用于学生A和学生B,图书馆空间对他们的学习进程具有促进作用。学生A选择学习室或者安静学习区域来开展独立学习,学生B选择可以讨论和交流的空间来开展合作学习。本质上看,图书馆空间的布局和设计将促进各类行为,同时也可以在学生的学习中对其进行强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