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关键词图谱可以看出与图书馆建筑和空间有关的30年论文关键词热度情况。近几年发文量较多的关键词有图书馆空间、空间设计、空间再造等。此外,还出现了以图书馆建筑、建筑设计为中心的内容,体现出建筑学作为图书馆物理空间的直接关联者,对该领域的关注度逐渐升高。图书馆的内部空间设计指图书馆建筑内的空间如何布局与安排,也包括家具和设备等的摆放,换句话说就是确定建筑内不同空间的功能。

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以核心合集为主要数据源,使用“library architecture”“library building”“library space”作为主题词,检索条件为“Or”进行文献检索,限定类别为信息科学图书馆科学(Information Science,Library Science),限定文献类型为文章(Article)进行精炼,最终得到2 595篇文献。将这2 595篇文献在Web of Science中进行“全记录与引用的参考文献”下载保存,使用Citespace分析工具对这些文献进行关键词分析。在Citespace工具中选择时间分段(Time Slicing)为1990—2019年共30年的时间区段,时间分区(Years per Slice)为1年。节点类型(Node Types)选择关键词(Keyword),其他配置为默认状态得出视觉化分析结果。

从关键词图谱可以看出与图书馆建筑和空间有关的30年论文关键词热度情况。表1-2为Wos核心合集图书馆空间相关文献关键词频率列表。

表1-2 Wos核心合集图书馆空间相关文献关键词频率列表

(续表)

从表1-2中可以看出,论文中使用Space的频率最多,从2007年开始频率为39,其次为Library Buildings,从2009年开始频率为23。一些相似关键词,如Space、Spaces、Library Space,以及Library Building、Buildings等综合起来分析,可以发现从整体上看,在图书馆领域以建筑(Architecture)作为研究主题的论文不算多,Library Building和Library Space更常被使用。

从关键词出现的年份来看,2007年之前关于Architecture和Building的研究较多,从2007年开始,研究领域逐渐转为Space。到了2015、2016年,以Information Commons、Learning Spaces、Learning Commons为关键词的图书馆新型空间研究越来越多,国外图书馆界对图书馆空间的研究也集中在了Library Space关键词上。

廖远丽等学者通过可视化手段对国内图书馆空间研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他们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中与图书馆空间相关的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可视化分析方法等对CNKI中收录的1982—2018年8月共2 035篇论文进行分析梳理。通过对图书馆空间主题关键词的分析,选取出现频次较多的几个词及其年均发文量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发文较早的几个关键词有图书馆建筑、图书馆空间、空间设计;发文较晚的词则是社会价值、空间再造,其最早发文时间分别是2011年、2012年。近几年发文量较多的关键词有图书馆空间、空间设计、空间再造等。从发文趋势看,图书馆建筑方向的年均发文量一直呈现不温不火的状态,近几年受到的关注也较少;图书馆空间和空间设计方向的发文趋势均在2012年之后迅速上升;社会价值方向的发文量在2012年出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说明学者们对该方向的研究关注度随后开始转移;空间布局方向的年均发文量保持平稳增长,增长幅度不大;空间再造方向的发文量则自产生后便发展迅速,尤其在最近几年内增长迅速。

与此同时,他们将1982—2018年间检索到的期刊文献按时间先后划分为4个阶段,分别为1982—2002年、2003—2007年、2008—2012年、2013—至今,并对各阶段的文献利用中国知网自带的可视化分析工具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在1982—2002年阶段,国内学者在图书馆空间方面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涉及的内容是在传统工作基础上,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展开的研究。而在2003—2007年阶段,信息共享空间成了该阶段图书馆空间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这一阶段出现了围绕数字图书馆研究的相关内容,包括用户信息空间、信息服务等。此外,还出现了以图书馆建筑、建筑设计为中心的内容,体现出建筑学作为图书馆物理空间的直接关联者,对该领域的关注度逐渐升高。在2008—2012年阶段,图书馆空间研究热点一方面仍以信息共享空间为主,另一方面则对图书馆空间社会价值方向进行了一定研究。而2013年至今这一阶段学者们关注的研究内容集中在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等方向[18]。从整体上看,国内与国外对于图书馆空间的研究脉络是一致的。

意大利建筑评论家布鲁诺·赛维(Bruno Zevi)认为:空间是建筑的主角。图书馆建筑外形特征是社会文化和精神审美的物质反映,而图书馆空间是用户需求和服务功能的客观表达,图书馆空间布局将随着读者服务需求和技术的发展不断调整和重组。法国建筑师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认为建筑空间是语言系统,空间是无声的语言,能传递信息,是人际关系的媒介。空间的语言能激发和禁止人们的行为,能改变人们的心境,空间即是行为环境[19][20][21]。(www.daowen.com)

图书馆建筑的建造和设计主要是建筑学学科研究的内容,一般由专业的建筑学专家和室内装修团队来完成。图书馆馆员在图书馆建筑建造前期需求阶段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是馆员一般来说无法对图书馆建筑物的建筑外形、室内构造等方面进行设计和改造。因此,本书的研究重点是图书馆馆员可以主要负责设计和改造的图书馆空间,包括室内和室外空间等,即图书馆空间。

图书馆空间包括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两个部分。图书馆外部空间是图书馆建筑与周围之间的环境,如独具特色的出入口、周边留出的庭院、天井、连廊、广场、绿地、露台、名人题词题字、纪念建筑等,它们一方面美化图书馆建筑景观,另一方面为读者提供室外的活动空间和场所,便于散步、静坐、眺望、阅读、休憩、呼吸新鲜空气、与自然交流等,是读者进出图书馆的过渡空间,营造良好的室外环境可以给读者以赏心悦目的感受。

图书馆的内部空间设计指图书馆建筑内的空间如何布局与安排,也包括家具和设备等的摆放,换句话说就是确定建筑内不同空间的功能。布局安排合理的图书馆为读者带来方便和舒适,易于读者很快找到想去的区域或空间,同时也给馆员提供适合工作的环境,大大提升图书馆空间的使用效率[22]

图书馆的建筑结构总体上决定了内部空间的基本形状和尺寸,决定着内部空间的使用。所以图书馆的内部空间规划和使用情况常常取决于建筑本身,或者结合外部改造和设计一起进行。图书馆的空间、布局和利用与图书馆建筑本身密不可分,加上图书馆经常是多年使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因策略、理念、馆藏、服务、技术等因素而产生需求变化,图书馆建筑就应当具备适应这些变化的灵活性。

建筑的空间是建筑物的主要部分,它是建筑实现功能需求的物质承载,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城市文脉和社会文化。图书馆空间是图书馆建筑实体的根本精华和本质所在,是理解现代图书馆建筑和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切入点[23]

总的来说,为了更好地进行概念区分,本书将Library Architecture和Library Building统称为“图书馆建筑”,用于指代图书馆物理实体建筑,而Library Space则指代图书馆建筑内部的空间,这种内部空间不局限于图书馆建筑封闭的空间,也包含图书馆建筑中的庭院、外部走廊等区域,是一个宏观的空间概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