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完成学业,跨出校门,迈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这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如何适应转折,顺利完成角色的转换,是所有毕业生必须面对的问题。
刚刚迈入社会的毕业生,告别了单纯、清静的校园生活,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常常会出现许多不适,面临角色的转换,会产生很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想与现实差距的矛盾心理
毕业生在迈入社会之前,心里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但走上工作岗位后,发现现实与理想存在一定差距,如理想的职业与现实工作岗位不同、职业生涯规划与现实差异较大等。这种情况下,毕业生往往就会从理想的巅峰跌入谷底。于是引发了灰心丧气、情绪低落、焦虑不安的心理,从而失去进取心。
毕业生刚刚走向社会,还无法马上脱离学生的身份,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依恋老师和家长的呵护。进入人际关系复杂的社会,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时还是习惯以学生心态和角色进行,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会立即产生不满、委屈、失望,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同学,如不及时调整就会产生焦虑、浮躁等心理不适。有些毕业生在异地就业,远离家人,一切生活需靠自己料理,由于独立生活能力差,出现种种压力是难免的,特别是在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孤独寂寞、头痛脑热、受到挫折、周末假日空闲时,就会更加思念家乡、思念父母,于是伤心落泪、忧心如焚,支撑不住就打起了退堂鼓。
小玲是2017年毕业的中职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她常常觉得孤独,她觉得工作和学校的生活截然不同,所以一时间她还不能适应,给家人打电话的时候,也常常流露出委屈、失望。
点拨 小玲的这种情况很有代表性,刚刚进入工作岗位,角色转换会让许多人有些不知所措,这就要求在校学生要适时地参加一些训练,为未来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坚实的基础,调整好自己的心理,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角色定位。
3.学校教育与现实的心理矛盾
学生在学校接受的都是健康、正面的教育,常常以理想的思维方式看待社会、看待人生。一旦置身于社会之中,对一些不良现象和社会消极面产生困惑、疑问时,就难以使自己的思维结果与社会现实相协调。不少人在求职中发现社会远比想象的复杂,要赢得期待的工作并非靠自己的实力就行,家庭背景、社会关系往往也是重要砝码,无此关系的毕业生在屡屡受挫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对社会的不满情绪,甚至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有的毕业生自认为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学习,把工作理论化、理想化,到了单位发现企业管理中有某些不足或有的工作程序、流程与理论有差异,就无法理解、无法适应。由此产生了怀疑知识的力量、怀疑企业管理能力等矛盾心理。
面对这些心理问题,我们应尽量避免并克服,做好步入社会的角色转换,适应社会。
1.立足新岗位,树立新意识
毕业生步入社会,要做好角色转换,要适应工作,适应社会,首先要树立新的角色意识。新角色意识的具体内容主要有独立意识、责任意识、团队协作意识。
2.经受考验,安心工作
毕业生刚刚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身、心都要接受锤炼。在学校过惯了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轻松生活。工作后打破了这种平稳的规律,从时间上说,在校每天只有6个小时上课,其余时间自我分配,但上班至少8个小时,因此,精力和耐力都要经受考验;从体力上讲,上课是坐着,体力消耗相对较少,而工作就不同了,体力也要经受考验。另外,工作后成为职业人,而不再是学生,因此,行为、语言、交往等都要负应有责任,应经受身份改变的考验,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毕业生很好地去面对。那么毕业生如何才能经受得住考验?首先,要摒弃依赖思想,改“学生”角色为“职业人”的角色,尽快独立生活,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其次,应克服困难,以积极心态投入工作,工作态度很关键,它直接影响着你的行为,有畏惧心理就无法战胜困难;再次,就是就业后毕业生要安心工作,在工作中寻求乐趣,有些毕业生老是“人在曹营心在汉”“一山遥望一山高”,不安心工作,频频跳槽。这样既严重影响工作,对职业生涯发展也是不利的。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古语
3.从零开始,虚心学习
一个人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大部分知识和能力还要在工作实践中获得。毕业生尽管在校学到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但往往是知识结构不完善的“半成品”。到了工作单位还应虚心地向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经验的师傅、技术人员、领导、同事学习。多请教、多观察、多积累,做一个好学者。处处学、时时学,做一个有心之人。学习是一件贯穿终身的事情,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更新步伐加快,竞争激烈,我们的唯一优势就是比别人学习得更快。
中职学校文秘专业的小范毕业后到一家单位做文员。一方面由于单位人手紧缺,另一方面自己也想早点适应工作环境,毕业前夕她便提前上岗了。小范觉得自己一点工作经验都没有,刚到单位压力很大,她被分在人事处,这对她来讲是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刚来单位时,领导对她都很关心,不仅在业务上手把手地教她,在生活上也给了她不少帮助。同事对她也很友善,大家相处得和睦融洽,工作起来也轻松愉快。上班20多天,让小范感受最深的就是学生和上班族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角色转换。以前在学校就知道读书钻研学问,根本不会注意为人处事中的细小问题,现在可不一样了。就拿倒水这种小事情来说,以前倒水喝水从不多想的,现在可不能不管不顾我行我素了,这些小事中也很有讲究,很多礼节如果不注意到,就可能会引起误解。小范说,在社会这本书中,自己要学的还很多。
点拨 工作当中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当我们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要注意细节,从零开始,虚心学习。
模拟实训
就业心理问题的解决(www.daowen.com)
小王是某中职学校2018级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毕业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成绩优异,毕业后经学校推荐进入某工厂工作,工作时他发现,自己身边优秀的人有很多,于是他便开始自卑起来,总是怕自己出错,甚至产生了失眠、焦虑的症状。想一想,你该对他说些什么?
步骤一 认真分析小王产生自卑情绪的原因。
步骤二 如果你是小王的好朋友,想一想,你该如何帮助他,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步骤三 观照一下自己,想一想自己最近的情绪如何?写下来,如果情绪有些低落,尝试用学过的知识为自己做心理调适。
头脑充电
中职生不良择业心态的调适
择业是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选择职业就是选择未来。中职生应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竞争,正确对待求职挫折,走出各种心理误区,保持良好的心态,为求职择业打下牢固的基础。
1.正视社会现实,更新就业观念
中职生择业难与其陈旧的就业观念有关。社会的变迁、就业环境的变化,要求中职生必须正视社会现实,更新就业观念,从陈旧的条条框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1)我们必须认识到随着我国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随着“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新体制的确立,中职生走向市场,实行公开、平等竞争就业,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如果仍然坐等学校分配,希望“吃稳定饭”“一次就业定终身”,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场竞争,树立“让社会选择自己,让自己适应社会”的新观念。
(2)要树立职业无贵贱、行行可成才和为大众服务的意识。眼光不能只盯着国有大中型企业、行政事业单位,更要看到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以及社区和农村有更广阔的就业空间。从年龄角度看,中职生大多在18~19岁,有活力,学习能力强,有工作热情,是社区服务业的新生力量。
2.树立竞争意识,增强自信心,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场竞争
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要求学生必须走向社会,走入市场,参与竞争。同时,要强化自主意识,对自己充满信心,有朝气和锐气,敢想、敢说、敢干,在竞争的激流中奋力拼搏,驶向成功的彼岸。
3.客观评价自己,准确自我定位,寻找最佳位置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战略思想,对于择业,它同样是一条重要原则。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就是为社会输送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第一线的技术工人、第三产业的服务人员和各基层的劳动者。中职生要有面向基层、面向第一线的心理准备。每个学生都应该有一个适当的自我定位,客观地评价自己、认识自我,带着良好的心态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避免盲目和减少失败,为自己找到最佳的职业岗位。
4.练就过硬技能,不断学习,增强自身实力
据报道,上海、深圳等地都曾出现8000元月薪招聘高级技工但良才难觅的情况。这说明当前中职生的技能水平和操作能力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中职生在努力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现有的知识与技术外,还要利用课内外各种学习机会,主动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为自己充电,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工作岗位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也是现代社会对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的要求。
5.学习必要的择业技巧,树立自我推销的公关意识
中职生因其年龄较小又无社会经验,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较多。这其中,自我推销能力和必要的择业技巧的缺乏,是影响我们求职成功的原因之一。因此,中职生需要树立自我推销的公关意识,掌握一定的求职择业技巧。
6.保持良好择业心境,提高抗挫折能力
因社会偏见、就业形势严峻等诸多原因,中职生在竞争求职过程中,很容易遭受挫折和失败。为了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经受住挫折的打击,依旧保持进取的勇气,我们要保持良好的择业心境,增强抗挫折能力。因此,要切记,在挫折前“只要你勇敢地朝前迈出一步,命运就会从此出现巨大的转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