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家垴——高山路凌云 旱庄林常绿
焦家垴村位于井陉县西北部深山区。村庄“悬挂”于海拔800多米的高山之上。抗战时期,该村曾为中共井陉(路北)县委和井陉(路北)县政府多个部门的驻地。聂荣臻元帅、邓华上将、崔田民中将、叶长庚少将、县委书记赵玉祥、范凤岐、李芳林及赵修同志等都在焦家垴村留下了他们战斗生活的足迹。当年该村人口不足300,但却拥有耕地800多亩,山场6500余亩。道路难行,缺水干旱是制约该村发展的2大瓶颈。建国以来,全村人发扬抗战精神,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向大山要路,向旱地要粮。经过三年的艰苦的奋斗,在深山峻岭当中,硬生生的开辟出来宽近6 米,长4000多米的凌云路,解决了群众的出行,昔日的羊肠路变成了富有特色景观路。经过近10年的不懈努力,采用了打旱井、修水库、建扬水站等多种方式解决人畜饮水问题。2012年之前,全村拥有蓄水千方以上大型水窖4个,总集径蓄水量达15000方;打深井1眼,实现了自来水入户,千年旱庄喜饮幸福泉。焦家垴村土地宽广,土层深厚,特别适宜干旱作谷物生长。虽然十年九旱,但高山旱谷产量喜人,在抗日战争时期,曾经出现了1户捐献万斤粮的动人事迹。高山旱谷一直是该村的特色农作物。多年来该村一直坚持把特色做大,把优势做强。上世纪80年代,该村大力发展旱作农业,种植高山旱地谷、高山中草药,一度成为了山区旱作农业“井陉模式”的典范。塑造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焦家垴精神”。十八大以来,开拓创新的焦家垴人趁着精准扶贫的东风,闻令而行快速行动,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迅猛地跑起来、撸起袖子干起来。他们采用农户+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模式,成立了股份制的富和祥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高山旱作无公害谷子、红薯、红小豆等小杂粮种植;建立了电商平台,合作社农副产品注册了栌叶红商标。流转土地成片种植核桃600亩,核桃树下种药材,大力发展核桃节水滴灌,立体农业,提高了土地经济效益。同时绿化山场4000多亩,栽种各种树木2万多棵,嫁接皂角1000多亩,栽植连翘76000多株,开发光伏发电330千瓦,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村民人均收入由2013年的1200元,到增加2018年的5000元。富裕了的焦家垴人,抓住“美丽乡村”的契机,用自己的双手建立自己的美丽家园。硬化联村公路3000米,亮化街道2000米;修缮了红色革命遗址和部分古民居,建起了村史馆,传承了红色基因,弘扬了传统文化,保留了乡韵乡愁。特别是投资100多万元,拓宽通村公路4600米,打通了断头路,形成了通村循环路,焦家垴由一个封闭的山庄成为了一个开放的绿色庄园。焦家垴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割髭岭——昔时抗战先锋 今日粉条之乡
割髭岭村位于井陉县东南边陲,村庄坐落在海拔800多米的高岭之上,村庄东面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往西则是高山丛错,井元公路穿村而过,易守难攻,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争年代曾经是元氏、井陉、获鹿抗日政府驻地,该村民兵多次配合部队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被太行军区誉为“太行山区抗日先锋”。2017年,全村610户,2100口人。耕地全为旱地,山场面积13000余亩。割髭岭村土质独特,特别适宜种植红薯。建国后,该村坚持发挥当地特点,长期发展红薯种植,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薯产业,红薯成为了群众脱贫致富的钱袋子。2011年注册了磨盘山牌红薯粉条品牌。十八大以后,该村紧紧抓住乡村振兴的机会,新发展红薯种植1000多亩,建成年加工120000多斤粉条的粉条加工厂,红薯产业步入了发展快车道。2017年全村种植红薯2000亩,人均1.2 亩,年产粉条50多万斤,粉条远销全国各地,人均增加收入3000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粉条之乡。带动了周边南北芦庄、南康庄等村庄的甘薯种植。富裕起来的割髭岭村民抓住美丽乡村建设的机遇,修缮维护了红色革命遗址;拆除危房40多间,修建下水道3000米,安装节能路灯200盏,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绿化山场3000亩,种植核桃300余亩,富民绿山;硬化街道田间道路5000米,方便生活生产;割髭岭村民用自己的艰辛奋斗,走出了一条既增加村民收入又保持青山绿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东尖山——退耕还林荒山长出“绿色银行”开发旅游峡谷变身“西山翠谷”
东尖山村位于井陉县东南部,地处偏僻,山路崎岖,抗战时期曾经为路南县政府所在地。闻名全县的“千人大会”在该村召开。该村四面环山,风景秀丽,山场面积大。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一直制约着该村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后,该村投入100余万元,拓宽硬化通村公路3公里,开辟环山道路5公里,不但保证了村民便捷出行和农副产品的顺畅外销,而且为高山荒岭的开发奠定了基础。道路通,百业兴。该村紧紧抓住道路通,人心顺、干劲大的契机,因地制宜落实退耕还林。在海拔1100余米的5平方公里的山顶之巅平整土地5000亩,种植各类树木近10万株,让昔日的荒山秃岭长成了“绿色海洋”和群众致富的“绿色银行”。在10平方公里的深山峡谷开挖中型水库3座。把多年闲置的峡谷开发成了众多游人游玩的西山翠谷景点,如今清新的空气、甘冽的山泉、茂密的森林变成了群众致富的源泉。
在大力实施生态建设的同时,积极培育特色种植、养殖大户。2017年底,该村建有万只以上养鸡场2个,百头以上养羊、养猪场各1个,村民人均收入由1985年的327元,增至2017年的6000元以上,实现了18.3倍的增长。一个春夏处处绿,秋来层林染和谐美丽的东尖山展现在世人面前。
胡家滩、寺垴——依托苍岩山 乐吃“旅游饭”
胡家滩、寺垴两村毗邻,都坐落在苍岩山附近,抗日战争时期两个村都是井陉(路南)县抗日政府驻地。两村民风淳朴、爱国情怀浓厚,从抗日战争直到抗美援朝,多次涌现出热血男儿踊跃参军,父送子,妻送郎,兄妹相争上战场的动人事迹。由于毗邻苍岩山景区,两村村民主要从事种植业和旅游服务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两村立足本村实际谋发展。大力种植苹果、核桃等干鲜果品,增加了村民的旅游收入。大胆创新借鸡下蛋,引进合作伙伴开发了銮台垴、龙岩寺、卧佛寺等多个大的新景点,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创新思路,率先开办农家院等特色民宿餐饮,偏远的山村成为了城市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村集体的经济基础牢了,村里分别打了深井,自来水流畅入户,新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改造了全村农户的厕所。村民的钱包鼓了,日子火了,很多农户盖起了二层楼。两个村均由一个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正在成为村民生活富裕,村容村貌整洁,文明日益进步,和谐宜居的新山村。
杨庄——发展林果业 青山变“金山”
地处井陉县南部的杨庄村,依山傍水,民风淳朴,抗日战争时期第一届井陉(路南)县抗日县政府在该村成立。2017年,该村拥有山场面积15000亩,人口1300人,耕地1800余亩。
建国以来该村利用土地肥沃、水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一度成为了路南全县的米粮川。党的十八大以来,该村扎实推进产业转型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林果业,以传统产业柿饼加工为基点,年加工柿桃5万多斤。以苹果种植为龙头,组织100多家农户建起苹果园600多亩,实现了苹果年产量40多万斤,仅苹果一项,年人均收入达0.6万元。同时,建设杏扁园200亩,年产杏扁60多万斤;发展桃园60亩,年产10万斤;发展核桃100亩,年产核桃30余万斤。另外发展花椒、石榴、葡萄等干鲜果品,实现了特色种植上规模,一村多业保收益的发展目标。在抓好种植的同时,积极发展电商销售,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时销售,产品收益成倍增加,村里有40多家农户专门从事干鲜果品的购销生意。种植业的迅猛发展,让村民快速实现脱贫致富。人均收入从2012年的不足6609元增加到2017年的9817元,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富裕了的村民,更加注重村容村貌的建设,投资600多万元,钻深井2眼,硬化街道2000米,硬化机耕路3000米,新建公园500平方米,村容村貌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由衷的说,村里能够实现了自来水入户,道路全部硬化,机耕路通达地边,这些原来想都不敢想的事,十八大都给变成了现实。
东元村——革命摇篮 再领新风
村庄位于井陉县北部,冶河岸边。1926年建立党支部,是井陉县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走出了井陉第一任县委书记。一度引领着全县革命发展,被誉为井陉革命的摇篮。2017年有348户,1408口人,耕地面积2043亩。东元村村高水低,千百年来,冶河白白从村头流过。为改变靠天吃饭的境况,1968年始,全体村民斗严寒战酷暑,凿洞劈岭,苦战三年,投工5万多个,挖掘土石方20多万方,接长民主渠,全村80%的耕地变成水田。1993年,村里投资20多万,打机井、铺水管,让甘甜的自来水流进每一个农户家里,流进每个农民的心里。党的十八大以来,村两委带领村民抓住精准扶贫的机遇,撸起袖子加油干。投资50多万元,大修干渠1000多米,提高了干渠防渗标准;整修支毛斗渠8000多米,提高了用水效益;投资160多万元,打机井5眼,建200多方的蓄水池一个,使1600多亩耕地旱能浇,涝能排,成为稳产高产农田。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坚持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同步走,落实1100余亩旱地退耕还林,建起500余亩的苹果园,栽植各种经济林木3万多株,昔日的穷山赖地成了村民的聚宝盆摇钱树。同时,大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先后投资200多万元,修通了3000多米的盘山环村路,拓宽、硬化村路1500米,田间机耕路40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改造猪圈厕所,村环境卫生状况大为改善。村民收入大幅提高,人均收入由2012年的不足2000元增加到2017年的5000多元,1/3以上农户出入有了小轿车。
胡仁——传承红色基因 发展绿色庄园
胡仁村位于井陉县西部山区。抗战时期,该村为路北县政府坚强的堡垒村,第一届井陉县(路北)抗日县政府在胡仁成立。民风淳朴、爱国情怀浓重,不足500口人的山村,有20多位青年奔赴疆场,9位烈士为国捐躯。2015年8月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村民自筹资金11万多元,村民自愿出工出力,修建革命烈士陵园以此纪念12位烈士和74名死难同胞,牢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激励后人继承和发扬革命老区精神,为胡仁村美好的明天不懈奋斗。
胡仁村山场面积大,特色在山,优势在山。建国后,坚持荒山绿化几十年,开辟“围山转”820亩,培育林木1000亩,绿化荒山4000亩,林果业一直是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十八大以后,该村继续发扬领航开拓的革命精神,乘着精准扶贫的东风,率先硬化联村公路2700米,街道2500米,田间机耕路2300米,铺平发展道路。路通业兴,群众的干劲空前高涨。积极发挥山场面积大的优势建板栗产业园820亩,中药材生产基地120多亩,让青山绿水华丽转身为“绿色庄园”。组建了以本村村民为主体的建筑工程队和维修队,安排130多村民就业,让村民挣钱不出家门。发展电商一家,方便了农副产品产销。到2017年底,种植业占30%,工商业性收入占60%,村经济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胡仁村人均收入突破8600元。村集体积累有了较大增长。昔日的红色驻地,始终勇立时代潮头,走出了一条红(红色革命)绿(生态建设)并行的新时代的康庄大道。
后峪——小村“大作为”乡村振兴再立功
后峪是井陉县南陉乡一个偏僻的山村。全村现有63户197口人,耕地570亩,宜林荒山16280亩。
1938年春天,新成立的井陉县(路北)“工委”(即井陉县委)秘密转移到后峪村。在抗日宣传的感召下,近20名青壮年走上抗日战场。
建国后,村里修建了近千立方米的蓄水池一个,解决了牛羊养殖的饮水难;打深水井一眼,解决村民饮水难,利用井水种白菜,村民在冬天有了蔬菜吃。70年代修通村公路,续长后的人民渠渠水从村口流过,有了水浇地,村民生活得到改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惠农政策落实,太行绿化工程,实行退耕还林100亩,绿化3000亩,规模种核桃219亩,绿化林和永久灌木覆盖率达80%以上。村民居住适度集中,新打机井2眼,变压器增容由50KWA变成100KWA,三分之二村民用上了冰箱,电磁炉等电器。环村及两条田间主干道路全部硬化,安装了35盏太阳能路灯。201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9740元,告别了贫困。
孙庄——发扬育才精神,建设美好家园
孙庄位于井陉北部,滨临冶河,环境优美,土地宽广,交通发达,自古为井陉的米粮川。战争时期,孙庄一带就是井陉的革命中心。1948年4月,由“延安保育院小学”、晋察冀边区“光明小学”、晋冀鲁豫的“邯郸知行学校”三所学校在孙庄合并成的“华北育才学校”,长达近1年。在此期间,许多烈士遗孤和中央领导的子女在此就读,为新中国的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孕育了“求实求知”的育才精神,一直激励着该村的前行发展。华北育才学校是该村一张响亮的名片。2017年,该村有1112户4548口人,耕地4197亩,村域面积17280亩。
建国以来,该村利用土地宽广、水源充足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一度引领着全县的农业发展。特别是孙庄苹果,个大、形美、汁甜,成为了全县苹果发展的知名品牌和群众脱贫致富的龙头产业。2017年底,全村拥有果园80亩,年产苹果30万斤。为“井陉苹果”(井陉第一个国家地理商标)成功申报,贡献了孙庄力量。该村创新思维,顺应市场发展规律,大作“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章,2013年成功地列入了石家庄静港湿地公园的规划之列,孙庄迈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十八大以来,村两委班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建设美丽乡村当成首要工作。投资300多万元,拓宽硬化环村路、街道、田间机耕路,方便了出行;街道绿化美化,安装太阳能路灯187盏,投资120万元,打机井3眼,家家吃上自来水;生产发展,人均收入由2012年的3000元增至2018年的9600元;生活水平提高,60%的农户有小汽车,80%农户住新房,10%农户住上二层楼。2017年孙庄村获河北省民俗文化名村。村民们说:“现在孙庄比石家庄还好”。
吃水不忘挖井人。孙庄人富而思源,富而思进。2006年在育才学校老学友的关注下,筹资500万元,集资20多万元,竣工兴建了孙庄育才新学校,新学校占地8760多平方米,建有教室、图书室、实验室、微机室、音乐室、200米标准跑道的操场,悬浮板篮球场、标准绿荫足球场等设施,是井陉颇具特色的先进校园之一。传承了育才精神,体现了党的关怀,培育了社会英才,孙庄的前途更加光明。
三峪——壮士豪情震寰宇 乡村振兴再领先
三峪地处井陉县东北,与鹿泉、平山两县接壤。山高沟深、易守难攻,被誉为华北小泰山的挂云山就坐落在该处。自古以来就是兵家攻守的主要战场。抗日战争时期,惨绝人寰的“三峪惨案”发生在这里。与“狼牙山五壮士”同样悲壮的“挂云山六烈士”牺牲地就在该处。2017年,拥有1170口人,耕地2000亩。
三峪村拥有丰富的优质石材,建国以来,该村在六壮士精神的激励下,发挥区位优势,靠山吃山,大力发展建材加工、石材开发产业,一度引领着威州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后,积极投身转型升级,大作挂云山红色场馆纪念地建设开发文章。1988年筹建了挂云山烈士纪念碑亭。2013年,井陉县在桂云山修建了烈士陵园。2014年,拍摄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了挂云山阻击战纪录片,邀请省内知名作家出版了长篇纪实文学《铁血雄魂》。传承了挂云山壮士精神,提高了挂云山知名度。三峪村成为了井陉红色革命的重要纪念地。周边县市许多机关学校纷纷前来观瞻学习。三峪村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林果业、种植业。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成立了武术表演队,文艺宣传队,农民诗社,活跃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配合了旅游开发,走上了一条特色的发展之路。村民生活实现了大幅提高。80 %的农民住上新房,15 %农民住上了二层楼。一个充满活力、崭新的三峪展示在人们面前。
冶里——英烈故里续新篇 乡村振兴再争先
冶里村位于井陉、平山、鹿泉交界处,交通发达,环境优美。保定二师学潮领导人贾良图,井陉县委书记、平山特委组织部长贾良田两位井陉著名烈士就生长和战斗在这里。贾良图、贾良田以及他们的妻子家人一门忠烈,全家抗日的故事长期在井陉大地传颂。在两位英烈的感召和激励下,该村一度成为了战争年代的活动中心,全村共有40多位革命烈士前赴后继为国捐躯。2017年全村486户,2004口人。耕地1820亩(水地1440亩、旱地380亩),山场3000亩,河滩600亩。
建国以来,该村发扬英烈的斗争精神,战天斗地发展农业生产,在粮食生产和特色种植上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十八大以后,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投资600余万元,硬化街道4000米,通村沥青油路2600米,铺设引水管道5400米,埋设排污管道4600米,拆除废弃猪圈、厕所200多个,拆除危旧房屋100多间,安装太阳能路灯90盏,村容村貌变得更加美丽宜居。
革命的精神永远是该村的指路明灯,发扬革命精神,建设文明乡村,成为了该村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该村在抓好村容村貌改善的同时,突出抓好了乡村文明建设,建起了贾良图、贾良田烈士纪念碑亭,接待社会各界的瞻仰参观 。冶里村成为了全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点活动基地。村内制定了乡规民约,传承了英烈家风。感染和激励了一大批好人,出现了众多的善举,“你用我眼,我借你手”贾文其、贾海霞两位残疾人互相支撑,坚持义务绿化的事迹被央视焦点访谈报道,两人被授予“全国绿化劳动模范。”一度成为了全县人学习的榜样。他们的行为更多的感召了冶里人,2017年又有4位老人加入义务绿化的队伍,文明淳朴的清风始终吹拂着古老常新的冶里。
洛阳——红色精神“红”古陉 红色果园“红满天”
洛阳村位于井陉县东北,依山傍水,粮草丰美,是井陉县有名的鱼米之乡。战争年代长期养育和支持了革命活动。1937年冬,八路军115师688团和689团进入井陉县(路北)后,在洛阳村召开了井陉县(路北)建党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洛阳会议”。“井陉县(路北)基干游击队”“井陉获鹿联合抗日政府”“中央母婴学院”均在洛阳村驻扎过,贡银保等著名抗日人物在这里战斗生活。洛阳村是全县抗战初期的活动中心。2017年全村565户,2006口人,耕地2313亩。
解放后,洛阳村坚持发扬抗战精神,艰苦奋斗,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修建8万方蓄水池一个,10万方小水库一座,使2300多亩旱地变水田,率先在全县实现了温饱。改革开放后,利用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红富士”苹果特色种植,调整产业结构,建起了1400多亩的“红富士”苹果园,率先注册了“红满天”商标,2009年“红满天”红富士苹果荣获首届河北苹果品鉴会银奖,成为了全村致富的拳头产业。
十八大以后,突出一村一业,坚持把优势做大。新发展优质红富士苹果2000多亩,成为河北省最大的“红富士苹果基地”。投资160多万元,建起了1200方冷库一座,解决苹果贮存难,投资500万,拓宽、硬化村内街道和苹果园道路10000米,拓宽硬化洛阳村至北王庄村公路1500米,保障了苹果产业的健康顺利发展。同时建起了3000多平方米村民活动中心1个;140平方米村卫生室1个。村民收入由2012年的人均收入2860元增加到2017年的8790元。一个不愁吃、不愁穿,产业兴旺,环境适宜,乡风文明的新洛阳向我们走来。
高家峪——小核桃滚成了大产业 大生态做出了大文章
高家峪位于井陉县东南部深山区,毗邻国家级旅游名胜区苍岩山。宜林山场面积大,具有发展干鲜杂果的独特优势。战争年代曾是井陉县路南抗日县政府驻地之一,先后进驻过元氏县和获鹿县的县政府,淳朴奉献的高家峪人为革命做过重大贡献。2017年全村128户,478口人。耕地700亩,山场面积12000亩。
解放后,高家峪紧盯宜林山场面积大的优势不放松,发扬愚公精神长期搞绿化,成立了专业的林业队,广植梧桐、杨树、柳树、洋槐等树种,80年代率先接受了国家的油松飞播,使荒山秃岭穿上了绿装。改革开放以来,高家峪村大做林业管理文章,保证了林木种的活、活得好、长得壮。生态建设成为了高家峪的一面旗帜。高家峪人种林、护林、爱林,得到了巨大的回报。现在的高家峪呈现出了一派“山上松,山腰林,山下果,三季有花开,一年绿油油”的田园风光。1996年,高家峪村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
高家峪的核桃,个大、皮薄、果形漂亮、营养丰富、口味极佳是高家峪传统优势产业,在苍岩山庙会期间,经常被抢购一空。十八大以来,高家峪村本着“彰显特色、做大品牌”的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退耕还林,实施核桃种植的标准化、有机化,改良嫁接核桃品种,解决了核桃黑皮病的难题,提升了核桃品质。成块连片新发展核桃600亩,嫁接文玩核桃200多棵,每年仅核桃一项人均增收1000元。小小核桃成为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大产业。2000年,该村被石家庄市农村工作委员会授予“特色专业村”。
在大力发展核桃种植的同时,积极适应市场需求,推广种植小杂粮、花椒等井陉名优经济作物,提升经济效益。富裕了的高家峪人,不满足于依托长岩山的现状,决心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胸怀、更足的干劲,立足自我,立足山场绿化率达到85%的生态优势,走与苍岩山合作,建立大联合、大景区的大发展路子,以林促旅、以旅促农,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大梁江——捧起“宝石碗”吃上“旅游饭”
大梁江村位于井陉县西南35公里处的晋冀交界腹地,全村共有360户1060口人。该村始建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村内尚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院落162座,分布在依山而建的5条古巷中。这一独具特色的古建群落,“晋冀合壁,巧采京华”,素有“井陉梁家大宅院”“大山深处的乔家大院”“太行历史民居博物馆”等雅称。1959年,大梁江村连同附近的小梁江、吕家、蒋家等村一并由山西平定县划归河北井陉县,至今还保留着不少山西民风民俗。历经600年风雨沧桑的古村落犹如大梁江先人遗留给子孙后代的“宝石碗”,今天的大梁江人捧着它吃起了“旅游饭”。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上任后,把祖上留传下来的“古村落”视为“传家宝”,把留住乡愁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把旅游富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团结带领广大村民以古村落保护开发为抓手,从改善基础设施现状入手,组织实施了一系列以打造民俗文化旅游为内容的基础性工程。几年来,多方筹措资金,配套机井2眼,铺设上水管道8000多米,解决了全村多年来的吃水难问题。修建污水排放管道6000多米,在主街道和公共场所安装太阳能、LED等各种形式的路灯300多盏,解决了污水排放和照明问题。修缮古建筑、古民居9套共62间,一大批年久失修、破损严重的古建筑得到及时修复,以崭新的风貌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同时在古村落下街修建古民居6套,避免了庄窝沟塌方,恢复了凤池风景。硬化环村公路4.5千米;承担并完成井陉“天路”大梁江段4.5千米旅游公路建设任务;完成大梁江至天长镇核桃园村8千米公路路基建设任务;“天路”通车后,有效解决了困扰该村发展旅游产业的交通“瓶颈”问题。完成了大梁江水库800多米的防洪防渗和125立方米的水景工程建设任务;建起2个体验“一览众山小”的六角观光亭。对旧学校改造升级,形成集办公、住宿、餐饮、观光等为一体的民俗四合院;建起了可以容纳200人同时就餐、40多人住宿的大梁江宾馆,大大提升了接待服务能力。
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该村还特别注重做好文化资源的搜集、挖掘、整理和编纂工作。2013年出版了报告文学《大梁江》。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各大报社、电视台等媒体纷纷前来采访、拍摄、报道。该村先后成为2016年央视春晚公益广告《门》、地理中国栏目《井陉古村》、影片《红色少年》《七个小八路》的拍摄地和2017年上映的电影《村戏》的取景地。大梁江村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大了,年接待游客达10余万人次。
2018年,大梁江村成立了“甘草沟旅游公司”,当年5月开始售票经营,正式走上了以公司方式经营古村落旅游发展的路子。大梁江村民捧起了祖上传留下来的“宝石碗”,吃上了“旅游饭”。旅游公司每年为每个村民代缴农业合作医疗费220元,共计20多万元,减轻了农民负担。大梁江宾馆开业后,提供各种工作岗位20多个,带动发展农家乐10多家,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一部分村民靠经营手工编织、根雕艺术、农特产品,摇身一变成了小商小贩,也有了赚钱“门路”,增加了经济收入。旅游致富之门已经打开,祈愿奋斗在追梦路上的大梁江人越来越富有、越来越幸福。
金柱——“老典型”又有新作为
从省城石家庄市区向西眺望,高耸入云的牛山寨矗立于群峰之中。山脚下是一个面积近50平方千米的小盆地,井陉县吴家窑乡大小11个行政村便分布在这个盆地的周围。其中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便是金柱村。
金柱村是一个“老典型”。村域面积达6平方千米,耕地2900余亩,宜林山场4300亩,矿产资源丰富。改革开放后,该村靠山吃山,先后建起多家石棉矿、理石米矿。到1982年,集开采、加工、运输、销售为一体的石棉、理石米企业已发展到6家,集体经济快速壮大,村民的“钱袋子”明显鼓了起来。富裕起来的金柱村,统一规划,建起横成排、竖成列,整齐划一的新农村,一度成为令人羡慕的富裕村。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06年前后,该村超前谋划、率先起步,大力发展生态绿色产业,逐步形成了以建材、果品、化工、养殖、运输、旅游为主的经济发展框架。金柱村成为受到国家和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近百次表彰的富裕村、先进村、文明村。
党的十八大以来,金柱村支部、村委一班人,站在新起点,肩负新使命,团结带领全体村民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一是高品质林果业发展迈出新步伐。多方筹措资金,新钻深井6眼、铺设灌溉管路4000多米,进一步完善了果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引进桃、杏、核桃、石榴、葡萄、樱桃等10多个果树新品种,更换果树苗1100余棵,实现了果园树种更新换代,改变了以往品种单一、落后和产量低下的状况。近两年果品收入逐年攀高,由2010年的年销售收入15万元激增至45万元,每到收获季节,果农们的脸上便绽放出丰收的喜悦。(www.daowen.com)
二是规范化养殖产业跨上新台阶。投资260万元,将原来用砖瓦材料砌筑成的奶牛养殖旧厂房,全部拆除重建成钢结构的大型厂房,奶牛场的厂区建设标准、质量较前大幅提升。投资150万元,建成了容量达3000立方米的大型沼气池,运用机械对奶牛场产生的粪便清理入池,一举根治了奶牛场粪便、污水横流现象,年节省粪便清理费用30余万元。同时,便废为宝,利用粪便生产沼气,年增加收入近20万元。
三是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又有新作为。累计投资2000余万元,对金源矿业公司的主要设备实施了升级改造,既根治了粉尘污染,又变废为宝,利用粉尘开发出建筑装饰新材料、新产品,满足了市场的新需求。金属纤维制品厂的设备全面升级后,通过废料、粉尘再利用,同样开发出新产品,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上述两家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年新增产品销售收入达400余万元,成为华北地区同类企业中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生产方式最为环保的标杆型企业。
四是美丽乡村建设创出新亮点。2017年以来,累计投资20余万元,动用大型挖掘机、汽车等设备,对周边河道、公路、村内大街小巷及集体用空闲地进行了全方位清理整治。与专业保洁公司签订了生活垃圾清运、街道卫生清理等长期合作协议。投资10万余元,根治废弃采矿点3处,填平了沟壑深坑、清除了矿渣废料、覆盖了新土层、实施了植被绿化。同时,顺应村民追求高质量生活的愿望,因势利导,鼓力支持有条件的村民将原来的砖瓦房翻盖为钢混结构的新型别墅。近年来,金柱村平均每年都有三四十户村民翻盖新式民居。截至目前,约有200余户村民住上农村别墅,人们高兴地称之为“新3版住宅”。
吕家——穷山村变成了小有名气的旅游村
吕家村地处县域内俗称“四十里干草沟”的中段。当地曾流传着“一提干草沟,人们都发愁,去时穿新鞋,回来手提搂”的民谣,说明这个地方山高沟深,道路难行,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抗日战争初期,刘伯承、邓小平曾在此指挥过著名的长生口伏击战。
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吕家村两委班子,利用本村传统古村落资源优势,团结带领村民积极做好旅游富民文章。累计投资4000万元,先后完成了游客服务中心、多功能村民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停车场和村口水景观工程建设;水泥硬化进山游览道路6米宽5公里长、修通步游路4000米;修缮建成美丽庭院60个、民俗院落8处、古建筑40多处;村内绿化10000多平方米,改造街道2700米,村民厕所全部得到改造,铺设污水管道4000米,山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吕家村在加大硬件建设投入的同时,还十分重视软件建设。在全县率先进行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了农村旅游合作社,开发利用古民宅30多处,流转农户土地200多亩,推出了樱桃、苹果、花椒等采摘项目。近两年,村里的大小工程一个接着一个,仅靠在家居住的村民根本干不完,很多活儿还得承包给邻村和外地人。村民收入芝麻开花――节节高。全村人均收入由2014年的3800元增加到目前的7200元。淳朴的吕家老百姓钱越挣越多,从心眼里感谢党和政府,也更加拥护和支持村两委的工作。村两委信心十足,干劲倍增,计划采取招商引资等方法,新上文旅、康养等旅游项目和中草药、土特产等旅游商品项目,延伸旅游产业链,进一步做深做精做美旅游富民这篇大文章。
吕家村就像深藏在太行山深处的一块璞玉,在匠人们地雕琢下变得越来越美了。近年来,该村先后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首批传统古村落和河北省美丽乡村称号,成为远近闻名的“三冠王”。
南横口——古窑薪火“火”了陶瓷水镇
南横口村位于县域内内“棋盘岭”丘陵地东北端,北依绵河、东临甘陶河,两河于村东北部汇流,新旧石太铁路恰将村庄围绕其中,通往本县南部和山西的古道、公路均穿村而过。该村旧属广阳镇,水上运输发达,陶瓷产业兴盛。俚语“古瓷窑、老作坊,炉灰房顶笼盔墙”便是对该村古瓷窑、古村落的生动写照。
据考,南横口陶瓷业兴起于隋朝,新中国成立前后全村瓷窑已发展到80余座,几乎户户有窑,家家烧瓷。1956年,公私合营,井陉陶瓷厂成立,南横口陶瓷业发展到鼎盛时期,村民大都从事陶瓷生产。1958年,井陉陶瓷厂迁至北秀林,南横口大队利用古瓷窑烧制瓷管、瓷瓦等进行副业生产。村民除种地外,还能到瓷厂打工挣钱。到2003年,因环保和市场替代品增多等因素,南横口瓷窑被迫熄火。世世代代生活在南横口的村民突然失去了经济来源,只能依靠耕种有限的土地和外出打工维持生活。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了十余年。
2015年,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上任后,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依托千年瓷乡的文化和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引资金、上项目活动,走出了一条“传承古窑薪火、打造陶瓷水镇”的成功之路。首先,投资100多万元,修缮蓄水池1座,更换村民饮水管道30000多米,多年来困扰群众的用水问题得到了解决;筹措资金50万元,平整、硬化主街道15000平方米,村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其次,本着“先保护、后开发、修旧如旧、保持特色”的原则,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复古修缮古建筑50户100多间;翻修河卵石古街2000多米,沿风情街沿途用笼盔作花盆栽植各种花卉3000多株;复建仿古舞台1处,修缮恢复古庙宇10处,新建高标准文化广场8000多平方米、仿古石牌楼2座、大型陶艺背景墙1座;采取引绵入甘的方式建起15000平方米人造湖1处。
2016年,河北华秀文化旅游公司入住南横口,旅游开发建设步入了快车道。先后投资1.2亿元左右,打造集吃住玩游购娱一体的风情小院20多家;建成面积达30多亩的停车场1处、550平方米的游客接待中心1处;筹备成立了井陉窑文化研究会,下设陶瓷体验馆1处,陶艺制作、修坯、上釉、烧制车间1处,购买观光车2辆、游船10余艘。游客来到这里,既可以欣赏古瓷窑、古村落的古朴美,又可以享受农家住宿、品尝农家特色小吃,还能亲自体验传统陶瓷的制作过程,可谓一举多得。
如今的南横口村恰似一幅美丽的“陶瓷水镇”图画:翠柳绕堤,碧波荡漾,时有游船点缀在空旷的湖面上;蜿蜒起伏的街道河卵石铺砌,干净整洁;依山而建的民舍古朴典雅,错落有致;特别是建筑墙体上用笼盔瓷器砌成各种图案,独具匠心,生动形象。“陶瓷水镇”作为南横口村一个美丽的代名词而名声远播,外地游客纷纷慕名来访。众多游客给古村带来了人气,带来了财气。村民们端起“旅游碗”,吃上了“旅游饭”,经济有了来源,小日子一日更比一日好。
“传承古窑薪火、打造陶瓷水镇”依然在路上,古镇的新目标是4A级景区。
南峪——转型“转”出新活力
南峪村座落在陉山西部,绵河岸边,天下第九关“娘子关”之下,素称“水乡福地、太平舞之乡”,为南峪镇人民政府驻地。全村576户、2020口人,2019年人均纯收入12600元。该村拥有国家级传统村落、省级民俗文化名村、全省太行山革命老区文化示范工程村、市级文明村和井陉县双文明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南峪村碳酸钙资源丰富,毗邻煤都山西省阳泉市,石阳公路近在咫尺。改革开放后,该村依托资源、区位和交通三大优势,大力发展碳酸钙和煤碳营销“一白一黑”两大产业。到1986年,全村已拥有大型钙厂4家、规模采石场3座,沿石阳公路两侧建起多家煤场,同时带动了运输、包装、修理、餐饮等产业的发展。绝大部分村民不出村就能找到致富门路,一部分村民摇身一变还当起这样或那样的“老板”。该村一度成为当时井陉县有名的富裕村。但是,钙厂、煤场、采石场等产生的粉尘、废渣、污水也带来严重的环保问题。当时的南峪人既尝到了发家致富的甜头,也尝够了环境污染的苦头。
党的十八大以后,村两委班子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论,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肩扛使命的责任感,顺应广大村民追求高质量生活的美好愿望,毅然决然关停了所有污染企业,团结带领村民坚持走绿色、生态、高质量的发展之路,在产业转型升级中“转”出一片新天地。
——转型“转”出新思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立足本村实际,在深入研讨,反复论证,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依托优势,绿色发展”的基本思路,形成了《打造井陉西部旅游桥头堡实施方案》。主要内容体现在“水”“古”“绿”三个字上。一是念好“水”字经。利用绵蔓河拱卫着南峪村由西向东流去的优势,打造由荷花主题公园、沿河亲水步道和水上漂流等项目构成的绵河生态画廊,形成独具特色的绵河水系文化大观园。二是念好“古”字经。发挥本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传统古村落保存完好,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的优势,以开发皇家寺庙牟尼寺、于谦祖宅、明清举人秀才旧居、华夏民居第一石窑粮仓、绵河水磨及其产品等为重点,打造一条明清古街道,再现千年水乡古屯风貌。三是念好“绿”字经。发挥山场资源优势,着力开发少白沟自然风光游览区和两个百亩有机果品采摘园,构筑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的绿色山庄。
——转型“转”出新产业。2016年,引进了常青藤开发有限公司承包开发南山生态园区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000多万元,是一个集采摘、垂钓、观光为一体的旅游综合开发项目。目前,已完成封山育林3000亩、嫁接野皂角850亩、土地流转500亩;栽植有机苹果50亩、梨30亩、花椒200亩,项目开发初见成效。2017年,该村又引进了裕亮开发有限公司,特就开发治理北山和300亩废弃石场,打造北山特色山庄事宜与客商进行了研讨,并正式签订了项目合同。目前,有关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之中。
——转型“转”出新农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扎实开展“三清一拆”突击行动。共拆除有碍观瞻的建筑260余处;对省道两侧23家洗车、修车场做了整容“手术”,对陈年垃圾进行了集中清理;建了卫生长效保洁机制,污水乱排、垃圾乱倒、柴草杂物乱堆现象得到彻底根治。带着感情做好古村落保护工作,组织专门人员,收集整理申报材料,南峪村于2019年6月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投资1000多万元,完成了村民乐园、跨河大桥等工程建设,建成垃圾定点存放池38个,完善了上下水管道网络系统,实施了主街道硬化、绿化、亮化工程,街道硬化3000米、栽植树木20000棵、安装路灯200盏。南峪村的颜值越来越高了。
——转型“转”出精气神。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重新整修了影剧院,先后建成了集图书室、文化广场、多功能厅、健身路径、棋牌室、展览馆等为一体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恢复了晋剧团,组建起农民艺术团及拉花队、扇子舞、锣鼓队等文体活动团体,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常年不断。南峪拉花队多次受邀参加全国性大赛,先后荣获第十届河北民俗文化艺术节精品节目奖、中国第五届秧歌艺术节最佳表演奖等称号;南峪晋剧团连续荣获县第十六届、十七届井陉晋剧艺术节金奖。南峪村通过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文体活动,丰富了广大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使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现代文化牢牢地占领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新时代的南峪人在活动中焕发出积极向上、追求美好生活的精气神。
南张井——老虎火“点亮”了小山村
南张井村位于井陉县西南部深山区,隶属于家乡。全村共有213户630口人,分9个村民小组;耕地850亩(均为旱地),山场面积1万亩左右。该村在1984年被纳入石家庄市122个贫困村之列,2017年被纳入井陉县5个深度贫困村之列。其自然山庄红土岭是1938年第二次长生口伏击战陈赓指挥部所在地。
南张井村虽然是一个贫困山村,但却有一张“国字号”文化名片令村民倍感骄傲和自豪,那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南张井老虎火。清朝后期至民国年间,南张井老虎火每年作为县城正月花会的压轴戏在县城燃放,被人们称之为“官火”。勤劳智慧的南张井村民对传统烟火——老虎火情有独钟,多年来,自发地或有组织地做了大量传承保护工作。2008年6月,南张井老虎火入选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保护项目,并在四家烟火类保护项目中位居第一。但是,如何利用老虎火这个“国字号”招牌,把它做成一种富民产业呢?村干部和广大村民都很困惑与无奈。
2017年,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石家庄市市委副书记税勇、李德进和井陉县县长李杰等市县领导分包南张井村,县财政局与该村结成对子负责对口帮扶工作。市县领导曾先后9次深入该村与村干部及村民代表座谈研讨,指导该村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即利用“老虎火”这块“国字号”招牌,培植“老虎火”产业,依托传统古村落和山场资源优势,打造以老虎火展演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产业,使村民经济收入有来源、脱贫致富有门路,确保2018年如期实现全村整体脱贫任务目标。
帮扶组进驻该村后,发挥优势、多方跑办,围绕扶贫村发展思路,积极协调联系引资金、上项目事宜,为南张井村做了大量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帮扶工作组的大力支持下,村两委班子不等不靠,积极作为,着眼培植老虎火这棵摇钱树,团结带领广大村民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先后实施完成了一系列民生工程和办实事项目。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资40万元,打460米深井1眼,铺设管道900米,修缮维护扬水站2座,家家用上了自来水,部分解决了灌溉难问题。投资79.8万元,硬化通村公路2.2千米,安装限高杆2个,解决了村民出行和游客往来问题。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争取一事一议奖补助资金16万元,完成村内街道水泥硬化三段1327平方米,浆砌水渠挡墙40立方米。投资9万余元,粉刷了村民中心办公室、更换了门窗、安装了空调;为贫困户粉刷了房屋、更换了门窗;完成农户改厕70多个,清理村内垃圾1500立方米,拆除有碍观瞻的破旧建筑16处,修建挡墙护坡300多平方米,对进村路口、410立方米干礤墙及村口牌楼进行了美化整治;利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1000平方米村外停车场已完成招标,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观。在传统村落保护方面,完成传统古村落建设项目——文化广场石砌地面2000平方米,新建公厕1座。在山场开发方面,以旅发大会召开为契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共开发山场130亩,种植果树1万多棵;建设红薯采摘园70亩。在老虎火传承保护方面,重新整修了老虎火博物馆,培训新的传承人10余名,应邀到天长宋古城、乾昊集团组织展演活动2次。“老虎火”成功进入全县旅发大会展演目录,南张井村成为南部旅游片区的重要驿站。目前,一些工程项目开始产生效益,33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已于2018年6月30日并网发电,发电到账总收益达10万余元。投资113万元建成的扶贫养殖场,合作社负责经营管理,全体贫困户参与分红,2017年分红3万元;2018年度改为租赁承包制,收取租赁承包费67800元,用于贫困户分红。2018年,该村如期实现了全村整体脱贫。
2007年以来,南张井老虎火共组织大型传承展演7次。省、市、县有关部门领导曾多次到现场观看指导;央视七台、十台和省、市、县电视台都曾做过专题报道;先后共有10万多人次观看了老虎火展演,其中不乏京、津、晋等远道而来的外地客人。老虎火的成功燃放,点亮了这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南张井村名气大了,人气旺了,人心齐了,事业兴了。
小梁江——新时代带来新变化
小梁江村位于井陉县西南部,距县城30公里,属革命老区。全村共有165户,486口人,耕地1070亩,荒山9800亩。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山多地少,干旱贫瘠,靠天吃饭的贫困山庄,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长期处于落后贫困状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通过农村土地确权发证工作的落实、“两山”理论的实践以及古村落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山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的幸福感进一步提升。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在古村落保护上搞投入,村容村貌变靓了。小梁江村始建于明正德年间,至今保存较完整的明清古建筑尚有九间堡厦亭、典当铺、切位、阁楼等20多处。2016年,通过民间投资和国家补偿等渠道,对面临倒塌的古戏台,龙王庙等公共建筑采取了就地重建,保持了原有风貌;对残垣断壁的财神阁、龙王堂等进行了翻新补修,并新建了民俗馆;对古碑、古树、民间古董进行了挖掘和保护;对损毁严重的古建筑采取了临时性保护措施,并着手研究长期发展和保护规划。当年,被列为“河北省民俗文化村”,2019年被住建部等部门列入“国家级古村落”名录,并列入井陉县古村落片区保护建设范围。2018年成功举办了“小梁江首届民俗文化节”,吸引了众多民俗文化和考古爱好者,带动了一批“农家乐”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在美丽乡村建设上办实事,生活环境、生活质量提升了。201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资900多万元,完成了8项事关民生的工程项目:先后打深井三眼,全村实现了自来水入户,保证家家都有一片菜园子;完善了污水处理系统,铺设了污水管道,修建了污水处理场地,结束了污水乱流、脏乱差的历史;进行了家用厕所的全面改造,提高了卫生质量;对洪灾毁坏的街巷道路进行了全面整修,用河卵石铺砌了大街小巷,恢复了历史古貌;对部分古建筑进行了重建和修复,建起村民活动中心;新建了四处小型公园,安装了健身器材,村民有了健身娱乐场地;在主要街道统一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方便了村民夜晚出行;对几条主要田间地道和通村道路进行了加宽硬化,提高了机械化耕作水平。通过以上工程的实施,小山村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化——街道宽敞了,环境整洁了,村庄靓丽了,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增强了。
在植树造林上“实打实”,生态环境改善了。立足本地实际,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林业发展政策,积极引导农村产业转型。采取统一规划、因地制宜相结合,人工造林和天然林保护相结合,经济林发展和绿化林发展相结合,集体组织和个人营造相结合的措施,突出抓好荒山承包、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果工作。如今沟沟坡坡绿树成荫,村前村后瓜果飘香,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观,为今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发展观光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于家——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于家村位于井陉县西南部深山区,距离县城20公里,为于家乡政府所在地。全村共有420余户、1600多口人。1938年至上世纪50年代初期,该村先后有46人参军入伍,其中曾有12名于家子弟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抗美援朝献出了宝贵生命。于家村是民族英雄于谦直系后裔的繁衍之地,迄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历代于家人凿山劈石,就地取材,在这里营造了一个罕见的石头王国。至今明清时期的石头建筑群落依然保存完好,石楼石阁、石房石院、石桌石凳、石碾石磨、石街石巷、石桥石栏等随处可见,到处是石头文化。1998年于家村被省民俗学会命名为“于家石头民俗文化村”。因此,当代人又习惯地把于家村称之为“于家石头村”或“石头村”。
改革开放以后,于家村“两委”一班人逐渐认识到这座石头古村落所蕴含的宝贵价值,从1998年开始便带领村民念起了石头创业经,唱起了旅游致富歌。首先聘请专家制订了《于家村古村落保护规划》,严控古村落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从源头上避免过度建设、无序建设;对村民新建住房或危旧房改造等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确保新旧建筑风格、色彩协调一致,在古村落保护开发工作中有效发挥了规划引领作用。二是扎实做好古建筑修缮维护工作,改建了于谦纪念馆、整合了于氏宗祠、恢复了真武庙、修缮了古戏台,并对部分村内街巷进行了古路恢复。三是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起了石头博物馆、游客接待中心和停车场,初步具备了对游客的服务接待能力。2000年于家村被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命名为“中国民俗文化村”,2007年被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昔日封闭的小山村在电视上有了影,报纸上有了名,成了远近闻名的“石头村”。
党的十八大以来,于家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把美丽乡村建设和传统古村落保护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一如既往地做好“石头”文章。先后投资1465万元,实施完成了民居改造、安全饮水、厕所改造、“三清一拆”、垃圾治理和村庄绿化美化亮化等工程建设任务,山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有了较大改观,进一步光大了对外形象。建成了面积达700亩的农业园区,既为村民增收致富奔小康备足了后劲,也为发展农业采摘、观光游奠定了基础。持续做好清凉阁、于谦纪念馆、于氏宗祠、石头文化博物馆等景点的软硬件建设,为打造3A级景区创造了前提条件。投资500万元,新建了游客接待中心,带动发展起一批农家乐、民宿、土特产经营专业户,提升了接待服务能力。注重挖崛民俗文化内涵,每年定期举办正月十六传统庙会,推出转黄河、祭祖等民俗活动,进一步丰富拓展了观光旅游内容,以“石头文化”和“民俗文化”为内容的旅游业步入了快速健康发展轨道。独特的旅游观光项目和优质服务,招来了八方宾客,2017年,游客接待量突破10万人次,于家村成为“河北省不得不访的十大美丽乡村”。旅游产业红红火火,生活在“景区”里的村民依靠旅游增加了经济收入,小日子过得一天更比一天好。有一句歌词叫作“精美的石头会唱歌”,于家村的石头不仅会唱歌,而且还会唱致富歌、小康歌、幸福歌。
张家峪——小花椒做成了大产业
张家峪村位于井陉县与山西省交界的西南部深山区,是南峪镇最偏远的一个小山村。全村耕地332亩,均为旱地;共有52户169口人,其中有100多人常年在外打工,在家常住的50余口人,60岁以上的就有39人。由于地理偏僻、交通不便、土地贫瘠,该村一直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
多年来,张家峪村民人穷志不穷,与天斗、与地斗,上世纪70年代种植苹果,80年代发展山楂,90年代到2000年初又种植大枣、核桃等经济作物,始终没有停止追逐脱贫致富的梦想。七、八十年代,该村从山西引进花椒树苗,在岗坡次地试种了3000多棵“大红袍”。10多年后,“大红袍”长势良好,产量颇高,盛果期每年棵收获2至3斤干花椒。但由于市场价格低迷,农户既未放弃花椒种植,但也没有大规模发展的意愿。到90年代初,花椒价格上涨到每斤15元,村民有了自发种植花椒树的意愿,一部分农户便在岗坡次地开始主动种植花椒树,但也有部分村民持观望态度,全村花椒树种植仍处于“花椒锁边地”式的零星种植阶段。
2005年开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退耕还林、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精准扶贫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花椒价格一路上涨(2005年每斤20元,2010年至2016年每斤30元左右,2017年至今每斤40至50元),加上前期种植花椒的农户有了较大收益,村民们在心灵深处普遍产生了种植花椒的强烈愿望。村两委在镇党委、政府支持下,抓住机遇,适时终止了“不许在一类、二类耕地上栽种花椒树”的村规;因势利导,带领村民走上了花椒产业发展之路。
具体工作中,一是画好花椒“绿图”。统一规划,将全村花椒种植区域分为四树洼、关家洼、蛇洼三大种植片区,实行连片种植;制定了以“扩大种植规模、加强种植管理、提高花椒品质、开展精深加工、开发下游产品”为主要内容的花椒种植三年发展规划。二是育好花椒“种苗”。发挥本村“家家都有花椒树,人人都是土专家”的优势,选拔育苗能手,组建“育苗专业队”,农闲时聚在一起共商“椒”事,交流经验,确保“出芽率”,每年组织育苗数千株,免费供农户栽种。2017年以来,共育苗12000余株,除满足本村种植需要外,还为周边村提供种苗服务,带动附近岸底、王家岩、地都等村种植花椒200余亩。三是加强花椒管护。以全县开展的“双问计”活动为契机,主动走出去,到上级业务主管部门问计求策;同时聘请中国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和科研人员到该村现场“授课”,讲解花椒的生长习性、生长规律,培训病虫害防治、修剪、施肥等管护技术。受训村民普遍感到“解渴”,认为专家教给的方法真管用,“技术”也能够生钱。四是编织花椒“销售网”。通过本村在外的学子、务工人员、委员代表、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等多方打听市场行情,常年与多家有实力的收购商保持业务联系,并利用买家竞争,巧妙博弈,最大限度保障椒农收益。
经过多年发展,张家峪村把小花椒做成了大产业,种植面积由上世纪70年代的3000多棵发展到现在的近300亩、30000多棵,年产花椒10000多斤,收入50多万元,户均收入10000元左右。目前,该村已申请注册了石家庄“桃渊红”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为发挥花椒品牌效应打下了坚实基础。发展花椒产业不仅让村民鼓起了“钱袋子”、住上了“新房子”,还扮靓了“村庄子”。农户的房前屋后、田边地角、路边地埂等花椒树随处可见,与山岭上的松树、柏树及村里的槐树将张家峪村周绕其间,扮靓了山村,改善了环境。夏天,举目四望,到处是一排排、一片片青翠的花椒树,密密麻麻的果实在阳光照射下油光发亮;秋天,硬化的街道、场地到处是农户晾晒的红花椒,宛如婺源的“晒秋”,微风吹来香气扑鼻,整个村庄瞬间变成了红绿相间、椒香四溢的彩色画布。
胡家滩——旅游发展 强村富民
胡家滩村是井陉县南部的小山村,距县城70里,为苍岩山镇政府所在地。全村现有170户535 口人,耕地608亩。毗邻苍岩山景区,村民主要从事种植业和旅游服务业。
抗日战争时期,胡家滩村是井陉(路南)县抗日政府驻地之一。从抗日战争直到抗美援朝,全村有31名热血男儿参军参战,其中有22名成为烈士。
党的十八大以来,胡家滩村依托旅游景区谋发展,立足本村实际搞脱贫。村里大力发展发展苹果、核桃等干鲜果品种植,有八户村民开办农家乐餐饮服务。用借鸡下蛋方式,引进合作伙伴。签订合同,将峦台垴承包给县旅游局开发,收入村里和旅游局按一定比例分成。既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又解决了村里富余劳动力就业。与石家庄市书画院合资建设了龙岩寺,并租给书画院经营。旅游设施的投入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加快了村民的脱贫步伐,村里的土特产全部就地销售,村民收入的80%来自旅游服务业。
绿色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村民的钱包鼓了,很多农户盖起了二层楼;村集体的经济基础牢了,村里的公益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村里打了深井,自来水流畅入户,对全村农户厕所进行了改造,新安装了34盏太阳能路灯。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正在成为村民生活富裕,村容村貌整洁,文明日益进步,和谐宜居的新山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