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占明大寨取经。1964年春天,支沙口大队的书记吕占明、大队长李考生在县长韩志、公社书记张明华的支持下,带着“山区旱地如何高产”的问题,到大寨大队去取经学艺。他们把大寨人“三浅变三深”(深耕、深种、深中耕)种玉米夺高产的经验,同井陉“深刨坑种北瓜能抗旱”的实践相结合,发动全村6个生产队试种“坑田玉米”。吕占明、李考生两个人在村里的杨家洼按照三尺一坑,一坑三株,一亩700坑2100株种植密度和坑口尺八,坑深尺三,施肥三锨的打坑规格,试种了1.2亩样板田。当年,样板田亩产945斤,比250亩旱地玉米平均亩产高出285.5斤,比其他32亩坑田试验田亩产高70斤,赢得群众的高度认可。由于坑田玉米的高产,拉高全大队的粮食亩产,全大队粮食亩产达到551斤,一举跨过“黄河”。
◎奋发图强的支沙口人
支沙口人的做法,一开始就引起各级领导的关注。石家庄地委指出:“井陉要走支沙口的道路”。县委派县委常委、副县长王达蹲点指导,又派《支部报》副总编霍魁元协同《建设报》(地委报)记者段子丰,撰写了《奋发图强的支沙口人》一书,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介绍了支沙口坑田种玉米,抗旱夺高产的经验。
此后,县委在全县树立了6个学大寨典型(支沙口、赵西岭、南河头、常坪、寨湾、耿庄)试种了480亩大寨田。当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9333万斤,比上年增产3000多万斤,增长率48%。县委召开了全县三级干部大会,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学大寨、上粮食”浓厚气氛很快在全县形成。
于献德彪村献技。支沙口坑田种玉米获得丰收,县委积极在全县推广。支沙口公社党委宣传委员于献德,参加了“坑田玉米”的种植实践,后来调到吴家窑公社任党委书记,把坑田种玉米的经验带到当地。他开拓创新,采取人畜结合耕作,将“坑田”发展为沟沟相连的“沟田”,进而又搞了能蓄天上水、能保地下墒、抗旱能力更强的“海绵田”。
1965年3月,县委组织全体县委委员、公社书记和县直科局长以上干部100多人到吴家窑公社彪村大队召开“坑田种玉米”现场会。现场会上于献德同志当众演示。他一边刨坑一边讲解:“六镢开门、四镢剁底、八镢掏帮”等要领,还有怎样“清土、施肥、搅拌、回填、踏实”等工序,干得利落,讲得明白。会上,县委代理书记甄三禄亲自刨坑,并让每个与会人员都要刨上三个坑;做到会刨、会讲、会传授,要求人人既是领导者,又是技术员。会后,所有公社干部和县直蹲三点(即学大寨点、大村镇点和低产队点)的干部,都和于献德一样,落户到生产队里,吃住在贫下中农家里,参加劳动在地里,以生产领导生产。全县展开了坑田建设运动。
◎王家生产大队的民兵正在担水抗旱(www.daowen.com)
1965年,全县种了7万多亩坑田玉米,不料遇到空前大旱。县委发动群众,开展“一条扁担两个肩,担水抗旱灌坑田”的活动,甄三禄书记身先士卒挑起扁担担水抗旱。全县涌现出“新愚公”刘谨,“活禹王”董万林,“铁主任”赵润德,“铁姑娘”郭录英、郭岱英,还有“飞毛腿”“铁肩膀”“铁脚板”“硬汉子”等209名抗旱英雄和13500多名担水模范。坑田玉米经受了连续150天大旱和四次严重冰雹灾害的考验,终于获得了较好收成。全县粮食总产9146万斤,亩产292斤。7.5万亩坑田玉米,除4200亩被冰雹砸光绝收外,其余7.08万亩,亩产平均405斤。坑田玉米占秋粮面积的1/4,却拿到秋粮总产的1/2。实践证明,坑田有三大优点:一能集中深翻,集中施肥;二能通风透光,合理密植;三能保墒抗旱,遇旱好浇。人们认识到坑田是抗旱增产的“保驾田”,从而坚定了“靠坑田保吃饭,靠坑田拿贡献”的思想。
秋后,县委发动群众冬前打坑,春旱冬抗。要求坑田玉米要搞得数量更多,质量更好,产量更高,县、社、队领导干部亲自抓坑田建设。很快全县掀起坑田建设的热潮。群众在打坑实践中,有的把坑田发展成坑和坑相连的“沟田”,便于把畜耕和人深翻地相结合。前亭大队又搞了能蓄天上水,能保地下墒的“水平梯田海绵坑”,抗旱能力更强。县委号召开展“百个前亭”活动,把打坑运动推向高潮。井陉坑田种玉米,在全省乃至全国也有了名气。1965年11月8日,井陉县委书记甄三禄在河北省委工作会议上作了《关于井陉县坑田种玉米的情况汇报》,9日《河北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井陉三深窝种玉米大幅度增产》的长篇报导,并配发了社论,说坑田是“抗旱坑、丰产坑、八字宪法坑”,是“山区高产的出路”,是“大幅度增产的途径”。省委还把“三田建设”(园田、梯田、台田)的提法,又加上“坑田”,成为“四田建设”。省委书记阎达开向周总理作了汇报,并在中央召开的北方地区抗旱工作会议上,介绍了坑田种玉米抗旱夺高产的经验。于是,全国许多省、地、县派人来井陉参观学习,其中大面积种植玉米的黑龙江、吉林省特派代表来学习;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还拍摄了《怎样挖坑田》的纪录片,向全国介绍“坑田种玉米”的具体做法。
◎《河北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井陉坑田玉米检验
陈永贵传经送宝。1966年4月17日,全国劳动模范、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陈永贵莅临井陉县,在井陉县四级干部会议上,围绕县委提出的“山区旱地如何高产”的老问题,讲述了大寨大队多年来“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动人事迹和经验。主会场和两个分会场听报告的共3500多人,都受到很大启示和鼓舞。他的报告,据录音整理,约计32800多字,文理通达,基本成章。井陉县随后将其铅印成册,发至全县,作为井陉农业学大寨的宝书。陈永贵亲自到井陉传经送宝,对全县深入开展学大寨运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966年,井陉县虽然遭受两次严重震灾和持续大旱,县委领导群众,依靠“坑田种玉米”的法宝,发扬“扁担不离肩”的精神,担水灌坑田,抗灾夺丰收,全县粮食亩产达到367斤总产11948万斤,首次突破亿斤大关。实践证明,井陉的创造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陈永贵传经送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