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井陉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党的整风与大生产运动取得显著成果

井陉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党的整风与大生产运动取得显著成果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根本改变根据地的困难处境,全县军民在反“扫荡”反“蚕食”反“清乡”斗争的同时,开展了党的整风和军民大生产运动。全党的思想整风运动是从1942年4月开始的。井陉党的整风运动,在路南、路北县委的直接领导下,与边区各地同时开始,宗旨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在整风运动同时,党针对解放区物质上的困难情形,认真贯彻毛泽东“组织起来”的方针,领导军民开展了大生产运动。

井陉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党的整风与大生产运动取得显著成果

为了根本改变根据地的困难处境,全县军民在反“扫荡”反“蚕食”反“清乡”斗争的同时,开展了党的整风和军民大生产运动

党的整风运动。全党的思想整风运动是从1942年4月开始的。井陉党的整风运动,在路南、路北县委的直接领导下,与边区各地同时开始,宗旨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法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重心是:负责干部。县委建立了学习委员会,认真阅读了规定的22个文件,精读了反主观主义文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检查和揭发了工作上的错误,深刻分析了产生错误的阶级根源和思想根源。利用典型反省,局部工作检查,不定期座谈会等方式,推动了整风运动的开展。

◎我党为了调动广大群众的抗日与生产的积极性,团结一切抗日阶层坚持抗战,实行了减租减息政策。这是中央政治局1942年1月通过的关于土地政策决定的报道

1943年秋,根据中央继续深入整风和审查干部的指示,县委重新对整风学习作了决定,进一步抓住了反对主观主义这一中心环节,并与实际工作联系,进行彻底反省。县内一些负责干部,凡是情况允许的,分批分期的到根据地参加了边区整风学习,系统深入地清算了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和作风,而且严肃审查了干部。对一般的农村支部,除了少数支部进行了以自我批评,巩固党的团结为主要内容的支部整风外,大部村庄是结合减租减息运动,进行了调整党的成分的工作,清除了阶级异已分子和投机取巧分子,以及流氓和贪污分子出党,吸收成分好而又在各种斗争中真正积极的分子入党,增强了党的战斗力,纯洁巩固发展党组织,为克服当时严重困难和积蓄力量迎接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1941年12月,中共中央发出生产自救的号召,各抗日根据地积极开展大生产运动。这是毛泽东同志的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大生产运动。在整风运动同时,党针对解放区物质上的困难情形,认真贯彻毛泽东“组织起来”的方针,领导军民开展了大生产运动。首先,结合农村的条件,在发展农业上逐步推行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拨工、互助组织。路北井沟村把70%的劳力都组织起来了,多打粮280石。路南根据地和游击区的40余村,加入互助组、变工队的达3500余户,占总数的60%。“组织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小农分散经营的缺点,克服了劳力、畜力缺乏的困难,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据1944年根据地19村统计,开荒2000余亩,其中仅高家峪一村就开荒560余亩,北孤台村互助修渠使237亩旱地变成水田。前头庄以“耕二锄三”为标准,全村节省劳动力2000余个,畜力1500余个,每亩产量平均提高2斗。除此之外,政府还发放农贷,修改负担政策,提出“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其次,利用农闲有组织有计划发展副业和家庭手工业生产。1943年胡家滩等12个村组织起37个纺织组,参加纺织的达200多人。还利用农闲割条、编织、刨药、运输等,大量增加了收入。第三,始终做到大生产运动和反“扫荡”,反敌掠夺、反敌封锁相结合。在边缘区,组织群众一手拿枪,一手拿锄,一面警戒,一面生产。沟墙内与沟墙外之村庄互相换地或变工,将沟墙附近荒芜近两年的土地变为良田,仅1943年路南就消灭无人区地带熟荒500亩。在游击区、敌占区通过各种渠道和发展可靠关系,从敌区购进和换回大批火柴、食盐、布匹等生活必需品,以资军民所需,从而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筑。(www.daowen.com)

◎晋察冀边区的子弟兵开荒(选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图集)

在大生产运动中,全县所有机关、部队和一切工作人,积极响应“自己动手”的号召,全部分散在一定区域作战和生产,出现了“军民齐动员,全面开展大生产,户户定计划,人人争模范”的喜人局面。从县委书记、县长到每个干部,从独立营长、县大队长到每个战士都参加了生产,上山开荒、种粮种菜,养猪积肥,打柴纺织等。在生产中,每个干部、战士不怕一切困难,奋不顾身地劳动,他们凭借一把镢头,把那荆棘丛生的荒山野岭,一镢一镢开垦成为可以产粮产菜的熟地。路南独立营在1942年的大生产运动,发扬自力更生的作风,没有镢头镰刀,就把破毁铁路的钢轨抬回来;没有煤就从敌占区往回运,保证了生产工具齐全,不和老百姓争工具。同时,按照“养羊可积肥,羊绒手套、羊皮御寒、养牲口驮脚、活跃根据地经济”的思路,大力发展养羊、养牲口等工副业生产,弥补资金不足。仅1943年路南县干部就开荒130亩,收入粮食9000余斤,部队的收入更多。

机关部队把帮助群众生产作为重要任务,每当农忙季节,干部和战士漫山遍野跟老百姓一起劳动,和民兵一同为保护人民耕种收获而进行紧张的战斗。在最困难的时期,救灾度荒中,部队干部普遍展开节衣缩食帮助群众生产的运动,与群众一样到处采集野菜,增加代食,以节食救灾。部队与机关干部每人每天仅吃几两粮食,终日过着少油没盐多野菜的生活。路北根据地就是吃水也有一定限量,几人合用一盆水洗脸,长达半年之久。就这样,全县军民共同创造出大批物资财富,战胜了极端严重的物资困难,为全县人民取得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资基础。

总之,经过反“扫荡”、反“蚕食”、反“清乡”和整风、大生产运动,克服了重重困难,巩固与保卫了抗日根据地。并且从1943年以后,随着形势的扭转,根据地逐渐扩大,抗日斗争日益向着胜利的方向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