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南菁文钞二集:清代书院课艺总集叙录的作者及作品简介

南菁文钞二集:清代书院课艺总集叙录的作者及作品简介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黄以周、崔朝庆、王家枚,见《南菁讲舍文集》。著有《说文段注订误》二卷、《周官疏证》十二卷。著有《寒厓集》四卷。陈庆年、吴朓、金鉽、赵圣传、姚彭年、王家枚、赵世修,见《南菁讲舍文集》。顾鸿闿、孙儆、孙揆均、林之祺,见《南菁文钞二集·版本序跋》。王兆芳次其遗文,附以高济霖、王彦和之作,名曰《三秀集》。光绪三十二年参与筹建通海五属公立中学,建校后任国文、修身、经学教员。肄业南菁书院,留学日本。

南菁文钞二集:清代书院课艺总集叙录的作者及作品简介

【版本序跋】

题“光绪甲午(1894)冬日开雕”,“院长黄先生鉴定,斋长林之祺、孙儆、顾鸿闿、崔朝庆、王家枚、孙揆均仝校刊”。

黄以周、崔朝庆、王家枚,见《南菁讲舍文集》。

林之祺,字晋安,金坛人。诸生。工制艺,试常冠军。有孝名。[1548]

孙儆(1867—1952),字谨臣、瑾丞,通州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乡试中式第46名举人。历官宝山训导、四川候补道、青神知县。宣统二年(1910)乞归。历任金沙市议长、江苏省副议长、通州教育会长。致力于兴办学校和实业。研究贞卜文字,有书名。[1549]

顾鸿闿(1855—1926),字惕吾,号泽轩,通州人。光绪二十年(1894)优贡副取第7名,乡试中式第17名举人。官句容教谕。创办金沙小学。著有《说文段注订误》二卷、《周官疏证》十二卷。[1550]

孙揆均(1866—1941),改名道毅,字叔方,一作叔舫,号寒厓,无锡人。光绪二十年(1894)举人,官内阁中书。二十八年(1902)留学日本,与吴稚晖(1865—1953)等组织学潮,被驱逐回国。后任甘肃兰州道台衙门文案、大学院总务处长、江阴县长、南菁中学校长。著有《寒厓集》四卷。[1551]

黄以周序云:

夫西都后进,皆欲从之平原;北海通方,咸仰流于高密。志向所在,心期斯同。是以太学横经,古训是式,精庐程艺,美才为多,淬砺精而用宏真,积久而业茂。岂况大江南北,灵淑所钟,诸老先生风流未沐,如林子侄尽读藏书,成市生徒实繁作者。以周主讲此席十二年矣,少承家学,述有箸言,抗礼滋惭,拥经负疚。曩者己丑(1889)之岁,辑及门诸子之作,凡若干篇,汇为一集,并美备众制,妙绝时人,可喜可观,无遗无假。

今距前刻又五载矣,寒暑屡更,箸录积富,铿铿说理,颛家间增,飘飘凌云,后生可畏。非惟扶风弟子乃有高业,蜀郡成都实生词人,洵慕学之孔殷,自文明之蔚盛也。爰踪前志,为定新编,又得若干。续之初集,文辞并美,诚复如班固所称,老眼犹明,吾已从君鱼受道矣。若夫幽兰方馨,春草已宿,简文痛心于撰集,子桓伤逝于曩游,美志不遂,遗书待收,是又览此子之文,对之抆泪。念少壮之岁,真当努力者也。勖哉,多士幸广鸿篇。

光绪二十年(1894)岁次甲午冬至日,定海黄以周。

【课艺内容】

六卷:卷一至卷五经史考证110篇,题如《朵颐解》、《一极备一极无说》、《释大房名房义》、《〈文王世子〉“凡语于郊者”一节义疏》、《汉儒编辑〈礼记〉,自大小二戴外复有几家,试详考之》、《读张皋文〈仪礼图〉》、《读〈金史·交聘表〉》、《端午不用午日》;卷六赋20篇,铭、箴、赞8篇,题如《舜驾五龙以腾唐衢赋》、《杜工部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赋》、《拟张孟阳〈剑阁铭〉》、《四肢箴》、《桓春卿赞》。

【作者考略】

收录课艺较多者:顾鸿闿(泽轩)8篇,范灥(素行)、何允彝(砚卿)、陈庆年(善余)、吴朓(稚晖)7篇,邢启云(曼卿)、张锡恭(闻远)、谢恩灏(纯甫)、严通5篇,白作霖(振民)、金鉽(蘅挹)、孙儆(敬臣)、王兆芳(漱六)4篇,陈开骥(晋翼)、秦世超(元甫)、达李(继聃)、李树滋(雨春)、王有德、缪楷(啸仙)、胡玉缙(绥之)3篇。

其他作者收录一二篇不等:许士熊(吕肖)、高汝琳(映川)、秦勋震(闰生)、孙揆均(叔则)、蒋元庆(子蕃)、许同范(文伯)、奚绍声(锡三)、丁蓬山(宝生)、潘昌煦(酉生)、钱同寿(复初)、吴聘珍(达璋)、范祎(子美)、薛重煦(叔豪)、俞复(仲反)、林之祺(晋安)、程镳(仰苏)、陈铭荃(亦芬)、薛重光(仲雄)、赵圣传(蓉裳)、钮永建(铁生)、徐安仁(樵孙)、石铭(怀瑾)、姚彭年(寿侯)、王家枚、殷松年、王英冕(曼卿)、曹元忠、赵世修、陈国霖、章钟祚。

张锡恭,见《云间郡邑小课合刻》。

胡玉缙,见《紫阳书院课艺十七编》。

蒋元庆,见《学古堂日记》。

谢恩灏,见《龙城书院课艺》。

陈庆年、吴朓、金鉽、赵圣传、姚彭年、王家枚、赵世修,见《南菁讲舍文集》。

顾鸿闿、孙儆、孙揆均、林之祺,见《南菁文钞二集·版本序跋》。

范灥,字素行,无锡人。吴稚晖(1865—1953)科普小说《上下古今谈》中范素行之原型。[1552]

何允彝,字念卿,泰兴人。沉潜力学,治经史诗赋均有根柢。肄业南菁书院,为黄以周(1828—1899)所器重。性肫笃。补廪膳生,未几以劬学得瘵疾卒。[1553]

邢启云,字曼青,通州人。诸生。肄业南菁讲舍。与同里顾鸿闿(1855—1926)、王兆芳(字漱六)、孙儆(1867—1952)相砥砺。卒年三十六。王兆芳次其遗文,附以高济霖、王彦和之作,名曰《三秀集》。[1554]

严通。《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收录美国马可曲恒(马克吐温)所著《俄皇独语》,译者严通[1555],未知是否即此人。

白作霖(?—1917),字振民,以字行,通州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举人。南洋公学师范院毕业,留充中院教习。后历任上海澄衷学堂监起居、总教习、总理京师译学馆提调、内阁中书、一等书记官,教育部佥事、视学。著有《质庵集》二卷。[1556]译有《各科教授法精义》(商务印书馆1909年版)、《比较行政法》(民友社1913年版)。(www.daowen.com)

王兆芳(1861—1898),字漱六,通州人。肄业南菁讲舍,笃嗜黄以周(1828—1899)所为书。以周有疑义,辄与商榷,以为畏友。光绪十五年(1889)举人。应吴汝纶(1840—1903)之邀入京谋食,未得官职。回乡后教授生徒。著有《公羊质文异礼疏证》一卷、《经义征学》四卷、《古今异鉴》三卷、《教育原典》六卷、《霞山精舍文献记》一卷、《才兹文》一卷、《文章释》一卷(收入王水照编《历代文话》)。[1557]

陈开骥,字晋翼、俊逸、俊轶,长洲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副贡。著有《致远堂诗录》二卷。[1558]

达李(1865—1919),字继聃,通州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参与筹建通海五属公立中学(今南通中学),建校后任国文、修身、经学教员。民国二年(1913)主省立第六中学(今镇江中学)讲席。[1559]

李树滋(1868—1947),改名遇春,字雨春,建湖人。廪贡生。肄业南菁书院,留学日本。曾馆张謇(1853—1926)家。民国间任教于开封大学,后回乡创办盐城县育才国文专修学校(抗战期间改为育才补习团)。与修《盐城县志》、《南通县志》。著有《扁豆生南国》。[1560]

王有德(1858—?),字太立,号康吉,吴县人。肄业苏州紫阳、正谊、上海求志、江阴南菁书院。光绪二十三年(1897)顺天乡试中式第3名举人,覆试二等第27名。[1561]

缪楷(1865—?),字啸仙,号少修,江阴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拔贡。多病,闭户潜修。著有《尔雅稗疏》二十卷、《玉篇笺证》十卷、《诗经大义》八卷、《说文骈枝》一卷、《淮南子许叔重注辑述》四卷、《夫栘华馆杂著甲编》二卷、《夫栘华馆杂著乙编》二卷、《经余随笔》二卷、《缪文贞编年纪事》一卷、《江阴方言》一卷。[1562]

许士熊(1869—1920),字梦占、吕肖,无锡人。肄业南菁书院。光绪二十年(1894)举人。毕业于南洋公学师范班、伦敦大学政治经济科。历官考察宪政大臣编译、交通银行稽查处坐办、湖北候选道、驻日使馆参赞、教育部秘书、审计处审计员、政事堂参议、国务院参议、水利局副总裁、审计院副院长、外交委员会委员。译有《欧洲列国变法史》、《英国通典》。[1563]

高汝琳(1868—1933),字映川,晚号眂宀,无锡人。光绪二十年(1894)副贡。居乡创建学校,筹办自治,赞襄革命,凡所以开一邑之风气,而度闳规于久大者,皆与有力。[1564]

许同范(1870—?),字文伯,无锡人。肄业湖北自强学堂。副贡生。历官驻意、驻俄商务委员、三等翻译官、一等参赞官,外交部秘书,驻神户、新义州领事。[1565]

奚绍声(1859—1895),字锡三,号雪珊,阳湖人。著有《锡珊文稿》二卷、《杨子年表》。[1566]

丁蓬山。《泰兴县志续》名誉协纂兼征访员。[1567]

潘昌煦(1873—1958),字春晖,号由笙、芯庐,元和人。光绪二十年(1894)乡试中式第5名举人,覆试一等第47名。二十四年(1898)会试中式第231名,覆试一等第39名,殿试二甲第106名,朝考二等第37名,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入京师大学堂进士馆,又赴日本中央大学研习法律。回国后历任大理院庭长、院长、燕京大学教授。民国二十二年(1933)返乡,卖字为生。著有《芯庐遗集》。[1568]

钱同寿(1867—1945),字复初,号敬持,华亭人。光绪二十年(1894)乡试中式第30名举人。应姚永概(1866—1923)之邀,任教于安徽高等学堂。又曾与张锡恭(1858—1924)同应征为礼学馆纂修官。著有《待烹生文集》四卷。[1569]

吴聘珍,字达璋,江阴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举人。[1570]

范祎(1866—1939),字子美,号皕诲,吴县人。光绪十九年(1893)举人。两与会试不第,回乡授徒。二十八年(1902)入《万国公报》为编辑,同年受洗成为基督徒。创办振华学校,参与上海中西女塾事务。宣统三年(1911)加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书报部,主编《进步》杂志。民国六年(1917)《进步》与《青年》合并为《青年进步》,继续担任主编至二十四年(1935)退休。著有《皕诲杂著》。[1571]

俞复(1866—1931/1856—1943),字仲反,一作仲还,无锡人。光绪二十年(1894)举人。明年赴京会试,参与公车上书。二十四年(1898)与吴朓(1865—1953)等创办无锡三等公学堂。宣统元年(1909)任江苏省咨议局议员。三年(1911)无锡光复,历任锡金军政分府民政部长、无锡县民政长、无锡市公所总董。后任上海文明书局经理,中华书局董事、印刷所所长。十六年(1927)任无锡县长。十九年(1930)任教育部秘书,明年辞职。[1572]

程镳,本姓尤,字仰苏,号师许,吴县人。执教于苏州草桥中学。分纂《吴县志》。著有《师许斋经义偶钞》。[1573]

陈铭荃(1864—1933),字亦芬,靖江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举人。靖江县立第三完小校长。[1574]

钮永建(1870—1965),字惕生,上海人。肄业江阴南菁、上海正经书院。光绪二十年(1894)举人。入读湖北武备学堂,后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上海光复,任上海军政府军务部长、江苏都督府参谋次长。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历任南京国民政府秘书长、江苏省政府主席、内政部长、考试院副院长、代理院长、政务官惩戒委员会委员长、总统府资政。赴台后任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以病辞职,赴美就医,卒于纽约[1575]

殷松年,字墨卿,丹徒人。光绪二十年(1894)优贡,官靖江、青浦训导。《词综补遗》录其词1首。[1576]

王英冕(1869—1895)[1577],字曼卿,一作迈卿,丹阳人。家素贫。肄业南菁书院,月获膏火,尽举以奉母。光绪十七年(1891)举人,明年挑取汉誊录。十九年(1893)肄业苏州正谊书院。二十年(1894)成进士,选庶吉士。以哭弟触疾卒。著有《赏析斋类稿》。吴稚晖(1865—1953)科普小说《上下古今谈》中王英之原型。[1578]

曹元忠(1865—1923),字夔一,一作揆一,号君直,别署凌波居士,吴县人。光绪二十年(1894)优贡第3名,乡试中式第22名举人,覆试一等第5名。会试及经济特科试皆不第,捐内阁中书。历官玉牒馆、国史馆校对,学部图书馆、礼学馆纂修,实录馆详校官,侍读学士,资政院议员。入民国,为遗老。著有《笺经堂遗集》二十卷、《凌波词》一卷、《礼议》二卷、《笺经堂所见宋元书题跋》一卷、《蒙鞑备录校注》一卷、《乐府补亡》一卷。《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录其诗34首、词3首。[1579]

陈国霖,字雨人,泰兴人。廪贡,安徽候补县丞。民国元年(1912)当选为江苏省议员。与顾锡中(字肖香)合著《国朝贡举年表》三卷。[1580]

章钟祚(1866—?),字砚芳,号畊复,江阴人。肄业南菁高等学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优贡第6名。民国间陶社成员。抗战期间以身殉国。著有《覆瓿集古文》、《寄庐诗草》、《师涤轩杂著》。[1581]

待考者:秦世超、秦勋震、薛重煦、薛重光、徐安仁、石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