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序跋】
袖珍本,题“光绪己卯(1879)三月邓嘉缉署捡”,“钦遵古香斋袖珍板式,舟车便览,翻刻必究”。鲍源深序云:
余家和州,和州距金陵百数十里,风帆一日可达。少与其乡之贤士大夫游金陵,有书院二,曰钟山,曰尊经。耆儒硕彦先后主讲席,文物蔚然称盛。
同治丁卯(1867),余奉命视学其地。兵燹后,百物凋敝,而士之雄于文者与曩昔埓。益叹师友讲习,其流风遗泽之久而不坠如是。今年门下士秦生际唐、陈生作霖、方生培容、甘生元焕与其犹子垲,以所辑钟山、尊经两书院课艺示余。读其文,光景常新,勃勃有生气,故迭遭丧乱,晦而复显。而诸生之表微阐幽,掇拾于灰烬之余,其用心为不可及也。从前选刊课艺者,为吴县石先生韫玉、桐城姚先生鼐、泾县朱先生珔、溧阳史先生孟和、太仓钱先生宝琛、荆溪任先生泰、绩溪胡先生培翚、上元蔡先生世松,凡八人。
光绪五年岁在己卯(1879)三月,和州鲍源深叙。
邓嘉缉,见《惜阴书院东斋课艺》。
鲍源深(1812—1884),字华潭,号穆堂、澹庵,安徽和州人。道光十七年(1837)拔贡。二十六年(1846)举人。二十七年(1847)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官贵州学政、侍讲、侍读、右春坊右庶子、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太常寺卿、大理寺卿、左副都御史、工部兵部户部礼部侍郎、山西巡抚。乞归后主讲金陵、上海书院。[1137]
【课艺内容】
《学》《庸》20题32篇,《论语》112题162篇,《孟子》61题86篇。有评点,出于石、姚、朱、史、钱、任、胡、蔡之手。
【作者考略】
共280篇,其中:顾槐三(秋碧)9篇,顾逊之(子巽)、杨大堉(雅仑)、秦士科(掇之)7篇,俞粹纯(希文)、夏塽(子俊)、曹士鹤(季皋)、汪士铎(梅村)6篇,阮垕(小咸)5篇,周均元(雨春)、吴双(兰腴)、曹士蛟(叔龙)、金鳌(伟军)、王鑅桂(竹楼)、江文熙(缉庵)、温肇江(翰初)4篇,姚天麟(瑞廷)、朱皜(允调)、周鸿覃(云褐)、秦士先(开之)、方先甲(慎之)、朱彦华(文卿)、吴纶绂(锡之)3篇,张熙麟(子明)、方培基(树之)、王宫铭(新之)、夏澍、罗榕(石林)、陈之骥(叔良)、何慎修(子永)、汪杰(元叔)、王肇元(善之)、孔继周(复元)、杨丙文(琴香)、方俊(伯雄)、钱遐(阆斋)、陆士元(凤卿)、端木陛(近堂)、胡大猷(新□)、丁金相(其章)、伍承吉(蔼云)、袁廷璜(鹤塘)、顾鸣(梧冈)、王凤藻(润堂)、陈燮(理堂)、许学元、甘煦(耆壬)、方培厚(载之)、凌丙钧(岱青)2篇,刘恒春(熙台)、范培(树人)、钱鼎文(菽民)、陈鹤鸣(升元)、吴家楣(砚堂)、施崇仁、吴润昌(雨香)、徐震、吴浃(双溪)、伍承钦(式之)、娄家兰(香谷)、周鲲(凤池)、巴永阿(惺斋)、濮谦(吉甫)、张儒球(子鸣)、朱南宫、陈崑玉(蕴山)、翁模镛(峻之)、程亮祖(寅工)、姚士纯(维一)、狄春魁、萧之沄(觐亭)、夏锦(小涛)、何德昌(禹闻)、张凤仪(紫廷)、汪丙南(子□)、林廷燮(湛之)、梁焕(觐三)、于伟度、管子书(升甫)、朱以均(魁保)、秦学诚(竹村)、况宣恩(芝房)、陶在福、管同(异之)、娄观(孚堂)、邓廷桢(嶰筠)、钱维桢(荔村)、汪昌霖、夏垲(子仪)、刘富春(桐江)、胡嘉桢(木臣)、林蔚青(岱山)、周洛(樨禅)、西培(菩生)、林杰(石君)、端木垿(序之)、伍长松(晴帆)、陈宗彝(雪峰)、陆廉(小云)、王惪诒(锡之)、戴家仁(行五)、金鉴(静涵)、杨必达(上之)、张镛(冶秋)、钱选(芗林)、毛文煐(选楼)、田甡(鲁斋)、顾永熙(君彦)、吴元昌(复初)、朱栻(蓉峰)、额布、朱嘉桢(维周)、王至华(叔渊)、吕天溶(汉川)、胡堃(厚庵)、葛瑢(希白)、方长衡、林端(章甫)、萧耀椿(云轩)、汪云官(纪君)、杨铨(衡斋)、吴坦(履吉)、徐鉴(灵川)、胡云楷、陈维翰(寄芸)、薛曾源、张介福(景堂)、焦子沅(芷□)、马鹤年(荫亭)、陈俊(小云)、何桂芬(新甫)、罗凤仪(亦凡)、陈景兰(楚香)、姚必成(西农)、张子云(竹於)、吴翼元(子骏)、伍长龄(厚山)、张聪幹(井楼)、顾淞(吴江)、张德凤(梧冈)、夏立容(仲涵)、王光照(融轩)、陈元庆(芝堂)、杨銞(衡之)、易长华(文江)、韩印(介孙)、何汝霖(雨人)、张铸、林惠(郑卿)、端木焯(云樵)、刘沅(星楂)、陆颀、吴启昌(佑之)、严城(铁生)、杭大泉(达生)、胡镐(圣基)、麒书、端木杰(俊民)、梅曾亮(伯言)、周官(问郯)、陈士全(纯斋)、韩道原(孟传)、焦子元(桃溪)、张灿辉(吉人)、王邦治、钱云鹤(蓬山)、叶声扬(赓廷)、陶甄(冶山)、张葆和(煦堂)1篇。
姚必成,见《惜阴书舍课艺》。
秦士科、汪士铎、吴双、曹士蛟、甘煦、毛文煐、吴元昌、张介福、韩印、张铸,见《金陵惜阴书舍赋钞》。
王肇元,见《尊经书院课艺》。
顾槐三(1785—1853),字秋碧,上元人。诸生。师事钱大昕(1728—1804)、姚鼐(1731—1815)。道光十一年(1831)与车持谦(1778—1842)等结苔岑诗社。一日能作制举文八九篇,长幅骈俪文三四篇,华赡工整。卒于战乱。著有《燃松阁集》七卷、《补后汉书艺文志》不分卷。《词综补遗》录其词1首。[1138]
顾逊之,字子巽,江宁人。家世擅金石之学,逊之独弃去,究心经史,融会贯通,而所为制举文,遂雄视一世。朱珔(1769—1850)主钟山书院讲席,从游多一时豪隽,往往连掇高科以去,而尤重逊之。曾曰:“子巽于制举文,可谓入其室哜其胾者矣,而屡荐不售,何耶?”卒岁贡生,世甚惜之。候选训导。著有《燕贻堂集》。《晚晴簃诗汇》录其诗1首。[1139]
杨大堉(?—1853/1855),字雅仑,一作雅轮,江宁人。廪贡生。从顾广圻(1766—1835)、钮树玉(1760—1827)游,著有《说文重文考》六卷。又作《五庙考》、《论语正义》(未脱稿)、《毛诗补注》、《三礼义疏辨正》,皆散佚。唯为胡培翚(1782—1849)补编《仪礼正义》诸篇幸存。古文秀逸,尤具远识。陶澍(1779—1839)以《防海议》试惜阴书舍诸生,大堉洋洋千言,侃然无忌讳,若豫卜有义律、仆鼎查之事。晚工制艺。[1140]
俞粹纯,字希文,号问樵,婺源人。恩贡生,选授陕西乾州州判。以知州升用,权州事六载。著有《经训感应篇》、《读易检身录》、《十三经经义参存》、《经训菑畬》及诗文集。[1141]
夏塽(?—1843),字子俊,号去疾,上元人,垲(1795—1862)弟。道光五年(1825)拔贡,十五年(1835)举人。景山官学教习,候选知县。二十三年(1843)闻英夷扰江宁,念母颇切,以忧卒。著有《篆枚堂诗存》五卷、《篆枚堂词存》一卷。《晚晴簃诗汇》录其诗5首。《国朝词综补》录其词2首。《全清词钞》录其词3首。[1142]
曹士鹤(?—1862),字继皋,一作季皋,上元人,森(1790—?)弟。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二十年(1840)进士。二十五年(1845)官富平知县。咸丰九年(1859)官渭南知县。同治元年(1862)被太平军杀害。[1143]
阮垕,字小咸,江宁人。以诸生应科岁试,辄冠其曹。学使朱某欲刊其文稿,谢以未敢问世。工诗,不以偃蹇场屋而有怨词。卒后始选清河训导。著有《竹贤堂集》。[1144]
周均元,震泽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选授娄县教谕,未赴任。[1145]
金鳌,原名登瀛,字伟军,江宁人。岁贡生。性亢直,交游或有过,必面诤之。为诗文顷刻千百言,不假思索。与同族名佐廷、志伊者齐名,号“东城三金”。而鳌学问该博,郡邑文献尤所措心。始郡志久未修,议举其事,或尼之,乃退著《金陵待征录》。朱绪曾(1805—?)序之,以为盛仲交流亚。另著有《四书辨异》、《五经辨异》、《读左披微》、《桐琴生诗文集》、《墨石词》、《红雪词》、《上江两邑忠义祠祀辑补》、《祈泽山新志》、《蜨印轩传奇四种》、《野菜谱》、《秋花谱》。[1146]
王鑅桂(1792—1865),字竹楼,上元人。庠生。道光间与同学方明竣汇辑《节孝备考》。咸丰六年(1856)避居苏州,以课徒自给。因遍求同乡殉难事实,裒集一册,寄至京师。归里后入忠义局,主采访事。[1147]
江文熙(1801—?)[1148],字敬之,号缉庵,江宁人。道光十七年(1837)拔贡,二十年(1840)乡试中式第25名举人。与夏昂(字愚泉,子垲、塽)、程亮祖(字寅工)、夏澍(字雨人)居相近,俱淡于荣利。年未五十而卒。[1149]
温肇江(1779—1842),字翰初,上元人。嘉庆十八年(1813)拔贡。道光八年(1828)举人,十二年(1832)进士。授户部主事,寻管捐纳房主稿。著有《钟山草堂遗稿》二卷。《国朝词综补》录其词1首。《全清词钞》录其词1首。[1150]
姚天麟(1799—?),字瑞庭,一作瑞亭,号趾仁,上元人。道光十五年(1835)乡试中式第100名举人。著有《瑞亭诗草》。[1151]
朱皜,上元人。道光十四年(1834)举人。[1152]
周鸿覃,字云鹤,上元人。道光元年(1821)恩贡,谈粹(字颖长,号一斋)弟子。粹文宗正嘉,书法晋人,鸿覃渐渍既深,名几与之相埒,而古近体诗则突过之。著有《嘘灵书屋文钞》。[1153]
秦士先,字开之,上元人,学诚(字竹邨)子,际唐(1837—1908)伯父。邑增生。年未四十而卒。[1154]
方先甲(?—1853),字慎之,上元人,原籍安徽桐城。岁贡生。博学多闻,知名于时。江宁城陷,与妻王氏殉难。其女、婿、甥,一门皆赴死。[1155]
朱彦华(?—1852),字文卿,上元人。少与同县姚锡华(1804—1870)齐名,人称“江南二华”。道光二十三年(1843)举人,二十四年(1844)进士。官山东峄县知县,卒于任。[1156]
吴纶绂,江宁人。文生。咸丰间殉难。[1157]
张熙麟,字仲明,江宁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官容城知县。中年多病,又性缓,人疑其不宜临民之官。及莅政,乃更精敏,政声大起,未二年遽卒。容城人思之,祀三贤祠。[1158]
方培基,字树之,江宁人。道光二十八年(1848)岁贡,就职训导。咸丰三年(1853)城陷,率子妇七人投水死。[1159]
王宫铭,江宁人。岁贡生。[1160]
夏澍,字雨人,号莳园,上元人。道光五年(1825)拔贡。诗文如宿构,顷刻千言。兼通医理。[1161]
罗榕,字石林,凤藻(1795—1875)子。诸生。工书。以查灾劳瘁而卒,年未及五十。[1162]
陈之骥(1800—?),上元人。道光五年(1825)举人,六年(1826)进士。历官甘肃渭源、镇蕃、靖远,直隶高邑、长垣知县,大兴、京县知县,顺天府西路同知,保定府遗缺知府,永平府知府,总办山海关粮台事务,浙江宁绍台道,嘉兴知府,直隶大顺广道、清河道、按察使,湖南按察使。[1163]
何慎修。安徽南陵何慎修(1807—1881),字子永。道光十四年(1834)举人,二十一年(1841)考取内阁中书。同治间以劳叙功送部引见,以母老未赴。[1164]未知是否即此人。
汪杰,上元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咸丰元年(1851)官东台训导,三年(1853)官高邮知州,五年(1855)官高邮州判,九年(1859)官淮安府学教授,十年(1860)官兴化复设训导、泰州学正。[1165]
孔继周,字复元,上元人。以工制举文称于世,其为文精深透辟,胡培翚(1782—1849)曾评以“名场劲将,匹敌熊刘”。道光十九年(1839),年四十余始举于乡,旋卒。[1166]
杨丙文,字琴香,上元人。咸丰二年(1852)举人。[1167]
方俊(1804—1877),字伯雄,上元人。道光十四年(1834)举人,十五年(1835)会试中式,十六年(1836)补殿试,成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官监察御史、云南临安知府、迤南道。丁母忧,奔丧于陕西韩城。服阕,移疾不出,主讲山西宏运书院。同治三年(1864)归江宁,曾国藩(1811—1872)聘主忠义局,自号枕善巢老人。著有《谏垣奏稿》、《暖春书屋杂著》、《诗删》。[1168]
钱遐,字阆斋。夏仁瑞(1858—1920)受业师。[1169]
陆士元,上元人。岁贡。道光二十三年(1843)官淮安府学教授。同治元年(1862)官东台训导,五年(1866)官泰州学正。[1170]
端木陛,江宁人。岁贡。道光二十四年(1844)官沭阳训导,三十年(1850)官宿迁训导。[1171]
胡大猷,原名三槐,字新斋,上元人。诸生。少与顾槐三(1785—1853)同受业胡本渊(字静夫,号愚溪)之门,本渊极重之,署所读书处曰“六槐书屋”。晚以医名。著有《约退斋医说》、《辨证录》、《舌苔说》。[1172]
伍承吉(1805—?),字霭云,号祥园,上元人。道光十四年(1834)乡试中式第62名举人。咸丰五年(1855)官云和知县。又曾官开化知县。[1173]
袁廷璜,字鹤潭,江宁人,树(1730—?)后裔。少与管同(1780—1831)、梅曾亮(1786—1856)友善,故家虽屡空,所学具有本原。工制艺,以诸生终。著有《初月楼诗稿》、《初月楼词》。[1174]
王凤藻,字润堂,江宁人。道光五年(1825)副榜,十五年(1835)举人。官吴江教谕。持躬谨饬,工属文,从游者众。[1175]
陈燮(?—1853),字理堂,江宁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举人。金陵城陷,焚其所作,自经死。[1176]
方培厚(?—1848),字载之,江宁人。增广生。年未五十而卒。[1177]
凌丙钧,江宁人。咸丰二年(1852)举人。[1178]
刘恒春(1792—?),江宁人。道光八年(1828)乡试中式第75名举人。[1179]
范培,上元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举人。咸丰十年(1860)官淮安府学教授。同治六年(1867)官武进教谕。[1180]
钱鼎文,江宁人。道光间岁贡。[1181]
陈鹤鸣(?—1856),上元人。道光间岁贡。咸丰六年(1856)殉难。[1182]
吴家楣,字砚堂,江浦人。道光十五年(1835)解元。咸丰初选云南道库大使,不赴。绘有《辞官种菊图》。后教授生徒于苏沪间。著有《汉槎堂文集》、《研塘诗剩》。[1183]
吴润昌,字雨香,江宁人,元昌(字复初)、鼎昌(字仲铭,号新之)、吉昌(字蔼人)、世昌(字宾之)弟。弱岁补诸生,文最秀伟,早卒。[1184]
吴浃,字双溪,上元人。廪生。善米氏《天马赋》。[1185]
伍承钦(1803—1878),字式之,号退斋,上元人,长华(1779—1840)子。道光十七年(1837)拔贡,十九年(1839)举人。拣选知县,改教谕,历海州、如皋、江都县学。咸丰间避乱入秦,主讲关中、崇化书院。同治初归里,主洒扫会、救生局事务。著有《燹余杂咏》二卷。[1186]
娄家兰(1792—1853),字香谷、佩芳,清河人,侨居江宁。道光八年(1828)乡试中式第13名举人。历署山东费县、日照、安丘县事,授临清州同知。咸丰元年(1851)丁母忧归,三年(1853)城破,遇害。[1187]
周鲲,字凤池,上元人。廪膳生。以诗赋名。著有《经解略》。[1188]
巴永阿,号惺斋,江宁驻防。嘉庆二十一年(1816)举人,道光六年(1826)进士。事母纯孝,绩学工诗文,为康基田(1728—1813)所赏识。著述甚富,惜乱后无存。[1189]
张儒球,字仲鸣(一作仲铭)、紫蓂,江宁人。诸生。著有《雕虫集》。年未四十而卒。[1190]
陈崑玉(1798—?),字蕴山,上元人。道光八年(1828)乡试中式第79名举人,十五年(1835)进士。官山西知县。[1191]
翁模镛(“镛”一作“墉”),字峻之,江宁人。廪生。金陵城陷,挈眷避难。就江阴县书记,所得岁修,遇亲戚流离失所者,皆勉力接济之。李联琇(1821—1878)闻其名,聘使襄阅试卷。于遗弃之卷,尤留心搜采,有已弃而仍呈荐者,其不没人善如此。[1192]
程亮祖,字寅工,江宁人。道光五年(1825)拔贡。读书有远识,为文舂容大雅。卒年四十余。[1193]
姚士纯,字维一,一作惟一,江宁人。廪生。嗜学不倦,为文一本经义。卒年五十余。[1194]
萧之沄,上元人。嘉庆间贡生。[1195]
何德昌,江宁人。道光十七年(1837)举人。[1196]
张凤仪,江宁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1197]
汪丙南,字子明,江宁人。廪生。属文极敏,一日可成四五艺。性落拓,不事经营,以故名日通,境日啬。年五十余,竟以困终。[1198]
林廷燮,原名恩,江宁人。咸丰十年(1860)进士。官刑部主事、郎中,以补用知府分发安徽。[1199]
于伟度,字勖哉,金坛人。优贡。少孤力学,敦尚品谊。邑宰欲以孝廉方正举,力辞不与。选授清河教谕,未赴卒。[1200]
管子书(?—1853),江宁人。诸生。金陵城陷,赋诗云:“生不食贼粟,死当噬贼肉。生死无足论,名节不可辱。”因自经死,年已七十余。子近仁等从死者凡三十一人。[1201]
朱以均,原名魁保,字梧生,江宁人。道光间岁贡。所为制艺诗赋尤为姚文田(1758—1827)、辛从益(1759—1828)两学使所特赏。[1202]
秦学诚,字竹邨,江宁人。增生。性孝友,生平未尝言人过失,尤培植孤寒后进。其从游贫者,教诲饮食之,修脯弗受,乡党咸称为长者。子士先(字开之)、士科(字掇之),皆增生。[1203]
况宣恩,字芝房,上元人。道光间恩贡。与方俊(1804—1877)友善。著有《芝房吟稿》。[1204]
管同(1780/1785—1831),字异之,号育斋,上元人。姚鼐(1731—1815)主讲钟山书院,从游久。道光五年(1825)举人。后入安徽巡抚邓廷桢(1776—1846)幕。著有《四书纪闻》二卷、《七经纪闻》四卷、《因寄轩文初集》十卷、《因寄轩文二集》六卷、《因寄轩文补遗》一卷。[1205]
邓廷桢(1776—1846)[1206],字维周,号嶰筠,晚号妙吉祥室老人、刚木老人,江宁人。嘉庆五年(1800)举人。六年(1801)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官国史馆提调、宁波知府、延安知府、湖北按察使、江西布政使、安徽巡抚、两广总督、甘肃布政使、陕西巡抚、陕甘总督。著有《双砚斋诗钞》十六卷、《双卷斋词钞》二卷、《双砚斋笔记》五卷。[1207]
钱维桢。通州钱维桢,道光三十年(1850)恩贡。[1208]无锡钱维桢(1811—1886),字榕初、寄香,廪贡,候选训导。[1209]未知是否即其中一人。
夏垲(1795—1862),字子仪、紫嶷,江宁人。道光十一年(1831)举人。考取景山官学汉教习,选授江西上犹知县,调补福建建阳知县。与弟塽(1798—1843)并著才名,垲兼以丹青擅名。著有《信天阁集》。《晚晴簃诗汇》录其诗2首。《词综补遗》录其词2首。《全清词钞》录其词1首。[1210]
刘富春(1796—?),字桐江,江宁人。道光八年(1828)乡试中式第8名举人。二十七年(1847)官井陉知县。后官献县知县,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入献县,富春下落不明。[1211]
胡嘉桢,上元人。道光间岁贡。[1212]
林蔚青,字岱山,江宁人。诸生。品学兼邃,后进奉为师表。[1213]
周洛(?—1853),字西瀍,上元人。道光十七年(1837)举人。性豪迈不羁。咸丰三年(1853),与弟文生邰募勇团练。城陷,率勇迎击于五台山,兄弟皆重创。急归,纵火焚其居,率家属十八人投池死。[1214]
西培,上元人。道光间岁贡。[1215]
伍长松,上元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1216]
陈宗彝,原名秋涛,字雪峰,号耆古,江宁人,继昌(字问舟)子。诸生。为学不屑屑制举业,酷嗜金石。著有《汉蜀石经残字考》、《钟鼎古器录》、《古砖文录》等。校勘古籍甚富,而景泰本《尔雅郭注》、《章草急就篇》、《华严音义》为最精。家贫好施,以冬夜赈粥,中寒以卒。又著有《读礼识疑》、《六书偏旁析疑》、《胡刻通鉴补正识误》、《重次臧玉琳经义札记》、《耆古稿》、《廉石居藏书记》、《鉴书画记》、《汉经斋稿》、《仓山文存》、《仓山诗存》等。[1217]
戴家仁,上元人。道光间副贡。[1218]
田甡,字鲁斋,上元人。贡生。品行端洁,善行草、八分书,工绘山水。[1219]
顾永熙,上元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举人。[1220]
额布(1788—?),江宁驻防。道光八年(1828)乡试中式第31名举人。[1221]
王至华,字叔渊,上元人。诸生。工书。[1222](www.daowen.com)
林端,字章甫,上元人,润(字雪晴)子。嘉庆二十一年(1816)解元。中年绝意仕进,选知县,议叙中书,皆不就。居乡乐善不倦,参与济贫育婴。晚精医理。著有《医谈》十卷、《偶然居士遗稿》、《龙溪草》。[1223]
萧耀椿,字芸轩,上元人。诸生。有文名,性复慷慨,乡里善举,必身亲之。[1224]
汪云官,字纪君,上元人。诸生。孝友笃学,书有重名。[1225]
杨铨,字俊衡,号衡斋,一作恒斋,江宁人。乡里善举,皆与经画。所讲先儒正学,务在力行,士林称为“杨夫子”。同学将以优行举,力辞,遂以县学生终。卒年五十四。著有《易学史证一贯》、《春秋集评》、《日记善言》,辑有《载道集》、《古诗雅正续选》、《幽光初集》、《幽光二集》。[1226]
吴坦,字履吉,江宁人。嘉庆十八年(1813)拔贡,二十一年(1816)举人,二十二年(1817)进士。授编修,道光元年(1821)山西副主考。后自回籍,寻卒于家。[1227]
徐鉴(1781—1819)[1228],更名铣,字临川,号鉴人,江宁人。嘉庆十二年(1807)优贡。十三年(1808)考取教习,顺天乡试中式举人。十六年(1811)会试中式,十九年(1814)补殿试,成进士,选庶吉士。未及散馆而卒,年三十九。[1229]
陈维翰,字宗之、字寄芸,江宁人,授(字石渠,号松崖)子,维藩(字价之)弟。诸生。精研诸经,为文敏捷。避乱卒于苏州。[1230]
陈俊,上元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1231]
何桂芬(1801—1868),原名其盛,字茂园,一作茂垣,号新甫,上元人。道光十二年(1832)乡试中式副榜第1名,十四年(1834)顺天乡试中式副榜第38名。十五年(1835)顺天乡试中式第176名举人,覆试一等第6名,二十四年(1844)大挑一等,签掣四川试用知县。二十五年(1845)会试中式第125名,殿试二甲第4名,朝考一等第12名,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官御史、陕安道,卒于官。著有《自乐堂遗文》一卷。[1232]
罗凤仪(?—1847),字威伯、亦凡,上元人。道光二年(1822)举人,十六年(1836)进士。官河南荥阳知县,有政声。著有《尺蠖集》、《楚游草》、《汴梁草》。[1233]
张子云,改名源灏,字竹於,上元人。岁贡生。敦品力学,士论咸归。避乱居虎洞公局,病殁,乡间绅董以礼殡葬之。无子,克复后门人设木主于僧舍,春秋祭祀,以志不忘。[1234]
吴翼元,字石仓,上元人。廪生。为文力宗先正,夭矫绝伦。课门下士极真切,凡阅一艺,必令其自臻于完善而后已。馆同学伍光瑜(1758—1830)家十年,成就其子侄为多。著有时文、古今体诗,多可传,惜散失未付梓。[1235]
伍长龄,字仁虎,号厚山,上元人,光瑜(1758—1830)子。岁贡。道光元年(1821)举孝廉方正。廷试授知县,自以为无吏才,不就。敦品励行,有长者风。子弟就而问业,答问不疲,多所成就。与修《上元县志》。[1236]
顾淞,字吴江,一作梧江,上元人。与弟溎苦志力学,早岁成名,皆不遇于时。赍志以殁,时论惜之。[1237]
张德凤(1780—1837),字子韶、梧冈,江宁人。幼有才子之目,博览群籍,尤工书法。嘉庆十三年(1808)举人,二十五年(1820)进士,改庶吉士。道光二年(1822)散馆,改归本班。主讲钟吾书院十五年,始选广东仁化知县。抵任仅四月卒。《国朝词综补》录其词1首。《全清词钞》录其词1首。[1238]
王光照,江宁人。道光五年(1825)拔贡,十九年(1839)举人。[1239]
陈元庆(1779—?),江宁人。道光八年(1828)乡试中式第96名举人。[1240]
杨銞,江宁人,大堉(?—1853/1855)子。早慧。学使龚守正(1776—1851)试射字题文,銞举大射、宾射、燕射诂之,邀特赏,补县学生。惜以瘵卒。[1241]
易长华(1790—?)[1242],字子实,号文江,上元人。少孤贫,与弟长桢(初名长发,字子濬、晴江)同攻苦。从管镛(字西雍)游,学益邃。嘉庆二十三年(1818)举人,二十四年(1819)进士。历官内阁中书、广州知府。升山东按察使,未上卒。[1243]
何汝霖(1781—1853)[1244],字雨人、润之,江宁人。嘉庆八年(1803)、九年(1804)肄业钟山、尊经书院。十八年(1813)拔贡,考取七品小京官,签分工部。道光五年(1825)举人,再试礼部不第。历官都水司主事,军机章京,员外郎,郎中,侍读学士,大理寺少卿,宗人府丞,左副都御史,兵部、户部侍郎,兵部、户部、礼部尚书,直军机处。谥恪慎。著有《沈阳纪程》。[1245]
林惠,字郑卿,江宁人。诸生。[1246]
端木焯,字次刘,号云樵,上元人。嘉庆十五年(1810)举人。拣选知县、觉罗官学教习,皆未赴。才情超隽,兼精书画。卒年六十二。[1247]
刘沅,字星槎,号仲萼,上元人。道光五年(1825)举人。著有《壮游草》,辑有《十二雅友声汇存》。[1248]
吴启昌,江宁人。道光间恩贡。师事姚鼐(1731—1815),受古文法。校勘姚鼐晚年主讲钟山书院时定本《古文辞类纂》,世称吴本。[1249]
严城,字铁生,丹徒人。道光五年(1825)拔贡,选上元县教谕。十四年(1834)举人,历官河南孟津、商丘知县,开封府清军同知。[1250]
杭大泉,字达之。年未五十而卒。[1251]
胡镐(?—1847),字圣基,号心斋,上元人。岁贡生。馆江宁甘氏久,得博涉津逮楼藏书。治经兼汉宋,尤邃于易。为文浑朴醇茂,姚鼐(1731—1815)称其似归震川。《玉海》旧版有毁者,康基田修之,聘镐校于瞻园。年八十余,犹日读书盈寸。道光二十四年(1844)赐副榜。著有《群经说》、《心斋文集》。[1252]
端木杰(1776—1823)[1253],字俊民,号过庭,江宁人。嘉庆十二年(1807)优贡,十八年(1813)顺天乡试中式举人。十九年(1814)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馆选后专心古学,苦心绩学,终身不衰。卒于官,年四十九。[1254]
梅曾亮(1786—1856),初名曾荫,字伯言、葛君、柏枧,上元人。道光元年(1821)举人。二年(1822)进士,用知县,以亲老告病家居。先后入邓廷桢(1776—1846)、陶澍(1779—1839)幕。十四年(1834)入京纳赀为户部郎中,在京十余年。后主讲扬州梅花书院。咸丰四年(1854)入杨以增(1787—1856)幕。著有《柏枧山房诗文集》、《古文词约》。[1255]
陈士全,字纯斋,江宁人。道光十七年(1837)举人。大挑知县,历署直隶雄县、望都,有政声。年未五十卒。[1256]
韩道原,江宁人。道光十七年(1837)举人。咸丰七年(1857)官遂宁知县。[1257]
焦子元,字桃溪。年未四十而卒。[1258]
张灿辉,上元人。道光二十三年(1843)举人。[1259]
钱云鹤,字蓬山。道光三十年(1850)岁贡。与修《上江两县志》。[1260]
叶声扬(1807—1838),字赓廷,号庚亭,江宁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四上春官,以家贫艰于往返,留京夏课。十八年(1838)成进士,选庶吉士。馆课四次皆一等,两列第一,补武英殿协修。请假南旋,卒于雄县旅邸,年三十二。著有《汲古轩文稿》。[1261]
张葆和,字煦堂,上元人。道光二十三年(1843)举人,官萧县训导。著有《自乐堂文集》、《来鷟轩古近体诗》、《赋稿》。[1262]
余皆待考。
【附录】
补编封面、版权与前编完全一致,收录《大学》、《中庸》16题24篇,《论语》74题100篇,《孟子》11题18篇。
共142篇,其中:管子书6篇,顾逊之5篇,顾槐三、杨丙文、吴双4篇,叶声扬、陈维翰、田宝双(秀歧)、杨长年(朴庵)、张元福(敛庵)、孔继周、姚锡华(实庵)、林廷燮3篇,陈维藩(价之)、张錀(紫荆)、何桂芬、罗榕、汪士铎、姚必成、王凤藻、吴纶绂、杨大堉2篇,吴鼎昌(新之)、汪旸、李庚堂(月樵)、程传厚(积堂)、马沅(湘帆)、陶定甲(子静)、梁增敭、黄家镛(亦轩)、仇安元(复之)、秦士科、曹森(宝书)、申金榜(蕊仙)、倪德新(茗香)、伍长龄、王恩元(镜蓉)、罗鸿藻、石惟金(品三)、伍长华(实生)、余敏(秋农)、吴鷟(凤楼)、涂煊、蔡世松(友石)、陈授(石渠)、蒋新(心楣)、王国琛(南珍)、杨昕(东山)、龚坦(谦夫)、陈荣(镜观)、张汝南(子和)、任瑞朝(辑之)、车懋修(竹君)、张铸、李登醇(衢尊)、林润(雪晴)、凌丙钧、车研(静年)、哈晋丰(锡蕃)、吴吉昌(蔼人)、翁觐宸(伯飏)、朱镛、程光祖(觐恭)、陈廷钰(子相)、吴世昌(宾之)、王光煜、汪天吉、张锡麟(意兰)、谈承基(念堂)、吴元昌、王鑅桂、方恩露(雨培)、田种珏(达之)、方培厚、姚天麟、蔡旅平(望山)、朱毓桢(蓉峰)、毛文煐、朱嘉桢、林端、俞粹纯、刘澄(清宇)、陈崑玉、松年(云樵)、张静(佑之)、方培基、马大魁(如琴)、狄子奇、胡镐(圣基)、戴衍祥(袭之)、韩印、杨得春(柳门)、姚璋、王荃(少卿)、叶庭銮(金甫)、余长青(古筠)、林惠、张灿奎(星文)、钱选1篇。
姚必成、蒋新、张汝南,见《惜阴书舍课艺》。
吴双、汪士铎、秦士科、龚坦、张铸、吴吉昌、吴元昌、毛文煐、韩印、杨得春,见《金陵惜阴书舍赋钞》。
杨长年,见《钟山书院课艺初选》。
管子书、顾逊之、顾槐三、杨丙文、叶声扬、陈维翰、孔继周、林廷燮、何桂芬、罗榕、王凤藻、吴纶绂、杨大堉、伍长龄、凌丙钧、王鑅桂、方培厚、姚天麟、林端、俞粹纯、陈崑玉、方培基、胡镐、林惠,见前编。
田宝双,上元人。候选训导。汪士铎《感知己赞·田秀歧明经宝双》:“秀歧嶷嶷,才干无双。钩稽泉榖,经络家邦。文为余事,不俭不庞。探奇昆丽,掇秀兰茳。”金陵城陷,其妻蒋氏投水死。[1263]
张元福,号敛庵。华长卿(1805—1881)有《赠张敛庵同年元福归江浦》、《三月三日同王蓉桥先生访张敛庵同年于护国庵》、《秋暮同张敛庵同年城西访菊》等诗。[1264]
姚锡华(1804—1870),字曼伯,号实安,一作实庵,上元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二十一年(1841)进士。历官山东新城、长山、安丘、齐河知县,桃源同知。咸丰三年(1853)升广东惠州知府,擢广西左江道,以留办山东防务未赴。太平军事起,署曹州知府,授山东督粮道,督办德州军务。以父忧解任。服阕,除云南粮储道,升按察使,转布政使。乞病归。著有《怡柯草堂诗文集》。[1265]
陈维藩,字价之,江宁人,授(字石渠,号松崖)子。性宽和,乡里称长者。历署宿迁、赣榆、桃源、雎宁、沛县训导。晚主讲山西太平县书院。卒年六十五。[1266]
张錀,字子金,诸生。性和适,束修自好,工诗文书法,善诱后进。举咸丰元年(1851)孝廉方正。[1267]
吴鼎昌,字仲铭,号新之,江宁人,元昌(字复初)弟。道光十七年(1837)举人,二十一年(1841)进士。历官编修、陕西粮道、广西按察使、布政使、太常寺卿、顺天府尹。以忧归,旋卒。[1268]
汪旸。《金陵古迹诗选》编者汪旸[1269],未知是否即此人。
程传厚,上元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咸丰七年(1857)官高邮州学正。[1270]
马沅(1779—1850),字湘帆、韦伯,上元人。道光二年(1822)举人,九年(1829)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户部主事。与倭仁(1804—1871)、张集馨(1800—1879)为同年友,每旬集会,作骈文和诗,风雨无辍。升湖广道监察御史。道光三十年(1850)元旦卒。著有《驻帆阁文钞》、《尘定轩诗集》。[1271]
陶定甲,字子静。陶子静叔侄兄弟读书于盋山余霞阁,梅曾亮(1786—1856)、管同(1780/1785—1831)有文记之。刘开(1784—1824)亦有《赠陶子静》、《赠陶子静序》等诗文。[1272]陶子静疑即此人。
梁增敭,江宁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1273]
仇安元,上元人。增生。殉难。[1274]
曹森(1790—1853)[1275],字宝书,上元人。嘉庆二十三年(1818)举人,道光二年(1822)进士。历官山西榆次知县、忻州知州、大同知府。以母老,乞养归。逾年母卒,服阕,未及赴补。咸丰三年(1853),留办筹防局。与太平军交战,城将陷,知事不可为,投水未死,遂与妻对缢桑树下。[1276]
倪德新,上元人。咸丰元年(1851)举孝廉方正。[1277]
王恩元,江宁人。嘉庆间优贡。道光八年(1828)官丰县教谕,九年(1829)、十一年(1831)官东台训导,十四年(1834)官兴化复设训导,二十五年(1845)官宝应复设教谕。[1278]
伍长华(1779—1840),字实生,号云卿,上元人,光瑜(1758—1830)子,长龄(字厚山)弟。嘉庆十八年(1813)举人,十九年(1814)探花,授编修。四校京闱,一主浙江乡试。历官广东学政,广西右江道,长芦、广东盐运使,甘肃按察使,云南布政使,湖北巡抚。以事革职归里,杜门不与外事。主修《两广盐法志》、《云南铜法志》。[1279]
余敏,字秋农,上元人。岁贡生,乾隆五十三年(1788)乡试以平仄音微误未中。天分学力兼而有之,为文清奇浓淡各尽其妙。精天文算法并篆隶画法,尤工诗词,《随园诗话》多采之。著有《群玉山房集》。[1280]
吴鷟,江宁人。道光十四年(1834)举人。[1281]
涂煊(?—1853),字宣之,上元人。廪生。受业于胡培翚(1782—1849),为《汉魏经师表传》,于正史外搜辑颇勤。咸丰三年(1853)城陷,自焚死。[1282]
蔡世松,字听涛、友石,上元人。嘉庆六年(1801)举人,十六年(1811)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吏部主事。历官郎中、御史、安徽庐凤道、按察使、顺天府尹。以科场失察事降太仆少卿,乞养归。迭主钟山、尊经书院讲席。鸦片战争期间组织乡勇,日夜守御,乡里得安。宝山战败,毅然随登海舶,与定和议。翰墨精妙,曾手摹名人墨迹,刊《墨缘堂法帖》。《国朝词综补》录其词1首。[1283]
陈授(1764—1820),字石渠,号松崖,江宁人。诸生。性孝友,工楷法。著有《毛诗补笺》八卷、《小学广义》四卷、《松崖文集》十卷。《晚晴簃诗汇》录其诗1首。[1284]
王国琛,改名景琛,江宁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1285]
陈荣,字近光,上元人。父其玑,博通内外科。荣早孤,亦精医。嘉庆二十三年(1818)举人。一上京师即谢归,专务济人。卒年七十一。著有《痧证辨惑》、《疹病简易方》、《瘟疫合订》、《伤寒杂病说》。[1286]
车懋修,更名淮,字竹君,江宁人,书(1804—1864)兄。诸生。[1287]
林润,字雪晴,上元人。乾隆五十九年(1794)副贡生。奉其师王应元(字梅溪),终身弗替,卒则衣食其子,至老且死。与张基(字近溪)、周镛(字青山)友善,以道义相励。[1288]
车研,字养源、静年,上元人,敏来(1688—1750)子。廪生。幕游督抚间,曾为崔应阶(1699—1780)、胡宝瑔(1695—1763)主章奏,又曾用章奏佐黔抚。著有《绿松花石山房集》。[1289]
哈晋丰,江宁人。岁贡生。道光二十四年(1844)官盱眙训导。撰《重修敬一书院记》。[1290]
翁觐宸,字北飏,江宁人。诸生。金鳌(字伟军)著《金陵待征录》,弟子觐宸等颇任搜讨之力。[1291]
朱镛。句容朱镛,字筠谷。诸生。好金石。与洪亮吉(1746—1809)友善,孙星衍(1753—1818)亦重之。[1292]未知是否即此人。
程光祖,江宁人。道光间岁贡生。[1293]
吴世昌(?—1858),江宁人,元昌(字复初)、鼎昌(字仲铭,号新之)、吉昌(字蔼人)弟。诸生。咸丰四年(1854)官宁国知县,八年(1858)太平军攻城,卒于战。[1294]
王光煜,江宁人。道光间岁贡生。[1295]
张锡麟(1803—?),字意兰,江宁人。道光八年(1828)乡试中式第94名举人。十五年(1835)会试后大挑一等,复挑河工,以河工知县用,签掣东河。历官睢州管河州判、睢宁通判、山东东昌府下河通判、河南开封府中河通判、河南候补道员。[1296]
谈承基,字念堂,上元人。岁贡生。善倚声,清绮婉约,得南渡石帚、草窗遗韵,一时推许,然不多作。卒年六十余。著有《据梧集》、《石禅精舍稿》。与修《上元县志》。[1297]姚鼐(1731—1815)有《门人谈承基、吴刚、周承祖、阮林邀游摄山,宿般若台二首》。《国朝词综补》录其词1首。《全清词钞》录其词1首。[1298]
方恩露(?—1853),字雨培,上元人,原籍安徽桐城。从方先甲(?—1853)学,内行纯笃。道光十二年(1832)副贡。江宁城陷,死之。著有《文思堂诗文集》。[1299]
田种珏,字达之,江宁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举人。试礼部久不归,卒于京邸,年近七十。[1300]
蔡旅平,字望山,溧水人,寄居江宁。岁贡生,官海州学正。负文名。[1301]
朱毓桢,字蓉峰,江宁人。道光间岁贡。汪士铎《感知己赞·朱蓉峰明经毓桢》:“蓉峰浮沉,性不迕物。境以日俭,尘弗暇拂。长驾未驭,奇苾终郁。声霾涂泥,梦断簪黻。”[1302]
刘澄,字清宇,上元人。诸生。著有《季蕚诗钞》。[1303]
松年,号云樵,江宁驻防。嘉庆二十三年(1818)举人,道光六年(1826)进士。历官户部主事、员外郎、江西道监察御史。官御史最久,弹劾不避权要。性清俭,非义不居。在部日每晨徒步入署,同辈戏呼“行走松”。为文有雄直气。[1304]
张静,上元人。道光间岁贡。[1305]
马大魁。上元马大魁,字笙阶、星园,著有《群芳列传》四卷、《洪崖合草》二卷。[1306]疑即此人。
狄子奇,字惺庵,溧阳人。弱冠补弟子员,以监生肄业成均。曾读毛奇龄(1623—1716)《论语稽求》、《四书剩言》诸书,爱其博淹而病其攻驳朱子,思补朱子之未备,著《四书质疑》四十卷、《四书释地辨疑》一卷、《乡党图考辨疑》一卷。程恩泽(1785—1837)主讲钟山书院,耳其名,属纂《战国策地名考》二十卷。因荐之林则徐(1785—1850),声誉益重。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主安徽宿州、河南覃怀书院。以风疾卒于讲舍。另有《周易推》六卷(收入《续修四库全书》)、《孔子编年》四卷、《孟子编年》四卷。[1307]
戴衍祥,字袭之,上元人,祖启(1726—1783)子。廪生。[1308]
姚璋,字半农,号兰坪,上元人。幼入府学,晚岁补廪膳生。避乱居浙,卒年八十八。邃于经训,不著书,绪论多佚。[1309]
王荃(?—1853),字少卿,上元人,鑅桂(?—1865)弟。诸生。咸丰三年(1853)死于难。著有《史准发凡》。[1310]
叶庭銮(1794—1863),字金甫,上元人。与汪士铎(1802—1889)、杨大堉(?—1853/1855)、焦子元(字桃溪)从任泰(字阶平)游,叶为文以冲和胜,杨以才致,焦以思力,皆得盛名于一时。道光十八年(1838)祁寯藻(1793—1866)督学江苏,试《稻人赋》,庭銮以南掌国贡嘉稻故实见赏,遂饩于庠。二十三年(1843)举人,八试礼部,五荐而不售。卒于京师。辑有《初学审音》二卷。[1311]
余长青,江宁人。副贡。咸丰六年(1856)官扬州府复设训导。[1312]
张灿奎。同治《续纂江宁府志》殉难名单中有“文生张灿奎”[1313],未知是否即此人。
待考者:李庚堂、黄家镛、申金榜、罗鸿藻、石惟金、杨昕、任瑞朝、李登醇、陈廷钰、汪天吉、朱嘉桢、钱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