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钟山书院课艺初选改为钟山书院课艺初选:清代书院课艺总集叙录

钟山书院课艺初选改为钟山书院课艺初选:清代书院课艺总集叙录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历主南通师山、南京钟山、惜阴书院。[1118]有广告页,同《惜阴书院东斋课艺》。而书院初复时,经古未有专试。孙锵鸣,见《惜阴书院东斋课艺》。杨长年,见《蕊珠书院课艺》。段濬源,见《正谊书院课选三集》。唐仁寿、陈作霖、刘寿曾、刘贵曾、邓嘉缜、刘汝霖、汪宗沂、钱贻元,见《惜阴书院东斋课艺》。许瀚,见《尊经书院课艺》。焦贤弼,见《尊经书院课艺三刻》。贾庆云,见《尊经书院五集课艺》。

钟山书院课艺初选改为钟山书院课艺初选:清代书院课艺总集叙录

【书院简介】

江宁钟山书院,清雍正元年(1723)创办,明年建成。道光九年(1829)增修。咸丰三年(1853)毁,同治四年(1865)重建,光绪七年(1881)扩建。二十九年(1903)改为江南高等学堂。[1116]

【版本序跋】

题“光绪四年(1878)辜月刊成”,“山长李小湖先生鉴定,肄业诸生校字”。

李联琇(1821—1878)[1117],字季莹,号小湖,江西临川人,秉礼(1748—1830)孙,宗瀚(1769—1831)子。道光二十年(1840)乡试中式第3名举人。二十五年(1845)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官国史馆协修、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国子监祭酒、福建学政、大理寺卿、江苏学政。历主南通师山、南京钟山、惜阴书院。著有《好云楼初集》、《好云楼二集》、《采风札记》。[1118]

广告页,同《惜阴书院东斋课艺》。

孙锵鸣序云:

丙子(1876)秋,余省兄至鄂,复相随至金陵。戊寅(1878)正月,膺钟山讲席之聘。自维衰堕,又以我兄官于此土,在嫌疑之际,辞之弗获。

既入院,诸生以故事选刻课艺请,盖书院之复于是十有四年矣。自前制军曾文正公削平大难,首以兴学训士为务,继此者皆能体文正之心为心,有加无已。所以不数载间,群士鼓舞振起,而人文之盛,悉如曩时。今诸生之有此请,宜也。

前院长李小湖大理手选九十有八篇,起同治四年(1865)尽八年(1869),专就斋课择而录之,欲刻未果。乃先取其稿付之剞劂,为《初选》。后尽发府署所存前列卷二千余篇,博观约取,又得二百八十余篇,为《续选》。而书院初复时,经古未有专试。大理月课间于四书义外兼出经说、诗赋、杂体题,亦颇有作者,并试律选出一卷附于后。余之所选,其途径不必尽与大理同,而理必清真,词必温雅,要蕲足以发明圣贤之蕴,而无悖于先正之轨范,则旨归无弗一也。顾念昔之主斯席者,如钱晓征、卢抱经、姚惜抱、胡竹邨诸先生,皆一时硕儒大师,其所指授讲习,必更有进于此者。而我国家之设书院,意尤在培养贤俊,使之励名义,通古今,各求为有体有用之学,以备他日栋梁柱石之选,又不仅在区区文字间也,诸生可不勉哉!

光绪五年(1879)正月,瑞安孙锵鸣序。

孙锵鸣,见《惜阴书院东斋课艺》。

【课艺内容】

大学》4题10篇,《论语》19题44篇,《中庸》2题2篇,《孟子》20题42篇。有眉评、末评。

评点偶有论及为文心得,如江鸿钧《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篇末评语“精心结构,大气盘旋,曲尽题之能事”后,李联琇云:

《崇实书院课艺》论是题有六弊:局法上轻下重,一弊也;逆提“爵”、“齿”,凌躐位置,二弊也;因上文有“彼以其爵”句,竟将“爵”字抹到,三弊也;略“爵”字而趋重“齿”字,四弊也;看轻“爵”、“齿”,不切“达尊”,五弊也;看重“爵”、“齿”,与下文“德”字无分,六弊也。

又有二难:讲下固不可倒置“齿”字,然巧思借扣,乃搭题作法,非所施于全篇,一难也;诠上句自宜划出“德”字,然豫填“爵”、“齿”词料,又失顺纲语气,二难也。

琇按:二难究也无难。上文既有“爵”字,讲下正好援入,谓天下不独爵重,且不独仁义重,不必明揭“齿”字,而题界自清,则无倒提及借映之病矣。诠上句注定“德”字,以“爵”、“齿”为衬而合成三词,意勿空衍,亦勿占实,则不失顺纲语气矣。如此则六弊之前三弊皆除,其后三弊亦有可避者。“爵”、“齿”,一彼一我,一上文所有,一上文所无,筋节似须侧串。但于中幅安顿,意侧面平,至后路还两“一”字,“爵”、“齿”必须平分,而言外要有“德”字在,不得侧发,并不必总发、互发。则眉目瞭如,而略“爵”趋“齿”,及看重看轻之弊,皆不犯矣。完全之题易而难,破碎之题难而易,以小技止此,无甚高论耳。

【作者考略】

共98篇,其中:唐仁寿7篇,陈作霖5篇,贾庆云、刘寿曾、杨长年4篇,秦汝槐、江鸿钧、齐光国、陈传述3篇,刘家炘、刘贵曾、戴锦江、李森、邓嘉缜、章邦基、雷逢春、陈元恒2篇,陈守和、都国樑、陈熙春、马焕文、定成、王咏、吴瀚、陆家龙、杨光祖、朱琛、焦贤弼、王三德、邵森、刘汝霖、王歬、戴鼎、刘国桢、叶发周、段濬源、王尧燮、张铸、崔作舟、倪聪、汪宗沂、谢坛、项伯堂、陈兆熙、张兆勋、钱贻元、张鑫、姚济、钱逵、张宝书、秦汝式、翟祖验、吴大和、周维燮、崔立功、许瀚、周士硕、朱得培、王鼒、翟伯恒、丁澍森、孙万选1篇。另有拟作1篇。

杨长年,见《蕊珠书院课艺》。

段濬源,见《正谊书院课选三集》。

张铸、陈兆熙,见《金陵惜阴书舍赋钞》。(www.daowen.com)

唐仁寿、陈作霖、刘寿曾、刘贵曾、邓嘉缜、刘汝霖、汪宗沂、钱贻元,见《惜阴书院东斋课艺》。

刘家炘、戴锦江、陈熙春(陈开第)、刘国桢、翟伯恒,见《惜阴书院西斋课艺》。

许瀚,见《尊经书院课艺》。

焦贤弼,见《尊经书院课艺三刻》。

贾庆云,见《尊经书院五集课艺》。

秦汝槐,字荫棠,江宁人。同治六年(1867)副贡。历署睢宁、赣榆学篆,改补六安州州同,曾摄霍山县事。年八十吿归。师事马寿龄(字鹤船)。著有《段氏说文眉诠》。[1119]

江鸿钧,字漱芳,江宁人。同治间贡生。[1120]

齐光国(1819—1886),字吁谟,号澹斋,安徽桐城人。同治六年(1867)乡试中式第5名举人。应礼部试不第,官两淮盐运大使。后主文瑞书院。著有《澹庐遗诗》二卷。[1121]

李森,上元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1122]

雷逢春,字竹生,上元人。岁贡生。性刚介,尤喜奖掖后进。[1123]

陈元恒(1819—1893)[1124],字葆常、月樵,号景陆,江宁人,授(字石渠,号松崖)孙,维垣(1793—1827)子。年二十四,食廪饩,肄业钟山书院,山长王煜(1795—1852)激赏之。咸丰间避地江北,后入镇江戎幕。金陵克复,返里课徒。同治六年(1867)乡试中式,时年五十。会试报罢,不复上春官。官东台教谕,旋归。参与地方公益。著有《稀龄撮记》、《听秋馆诗草》。[1125]

都国樑,字芝仙,浙江海宁人。同治四年(1865)举人。陈方坦(1830—1892)佐曾国藩(1811—1872)两江盐幕,招国樑往课读,历二十余年,门弟子登乙科者踵接。晚官严州遂安县教谕十六年。生平精研《史记》、《汉书》,曾假钱泰吉(1791—1863)校本,精校《汉书》两巨函,丹黄遍简,为数十年精力所萃。卒年七十九。[1126]

朱琛(1842—1897),字献廷、小唐,泾县人,梦元(1813—1867)子。父卒,依江苏学政,校文为活。同治九年(1870)举人。十年(1871)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官洗马、侍读、日讲起居注官、庶子、侍讲学士、侍读学士、詹事。以京察休致,主上海龙门书院。[1127]

叶发周,江宁人。同治六年(1867)副贡。[1128]又,同治十年(1871)重阳节,丁健(字述安)召郡中耆旧,设宴莫愁湖,名曰“千龄雅集”。与会者十八人,叶发周(字丛阶)最长,年八十六。[1129]未知是否即此人。

王尧燮,上元人。同治十一年(1872)恩贡。[1130]

项伯堂。南京图书馆藏清抄本《大唐开元礼》,朱绍颐(1832—1882)、项伯堂、李含春等校,丁丙(1832—1899)跋。[1131]

张兆勋,字橘人,江宁人,錀(字子金)侄。诸生。早卒。[1132]

姚济(1807—1876),原名大本,字子清,号铁梅,别号东皋庑下生,娄县人。同治八年(1869)岁贡。著有《小沧桑记》(收入《太平天国资料丛刊》)、《一树梅花老屋诗》。[1133]

翟祖验,安徽泾县人。著有《半塘书屋诗集》五卷。[1134]

周维燮,字调之,上元人。同治三年(1864)举人,光绪十七年(1891)官山阳教谕。工制举文,为李联琇(1821—1878)所赏。[1135]

丁澍森,上元人。同治间贡生。[1136]

待考者:陈传述、章邦基、陈守和、马焕文、定成、王咏、吴瀚、陆家龙、杨光祖、王三德、邵森、王歬、戴鼎、崔作舟、倪聪、谢坛、张鑫、钱逵、张宝书、秦汝式、吴大和、崔立功、周士硕、朱得培、王鼒、孙万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