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序跋】
题“光绪四年(1878)涂月刊成”,“山长孙蕖田先生鉴定,肄业诸生校字”。
孙锵鸣(1817—1901)[895],字韶甫,号渠田,一作蕖田,晚号止园老人、止庵退叟,浙江瑞安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二十一年(1841)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官广西学政、侍讲、侍读、左右庶子、侍讲学士、侍读学士。以事免职。掌教苏州正谊,金陵钟山、惜阴,上海龙门、求志书院。著有《海日楼遗集》、《止庵读书记》、《东嘉诗话》等,今人辑为《孙锵鸣集》。[896]
有广告页,注明“状元阁爵记印”,“时文赋钞,出门概不退换”。正文称:
金陵书院课艺九种,其板永存江宁省城三山大街大功坊秦状元巷中李光明家,印订发售,价目列左:
钟山初选 四本制钱贰百文
续 八本制钱柒百文
惜阴东斋 八本制钱柒百文
西 八本制钱柒百文
尊经四刻 八本制钱柒百文
二 两本制钱壹百四十文
初 六本制钱叁百六十文
三 四本制钱贰百四十文
两本制钱
孙锵鸣序云:
金陵之有惜阴书院,道光中陶文毅公督两江时,仿浙之诂经精舍、粤之学海堂而为之也。盖圣人之立言垂教,其道莫著于经。然文字训诂之未明,曷由进而探性命精微之旨!而诗赋杂体文字,又所以去其专一固陋之习,使之旁搜遐览,铺章摛藻,以求为沈博绝丽之才,异日出而润色鸿业,高文典册,以鸣国家之盛者也。其意岂不厚哉!
金陵自粤寇荡平,前制军曾文正公孜孜于振起人文,首复钟山、尊经两书院。逾年,今相国合肥李公至,又复惜阴书院,月一课焉,而以两院长分主之。渊懿方雅之才焕焉复出,诚泱泱乎大国之风哉!
前院长李小湖大理,邃于经,蔚于文,主此席者十有三年。陶冶所成,几于家许、郑而人枚、马矣。余以不敏,承其乏,甚以为愧。顷因诸生选刻课艺之请,商之尊经院长薛慰农观察,各择其尤雅者录之,而以东斋、西斋为之标别。刻既竣,为识其缘起于简端,而尤望诸生之为此学者:由文字训诂以求微言大义之所在,而既能为沈博绝丽之文,又当返诸身心,求其所以为文之本。则华实兼赅,体用咸备,庶于文毅公创设书院之盛意,及曾、李两公以来官若师之加意培养训迪者,益有当乎,是在勉之而已矣。
光绪五年(1879)正月,瑞安孙锵鸣序。
【课艺内容】
八卷:卷一至卷五赋64题198篇;卷六骚1题2篇,乐府3题8篇,四言诗2题3篇,五古13题25篇,七古24题54篇,五律5题9篇,七律5题11篇,七绝5题7篇,六言诗1题2篇,五言试律9题18篇,七言试律3题9篇;卷七论8题10篇,释2题2篇,解9题10篇,答问6题6篇,考7题10篇;卷八辨1题2篇,议2题3篇,说6题6篇,记1题2篇,传1题2篇,铭2题4篇,书后3题4篇。有评点。
【作者考略】
收录课艺较多者:刘寿曾94篇,朱绍颐29篇,汪宗沂28篇,陈作霖27篇,唐仁寿26篇,姚兆颐17篇,冯煦16篇,秦际唐13篇,刘贵曾、刘岳云10篇,刘汝霖9篇,姜渭、朱绍亭8篇,朱桂模、王光第7篇,翟增荣、钱贻元6篇,王亮采、卢崟、缪祐孙5篇,刘富曾、张丙堃4篇,章洪钧、邓嘉缜、陈昌言、汪度、陈兆熙、刘显曾3篇。
其他作者一二篇不等:何维栋、何延庆、袁昶、吴保龄、叶文翰、龚乃保、龚乃佳、吉兆椿、郑骧、沈长华、王镜清、陈作仪、曾行淦、张传仁、邓嘉缉、张念曾、张恒培、朱钟萱、许应魁、严良翰、唐芝荣、费焯、李篯、周长庚、宣苕发、秦宝铭、戴玉森。目录中作者姓名前标注主课者姓氏、职位,如“李方伯课”、“庞观察课”、“李制军课”等。
袁昶(袁振蟾),见《诂经精舍三集》。
秦际唐、陈兆熙,见《金陵惜阴书舍赋钞》。
刘寿曾(1837—1881),字恭甫、芝云,仪征人,文淇(1789—1854)孙,毓崧(1818—1867)子。同治三年(1864)、光绪二年(1876)两中副榜。以游幕校书为生。著有《传雅堂诗文集》、《芝云杂记》、《昏礼重别论对驳义》、《临川答问》、《江都县续志》。今人辑有《刘寿曾集》。[897]
朱绍颐(1832—1882),字子期、养和,溧水人,世居江宁。太平军入城,与妻甘氏同赴水求死,遇救独免,自是鳏居终身。以诸生援例为教职,历署邳州、海州学正。曾入浙江学使幕,又游粤东年余。光绪二年(1876)乡试中式第20名举人,复馆金坛二年。光绪六年(1880)礼部试报罢,遂入天津戎幕。以疾卒于军中。著有《挹翠楼诗文集》、《红羊劫》传奇。[898]
汪宗沂(1837—1906),字仲伊、咏村,号弢庐,安徽歙县人。同治三年(1864)优贡第3名。光绪二年(1876)乡试中式第30名举人。六年(1880)会试中式第40名,殿试三甲第57名,朝考二等第29名。授山西知县,告病归里,专心著述。曾入两江总督曾国藩(1811—1872)、直隶总督李鸿章(1823—1901)幕。主讲安庆敬敷、芜湖中江、歙县紫阳书院。著有《弢庐诗》、《黄海前游集》、《五声音韵论》、《后缇萦南曲》。[899]
陈作霖(1837—1920),字雨生,号伯雨,晚号可园,江宁人,授(字石渠,号松崖)曾孙,维垣(1793—1827)孙,元恒(1819—1893)子。光绪元年(1875)举人,三上礼部不第。以著述为业,凡省府县志局、书院、学堂、官书局、官报局、图书馆之属,皆董其役。著书甚夥,尤留意乡邦文献,有《金陵通纪》、《金陵通传》等,又有《可园文存》、《可园诗存》、《可园词存》、《可园诗话》、《寿藻堂诗集》、《寿藻堂文集》。[900]
唐仁寿(1829—1876),字端甫,号镜香,浙江海宁人。年十四,补学官弟子,屡应乡举不第。家饶于财,购书累数万卷,多秘笈珍本。发愤钻研,尤究心于六书音韵之学。咸丰八年(1858)浙中战乱,所购书荡尽。同治四年(1865)入金陵书局,卒于书局。著有《讽字室诗集》。[901]
姚兆颐,字伯期,号友梅,江宁人。咸丰三年(1853)侨居句容,与骆崇禧、曹政修(1836—1862)辈结社联吟,诗名藉甚。同治六年(1867)拔贡,朝考以事未赴,就职训导。光绪五年(1879)始领乡荐。一试礼部报罢,遂不复北上。与修《续纂江宁府志》。丁父忧,以毁卒,年五十一。诗文散佚,无存者。[902]
冯煦(1844—1927)[903],原名熙,字梦华,号蒿盦、蒿叟,金坛人。少从成孺(1816—1884)治经及天算,又从乔守敬(1803—1858)治词赋。同治八年(1869)入金陵书局。肄业尊经、惜阴书院,院课每一艺出,士林皆敛手传诵,有“江南才子”之目。光绪元年(1875)中式副榜第19名,主夔州文峰书院。八年(1882)乡试中式第26名举人。十二年(1886)会试中式第15名,殿试一甲第3名,授编修。历官凤阳知府,山西河东道,四川按察使、布政使,安徽布政使、巡抚。民国间以遗老居沪上,创义赈协会,以济灾民。著有《蒿盦类稿》、《蒿盦续编》、《蒿盦随笔》、《蒿盦奏稿》、《蒿盦论词》、《蒙香室词》(《蒿盦词》)。[904]
刘贵曾(1845—1898),字良甫,号少崖、抱瓮居士,仪征人,寿曾(1837—1881)弟。咸丰六年(1856)被编入太平军排尾,后得脱。口述其间经历,寿曾编录为《余生纪略》。光绪二年(1876)、十五年(1889)两中副榜,候选直隶州州判,弃不就。著有《礼记旧疏考证》、《抱瓮居士文集》、《抱瓮居士诗集》、《抱瓮居士词集》、《抱瓮居士笔记》。[905]
刘岳云(1849—1917),字佛卿,宝应人。光绪五年(1879)乡试中式第41名举人。十二年(1886)会试中式第148名,殿试二甲第49名,朝考一等,授户部主事。升员外郎、郎中,居京曹三十年。年六十,授绍兴知府,旋辞去。光绪八年(1882)与修《湖北通志》。二十二年(1896)主讲四川尊经书院。著有《食旧德斋杂著》二卷。[906]
刘汝霖(1826—?),字雨生,号润苍,上元人。光绪元年(1875)乡试中式第145名举人,六年(1880)进士。官广东雷州府同知。《词综补遗》录其词1首。[907]梁溪坐观老人《清代野记》:“同治庚午科(1870),江宁有刘汝霖者,时文高手也,为人代作而中。嗣是每科富贵子弟皆刘之生计矣,刘成进士始已。继起者为陈光宇(1859—?),为周钺(1857—?),皆江宁枪手之卓卓者,所代中不知凡几。陈入翰林后,竟因此永不准考差,周后亦分发河南知府。”[908]
姜渭(1832—1869),字璜溪,通州人。咸丰九年(1859)受知于李联琇(1821—1878),补通州附学生员。后李移疾去官,主通州师山、江宁钟山书院,渭皆侍门下。在江宁,与同舍刘寿曾(1837—1881)为挚友,时有“姜刘”之称。同治六年(1867)入浙江提学使徐树铭(1824—1900)幕,卒于金华。著有《璜溪遗诗》一卷。[909](www.daowen.com)
朱绍亭(1837—1915)[910],字玉生、豫生,溧水人,绍颐(1832—1882)弟。同治四年(1865)恩贡。光绪二年(1876)乡试中式第61名举人。署通州学正。著有《双桂草堂诗选》。[911]
朱桂模(1827—1886),字崇峄,上元人,绪曾(1805—?)子。同治六年(1867)拔贡,朝考报罢。先后佐鲍源深(1812—1884)、夏同善(1831—1880)幕。洪汝奎(1824—1887)延课其子,兼综金陵书局。与修《续纂江宁府志》,为汪士铎(1802—1889)所重。著有《在莒集》一卷。[912]
王光第,字绶云,江宁人,寄籍婺源。光绪八年(1882)岁贡,十一年(1885)举人。《全清词钞》录其词1首。[913]
翟增荣。安徽泾县翟增荣,举人,以知县分发江苏。时李鸿章(1823—1901)为苏抚,檄办营务。剿捻有功,荐保直隶州知州,仍留江苏。李总督直隶,复奏调赴天津差遣。潞河堤决,委办河间、文安、大成等处事务。积劳成疾,卒于工次。[914]未知是否即此人。
钱贻元(1848—1930),谱名颐仁,改名骏祥,字念宣,号新甫,浙江嘉兴人,泰吉(1791—1863)孙。同治九年(1870)优贡第5名。光绪八年(1882)顺天乡试中式副榜第16名。十一年(1885)顺天乡试中式第44名举人,覆试一等第19名。十五年(1889)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历官山西学政、会典馆纂修、编书处总校、文渊阁校理、教习庶吉士、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撰文、侍讲、侍读、实录馆总纂。曾为敷文书院山长、学堂监督。所著多散佚,存有《晋轺》、《孑吟》、《微尘》、《余光》等小集。[915]
王亮采,字若予,上元人。岁贡生。性清介,邃于史学,曾编《历代世系表》。著有《静一斋诗文集》。[916]
卢崟(1836—?)[917],字云谷,江宁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十年(1871)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山东东平州牧聘修志乘,兼龙山书院主讲。事竣,入都供职。光绪五年(1879)官云南学政。任满后乞归,十一年(1885)主讲尊经、惜阴书院。著有《石寿山房集》四卷。[918]
缪祐孙(1851—1894),字孚民、稚鹄、柚岑、柚塍、櫾岑,江阴人。光绪八年(1882)顺天乡试中式第122名举人,覆试二等第6名。十二年(1886)会试中式第287名,覆试一等第44名,殿试二甲第29名,朝考二等第53名,授户部主事。旋考取外国游历员,游俄国,归国后著《俄游汇编》十二卷。调任总理衙门章京,到署派俄股当差年余。中风疾而卒,年甫四十四。另有《汉书引经异文录证》及文集。[919]
刘富曾(1847—1928),字谦甫,仪征人。弱冠与仲兄贵曾(1845—1898)同补诸生,光绪十四年(1888)复与季弟显曾(1851—1928)同举于乡。显曾旋成进士,而富曾屡应礼部试未售。晚乃以国史馆誊录议叙得知县,弃弗就。馆南陵徐氏、汉阳洪氏最久。辛亥后游海上,为刘承干(1882—1963)校雠群籍。主其家十年,所校书以《宋会要》为最。年近八十,归老里门。[920]
章洪钧(1842—1888)[921],字梦所,号琴生,安徽绩溪人。同治三年(1864)优贡第2名。六年(1867)乡试中式第279名举人,覆试一等第43名。十年(1871)会试中式第23名,覆试二等。十三年(1874)补殿试,二甲第22名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光绪十二年(1886)简放宣化知府。卒于官。[922]
邓嘉缜(1845—1915),字季垂,江宁人,廷桢(1776—1846)孙。同治九年(1870)优贡,用知县。光绪元年(1875)举人。又四年,母卒。终丧,始出就官贵州,历贵筑知县,贞丰、正安知州。调台湾,补嘉义。二十年(1894)内渡,调至皖,主赋事。于荫霖(1838—1904)抚鄂,复招入幕。擢守襄阳,调武昌、黄州、郧阳。三十一年(1905)授徽州知府,改锦州,调奉天。东三省改定官制,署奉天巡警道。未几裁缺,遂引疾自免,寄居京津。老更世变,时时为小词以自遣。著有《暖玉晴花馆词》二卷。《词综补遗》录其词3首。[923]
陈昌言,字岳生。吴鸣麒(1861—?)受业师,绩学敦品,待麒殊厚。[924]
刘显曾(1851—1928),字诚甫,号橙浦,仪征人。兄寿曾(1837—1881)主金陵官书局,显曾则肄业惜阴书院。寿曾卒后,显曾代主官书局事。光绪十四年(1888)乡试中式第39名举人,覆试二等第61名。十八年(1892)会试中式第63名,覆试二等第11名,殿试二甲第八83名,朝考一等第36名。历官吏部主事、员外郎、郎中,甘肃道监察御史、协理辽沈道,俸满截取以知府用。光宣之际,朝局日非,显曾居台谏,前后七上封事,皆关天下大计。宣统二年(1910)丁后母忧归,明年国变,自此遁迹泰州,以王伯厚、元遗山自矢。居泰十余年,民国十四年(1925)返里。书法北朝,嗜金石,所藏碑版甚夥。著有诗文集若干卷。[925]
何维栋(1852—1887),字承远,号研孙,一作研荪,湖南道州人。光绪八年(1882)乡试中式第17名举人,覆试一等第34名。九年(1883)会试中式第205名,覆试一等第7名,殿试二甲第31名,朝考二等第8名,选庶吉士。散馆授刑部主事。出佐台湾巡抚刘铭传(1836—1896)幕,为赤嵌之游。居年余,以疾归,旋卒。著有《十六观斋遗集》。《晚晴簃诗汇》录其诗2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录其文3篇。[926]
何延庆(1840—1890),字善伯,号寄沤,江宁人。同治十二年(1873)乡试中式第150名举人。礼闱报罢,乃入天津镇总兵周盛传(1833—1885)幕。保升知府,旋以母病乞归。服阕,复入天津戎幕。以咯血卒于军。著有《寄沤遗集》八卷。《晚晴簃诗汇》录其诗3首。《词综补遗》录其词1首。[927]
吴保龄(1850—?),字佑之,号浦生,丹徒人。光绪二年(1876)乡试中式第65名举人。三年(1877)会试中式第221名,覆试二等第64名。六年(1880)补殿试,二甲进士,选庶吉士。历官户部主事、员外郎、监察御史、四川潼川知府。[928]
叶文翰,字墨林,江宁人。光绪五年(1879)优贡,十七年(1891)举人。[929]
龚乃保(1843—?)[930],字艾堂,号揖坡,江宁人,坦(1807—1890)幼子。咸丰初随父避走大江南北。同治四年(1865)返里应童子试,以岁贡候选学职。肄业尊经、惜阴书院。十九年(1893)幕游四方。二十一年(1895)至二十五年(1899)主讲南安道源书院。继赴合肥提调正阳鹾局兼书记,又监督皖江中学。后任教江宁中学。宣统间入江苏通志局,与修通州人物志。与濮文暹(1830—1910)、陈作霖(1837—1920)友善。著有《揖坡诗稿》、《冶城蔬谱》。[931]
龚乃佳,字蔗轩,江宁人,坦(1807—1890)长子。岁贡生,候选训导。肄业南菁书院。工制艺,精书法。《清诗纪事》录其诗1首。[932]
郑骧(1852—?),字超北,号叔龙、菽农,溧水人。同治十二年(1873)拔贡第1名。[933]
沈长华(1857—?),字仲衔,号佩之,江都人,棨(字戟门)子。同治十二年(1873)附生。光绪十七年(1891)乡试中式第100名举人。以文章名,年未四十卒。[934]
王镜清,江都人。同治十二年(1873)附生。[935]
陈作仪(1858—1934),字凤生,晚号凤叟,江宁人,作霖(1837—1920)弟。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十六年(1890)进士。官湖南新宁、龙阳、安化知县。辛亥后终老南京。著有《凤叟八十经历图记》、《蚊睫巢笔记》、《息庐谈荟》、《逸园诗文集》。[936]
曾行淦,字蘋湘,一作湘蘋,江西人。官直隶州知州。曾与端木治(字瘦生)结南园书画社。著有《蘋影轩词》。《清诗纪事》录其诗1首。《国朝词综补续编》录其词2首。《词综补遗》录其词3首。《全清词钞》录其词3首。[937]
张传仁(1854—?),字贯之,号仲山,江宁人,蒋新(字心楣)曾外孙。光绪十一年(1885)乡试中式第143名举人。与张士珩(1857—1917)友善,士珩将荐入北洋幕府,传仁以亲老固辞。以积资保同知衔知县,均不谒选。善为解经之文,尤工骈体。年未及五十而卒。[938]
邓嘉缉(1845—1909)[939],字熙之,号世谛,江宁人,廷桢(1776—1846)孙,尔晋(1821—1860)子。同治十二年(1873)优贡,候选训导,署铜山教谕。私淑姚鼐(1731—1815)。著有《扁善斋文存》三卷、《扁善斋诗存》二卷。分纂《续纂江宁府志》、《临朐县志》。《晚晴簃诗汇》录其诗5首。[940]
张恒培,江宁人。光绪元年(1875)恩贡。[941]
朱钟萱,字培生。贡生。《清诗纪事》录其诗1首。[942]
许应魁,字云逵,江宁人。同治九年(1870)举人。官太仓州学正。[943]
严良翰,字伯屏,号湘帆,丹徒人。增贡生。民国十七年(1928)主修《续丹徒县志》。著有《香影词》、《湘弦词钞》。《词综补遗》录其词1首。[944]
唐芝荣,字友兰,安徽滁州人。光绪十一年(1885)副贡。[945]十三年(1887)《金陵诗征》刊成,翁长森(1857—1914)、翁长芬(字绍文)、陈作霖(1837—1920)邀集同志祭诗于盋麓之薛庐,与会者35人,芝荣与焉。另有郑孝胥(1860—1938)、鲁桢(字子刚)、刘显曾(1851—1928)、周嘉朴(?—1899)、金还(1857—1930)、杨长年(1811—1894)、卢崟(1836—?)、张传仁(1854—?)、孙绶昌(字小石)、许长龄(字石生)、张士珩(1857—1917)、秦际唐(1837—1908)、顾云(1846—1906)、蒋师辙(1847—1904)、甘元焕(1841—1897)、邓嘉缉(1845—1909)、甘曾沂(字子沁)、朱绍亭(1837—1915)、侯宗海(字杏楼)等。[946]
费焯。武进费焯,民国初与人合编《单级国文教授书》、《范字教材教授书》、《新法修身教科书》。[947]未知是否即此人。
李篯(1847—?),原名汝为,号小园,一作筱园,上元人。七岁时太平军入南京,随家人投水遇救。其父时幕游无为,遂往依之。乱定归里。晚以副贡就职州判,分发安徽。创建凤阳府学堂。著有《读诗管见》、《淡言斋诗钞》。[948]
周长庚,字西垣。邑庠生。陈光宇(1859—?)受业师。[949]
待考者:张丙堃、汪度、吉兆椿、张念曾、宣苕发、秦宝铭、戴玉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