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清代书院课艺总集叙录及相关介绍

清代书院课艺总集叙录及相关介绍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曾监理敷文书院,拟补松林,期护山脉,寻病不果。祖懋乃于药炉之侧,重检敷文书院朔望前列课卷,再三遴拣,得深美闳约之文百余篇,以告于中丞杨公,付监院教官校刻,与崇文、紫阳课艺并行。序文与《崇文书院课艺》卷首马序相同。方严,见《紫阳书院课艺五编》。杨振镳,见《紫阳书院课艺九集》。张景祁、屠鑫、邵世恩、钟受恬、陆元鼎、汪鸣皋、郑炳垣,见《崇文书院课艺》。谢季英,见《崇文书院课艺续编》。

清代书院课艺总集叙录及相关介绍

【书院简介】

杭州敷文书院,原为万松书院,始建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明末毁天下书院,万松以崇祀先圣得免。清初重建,康熙十年(1671)改名太和,五十五年(1716)改名万松。咸丰十一年(1861)毁于兵燹,同治五年(1866)重建。光绪十八年(1892)于杭州城东建成“敷文讲学之庐”,万松岭旧有院舍渐圮。[745]

【版本序跋】

题“山长沈念农先生鉴定,监院高鹏年、吴同堉编次,许之辅、凌泰初校刊”。

沈念农(沈祖懋),见《诂经精舍续集》。

高鹏年,字海垞(一作澥槎)、补盦,仁和人。副贡。光绪六年(1880)官桐庐训导,八年(1882)官桐庐教谕。十五年(1889)归田。著有《湖墅小志》四卷、《补盦诗钞》一卷。[746]

吴同堉,字子厚,钱塘人。咸丰九年(1859)副贡。官永康教谕。[747]

许之辅,仁和人,祐身(1850—?)堂侄。附贡。同治七年(1868)官归安训导。[748]

凌泰初,字越生,号月笙,仁和人。诸生。候选教谕。工制艺,遭乱从戎,叙劳以力不胜烦剧,改就儒官。曾监理敷文书院,拟补松林,期护山脉,寻病不果。[749]

杨昌濬序云:

敷文书院创自前明,于会城三书院中为最古。每岁春中开课,由巡抚主之,诚重之也。自粤寇之乱,书院惟紫阳仅存,敷文、崇文皆毁于火。迨贼平,以次修复,规模草创,而都人士于流离荡析之余,喁喁向学,课试之文,已斐然可观。丙寅(1866)、丁卯(1867)间,紫阳、崇文先有课艺之刻,中丞马公叙之详矣。其敷文课艺,则请院长沈少司成选择,阅五载而始得百六十篇,以付剞劂。【略】

两浙山川雄秀,人文荟萃,况杭州为十一郡之首,敷文又为三书院之首,宜其肄业于中者,人才辈出,无异畴曩,而是编其标准也。后之学者,宜思司成选择之意,专主义法,以求合乎圣贤立言之旨,而不徒事于文,斯得之矣。余官浙最久,今复奉恩命巡抚是邦,则与诸生讲习观摩之日,方未有艾,故乐为之序云。

同治庚午(1870)秋九月,抚浙使者湘乡杨昌濬序。

杨昌濬(1826—1897),字石泉。以附生从戎,历官衢州知府,浙江粮储道、盐运使、按察使布政使、巡抚,甘肃布政使,漕运、闽浙、陕甘总督。著有《平浙纪略》、《平定关陇纪略》。《清诗纪事》录其诗2首。[750]

沈祖懋序云:

【略】崇文、紫阳二院课艺,得薛慰农、孙琴西两山长审定付刻,论文之旨,大约以华实兼美为主。祖懋乃于药炉之侧,重检敷文书院朔望前列课卷,再三遴拣,得深美闳约之文百余篇,以告于中丞杨公,付监院教官校刻,与崇文、紫阳课艺并行。去取之意,与薛、孙二公殊途同归。即通经学道之宏业,未始不引其端耳。著录毕,书所见以为之叙。

同治九年(1870)二月望日,沈祖懋撰。

卷首又有同治六年(1867)八月马新贻序,置于杨序和沈序之间,乃为三书院课艺而作,非专序敷文。序文与《崇文书院课艺》卷首马序相同。

【课艺内容】

制艺78题160篇。有评点。

【作者考略】

潘鸿15篇,平步云7篇,朱锡荣6篇,张景祁5篇,屠鑫4篇,施补华、蔡镇璠、杨振镳、许郊、董帷、朱芾3篇,来金鉴、范荣、汪宝颐、洪昌杰、钟赞尧、邵世恩、胡凤锦、朱景兰、孙树礼、钟受恬、来庆昌、朱希凤、吴梦庚、周元瑞、陆以增、汪原复、陆元鼎2篇,杨鸿元、柴必达、孙嘉、董慎言、乐振岩、程克振、郑锡麒、沈文元、郑道东、谢季英、郑志高、来凤阊、鲍存良、赵元益、马安治、汪麟、夏树嘉、孙树仁、蔡召棠、马翘、董宝钧、徐荣生、高拜庚、汪棣、蔡光襄、舒焕昌、徐谦遇、汪鸣皋、黄传耀、孙同堉、高念曾、沈嘉育、陈福堡、王家骥、许春烺、朱士桢、郑炳垣、吴汝燮、高庆咸、任汝霖、朱国香、宓祖羲、高怀馨、叶廉甫、王兆镇、高保徵、叶益明、方亦庄、朱启纶、孙礼煜、林启濂、许家忭、周曰庠、俞斯焕、方严、张预、金汝梅、叶二酉、徐仁寿、华诩培、任晋恒、王同、詹英励、陈凤翰、陈豪、沈颂芬、孙义然、韩庆良、陈尔皋、薛法绍、阮雨恩1篇。

潘鸿、施补华、许郊、朱芾、董慎言、沈文元、孙同堉、张预、陈豪,见《诂经精舍三集》。

孙树礼、周元瑞、孙礼煜,见《诂经精舍四集》。

王同,见《诂经精舍五集》。(www.daowen.com)

方严,见《紫阳书院课艺五编》。

杨振镳,见《紫阳书院课艺九集》。

张景祁、屠鑫、邵世恩、钟受恬、陆元鼎、汪鸣皋、郑炳垣,见《崇文书院课艺》。

谢季英,见《崇文书院课艺续编》。

朱锡荣、杨鸿元、黄传耀、高念曾,见《东城讲舍课艺》。

范荣,仁和人。咸丰、同治间两次恩贡。[751]

胡凤锦,字肖梅,号啸嵋,晚号敬堂,仁和人。肄业诂经精舍。同治四年(1865)举人。官宣平训导。少好骈体文,奇气奔放。晚年一洗纷华,潜心经义,深入汉儒堂奥。辛酉(1861)之变,阖门饮醯求死,惟凤锦生。遂得哮喘疾,卒以是戕其生。著有《先秦书发墨守证》、《六书音义原始》、《敬堂杂俎》、《敬堂诗文集》。[752]

来庆昌,字又岩,萧山人。同治元年(1862)恩贡。官教谕。[753]

朱希凤,字益甫,钱塘人。增贡。光绪元年(1875)官建德训导。与修《严州府志》。[754]

吴梦庚,字芷沁,钱塘人。廪生。著有《惜花仙馆吟草》。[755]

陆以增(1852—?),字介卿,号保哉,钱塘人。光绪十五年(1889)乡试,以经解为制艺,中式第104名举人。北上春官,荐而未售。南归后染时疫,遽殁。[756]

来凤阊(1843—?),字紫恒,萧山人,凤翿(字秋皋)弟。同治四年(1865)乡试中式第38名举人。官知县。[757]

鲍存良。《会稽高车鲍氏五思堂宗谱》六卷,编者鲍存良。[758]疑即此人。

夏树嘉,号平叔,钱塘人,树桐(1850—?)堂兄。附贡生。同治三年(1864)乡试荐卷。江苏补用知县。[759]

孙树仁(1838—?),字咏泉,余杭人,树义(1847—?)、树礼(1845—1936)兄。年十七游庠。咸丰末避乱乡间,勤读不辍。乱后家道中落,复遭母丧。同怀弟三皆饥驱外出,树仁独理家事。同治九年(1870)、十二年(1873)乡试荐卷。光绪二年(1876)堂备,十一年(1885)荐卷。光绪间岁贡,候选训导。喜作诗,不自珍惜,旋作旋弃。[760]

蔡召棠,字少莲,号听香,德清(一作归安)人,早年寓居江苏吴江。廪贡。同治三年(1864)官钱塘教谕,八年(1869)官开化训导,十一年(1872)官处州训导。光绪元年(1875)官海宁训导。书法虞赵,兼能隶古。[761]

蔡光襄,山阴人。著有《东安义军纪略》。[762]

徐谦遇,仁和人。同治间岁贡。[763]

许春烺,仁和人。同治四年(1865)举人。[764]

吴汝燮。海宁吴汝燮,原名之茂,字柳门。诸生。著有《西斋吟草》。[765]疑即此人。

方亦庄。仁和方严,字亦庄,见《紫阳书院课艺五编》。未知是否即此人。

阮雨恩。建德阮雨恩,其妾顾氏为之守节。[766]未知是否即此人。

余皆待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