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杭州东城讲舍课艺总集叙录-清代书院课艺文献

杭州东城讲舍课艺总集叙录-清代书院课艺文献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杭州东城讲舍,旧为孝义庵,清同治四年改建,光绪五年重修。予时已来江宁,讲舍之士举乙丑至戊辰四年课艺邮寄选定,曰高先生志也。薛时雨,见《崇文书院课艺》。吴荣煦、王毓岱、方严,见《紫阳书院课艺五编》。杨振镳,见《紫阳书院课艺九集》。程彰采,见《崇文书院课艺九集》。上海图书馆藏有东城讲舍课卷原

杭州东城讲舍课艺总集叙录-清代书院课艺文献

【书院简介】

杭州东城讲舍,旧为孝义庵,清同治四年(1865)改建,光绪五年(1879)重修。三十一年(1905)改为初等小学堂。[694]

【版本序跋】

题“同治八年(1869)季春付雕,高行笃署检”。

高行笃,见《崇文书院课艺》。

薛时雨序云:

予守杭州日,废浮屠之宫以为东城讲舍。时兵气初定,文学未昌,人士皆仳离蕉萃,敝衣冠来揖庭下,犹喘喙茧足也。然而校其文章,乃昌昌愉愉而不失规矩,于以觇风教焉。百度初举,物力有不及,月试之日,无以为膏火之资,薄俸所分者有限。此邦人士,修饬学行,乐与砥厉,不懈益亲,文艺日进,每课辄改观。予方昕夕簿书,草创群政,而亦乐此不为疲也。复于其间进贤者,与之说经,兼及辞赋,皆彬彬有则矣。是岁始举乡试,补行二科,讲舍肄业者获隽至三四十人。学使者贡拔萃之士,尽出于讲舍,而予即以是秋谢病去官。

刘君笏堂、谭公文卿、陈君子中、陈君伯敏相继治杭,皆有教养之志。所以讲舍谋久远者无不至,师儒有奉也,生徒有廪也,规制益密,文艺益盛。秀水高孝靖先生主讲三载,然后诸生之说经有家法,辞赋不为华词,取材落实,将在于是。予去官后乃主崇文书院,往时群士羔雁相见,讲舍之知名者居多。高先生以己巳(1869)夏捐馆舍,山木之感,衣冠奔走。予时已来江宁,讲舍之士举乙丑(1865)至戊辰(1868)四年课艺邮寄选定,曰高先生志也。予在杭州已两刻《崇文课艺》,江宁亦刻《尊经书院课艺》,纵衡铅椠,结习未忘,乐与编辑之役,乃为著录若干篇,大都媕雅而闳远,无喔吚哫訾之习,可以观矣。高先生名均儒,字伯平,种学纯厚,经术尤粹。今刻说经之言,皆出先生手定。其卒也,讲舍生私谥孝靖云。

同治八年(1869)十二月,全椒薛时雨撰。

薛时雨,见《崇文书院课艺》。

【课艺内容】

包括三部分:四书文,凡《论语》23题68篇,《学》、《庸》3题4篇,《孟子》13题28篇;经艺13题18篇;经解、杂文28题38篇,题如《元亨利贞解》、《岁取十千解》、《六宗说》、《声律辨》、《颜子不贰过论》。有评点。

【作者考略】

许诵禾14篇,杨文杰12篇,吴承志10篇,陆召南7篇,王若济、王同5篇,许承绶、屠鑫、张景祁、黄以周、许郊4篇,郑炳垣、吴荣诰、陆元鼎、陈豪、俞光组、朱锡荣3篇,方严、袁振蟾、王麟书、钟受恬、孙树义、张预、王耕、朱宝箓、盛赞尧、董慎言、祝桂荣、杨振镐2篇,陆寿民、朱景兰、高念曾、谢季英、孙树礼、汪蟾采、李宗庚、程彰采、张岳锺、杨鸿元、沈荣、马受臧、卫梓材、高绶曾、杨振镳、沈文元、骆葆庆、陆宗翰、冯兆才、羊复礼、姚槱、黄传耀、王毓岱、孙轨、吴荣煦、王崇鼎、周以文、何学郑、杨一鹏、张景云、朱彭年、谭廷献、翁文濬、孙炳奎、丁正、叶清、高文鋆、邵世恩、毛夔、唐兆松、王棻1篇。

许诵禾、吴承志、黄以周、许郊、陈豪、俞光组、袁振蟾、王麟书、张预、盛赞尧、董慎言、祝桂荣、杨振镐、陆寿民、李宗庚、沈荣、卫梓材、沈文元、骆葆庆、陆宗翰、羊复礼、张景云、朱彭年、丁正、王棻,见《诂经精舍三集》。

孙树义、孙树礼、王崇鼎,见《诂经精舍四集》。

王同,见《诂经精舍五集》。

吴荣煦、王毓岱、方严,见《紫阳书院课艺五编》。

杨振镳,见《紫阳书院课艺九集》。

陆召南、王若济、许承绶、屠鑫、张景祁、郑炳垣、陆元鼎、钟受恬、张岳锺、姚槱、谭廷献、邵世恩,见《崇文书院课艺》。

谢季英,见《崇文书院课艺续编》。(www.daowen.com)

程彰采,见《崇文书院课艺九集》。

杨文杰(1808—1878),字廷英,号枌园,仁和人。同治六年(1867)优贡,光绪元年(1875)举孝廉方正。著有《续经稗》十二卷、《群经札记》十四卷、《大学古本订》一卷、《说文重文考》一卷、《阙文考》一卷、《逸文考》一卷、《东城记余》一卷、《堪舆杂说》四卷。[695]

吴荣诰,字紫封,钱塘人。光绪元年(1875)举人,候选同知。少工制艺,岁科则驰骋文场,朔望则蜚声书院。年逾四十始膺秋赋,遇不偿学矣。[696]

朱锡荣,仁和人。光绪元年(1875)举人。[697]

王耕,改名鼎祺,字伯由、子劝,号稷堂,仁和人。同治四年(1865)举人,教习知县。循谨嗜学,设帐传经,多所造就。卒于京邸。[698]

朱宝箓,字笙陔,海宁人。廪贡,试用训导。工时艺,宗法韫山堂。著有《卅二学诗草》二卷。[699]

高念曾(1838—?),字子怀,号味琴,钱塘人。光绪元年(1875)乡试中式第66名举人。候选训导。著有《两浙节孝录》十一卷。[700]

汪蟾采,字德茹,仁和人。同治四年(1865)举人。[701]

杨鸿元(1826—?),原名恒源,字胪伯,号澹泉,仁和人。同治三年(1864)优贡第3名,七年(1868)朝考一等第2名。十二年(1873)乡试中式第22名举人。光绪二年(1876)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改主事。以道员分发江苏,办理海运、粮储事数十年。著有《四素居集》。[702]

高绶曾(1827—1887),改名光煦,又名传锦,字子容,仁和人。岁贡,候选训导。著有《贻砚堂诗集》二卷。[703]

黄传耀(1845—?)[704],字辅臣,号子眉,仁和人。家贫落魄。光绪二年(1876)乡试中式第75名举人,三年(1877)进士。签发山左,依然落拓。大吏知其能文,命阅书院课卷,且派内帘。及补章丘知县,政尤繁剧,惧不能理。遽发痰疾,仰药而卒。[705]

孙轨,富阳人。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官知县。[706]

何学郑,字康来,钱塘人。官安吉训导。与修《湖州府志》、《安吉县志》。[707]

孙炳奎,字仁甫,仁和人。辑有《同仁祠录》二卷。[708]

叶清,钱塘人。同治间恩贡。[709]

高文鋆,字伯钟,号级堂,海宁人。廪生。诗法忠雅堂,与许仁杰(1843—1899)、倪钟祥(1843—?)、蒋学坚(1845—1914)称“薇山四子”。以疾卒,年二十八。著有《始存草》一卷。《词综补遗》录其词1首。[710]

毛夔,字子球,号南谷,钱塘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光绪六年(1880)官铁岭知县。与兄庚(字西堂)同有善书之名。[711]

待考者:朱景兰、马受臧、冯兆才、周以文、杨一鹏、翁文濬、唐兆松。

【附录】

上海图书馆藏有东城讲舍课卷原稿,封面署“东城讲舍肄业生员丁梦松,内课第二名”。四书文一篇,题《亦在车下》;赋一篇,题《赋得芦花被赋(以“夜月生香雪满身”为韵)》;试帖诗一篇,题《赋得美人娟娟隔秋水(得“韩”字五言八韵)》。末评:“情文相生,稍欠锤炼,排律误作五言。”按上虞廪生丁梦松,参校《上虞县志》[712],未知是否即此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