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
传统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认为在一个交易费用为零的世界中,企业只是一个生产函数,不存在制度上的研究意义。科斯等认为现实世界中是有交易成本的,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用一个长期合约取代了市场上的一系列合约。我国学者张五常、周其仁等进一步丰富了相关理论,提出企业是由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组成的市场合约,认为企业是与产品市场相对应的要素市场。企业的根本目标是追求利润,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生存规律是优胜劣汰。企业追求利润的途径除了提高收入外,还包括降低成本,通过购买技术、获得专利授权或组建联盟等方式参与合作创新,能够实现研究开发和技术的外部化,在技术方面赢得经济上的优势。
(1)企业的分类
从经济性质方面,可根据投资主体分为全民所有、集体所有、私人所有、混合所有企业;从企业的组织形式方面,可根据组织生产经营的方式分为独资、合伙、公司、合作社等类型。
(2)企业的组织结构
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通常由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等机构和部门组成。企业的组织结构随社会变革,逐步发展为动态过程,根据外部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和竞争性,企业的组织结构根据企业的目标和战略规划进行调整,随着技术创新发展模式的演变,企业的组织趋向扁平化和弹性化。
(3)企业的人员、评价和激励
企业的人员与企业基于“资本雇佣劳动”关系,依靠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企业对人员的评价和激励由企业雇佣人员、人员的招聘计划和规模、甄选条件、绩效评估以及薪酬福利等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和影响因素等决定。
高等教育存在的合法性,可以抽象为两种哲学:一种是基于认识论、以自由价值为导向的,以“闲逸好奇”的精神追求高深的学问;另一种是基于政治论的,强调探索高深知识不仅仅是出于闲情逸致,更对国家有深远影响。费希特认为大学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具有专门知识的学者,二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道德信念。高等学校主要有三种社会职能:①培养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②发展科学,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社会职能;③为社会服务,是现代高等学校新的社会职能。在这三种职能中,培养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立足之本,也是高等学校与其他类型组织的根本区别,大学培养的学生,在读或毕业后,自行创业或就职于高科技公司,这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是科技创新的真正活力所在。
(1)高等学校的分类
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主要有三种类型: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和自治体制。潘懋元先生等提出,中国的高等学校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学术型大学、应用型本科高校和职业技术高校。
(2)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
在管理体制方面,我国高等学校先后经历了校长负责制时期(1950—1956年)、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时期(1958—1977年)、新的校长负责制的探索时期(1976—1988年)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时期(1989年以来)四个发展阶段。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与学科密不可分,起主导作用的学术群体将学科以组织结构形式进行划分。现代西方高等学校通常自下而上按等级分为三个层次:系、学部(学院)和大学。根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教育部直属71所学校的院系结构组成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学校下属学院和学系并存;学校下属仅有学院;学校下属为学部,学部下属为学院;学校下属仅有学系。
(3)高等学校的人员、评价和激励(www.daowen.com)
高等学校主要由教师和学生组成。教师,是从事知识生产的学术职业。大学是生产知识的中心,其核心人员是以教授为主体的学术从业人员,主要进行教学、科学研究和少部分的院校管理工作。大学的教授在传统上具有学术自治权,随着高等教育越来越多地受政府、工业界以及私人捐赠者等的影响,高等教育的问责开始影响教师的学术生涯。高等学校普遍从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学术评估和业绩评价。
对高等学校教师来说,学术生涯的重要发展是晋升和聘任,教授各个职级之间的晋升通常有3—6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要求,而评价标准也是基于教师在学术方面取得的成绩。对于教师的学术评价,基本要求包括取得博士学位、授课资格等,近年来随着大学对科学研究职能的重视,在对教师的绩效评估中也逐步加重了对科研的考量。
3.科研院所
我国的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统称为科研院所。科研院所主要在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和重要公益研究领域开展创新活动,主要科研活动围绕探索、开发创新性公共知识产品展开。2013年,我国共有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3 651个,其中中央属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711个,地方属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2 940个,科研和开发机构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40.90万人,科研和开发机构研究与试验发展政府资金经费支出1 481.23亿元,科研和开发机构研究与试验发展企业资金经费支出6.95亿元。科研院所的组织特点可以概括为:技术人员密集,拥有技术上的相对优势;组织的目标是完成上级下达的科研任务;科研院所的资产中经营性资产比例较低。其本质特征体现为两点:一是依靠公益性知识产品实现收益,二是依靠政府及中介组织交易实现收益。
(1)科研院所的分类
张杰军等以科研院所提供科技产品或服务的竞争性质为主要纬度,兼顾科研院所科研活动所处的研究阶段和科研机构的规模等,将科研院所分为四种类型:①依靠不可替代、完全非竞争性的技术手段,从事为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以及科普提供基本支撑的基础性工作或者进行基础性研究,产出具有不可替代、非竞争性质成果的科研机构;②具有公益性质的科研机构;③专门从事基础研究的机构;④直接进行面向市场的科研开发、成果转化等的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将科研院所分为四类:一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组建若干科研任务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的创新研究院,探索政产学研开放协同、共同参与的新型治理架构;二是面向基础科学前沿,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若干卓越创新中心,力争在优势学科领域形成一批具有鲜明学术特色的世界级科学研究中心;三是依托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若干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大科学研究中心,实现高效率开放共享、高水平国际合作、高质量创新服务;四是面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行业、区域发展的独特需求,通过持续重点支持、与地方和行业共建、科教融合等多种治理方式,做强一批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的特色研究所。
(2)科研院所的组织结构
科研院所通常采用四种制度模式:企业制度模式、事业单位模式、政府机关模式和公益类模式。科研院所的运行从项目申请开始,提出科研计划,以竞争的方式获得政府或同行专家的认可后取得承担项目或课题的资格,当获得相应的科研经费后,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知识生产。
我国科研院所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1985年至1992年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第一阶段,这一时期主要政策走向是“放活科研机构、放活科技人员”。在此时期,很多科研院所成为独立的经济单位,同时具有多种发展目标和体制,有了“一院两制”的提法,出现了事业、企业、公益部门等多种体制并存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的科研院所第二轮科技体制改革,推动部分应用类科研院所转制为企业,以推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加速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此后,科研院所逐步实施了分类改革,以组建科技企业、划归地方、并入高等学校等事业性单位的组织形式进行了制度改革。乔传福等提出,我国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就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用来规定、协调创新性公共知识产品的生产、交换、消费等诸多经济关系从而实现科研院所收益,使其形成内在发展动力的一整套秩序和规则”。
改革之后的科研院所因其科研经费来源多由政府资助,作为国家科研机构,强调以科技创新活动服务国家、造福人民,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作用,在事关国家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关键性重大科技问题上,提供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源泉。
(3)科研院所的人员、评价和激励
科研院所的人员组成、评价和激励方式与其性质相关,包括偏向于企业管理模式、偏向于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偏向于政府机关模式和偏向于公益类组织管理模式。其人员评价、晋升等激励制度,核心作用在于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提高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现组织机构的战略目标并不断提升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活动代表着不同的科技创新类型:企业是以市场需求驱动的发明与技术创新的主力,能够对经济增长作出直接贡献;高等学校在兴趣和探索发现的驱动下,为社会贡献新知识,为社会提供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科研院所以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为主要驱动力,实施国家战略层面的研究,提升国家竞争力。这三类组织参与创新的共同目标是推动技术的发展,而对各自组织来说,共同追求的价值是提升组织声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