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可以概括出协同创新系统的基本特征:①协同创新主体所处的环境具有动态性、开放性和非平衡性;②协同创新的主体具有异质性;③创新主体之间的交互具有非线性、动态不连续和复杂性,系统具有耗散结构;④创新主体具有组织学习的能力,系统具有进化性。创新主体之间的非线性作用,导致系统宏观层面的涌现和系统的自组织。
运用经典三角形理论和三螺旋模型,建立了本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OECD认为,创新和技术进步是生产、分配和应用各种知识的各角色之间一整套复杂关系的结果。一个国家的创新实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高等学校和公共研究机构以及在这些机构工作的人们如何相互联系起来成为一个知识创新和使用的集合体。本书在市场、学术权威和行政权力三种力量的分析框架下,构建由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作为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复杂自适应系统。由此,本书建立的基于复杂自适应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如图2-3所示。
图2-3 协同创新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分析框架
为了研究创新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运用多主体理论研究协同创新系统中的合作机制问题,重点将进行如下方面的工作:
(1)通过对现实系统的梳理,辨识系统的环境、系统结构、系统功能和系统要实现的目标,建立系统内创新主体的区别和联系。(www.daowen.com)
(2)抽取协同创新系统中的关键属性,为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主体属性,主体属性反映现实系统中的成员特性,概念模型从主体的标识和主体的行为标准两个层面建立属性。
(3)建立基于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系统合作模型,制定创新主体之间的交互规则、系统的演化机制和相关约束条件。
(4)通过协同创新系统的运行,研究环境、机制和系统主体行为对系统总体合作效果产生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