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等学校自组织协同创新系统

高等学校自组织协同创新系统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协同创新系统中的组织具有不同的组织目标、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基于共同的科技创新目标而聚集。协同创新系统是不同创新主体在共同的目标下,将现有的机制体制进行拆分和重组,通过不同形式的组合形成新的创新机制。协同创新系统中每一类创新主体具有自身的组织发展目标,拥有有限的资源和能力,能够为实现自身目标主动采取行动,系统的整体特性自下而上通过创新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涌现出来,具有自组织性。

高等学校自组织协同创新系统

协同创新系统构成了一个复杂自适应系统,根据霍兰提出的复杂自适应系统的七个要点,协同创新系统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1)聚集。协同创新系统中的参与者,可以根据主体的组织特性进行分类,如政府、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是多个主体的聚集。同时,聚集的主体之间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经过各类主体之间的不断聚集,形成了一个新的群体,在系统中像一个单独个体行动。创新参与主体的聚集可能形成多种复杂的结构和交互手段,由于国家重大需求在研究问题上按创新链条中的功能进行划分,创新主体中的企业多依据产品、服务和顾客导向设立组织结构,而大学和科研院所通常根据自身的专业性按照基本功能划分组织结构,协同创新需要组织在机制体制上进行改革,建立能够开展跨组织、跨团队、跨领域的研究机制,“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

(2)标识。协同创新的目标同时兼顾效率和效果,“国家急需”体现的是对效率的追求,“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则是对创新效果的要求,在竞争中形成领先优势。协同创新系统中的组织具有不同的组织目标、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基于共同的科技创新目标而聚集。标识既可以包括不同的创新主体共同围绕某一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而形成的合作,也包括因此聚集活动后形成的声誉和品牌效应,代表在某一技术领域的地位或竞争力。

(3)非线性。协同创新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个体适应环境和规则的表现,各类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呈现非线性特征,基于要素之间的不同组合或不同的机制,体现出系统整体层次的涌现。

(4)流。在创新过程中,参与创新的主体依据自身资源禀赋的不同,在人、财、物、已有知识存量等多个方面实现要素流动,形成多种层次的网络,这些要素流动的速度和效率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乘数效应或再循环效应,从而形成创新绩效的提升。(www.daowen.com)

(5)多样性。协同创新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受国际环境、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等影响,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参与创新的主体也具有不同的组织环境,组织环境与创新环境发生交互性影响,是适应环境和改变环境的双向过程。协同创新的参与者具有充分的多样性,政府包括各级政府,以及不同的政府主管部门,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在性质、规模、功能等方面具有多种分类,不同类型的主体之间的非线性作用,导致创新系统演化过程中呈现出复杂的性质和状态。

(6)内部模型。协同创新系统的主体具有一定的自治性,主体通过与环境的信息交流,一方面,适应了环境,主体自身内部进行了相应的变革和演化;另一方面,主体也能够改变环境,使得创新主体之间的交互不断进行演化。由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基于生存和发展的本能,主体之间会以竞争和合作的基本方式不断互动,并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改进自身行动策略,从而推动整个创新系统向均衡状态演化,形成科学、合理的创新模式和机制。

(7)积木。技术的演化过程说明了新的技术产生的过程,即基于过去技术的不同组合。协同创新系统是不同创新主体在共同的目标下,将现有的机制体制进行拆分和重组,通过不同形式的组合形成新的创新机制。

协同创新系统中每一类创新主体具有自身的组织发展目标,拥有有限的资源和能力,能够为实现自身目标主动采取行动,系统的整体特性自下而上通过创新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涌现出来,具有自组织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