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如何克服自身的自私性,由个体行为转为合作行为,是非常值得研究的社会现象。斯科菲尔德在对研究维持合作的主要著作进行评述时,提出合作的根本性理论问题是个人通过何种方式来获知他人的偏好和可能的行动。这是一个共同知识的问题,因为个人不仅需要知道其他人的偏好,还必须意识到他人也知道自身的偏好与策略。现有关于合作问题的研究,基本上是以制度研究路径,形成了如下几类代表性理论:
1.3.2.1 理性选择理论
诺思提出,制度是一个社会博弈的规则,是一些人为设计的、形塑人们行为互动关系的约束。制度由正式的规则、非正式的约束(行为规范、惯例和自我限定的行为准则),以及实施机制的有效性三部分构成。制度的基本角色是人类的合作问题,制度的演化会创造一种合适的环境,有助于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复杂的交换,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为了解释人类的行为,需要从行为的动机和对环境的辨识进行分析,人类不仅有财富最大化行为,还有利他主义和自我约束的行为。由于人类心智能力和对环境辨识的不确定性,演化出简化处理过程的规则和程序,由此形成的制度框架将人类的行为进行结构化,决定了行为人的选择。制度在社会中具有更为基础性的作用,是决定长期经济绩效的根本因素。
为了鼓励组织内的成员实现目标,需要激励机制。激励分为基于行为的激励(如关注工作的程序性)和基于结果的激励(注重产出,即完成组织目标的效果)。愿景式驱动的企业发展战略强调组织创新和长期发展的影响,提出具有长远企业愿景的公司,其经营目标、战略与行动适应变化的环境是企业不断自我革新的原因,企业更关注长期的绩效。个人和组织的行为动机包括亲和、公平需要、成绩、胜任力和自我实现等,同时他们也追求自身行为在制度上的合法性。期望理论提出,行动者采取某种行为方式的强度取决于期望值的强度,即行动者期望某种行为方式引发的结果,以及这种结果对行动者可能产生的价值或吸引力。
以科尔曼为代表的理性选择理论,用系统组成部分的行为解释了社会系统中的系统行为。理性选择理论提出了四个理论前提:第一,个人是自身最大利益的追求者;第二,在特定情境中有不同的行为策略可供选择;第三,人在理智上相信不同的选择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第四,人在主观上对不同的选择结果有不同的偏好排列。理性选择可以概括为最优化或效用最大化,即理性行动者趋向于采取最优策略,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收益。该理论认为,规范是社会认定的,对各种行动进行控制的权利,这种控制的权利不是由行动者掌握而是由行动者之外的其他人掌握的。规范向人们指明了什么样的行动是正确的,它是人们有意创造的,其实施常常伴有各种赏罚措施。
制度中的评价是影响绩效的重要因素,评价机制引导合作的行为,降低了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对维持和促进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1.3.2.2 声誉理论
Geringer将影响合作伙伴选择的因素分为两类:“任务导向因素”和“关系导向因素”,任务导向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技术与资源的互补,关系导向因素则包括文化、过去的经验、规模和结构等。Dacin等进一步提出了合作伙伴选择的共赢策略,即选择的合作伙伴不但能够帮助组织实现目标,其加入联盟后也能够从中受益。声誉能够影响合作的绩效,绩效也能够影响合作的声誉。
就如何开始合作的问题,多个研究提出信任和声誉是合作开始的起点。信任被定义为相信某一方的承诺,在交换关系中相信其通过履行义务实现承诺,较高水平的信任能够形成聚合性的合作行为。信任是基于交易方过去直接或间接的合作经验和表现的经验性行为。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是文化对经济的影响途径和表现形式,它会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经济效率。
声誉机制是对组织过去交易可信任度的描述,是组织合作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社会规范。Barnett等在综述了49篇关于声誉文章的定义后,提出声誉可以看作由观察者本能地、综合地对公司作出的评估意见,这种评估应当是客观的、全球化的。声誉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对组织或个人具有明显的激励效果。声誉在经济学中的意义在于当前绩效对未来收益的影响。Krep作为声誉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提出声誉是一种交易资本,其产生的基础在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声誉既不容易建立,也不容易销毁,企业作为组织,应当建立并维持声誉,以应付交易中不可预见的情况,声誉关系组织的长期利益。(www.daowen.com)
已有的研究表明,声誉理论是多阶段合作博弈过程中的重要机制,声誉是一种无形资产,当前的合作取决于上一阶段组织的声誉,而现阶段的声誉对未来也具有相应的效用,声誉是降低交易中不确定性、提升交易效率的重要手段。
1.3.2.3 博弈论
博弈被认为是研究自然和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合作行为最有力的手段,理解各种复杂系统中合作和竞争关系的演化以及合作产生的条件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且备受关注的课题。博弈论是研究利益冲突情况下决策主体理性行为的选择和决策分析的理论,即研究理性的决策者之间在竞争合作中的行为。纳什提出,合作是因为假设两个个体可以一起讨论面临的情况,并就一个理性的共同行动计划达成一致。
经典博弈论和演化博弈论从多个角度研究了合作的演化问题,其基本问题是在大群体的情况下合作是否能够产生以及怎样得到巩固。Fernando分析了在一个大群体中,其成员随机地成对匹配参与无穷重复囚徒困境,采取完全合作、完全背离和针锋相对三种策略的情况,提出在合作的产生和巩固中,互惠行为十分关键,存在互惠的针锋相对策略初始频率的一个临界状态,当且仅当其频率超过这一临界值时,合作会长期出现。
Robert Axelrod是研究合作及其复杂性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基于对追求自身利益的个体研究提出了合作理论,认为“一报还一报”的善良策略是合作的最佳策略,合作能发展的两个关键前提是:(1)合作要基于回报;(2)未来的影响要足够重要以使得回报稳定。合作的基础不仅是真正的信任,更是关系的持续性。从长远来说,双方建立稳定的合作模式的条件是否成熟比对方是否值得信任更重要。增加未来的影响、改变对策者收益值、改进辨识能力是促进合作的关键手段。他还进一步将两两合作拓展到多人合作,对两人囚徒困境博弈发展、多种环境下的冲突和合作以及基于主体的合作模型等领域进行了有意义的拓展,研究社会环境中的合作规范如何建立,提出元规范是维持局部稳定的机制,能够提高和维持合作水平。
国内学者张朋柱等从群体成员间博弈的目标、战略、利益、合作委托出发,提出了非完全共同利益群体合作博弈动态演化的过程和机制,并提出了合作竞争微分动力模式、合作满意度和合作意愿度模型等,在解决合作、冲突、激励等问题方面提出了方法和经验。陈劲等采用两群体反复博弈—复制动态演化博弈方法,研究了合作、不合作、协同三类策略的产学研合作动态过程,提出促进产学双方均采用协同创新策略,避免合作双方出现“囚徒困境”和均不合作的局面,对提高全社会的创新水平和创新收益具有重要作用。曹霞等依据合作决策的动态变化,构建了“合作—不合作”和“积极合作—消极合作”两阶段的产学研合作博弈模型,提出产学研合作创新中选择积极合作策略的企业和学研机构存在最佳合作规模,积极合作节点具有较高节点度,且积极学研机构多与积极企业合作。
就协同创新中的合作问题,董微微研究了基于复杂网络的创新集群形成与发展机理,认为协同创新的形成是“有向选择”的结果,需要在众多不同质的主体、异质性创新产品、不同创新模式中进行选择和局部优化。主体之间通过学习、模仿、突变、选择等机理的作用,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任锦鸾对创新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和创新系统与环境的相互适应进行了定量化描述,证实了在创新合作中形成的创新网络是最合理的创新组织方式。李振华以价值网络为基础,对企业协同竞争机制的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协同竞争是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以追求系统整体最优为目标而发生的系统各要素之间步调一致的协调行动。项杨雪提出了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过程和能力框架,通过实证研究证明高校知识生产能力与知识转移能力存在着一定的排斥作用,知识生产能力是影响高校参与协同创新的主导能力因素,在较强的外部投入机制作用下,高校科研系统内部能力之间的协同关系显著影响协同创新绩效。
基于制度建构视角的合作理论从合作的原发性诱因开始,提出评价机制对合作动机的影响,进而影响合作的行为和结果,声誉理论建立了合作开始阶段关于合作伙伴选择的基本框架,博弈论则研究了主体之间复杂的冲突和合作方式,提出了合作的策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