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校协同创新合作机制研究:开放式创新与协同创新的重要性

高校协同创新合作机制研究:开放式创新与协同创新的重要性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开放式创新和协同创新Henry Chesbrough提出了“开放式创新”的概念,认为企业应当同时利用内部和外部所有有价值的创意,同时使用内部、外部两条市场通道。

高校协同创新合作机制研究:开放式创新与协同创新的重要性

1.3.1.1 以技术和市场为驱动力的创新研究

Schumpeter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使用“创新”一词,认为创新是“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和“企业家对生产要素新的组合”,是原始生产要素经过重新排列组合为新的生产方式,以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经济过程。Freeman首次提出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从制度与产业结构上分析了创新的系统性,并提出国家创新系统是由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中各种机构组成的网络,这些机构的活动和相互影响促进了新技术的开发、引进、改进和扩散。他将创新分为四类:渐进式创新、突变式创新、新技术体系和新技术范式,强调了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和社会创新结合起来的必要性,新科技革命会引起生产函数的一系列迅速变动,新技术范式上的变化使得潜在生产率出现“量子跃迁(quantum leap)”成为可能,并伴随着大规模组织和社会变革产生。Nelson提出,技术进步来自企业以利润为方向的投资,利润来自成功的创新,他在分析正统理论提出的利润最大化和经济均衡的观点上,从模仿、大企业抑制投资的程度,以及技术变化等因素分析了企业在竞争环境下的行为,运用演化理论关注企业追求利润和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和随机因素,解释企业创新如何促进长期经济变迁。

Patel和Pavitti结合新技术的发展,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决定一个国家技术学习方向和速度的国家制度、激励结构和竞争力,国家之间创新绩效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创新系统的实效性和多样性。Porter将国家创新系统的微观机制与宏观运行实绩联系起来,提出了国家优势的四个决定性因素: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的支持性产业,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状况,并提出竞争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力地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在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学者们进一步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来研究创新和经济之间的关系,Wiig认为广义的区域创新系统应包括:①进行创新产品生产供应的生产企业群;②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机构;③进行创新知识与技术生产的研究机构;④对创新活动进行金融政策法规约束与支持的政府机构;⑤金融、商业等创新服务机构。

基于技术-经济范式的创新研究将创新主体主要定位于企业,认为技术和市场是创新的驱动力要素。需求—技术—创新—需求的循环往复过程,突出技术在推动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创新是一系列和技术相关的机制,技术的进化机制是“组合进化”,技术通过经济表达,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并引起新的安排——新技术和新的组织模式。创新是技术商业化的过程,技术与市场结合后,所产生的价值和利润吸引组织或个人在利益的推动下开展广泛的合作,实现创新的价值。

1.3.1.2 知识生产模式变迁驱动的协同创新研究

20世纪末,知识生产的研究环境发生了革命性变迁,Michael Gibbons等人提出知识生产模式从以科学为基础的学科“模式1”,转变为以研究为基础的应用“模式2”。在“模式2”中,知识生产是更大范围的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基本特征可归纳为:①应用情境中的知识生产,应用已经不单纯只为工业界进行产品开发,而是根据社会的需求和更加分化的知识进行研究开发;②知识探究的跨学科性;③知识生产异质性与组织多样性,多种不同的组织和机构共同创造知识,灵活性和反应时间是关键性因素;④社会问责与反思性;⑤综合的、多维度的质量控制。Gibbons等人将“模式2”的知识资源和社会基础归结为高等教育和研究的大众化,潜在的知识生产者数量的扩张与需求方对专业知识需求的并行扩张为这种知识生产模式创造了条件。知识生产模式变迁的外部驱动力促成了协同创新发展的演变。

1.开放式创新和协同创新

Henry Chesbrough提出了“开放式创新”的概念,认为企业应当同时利用内部和外部所有有价值的创意,同时使用内部、外部两条市场通道。技术的广泛传播形成强大的外溢效应,在公司、消费者、供应商高等学校、国家实验室、行业工会和新建企业之间形成重要的技术蓄水池。Joao Leitao基于网络知识和簇群的角度,认为开放式创新下内外创新资源可以融汇为一个国际性簇群知识网络,并指出大学应该是各学科知识簇群领域的关键所在。创新生态系统论从企业仿生学角度解释企业创新,是开放式创新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认为企业自身的创新系统是一个生命系统,与其他企业的创新系统组成创新大系统,关注创新的系统性、层次性和合作性。

Teece认为创新本质是一个动态、集体、多功能、多部分和多地域的合作过程,其复杂性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一是创新过程要求掌握多种资源,二是创新过程必然包括一系列协调过程。创新需要复杂的相互作用,多样性组织的相互协调,这种互动是纵向的、水平的、边界的,需要特定的组织结构来维持互动的有效性。Teece等提出的动态能力理论,强调“动态”是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能力”是指战略管理在更新自身胜任力以满足环境变化的要求方面具有关键的作用,是一种整合能力。他提出了过程—位势—路径的3P模型,组织过程包括三种角色:协调、学习和结构重组,企业不仅要适应经济生态系统,也要通过与其他企业、机构的合作来实现创新。

在开放式创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协同创新,英文为Collaborative Innovation或Systematic Innovation,协同强调的是广泛的参与者和不同层次参与者的相互依赖性,其基础是日常的信息交换,工作流程中的沟通,以及共同工作和活动。创新意味着共同实施技术变革,强调在合作过程开发新技术的重要性。Chapman等人提出,未来的挑战在于协同创新,企业将其活动、知识和能力在某种结构化的框架下,形成持续发展的相互合作关系,是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益。企业间的协同,以及传统企业和新兴企业形成的联盟,已经成为竞争的关键要素。

20世纪70年代以来,创新研究中逐渐开始关注创新主体的复合性,从局部的、个体的创新,开始运用系统观关注创新在复杂系统中的动态过程。Mowery阐述了创新过程的动态化,创新要素在经济和技术发展中不可分割,科研组织的结构性变化为国家资源的探索和发展作出了贡献。这一时期的学者从国家、地区、高等学校以及工业的层面探讨创新要素的互动,关注高等学校对技术发展的支撑作用,开始以系统为框架考虑创新问题。由于创新系统理论具有明显的层次性,Lundvall提出,技术创新是合作者相互作用的学习过程,强调基于结构化和制度化体系内的国家创新能力,创新系统是一个国家内部的各种要素和关系的集合,他们相互作用于新的、有用的知识产生、扩散和使用中。David和Foray进一步概念化系统层次上的知识创造和分配,提出知识组织包括产业、科研中心、政府和公共机构等与创新有关的知识分配过程。Padgett和Powell提出,创新是一种结合或者其他事物以某种可能的形式重组,组织是一系列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在人群之中流动,重新组合后形成因果关系,通过渗透到组织的其他部分再创造出相互作用的整体。

国内学者提出,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关键,企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非政府组织等主体之间为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的创新路径。陈劲等提出“协同创新是形成以高等学校、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营利性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通过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产生系统叠加的非线性效用”。李忠云等认为,高校协同创新是“高等学校内部各学科教师之间、高校与高校教师之间以及高校教师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研究者、生产者、管理者之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技项目,解决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以及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合作攻关,从而力求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这些概念的共性在于突出强调了参与协同创新主体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协同创新的相关主体,主要包括企业、高等学校、研究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部分学者认为政府也是协同创新的主体,还有学者提出横向协同创新的相关主体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虚拟组织等。关于内部协同创新,学者从核心要素和若干支撑要素的协同创新模式、机制及过程模型、影响因素及效应等展开研究,比较共性地认为技术和市场是协同创新模式的内部影响要素。此外,组织、战略、文化、制度、管理等对协同创新的效应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

陈劲等在Veronica Serrano等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协同创新是将各个创新主体要素进行系统优化、合作创新的过程,协同创新可以从整合以及互动两个维度来分析,根据两个维度上的不同位置,协同创新是一个沟通—协调—合作—协同的过程”。其提出的理论框架如图1-1所示。

图1-1 协同创新理论框架

资料来源:陈劲,阳银娟. 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 科学学研究,2012(2):161-164.

何郁冰进一步提出,协同过程是“战略—知识—组织”的要素协同,协同创新的过程和模式选择受到合作各方的利益分配机制、合作历史、组织间关系,以及企业吸收能力、创新复杂度和产业环境动荡性的影响,提高协同创新绩效的关键在于综合考虑“互补性—差异性”和“成本—效率”的动态均衡。

图1-2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框架(www.daowen.com)

资料来源:何郁冰.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 科学学研究,2012(2):165-174.

杨继瑞等从系统动力学角度提出,协同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内外部要素的互动过程,创新能力的提高受内、外部众多因素的制约,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协同度越高,系统的整体功能越强,并通过分析协同创新的动力与制约因素、各因素间的因果反馈关系,构建了协同创新的系统动力学模块。在梳理了近年来我国协同创新相关理论研究后,杨林等提出,系统科学、复杂网络、开放式创新、三螺旋理论是协同创新的重要理论基础。“协同创新的本质是合作创新,是由企业、政府、研究机构、中介机构,甚至消费者通过特定的契约关系构成的复杂网络。”

3.协同创新的合作动机

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带来了世界范围内的整合,全球创新的社会和政治动因在于:(1)政治民主化的推广;(2)大量社会运动的兴起;(3)领导、管理、组织人力生产产品和服务过程中的创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7年的报告中提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这意味着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实现资源最佳配置。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刻都重视强化合作,以共同改善经济、扩大发展的受益面并解决日益增长的全球挑战。在此背景下,产业技术创新的演进过程从简单线性创新逐步发展为复杂网络模型,演化过程可以分解为技术推动模型、需求拉动模型、相互作用模型、链状创新模型和网络创新模型。多数国家和企业开始选择“创新网络”(Network of Innovation)作为技术合作方式,以加快企业能力开发,提高对环境变化的影响速度,降低技术竞争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产业组织垂直一体化的组织结构因其科层组织的刚性而逐渐被外包、战略联盟、虚拟企业等柔性的网络组织所代替。历史上头一次,经济组织的基本单位不是一个主体,也不是集体,而是网络,由许多主体及组织组成,并且不断修正以成为能够适应支持环境与市场结构的网络。

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掀起了第三代科技革命浪潮,改变了人类交互的规则和合作的方式,人类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迅速提升。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组织和人们,在新的通讯方式下开展新的合作或深化原有的合作,世界开始从垂直的价值创造模式(命令和控制)向日益水平的价值创造模式(联系与合作)转变。生产不再仅仅由一个纵向一体化的企业独立完成,而是由网络组织中的成员企业跨越各自边界共同完成。

在这些挑战下,组织战略管理的重点开始由传统的经营宗旨制定转向愿景驱动型管理,由适应环境变化为主的竞争定位理论转向以创造未来为主的核心竞争力理论,由以竞争为主导转向竞争与合作并重。Williamson、Bidauh、Fischer、Robertson、Gatignon,以及郭晓川等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对合作创新的动机进行研究,提出技术商品本身具有的无形化、绩效不确定性、交易过程机会主义等特征,决定了技术交易成本较低的方式是建立在重复交易和信任基础上的相互沟通、彼此信任、共担风险、合理划分收益的合作创新关系。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结论是协同创新能够节约合作各方的交易成本、实现知识技术的独占、降低R&D成本、分散技术创新风险、将科技成果的外部效应内部化、弥补创新资源的不足、降低过度竞争、获得规模经济等。

4.协同创新的绩效

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探讨了投入和产出的关系。生产函数描述的是在特定的投入组合下企业的产出Q ,通常最常用的投入品包括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在经济学分析中,最常使用的是假定生产中只使用劳动(L )和资本(K )两种生产要素,则生产函数表达为:

通常,生产函数中用人力资本情况来体现劳动(L )的投入,衡量组织中的人采用两个维度:人的数量和人的专业性。数量体现出组织的规模,组织根据人的数量来确定决策、沟通和协商等机制;专业性则反映组织的能力,体现在受教育程度、培训、经验等多个方面,具有较高专业性的人能够更好地进行知识再生产。

生产函数是假设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技术水平的。技术水平发生变化,则生产函数发生相应的变化,生产函数表示技术效率条件下特定的投入组合有效使用时带来的最大可能性产出。知识生产函数,用来量度研究开发和知识溢出对生产力增长的影响,其基本假设是将创新过程的产出看作创新投入的函数,可表示为:

知识生产函数具有广阔的使用范围,可用于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还可以拓展到区域和国家间的比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科技统计的国际标准化和规范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研究并制定了一整套科技统计手册,其基本逻辑关系也是基于R&D的投入和产出关系。《奥斯陆手册》是OECD向成员国推荐的测度科技与创新活动、收集和解释创新数据的指南,其中提出三种产业创新,即高技术产业创新、服务产业创新、中低技术产业创新。其中,研发在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而其他产业在更大程度上依赖知识和技术的采用。

国内外学者对于技术创新绩效主要有两种观点:(1)技术创新绩效体现在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的效率上,据此对技术创新绩效的评价指标也分为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2)技术创新绩效体现在技术创新活动的产出和对企业的影响上,对技术创新产出有代表性的分类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学术或技术效益和混合效益。我国学者高建等提出,技术创新的绩效指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效率、产出的成果及其对企业商业成果的贡献,包括技术创新产出绩效和技术创新过程绩效,其中产出绩效表现为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和影响,过程绩效表现为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执行的质量,通过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变量来反映。从技术创新过程的角度分析,技术创新能力主要由创新投入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创新生产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创新管理能力以及创新产出能力构成。Branstetter和Sakakibara通过对日本政府组织和资助的科研联盟进行计量经济分析,证实R&D溢出与联盟的创新产出具有正相关关系,与联盟成员间的市场竞争程度弱相关,并认为对于科研产出来说,科研联盟的设计比投入资源的水平更重要。

基于知识生产模式变迁视角的创新研究进一步扩展了创新的驱动力,认为知识生产过程的复杂性促进了多种创新主体的合作,创新的研究范围从企业逐步扩展至高等学校,在系统观层面从国家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系统关注创新的整体性。创新主体拥有资源禀赋的不同和资源的互补性,是协同创新合作的基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拓宽了合作的需求。知识生产函数为协同创新绩效的评价提供了奠基性研究思路,并经由OECD等国际组织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动创新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