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主流型”模式的作用与缺陷
“专业主流型”模式是指学生主修一个专业的分流模式[6]。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高校实行的是将所有的学生都分流进入“专业主流型”模式,学生没有选择余地。当时这一模式的突出特征是指令计划性,为了培养国家建设急需的各生产部门、行业的专才,高校将学生分流到“对口”的专业领域,让其主修一个专业方向,设置必修课程、固定班级和课堂,对学生进行长期培训,中间不允许更改,随着年级的升迁,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年,然后才能毕业。
在我国特定历史时期,高校按照国家建设的需要所形成的“专业主流型”模式,确实为国家建设计划培养急需人才起到过极大的作用。大学生在高校主修一个专业,然后按计划分配,流入到与专业“对口”的社会职业,获得了很好的毕业流向。短期内高校通过这一模式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对口”专业人才。但是,学生过于单一的主流专业,且过早专业化,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适应面不宽,严重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发现“专业主流型”模式培养的人才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高等教育分配制度的改革,学生自主择业策略的实施,使人们发现要在就业市场上找到专业完全“对口”的职业越来越困难。在计划经济时代,学生知识面狭窄、适应面不宽的缺陷被“包分配”所隐蔽。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专业主流型”模式的缺陷越来越凸显,因此对这一模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三)“专业分岔型”模式的发展与特点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专业分岔型”模式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分流模式改革的发展趋势。首先是在一些重点大学开始试行“主辅修式”分岔,即为学生开设一些选修课程,使学生在主流专业之外有了其他流向的可能选择。1986年北京大学就开始推行选课制,允许学生在主流专业之外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随后“双专业式”和“双学位式”分岔型分流逐渐在我国高校中展开试验,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以及湖北大学、韶关学院、河南科技大学、广西大学等地方高校都有这方面的试验[7]。最早试行“双学位式”分岔型分流的高校是武汉大学。根据中国与法国政府于1992年正式签署的《中法文化交流合作协定》,武汉大学从1992年9月开始举办“中法经济双学士学位班”,试行“双学位式”分岔分流。目前“分岔型”分流模式已经在我国高校中全面展开,据笔者查阅一些高校的网站,几乎百分之百的高校都设置了选修课程。显然,“专业分岔型”分流模式已在我国高等教育分流中成为一种常规做法。
我国高校实行的“专业分岔型”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1.从满足各方主体需要出发,培养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武汉大学提出,打破以往学校内部各专业学科之间的传统界限,有效地整合和配置武汉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校不同院系的比较优势,把学生培养成既具备主流专业特长,又牢固掌握分岔专业知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中山大学提出从关注学生利益出发,即有利于学生就业出发,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适应能力,为学生开设分岔流动渠道。韶关学院提出从“培养宽口径人才”、“有利于学生就业”出发,鼓励学生分岔流动。
2.以各类学科专业流向为基础,分设多种流动渠道,引导学生选择多种流向。目前最主要的是三种流动渠道:双学位式分岔,即学生在主流专业之外选修另一个专业学位;双专业式分岔,即学生在主流专业之外选修另一个专业,但不获学位;主辅修式分岔,即学生在主流专业之外选修一些感兴趣的课程。武汉大学最初以世界经济、金融和法语三个大类专业流向为“主流”专业,在三个“主流”专业之间进行“分岔”分流,主流国际经济向法语“分岔”,主流法语向国际经济“分岔”;或者主流金融向法语“分岔”,主流法语向金融“分岔”。结构比例是:从这三个主流专业的新生中,挑选10名左右的学生,分流进入这一“分岔型”模式。经过在校四年的学习之后,由学校向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授予武汉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和外国语言文学学士学位。这一模式至今已历时20多年,累计招收学生近千名,其中六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先后去法国高校留学,已有部分毕业学生在法国银行业或企业界就职,还有的承担起中法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工作。中山大学允许本科二、三年级的所有学生从双学位式、双专业式、主辅修式三种分岔形式中自由地选择任何一种。韶关学院目前只开设了双专业式和主辅修式分岔型分流模式。(www.daowen.com)
3.综合运用考试、学分制、选修制等分流策略。各高校在具体运用分流策略时略有不同。武汉大学在试行“中法经济双学士学位班”分岔分流模式时,采用考试和面试等策略选拔学生。最初是在每学年伊始,由世界经济系、金融系和法语系从当年录取的新生中各挑选10名左右的学生,分流进入“分岔型”模式;中间环节实行在学年制条件下的选修制、学分制策略。中山大学主要采用学分制和选修制策略进行分岔分流,该校规定:大二学生第一学年所修读的必修课程平均学分绩点数在2.0以上者,可申请修读辅修课程;大三学生第一、二学年所修读的必修课和限定选修课的平均学分绩点数在2.8以上者,可申请修读“双专业”;绩点数在3.0以上者,可申请修读“双学位”。韶关学院也采用学分制和选修制进行分岔分流,该校规定:修读公共基础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的学分达到40个以上者,可以申请修读第二专业,但毕业时只发主修专业文凭及学位,对于所修读的第二专业,学校开具证明。修读基础课程的学分达到20个以上者,可申请辅修课程,即学生除了选修本专业的课程以外,可以跨专业选修课程。
4.在获得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条件下,高校自主设置分岔渠道,供学生选择。武汉大学最初的“中法经济双学士学位班”分岔型模式是在获得教育部批准的条件下设置的,其具体的分流运行过程有如下几个步骤:一是选拔。新生入学一个月时间内,自主自愿提出书面申请,然后由世界经济系与法语系相关教师组成专门评审委员会对申请者进行面试和笔试,从中择优挑选大约30名学生进入双学位班,并听取法国教师的意见;综合选拔标准主要包括学生的英语水平、数理基础、学习动机、对法国及欧洲的认知程度、交际反应能力、身体条件、性格特征、家庭状况以及毕业志向等。二是分流施教。第一学期学生就开始在主修专业外辅修“分岔”专业流向的课程,如主修经济专业的学生,辅修法语,第一学期由法语系教师授课;第二学期起由法国教师训练口语;进入第三学期由法国教师进行法语强化训练。三是中期流动。为防止学生“本末倒置”(如主修经济专业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法语学习上,而耽误主修专业的学习),一方面允许学生中途退出;另一方面学校每学期末举行考试,成绩不合格者,劝其退出双学位班。此外,部分双学位班学生在四年级上学期可以选择到法国有关高校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法经济双学位式分岔型”分流模式的示范作用下,武汉大学其他形式的“分岔型”模式,如“双专业式”、“主辅修式”,以及其他主流专业外的“双学位式”也大量地建立起来,这些模式在武汉大学被统称为“跨学科人才培养试验班”,如数理经济试验班、数理金融试验班、世界历史试验班、中西比较哲学试验班、WTO试验班、七年制法语医学试验班、国学试验班等。目前,武汉大学还与在汉的其余六所部属高等学校签署了合作协议,本科生可以在各校互选课程,相互承认学分;可以跨校辅修和攻读双学位。
中山大学采用学分制分流,其运作过程是:首先由学校根据需要设置分岔渠道;然后由学生按照学校规定,依据自己的学分绩点数以及自己的志愿或兴趣爱好,向本院系提出申请;最后院系根据学生的申请审查学生资格(包括学生平时成绩、学习态度、家庭经济情况等),报学校教务处批准。
(三)“专业分岔型”模式的优点与不足
我国高校目前正在实行的“专业分岔型”分流模式与“专业主流型”模式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1)“分岔型”模式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主流型模式有利于培养“专才”,但社会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这是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提出的要求。“分岔型”模式通过学生分岔流动,不仅熟悉主流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且掌握分岔专业的必备知识,这就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发展需要。(2)“分岔型”模式有利于学生就业,满足个体需要。“主流型”模式培养的“专才”,虽然具有一定“专门化”的优点,但在社会发展中难以使学生找到完全“对口”的职业。“分岔型”模式通过学生分岔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知识面,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这就有利于学生顺利就业,使个体需要得到满足。
当然由于处在试行阶段,与国外“专业分岔型”模式相比较,我国高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一,专业分岔有比例限制,并不是向所有的学生开放。武汉大学的分岔型模式,并不是完全由学生自由选择的,而是要经过严格考试才能进入,这就有点像选拔优秀人才一样,可能会使学生望而却步。中山大学虽然不举行考试,但每个专业分岔的人数也是有比例的,大致在10%~15%之间;广东韶关学院明确规定专业分岔人数不得超过15%。其二,大多高校的分岔分流集中在课程分岔,而双学位和双专业分岔的人数比例不大,如广东韶关学院主要设置了主辅修式的课程分岔和双专业分岔,而双学位分岔则没有设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