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学分流型”模式的特征与局限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高校的专业分流实行的是“入学分流型”模式,它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强调分流培养“专才”。学生入学就被分流到专业或专业方向,然后进行长期培训,使学生成为某一专业的“专门人才”。第二,专业划分细化。在高校内部取消校、系之间的学院一级建制,以“专业”组成“系”对学生施教。在学系之下,按照国民经济计划中各行业部门的具体要求设置专业流向,专业划分非常具体和细致,特别是工科专业大多按行业的具体产品,甚至按照产品的零部件和具体的工艺环节来设置流向,针对性极强,适应面较窄,如锅炉专业、热处理工艺及设备专业、木材水运专业等。第三,采用“学年制”培养学生。以学年计算学生学习量,本科四年、专科三年,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年就可毕业。第四,国家统一安排并一次性分流到位。高校按照国家的指令,依据学生的统考成绩直接将学生分流到各个学科的专业或专业方向,直至毕业不更改;然后由各系按专业分班,安排教师上课;课程全部是必修课程,班级是固定班级,课堂是固定课堂;学生按部就班听课,教师按部就班上课;随着年级的升迁,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年才能毕业。
我国高校“入学分流型”模式,是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当时国家急需专门人才搞建设,为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借鉴苏联模式,国家对高等学校进行了“院系调整”。院系调整,不仅使我国单科性院校增多,专业划分细化,而且形成了学生入学就被分流到细化专业的“入学分流型”模式,以便有针对性地培养国家急需人才,提高人才培养效率。
这种模式将学生一次性分流到位,免除了中间环节的许多繁杂事务,使管理活动简化,确实起到了国家需要什么人才就设置什么专业以有计划地培养人才的作用;并通过这种“计划性”起到了节约资源、提高效率的作用,为当时的国家建设做出了贡献。但是,这一分流模式具有限制学生再次选择专业的权利,导致学生“一次选择定终身”等缺陷;尤其造成学生知识面不宽,视野狭窄,不利于素质全面、基础宽厚、长于探究的创新人才成长等,是这一模式的致命弱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通才型”、“复合型”人才成为社会的主流人才需求,人们越来越发现“入学分流型”模式培养的“专才”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这一模式势在必行。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高等教育分配政策改革之后,大学生流入社会人才市场遭遇就业难的问题,更加快了高校朝着“中期分流型”模式改革的步伐。
(二)“中期分流型”模式的兴起与特征
我国高校“中期分流型”模式的改革试验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本世纪初掀起了改革热潮。近几年“中期分流型”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逐渐被我国高校所采用。试验最初是在一些重点大学开始的,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然后发展到一般本科高校,如湖北大学、天津商学院、浙江宁波大学、锦州师范学院等。由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部分院系率先试验了按学科大类进行招生、中期分流的培养模式。从2003年开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一批重点高校陆续实施了按专业招生、中期分流的新模式。据统计,“在‘211工程’院校中的综合性大学有40所,其中31所高校实施‘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比例高达77.5%;理工科类大学32所,其中12所大学或多或少地实施‘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此外还有财经类大学5所,农业类大学7所也在试行这一模式”[5]。这表明“中期分流型”模式已经呈现一种全面展开的趋势。
我国高校正在实行的“中期分流型”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强调“宽口径、厚基础”的教育理念,分流培养“通才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北京大学“元培计划”提出在“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改革方针指导下,致力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山东理工大学提出在“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努力培养文理兼备的“通才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湖北大学提出努力培养“专业面宽、知识新、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www.daowen.com)
第二,以大类学科招生,延缓学生流入专业的时间。在“大学科”前提下,学生接受两年或三年的基础理论教育,然后再分流进入专业,接受专业训练。山东理工大学就是以大学科为单位,试行“2+2”式中期分流模式,前两年接受基础理论教育,后两年接受专业训练;湖北大学也试行“2+2”式中期分流型模式;北京师范大学则实行“3+1”式中期分流模式,前三年学生接受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教育,后一年分流进入专业方向接受专业训练。
第三,考试、选修和学分兼用。有的高校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依据进行中期分流,如北京师范大学在第三年末举行一次考试,然后依据考试成绩将学生分流进入学生选择的专业流向。有的高校依据学生所修课程的学分累积数和学生的选择进行中期分流,如山东理工大学规定,第一年底必须修满14学分才有资格选择院系,第二年底必须修满36学分才能选择专业流向;湖北大学规定,学生学习前两年的基础平台课程,须取得应修课程学分的70%以上(含70%)学分,方可参加专业或专业方向分流。
第四,宏观调控、高校自主分流与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在报请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前提下,高校根据本身及学生需要自主设置分流渠道,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参与分流。北京师范大学的具体运作过程是:在学生学习三年基础理论知识,打好“扎实功底”的基础上,学校设置三种流向,供学生选择:一是研究生升学考试流向;二是教育专业硕士流向;三是师范专业流向。在第三年末组织考试,依据学生的成绩及其选择进行分流。选择研究生升学考试流向的学生,继续在其原专业学习一年,四年级末参加本专业研究生升学考试,未考取者作为本科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选择教育专业硕士流向的学生,达到规定成绩要求者,在完成第四年专业学习之后,直接进入教育专业硕士阶段学习两年,获得硕士学位。选择并进入师范专业流向的学生,通过第四年教育类课程和完成教育实习后,获得该师范专业的学士学位。
山东理工大学的具体运作过程是:在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条件下,学校分文理两大类招生。学生入校第一年,开设的课程由学校统一排课;学生可以选择上课教师和上课时间、地点;由学校举行统一考试,成绩合格者获得学分。在第一年底,学生按成绩、志愿和规定自选院系,不满14学分者,取消其在本学年选择院系的权利。在第二年,开设的课程由院系统一安排;到第二年底,学生根据入学两年来的成绩(学分)、志愿和规定,按“优先顺序”自主选择本院系的专业;第三年开始进入专业学习。山东理工大学的这一“中期分流型”模式,实际上在中期分流了两次,即第一年底分流进入“院系”,第二年底分流进入“专业”。
湖北大学的具体运作过程是:在全国统一考试的前提下,按大类招生。分流进入学院的新生前两年不分专业,按大类学科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称之为“基础平台课程”。其中公共基础课占课内学分的比例为35.8%,学科基础课占课内学分的比例为38.5%,这两部分加起来,占课内学分的比例为74.3%,占毕业学分的比例为64.7%。在第四学期末,依据学生的学分和学生的志愿进行专业分流。学校规定:学生学习前两年的基础平台课程,须取得应修课程学分的70%以上(含70%)学分,方可参加专业或专业方向分流。分流限定在就读的大类学科所含的专业或专业方向内。以学生第一至第三学期修读课程的平均学分绩点数进行排序,确定学生对专业和专业方向的优先选择权,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考虑学生的个人志愿。在第五学期按照不同的培养规格将学生分流到专业和专业方向继续学习,以材料工程与化工类为例,该大类分流为三个专业流向: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根据社会需要,这三个专业又可以分流为不同的方向,如化学工程与工艺可以分流为五个方向:化工工艺、精细化工、生物化工、化工计算机应用和化工商务。
(三)“中期分流型”模式的优点
我国高校的“中期分流型”模式与“入学分流型”模式相比,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1)有利于分流培养“通才型”、“复合型”人才,满足各方主体的需要。学生入学就分流进入专业,会导致过早专业化、知识面狭窄、适应面不宽,这样的人才只能适应国家社会特定时期的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文理基础理论学习之后,再分流进入专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并拓宽了知识面,从而有利于宽口径、厚基础的“通才”养成。这样的人才既能满足国家长远需要,有利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又能兼顾各方主体的需要。(2)有利于学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专业,关注学生利益。入学就分流进入专业,中途又不允许变化,这对学生是不利的,因为许多高中毕业生对大学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并不十分了解,对毕业后的走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无法做出合理的判断;许多学生升学志愿实际上是老师、父母的志愿,志愿的选择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加上我国各高校普遍缺乏系统的专业介绍,学生对专业课程的设置、毕业后的走向知之甚少,考生大多盲目选择专业。而“中期分流型”模式大类学科招生,让学生在入学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大学、学科、专业,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全面了解和认识自己,然后再选择学习和发展方向,就会更符合学生的需要。按大类招生延迟了学生选择专业的时间,学生能够相对准确地预测和了解毕业时国际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专业的选择就能够更适合社会需要,也能够更适合本身发展需要。据笔者所在的韶关学院教务处领导反映,他们的“中期分流型”模式,对于减少学生报考志愿的盲目性,帮助学生合理选择专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我国高校的“中期分流型”模式目前还处在试行中,与国外中期分流型模式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其一,专业分流不明显。按照德国中期分流型模式的特点,他们是在前两年学习基础理论的基础上,两年末再安排学生选专业。我国高校一般是在学生选择了一定专业的条件下,一至两年后再选专业,有点类似转专业式的转流,因为按照我国的招生制度,学生入学时都选择了一定的专业。北京师范大学三年后的分流不是专业分流,实际上是毕业流向的选择。其二,中期分流没有举行考试。按照德国中期分流的做法,除了所有的课程考试合格之外,在两年后还应有一个考试。我国的一些高校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学分进行中期分流,虽然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考试,但却是毕业流向的选择。当然,中期分流方式究竟是考试好还是学分好,是值得研究的。其三,中期分流时间不一。按照国外的经验,一般是在两年后分流为宜,因为这有利于学生选择发展方向,即两年后学生即使没有达到标准而不能进入专业,他们也可以转专业、学技能或就业。我国高校有的在三年后(如北京师范大学三年后选院系),有的在一年后(如山东理工大学一年后选院系),这表明我国高校中期分流的时间有待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