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流时机的选择上,过去各国普遍采用进校分流的方式。这种分化策略简单快捷、方便省事。然而,其弊端也是很明显的,最突出的后果是导致了学生学习的不适应。学生在最初选择专业时,或因为对该专业不甚了解,或源于自己的兴趣倾向尚未形成,因而总免不了选择的盲目性。各高校在招生时,也不可能根据合理的信息、可靠的表征来对学生的志愿加以调整,主要还是依据学生的盲目志愿来对其进行分流。即使有的国家根据就业市场或各高校的招生计划对一部分学生的志愿进行了调整,也往往顾此失彼,偏颇在所难免。由此导致大量的“非本意”学生和不适应学生,极大地降低了教育分流的实效。所谓“适时分流”即适当把握时机的分流。“适时”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开始分流的时间适当;二是再次分流的时间适当;三是几次分流的时间之间的间隔适当。适时分流就要求我们在尊重学生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在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时间进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能对一次或再次分流的时间做出合适的选择。例如与市场结合紧密、培养目标明确的专业,可以考虑进校分流;有些专业则是需先观察一年、两年甚至三年后再具体地分流;有的可以一次分流到位,有的需要有两次或三次的选择才能确定;有的时间段可以长一点,有的时间段可以短一点;对某些个别、特殊的学生还要考虑适时地转流。总之,适时分流就是因专业、因目标、因人、因情、因时制宜的分流。
德国是适时分流的典型代表,德国在中等教育Ⅰ阶段结束之后,学生就开始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分流。实际上,当中等教育刚刚开始,亦即学生处于五年级和六年级之间时(约10~11岁),学生便面临着定向的选择问题。这两年通常称为观察期,旨在探测学生的发展倾向。真正的分流是在读完九年级或十年级之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志向、爱好和家庭条件选择进入相应的学校:想早日参加工作当工人的,选择职业学校;想有一定专长,今后当白领工人或者技术员的,选择职业专科学校;希望今后在高等学府继续深造,当工程师、研究员或教授的,选择高级中学高年级。如果说九年级或十年级高中阶段的分流是第一次大的分流的话,那么在大学阶段则是第二次大的分流。德国整个大学学习阶段大致分为基础知识学习阶段和专业知识学习阶段。大学的前两年是基础知识学习阶段,其中第一至第二学期学习基础课,第三至第四学期学习专业基础课。学生上专业基础课时只确定了大方向,对具体从事什么专业还没有完全确定。在这期间,学生就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自己的专业选择问题。在结束基础知识学习阶段之后,学生开始第二次分流。从第五学期开始,学生开始上名副其实的专业课。由此可见,德国的教育分化策略力图体现适时分流的特征,尤其是它充分考虑到学生一定时期适应与调整的问题。当然,德国的这种教育分流模式也受到一部分人的批判,批判主要集中于中学阶段的教育分流为时过早,不符合青少年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是德国大学阶段的第二次分流充分体现了适时分流的科学化趋势。我国现在有很多大学实行大类招生,待学生进校学习一段时期后再细分专业,这种做法也反映了适时分流的发展趋势。(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