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日本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合理化

日本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合理化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战前,日本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中一直存在着重文法、轻理工的传统。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迫切需要大量的科技型、应用型人才,客观上对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提出新的要求。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日本1957年提出了颇具影响的理工科扩充政策,要求从1958年度至1960年度分3年有计划地增招理工科学生。

日本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合理化

高等教育分流的流向结构是指分流进入不同类型高校及其学生的构成状态及比例关系,是以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及其专业设置为基础的。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及其专业设置从根本上讲是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以及社会分工状况决定的。因此,合理的高等教育分流的流向结构应该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尽量做到与社会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及人才需求结构相适应。当然,流向结构的合理化必须建立在反映社会需求、种类相对齐全的学科专业构成体系的基础上。同时,流向结构的合理化更是一个动态调适的过程,要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变化。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或受政府的调节干预,或以市场信号为导向加强自我调节,抑或两种机制有机结合,从而使自身的科类结构及专业设置逐步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促进高等教育流向结构向合理化方向发展。

苏联历来坚持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建设道路,所以工科教育一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但随着实践的发展其弊端也日益暴露,因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特别注重致力于科类结构上的调整,大大压缩工科,扩大文、理科类,使科类结构渐趋合理化。二战前,日本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中一直存在着重文法、轻理工的传统。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迫切需要大量的科技型、应用型人才,客观上对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提出新的要求。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日本1957年提出了颇具影响的理工科扩充政策,要求从1958年度至1960年度分3年有计划地增招理工科学生。随后文部省又制订了从1961年度之后继续增招理工科学生的第二次扩充计划。在此影响下,日本在1965年到1987年间研究生院硕士课程技术学科在校生所占比例由42.8%上升到57.8%,其中工科生所占比例由33.7%上升到43.9%[30]。美国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上非常重视科类结构的和谐发展,历来追求文、理、工科的平衡。此外,在合理调整科类结构的基础上,各国在具体的专业设置上更加注重市场信号的引导,考虑国家经济建设对人才的实际需要,从而在招生上使各个专业的学生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总之,近五十年来,各国都十分注意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积极促成高等教育分流流向结构的合理化,努力做到同产业结构、劳动力市场相适应。(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