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讲,高等教育是相对于基础教育而言的专才培养阶段,目的在于培养符合社会所需的在某一专门领域具有较高深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专门型人才。早期的高等教育机构坚持这一目标,为社会输送了各类专门人才。然而,现代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则是循着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方向发展的。现代科学一方面继续近代学科分化的趋势,日益朝向更专门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又朝着日益综合的方向发展,各类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综合学科层出不穷。现代科技进步导致的知识的整体性和职业的多变性,客观上要求现代人才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性。为适应时代的变化,社会愈来愈需要适应性强的、“复合型”的通才,对传统的专才目标提出了挑战。为适应这种形势的要求,20世纪以来国际高等教育分流目标日益呈现出通才目标与专才目标相结合的趋势。
通才目标与专才目标相结合,首先体现在校际间的分工,即综合大学与高等专科学校的并存。相对而言,综合大学强调学生坚实深厚的基础知识底蕴,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性,应属通才的范畴。而高等专科学校一般不要求学生具有综合的知识面和学术水平,注重培养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或专业独具专长的操作型、实用型技术人才,实属专才的范畴。在高等教育的分流上追求的是通才目标还是专才目标,从综合大学与高等专科学校的科类设置就可见一斑。综合大学通常设置不止一个科类的各种专业,甚至是以文、理两科为主兼顾工科和其他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和专业的完全综合大学。而高等专科学校通常只设置一个科类的各种专业或涉及相近学科的部分专业(这些专业本身是不成体系的)。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机构虽然在名称上各异,但根据其内在科类设置的特征稍加分析,我们都能将其简单地分为综合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两大类。各国这两种性质的高校的普遍并存,充分体现了通才目标与专才目标的结合。如苏联和联邦德国普遍存在的大学一般包括人文、社会、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大的科类。美国更是有很多闻名世界的完全综合大学,其中尤以加州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为突出代表。我国也不乏典型的综合大学,如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高等专科性质的学校更是不胜枚举,如美国大量存在的农学院、工学院,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等。
其次,通才目标与专才目标相结合,更多地体现在某一高等教育机构内部的实际运作中。各高等教育机构在分科系培养各科专门人才的同时均兼顾通才目标,强调人才培养的通专结合。具体来讲,高校运作中的通专结合主要体现在“拓宽基础”、“文理渗透”、设置综合课程等方面。“拓宽基础”即强调高等教育中的普通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宽泛的基础知识,能广泛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例如,美国本科教育特别强调文理基础教育,在其四年学程的前两年着重进行普通教育,致力于形成学生广博的知识面,后两年才接触一些专业训练。即便是社区学院,在侧重专才培养、增设职业性课程的同时,也注重基础的教学,为一部分学生在学完两年后转轨进入大学继续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日本大学在课程设置上也倡导普通教育,提出要培养能够独立思考、善于接受新思想、追求真理的自由的日本人,于是在大学课程设置中导入大量的普通教育课程,旨在养成学生对自然、人生应具有的生活态度与精神状态。在日本,作为全国性民间高等教育监督和评估机构,也是大学同行质量鉴定和评价的权威组织的大学基准协会,1949年至1951年相继三次提出“大学中的普通教育”的同题报告,该报告论证了以下观点: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不是绝对对立的关系,应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普通教育在于扩大专业人才的视野,提供独创性能力之基础;大学中导入普通教育在日本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1]。在法国,学生进入大学时并没有指定的专业定向,第一阶段必须接受普通教育,给予学生的是一般的科学和技术训练,也即普通教育,然后才接受各式各样不同类型的专业教育。法国人形象地把这种教育比喻成“衣架式教育”,即要求学生具有像衣架那样宽厚的基础,然后才让学生选修一个专业方向,这就是衣架的顶端。一直以来强调培养专门人才的苏联,20世纪70年代也提出要培养“专业面宽的专门人才”,并且采取切实措施调整了专业设置,加强了基础课的教学。所谓“文理渗透”,即在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课程的设置上强调文理科课程的结合,旨在协调学生的知识结构。20世纪以来各国都注重开设诸多文理相结合的选修课程,并对各专业的学生文理互选或跨专业、跨系选修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我国的诸多高校也规定,文科生(理科生)须选修至少一至两门理科(文科)课程,这也体现了文理渗透、通专结合的思想。此外,高校运作中的通专结合还体现在综合课程的设置上。综合化业已成为世界课程改革和设计的一大普遍趋势,各国高校课程设计中综合课程的日益增加也反映了培养目标上的通专结合趋势。(www.daowen.com)
当今,通专结合目标愈来愈有取胜的趋势。时代的发展也越来越需要“宽口径、厚基础、广适应、复合型”的人才。正如赫钦斯在其所著的《美国高等教育》一书中所说:“我们永远不会有一所没有普通教育的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对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建议中也特别提到,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要“给多数学习者提供具有灵活性和革新性的通识教育,以使持续变革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与快速变化的世界联系起来”[22]。因此,世界各国在高等教育分流中越来越注重把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结合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