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等教育分流的理论与模式-供求关系的理论分析

高等教育分流的理论与模式-供求关系的理论分析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认为,供给不能创造需求,相反,供给是由需求决定的,受需求制约。劳动力供求规律,也称为劳动力价格规律,它是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由于宏观经济态势的周期性、行业发展的波动性、技术进步与企业微观经营状况的差异性,劳动力需求与GDP增长呈现不断的相对下降趋势,即劳动力需求增长赶不上GDP增长。劳动力需求的结构性不平衡总体上使需求曲线DD向左移动,这进一步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

高等教育分流的理论与模式-供求关系的理论分析

(一)劳动力需求与劳动力供给

所谓劳动力是指劳动者从事生产劳动的能力,是“每个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6]。劳动力是特殊的经济资源,它同生产资料结合,能够转换为社会产品,增加社会财富

劳动力需求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对劳动力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宏观因素有社会生产规模、经济结构状况、科技进步程度等,微观因素主要有企业生产规模、企业技术管理水平、边际劳动生产率

劳动力供给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能提供的劳动者资源总量,它包括现实劳动力资源和潜在劳动力资源。劳动力数量由三部分组成:现在从业人员、正在谋取职业的人员和潜在劳动力中准备进入劳动市场的人员。而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潜在劳动力,为其顺利进入劳动力市场做好准备。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认为,供给不能创造需求,相反,供给是由需求决定的,受需求制约。这个基本假设不仅适用于商品交易市场,同样也适用于生产要素市场。根据人力资本理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本,广义地说即劳动力,因此一般的供求法则在劳动力市场同样起主导作用。

劳动力供求规律,也称为劳动力价格规律,它是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当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时,劳动力价格呈上升趋势,在劳动力供求曲线图(图3-1)上表现为沿DD曲线向下移动(或沿SS曲线向上移动)至均衡点P0;当劳动力需求小于供给时,劳动力价格呈下降趋势,在供求曲线图上表现为沿DD曲线向上移动(或沿SS曲线向下移动)至均衡点P0;由于存在均衡价格P0,因此,劳动力市场最终会朝着供求均衡方向发展。当然,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单指数量上的供求匹配,结构平衡与长远平衡也是“均衡”一词的应有之义。

图3-1 劳动力供求曲线(www.daowen.com)

(二)劳动力供求关系的特殊性

与一般商品市场相比,劳动力市场有自身的特殊性,表现在如下几点:

一是劳动力供给几乎存在无限性(在劳动力供求曲线图上表现为SS曲线趋向于垂直)。由于劳动力适龄人口的增加,普通劳动者的供给已存在大量剩余;此外,在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的今天,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市场新入者也存在着结构性剩余。据《2016年中国大学就业报告》报道,2015年全国各层次大学毕业生总数约765万人,虽然2015年大学生毕业后半年的就业率达到91.7%,但还有63.495万人(即765×8.3%=63.495万人)未能就业。加上往年积累的未就业人数,可能有超过80万以上的大学毕业生未能就业[7]。各种统计数据不断验证着劳动力供给的无限性趋势。

二是劳动力需求存在相对有限性(在劳动力供求图上表现为DD曲线趋向于水平)。由于宏观经济态势的周期性、行业发展的波动性、技术进步与企业微观经营状况的差异性,劳动力需求与GDP增长呈现不断的相对下降趋势,即劳动力需求增长赶不上GDP增长。劳动力供给方,特别是培养专门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将面临更多的外在压力

三是劳动力需求的结构性。就整个生产结构而言,任何国家的劳动力需求存在着典型的三个层次,即高层次、中等层次与低层次。具体到我国,一方面,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供不应求,各技术等级的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已连续多个季度大于1,高层次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另一方面,大量的一般性、低技能的求职者就业困难,低层次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8]。劳动力需求的结构性不平衡总体上使需求曲线DD向左移动,这进一步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