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民间游戏:猜谜、骑竹马、撞铜圆、打弹子

民间游戏:猜谜、骑竹马、撞铜圆、打弹子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猜谜语 这是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智力游戏。这项寓教于乐的传统民俗游戏活动,至今仍在沿袭。骑竹马 少儿骑竹马的游戏在中国民间由来已久。这种游戏一人或多人均可玩耍。撞铜圆 撞铜圆在南充又叫“撞滚滚儿”,是一种起源于清末民初的民间游艺活动,多为孩子们的玩耍。打弹子 打弹子也是少年儿童喜欢的一种游戏。

猜谜语 这是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智力游戏。早在汉代,就已经有文人雅士玩这项游戏了,当时叫“射虎”。猜谜语的游戏由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人在一起,由一个人讲出谜面,猜的人来猜谜底,猜不猜得中,都觉得有趣好玩。它一是可以考验反应力,二是检验学识程度。猜谜语有猜字的;有猜物的;文人雅士还玩有谜中谜的。猜谜语不分场合、地点,往往都是人们随兴而起。当然在一些集会或游园活动中,也有主办者会用一些五颜六色的纸条,将谜面写上,实行有奖猜谜的,特别是在传统的元宵节,古时县府官都要举办灯会,届时城乡家家门前都要悬挂彩灯,许多人家的灯笼上都会写上谜面,让观灯的人来竞猜,这个形式在民间称为“猜灯谜”。这种猜灯谜活动,使人们在猜谜语的过程中既增加了知识,又获得了乐趣。这项寓教于乐的传统民俗游戏活动,至今仍在沿袭。

骑竹马 少儿骑竹马的游戏在中国民间由来已久。南充民间早就传诵“小小少年郎,骑马上学堂,先生嫌我小,肚内有文章”的童谣。童谣里的骑马就是骑竹马。竹马顾名思义,就是以一根竹枝当马,一般为幼童玩耍。他们选取一根长短约三尺,拇指般粗细的竹枝,以一只手握住竹枝的端头,另一头穿过双腿间斜放在地面,另一只手则拿树枝或竹枝,充当马鞭。然后口中学着吆马的“驾驾”声,绕着地坝或在室内跑动,骑马的姿态表现得十分逼真。这种游戏一人或多人均可玩耍。今天,这一游戏在城市基本消失,只在十分偏僻的山村偶有所见。

铜圆 撞铜圆在南充又叫“撞滚滚儿”,是一种起源于清末民初的民间游艺活动,多为孩子们的玩耍。

玩这种游戏,一般都要求有较宽敞的地坝,先是用小石板或砖头搭成一个个斜坡面,然后由几个孩子各自拿出铜圆,一般的都要有3至5个。游戏开始时,由一个人先用铜圆在成斜坡的石板面或砖头面上立着,然后用铜圆的边用力一敲 (撞),铜圆便借着撞力顺着斜面向地坝中滚去,直到势道衰竭而成平面停在地面上为止; 接着由后面的几个依次撞,待全部铜圆撞完都落地后,就依照谁撞的铜圆滚得最远者为第一,以后的均按距离远近而分二、三……获得第一的人,这时就站在他撞落铜圆的地点,用手捡起来,然后双脚立定不许移动,再将手中的铜圆向其他散落在地的铜圆掷去,如果手中抛掷的铜圆恰好全部将地上的铜圆盖住 (俗称“摞上”),则就可以将这块铜圆收为己有,然后又在原处立定,又继续向地面散落的铜圆掷,这次可以连掷两次,若两次掷中(“摞上”),再继续 (这时可以允许连掷三次); 若掷中(“摞上”),便由此人收取所有掷中的铜圆为己有; 另掷不中则退场,又让第二名 (即以撞铜圆距离的排次序) 抛掷; 以后依次抛掷。直到最后一人,若不能掷中(“摞上”),则各人将各自出的铜圆收回,再准备第二轮开战。这种游艺可以锻炼人的手、眼体能,20世纪的50年代末,这种游艺废止。

打弹子 打弹子也是少年儿童喜欢的一种游戏。弹子多为玻璃炼制,在核心部分加上红、黄、绿、蓝等色,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就形成了斑斓多彩的球形玻璃体,又称“玻璃球”,南充人则称其为“玻璃弹子”。早先是随着跳棋传入的,后来由于一些跳棋子丢失,一些小孩拾到后便在桌上或地上滚着玩,渐渐地从中衍生出了“打弹子”的玩法。“打弹子”游戏需由2人以上参与,每人各出数量相同的弹子,然后通过一种“叮”的方式,其实就是石头、剪刀、布来决定“打弹子”的次序,通过比试,赢家就第一个打。游戏开始时,各个都将“弹子”抛向地面,也可以将其团成一堆,然后由人用一颗弹子,弹子是放在手的食指与拇指之间,用食指钩住弹子,然后用拇指发力,将玻璃球快速弹向地上的玻璃球堆,玻璃球便散开,如果有玻璃球滚进了事先挖好的小洞里 (一般洞口只比玻璃球体略大),那么,这些进洞的玻璃球就归其所有 (算是赢的); 然后又接着再打,基本上要将散落在地的玻璃球打完,但每个只能打一次,如打进洞就归己,如打不进洞,则退场由第二人接着打,然后依次第三、第四都遵循第一名的打法进行; 手法好的就能多赢几颗,手法不好的就只能认输; 这就是“打弹子进洞”的玩法。另一种则是用弹子碰,这种玩法也是如前选出第一名选手,如打进洞一样,先用弹子将堆在地面上的玻璃球打散,这时,选手就手抛弹子,向散落在各方的玻璃球弹去,如果只要能碰到或将其打中,就算赢,手法好的,可以接连打中几颗,然后一边打一边将其归入囊中; 如果第一次没有打中,那么就由第二名接着打; 以后依次轮完,直到将地上的玻璃球收完为止。

丢手绢 丢手绢是一种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它是群体性的游戏节目,一般以女孩子玩居多。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常开设这种游戏。

游戏开始时,若干个孩子在院坝里围成一个圆圈、盘双腿、席地而坐,将双手放在脚上。然后大家以划“叮”的方式决出第一个丢手绢的孩子,这时丢手绢的孩子便站在场子中央伸出小手,向坐着的孩子们借手绢,小孩子都非常愿意把自己的手绢借出来,但这个孩子一定会选取最好看的手绢。手绢拿到手后,丢手绢的孩子便在圈外躬背弯腰、轻脚轻身地围着坐着的小朋友转圈,这时坐着的小朋友则拍着手掌,唱起“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告诉他”的儿歌,而且头眼绝不允许向后看,待一曲儿歌唱完后,则允许查看自己的身后有无手绢。如果哪个孩子身后被丢下了手绢,那么,这个孩子就要表演节目,或唱歌或跳舞。孩子若忸忸怩怩不好意思,其余的孩子们便一起起哄,叽叽喳喳,十分热闹,最后这个孩子还是表演了节目才算完。接着就由这个孩子去丢手绢,寻找下一个目标。以后如此往复循环,孩子们往往都玩得兴致蓬勃,不想散去。

捉迷藏 捉迷藏在南充又叫作“藏猫”“躲猫猫”,甚至还称其为“跑猫”。玩这种游戏的都是小孩子,这种游戏形式简单,不需要什么道具,也不分场地,乡村、街巷院坝、家里都可以玩。其玩法在南充民间有三种形式:

一种是由几个小孩一起自愿组合,然后先用“石头、剪刀、布”的方式决定出谁来当“猫”。当“猫”的孩子要蹲在地上,用双手蒙住眼睛,其余的孩子便一哄而散,各自去寻找藏身的地点,以越隐蔽越好。藏好后,还要自己喊一声“来得的猫,乌呀乌嘴嘴”,“猫”听到声音后,立即就睁开眼睛四处寻找猎物。只要是被“猫”发现的第一小孩就得替代他而充当“猫”的角色。然后,又开始新一轮的游戏。另有一种玩法是,“猫”不仅要发现其他小孩,而且还要将其逮住。只有逮住以后,那么这个孩子才会在下场游戏中充当“猫”的角色。

另一种玩法是“官、兵、捉、贼、保”,游戏由五个孩子一起玩。先用白纸分别写上“官、兵、捉、贼、保”字样,然后揉成纸团,由五人“拈阄”各自选取一团,选好后大家当面将纸团展开,纸团上写的什么字,那么就充当什么角色。这种游戏是仿效过去官府衙役的方式来进行,抓到“官”字样的孩子就学着“县官”的样子发号施令,“兵”则守护在“官”的身边,抓到“贼”字的人,当场便会被逐令跑去躲藏,然后由抓到“捉”字的人去追,并要“捉住押回来”,听候“官”的发落。“贼”在藏好后,“捉”便去四处寻找,“贼”一旦被发现后,便会立即飞跑,此时“捉”便跟到撵“贼”,直到将“贼”捉住并押回来,此时“官”就会问,“你愿打还是愿保”,如果“贼”说“愿打”,则由“兵”或打手板或“弹绷绷”(用中指与拇指卷成环状,用力用中指头向人的额头弹去),以示对“贼”的惩罚,并重新再“拈阄”玩。如果愿“保”,则由充当“保”的人出面作保,这时“官”就放了他,继续当“贼”,又开始重复玩。这种游戏玩起来十分有趣,其中要数当“捉”的和当“贼”的最辛苦,往往是跑得筋疲力尽,但孩子们却乐此不疲。

再有一种“打瞎屁股”的玩法,也是属于“捉迷藏”的游戏,即是几个孩子一起,采取“喔嘿”的形式决出谁充当“瞎子”,“喔嘿”就是几人在一起围成圆圈,喊一声“喔嘿”,分别将手板伸出,出手背叫“黑板”,出手心叫“白板”,一声“喔嘿”下来,若出“黑板”的多于“白板”的,则“黑板”退出,再由剩下的“白板”之间“喔嘿”再分。反之,亦然。最后的输家就充当“瞎子”,此时,用手帕将其双眼蒙住,然后其余的则围住他转,并伸手向他的屁股拍去,这时“瞎子”可以满场游走,随便抓人,如果谁被其抓住,则由谁替他充当“瞎子”角色,游戏继续玩下去。

螃蟹 此游戏主要在南充农村流行,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以前,先是女生玩,后来男生也跟着玩,后又发展到男女生共同玩,一堆堆、一群群,拍着手唱着童谣十分有趣。跳螃蟹时先由三个人伸出左脚,膝盖弯曲至七八十度,小腿朝后钩,三人脚背朝下,脚踝相互钩搭成品字,四人则钩搭成井字,最多四人一组。脚踝钩搭好后,背对背,单脚落地。跳时一边拍手一边唱: 螃蟹螃蟹脚脚多,螃蟹螃蟹八只脚。一对眼睛两夹夹,背上背个硬壳壳。横起横起往上爬,立起立起往下梭。过路行人往旁过,一下夹住他的脚。夹又夹得紧,扯又扯不脱。谢谢你呀螃蟹哥,快快放开我的脚,那才差不多。当唱到“那才差不多”时,大家一齐跷脚解钩,蟹阵解散。稍事休息,接着又来。

老鹰捉小鸡 这是一项十分古老而又普遍的儿童游戏,它由自然中老鹰抓小鸡,而母鸡为了保护小鸡与其进行争斗的生动场面模仿而来。

老鹰抓小鸡,首先要推选出老鹰的人选来,然后再由一人充当母鸡,当母鸡的人可以是成年女性或者年纪大一点的女孩,老鹰则一般由男孩充当。游戏开始时,“母鸡”伸开双臂护住后面的一串小孩,“老鹰”则左右突击,想要抓住一个小孩,这时带头的“母鸡”则伸开双臂左挡右拦,尽量使其突不破防线,后面的小孩儿则一个一个地紧紧抓住前一个人的衣服。随着带头“母鸡”的左挡右拦也跟着左右摆动,躲着“老鹰”。若“老鹰”出其不意地将动作慢了一拍的小孩抓住,就算“老鹰”胜了,如果一个也未抓住,就算“母鸡”胜。这种游戏还是十分耗费体力的,小孩子们坚持不了多久。直到现在,这种游戏仍然还在南充城乡流行。特别是幼儿园里教学上不可缺少的课目。

捡杏子核 (骨) 南充人叫杏子核为杏子骨,其游戏有多种玩法。“杏子骨”是把新鲜的杏子吃后,将里面的核洗净晾干后,便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玩的物件了。

一种玩法是几个孩子各自出相同数量的杏子骨,然后来取“叮”的方式决出谁第一个玩。选定第一人后,大家都把杏子骨聚在一堆,然后由他用手掌抓起,再反掌一翻,将一部分杏子骨“饼”上手背,然后再用手背将杏子骨抛向空中,即刻用手心朝空中散飞的杏子骨招去,招到手中杏子骨就算是赢的了,其他人依次如此,当然越到后面,能招到手中的杏子骨就越少,后者只能认输。此外,还有玩花样的,规定将“饼”在手背上的杏子骨,或一次只留三颗或四颗,要用“招、招、招”的连续三招将其招入手中,这时就要在手背上将杏子骨分出间距来,这是一个比较有难度的动作,往往在“饼”的时候,杏子骨会顺着手掌翻动的力道滑落下来,这时,就会取消资格,再由下一人继续玩。直到有人将杏子骨按约定的数字全部收入手中,游戏才算结束。

另一种玩法就是“捡子”。大家把杏子骨撒在地下或桌面上,也采取“叮”方式排定先后(也有按谁出的杏子骨数量多为先的),然后,将一颗杏子骨放入手中,在地面或桌面上摆七颗杏子骨,要将它们聚在一堆,然后将手中的那一颗杏子骨抛向天空,再用这只手抓地上或桌面上的杏子骨,第一次只能抓一颗,抓取后,再用手将抛向天空的那颗接住,就算赢了。而且绝不能绊动其他堆在一起的杏子骨,如果动了,就算输了,再由第二人接着玩。如果抓取成功,第二次再抓两颗,第三次抓三颗,最后剩下一颗时,则要由在场的人用手指将这颗杏子骨按住,再由其抓取,如果成功,则全部杏子骨都归其所有。然后再出,再继续捡,有的在捡子的过程,还会唱“一拍胸、二拍手、三摸鼻、四绣耳……”的童谣,并一边唱,一边用手触摸唱到的这些部位,也就是给捡子增加一定难度。这样做会使动作不易协调,往往搞得孩子们手忙脚乱。

“拈井”又是杏子骨的再一种玩法。玩时可由二人或二人以上参与,仍然是按各人出等量的杏子骨,通过“叮”的方式决出先手,先手把大家所出的杏子骨全部抓在手中向地面或桌面一撒,待落定后,便由他选择能形成“井”字形的最好组合形式,这时他便一边选择一边把那些与“井”字形无关的多余杏子骨拈去,最后只能剩下四颗能组合成“井”字形的杏子骨,所以就称为“拈井”。然后,就由决出的第二名来给他搭“井”,即原本四颗,现在将其中两颗靠在一起,在先手要弹的两颗之间“搭桥”,就是给其设置一道障碍,因为最后先手还得将一边的一颗杏子骨弹中另一边的才能算赢,否则就前功尽弃,改由第二名接着拈。“拈井”主要是要在撒杏子骨时注意运用手法,然后才能“拈”出最好的“井”字组合来,最好的就是正方形,而且还不能四方间距过大,间距大了就不容易被弹中。如果先手赢了,这四颗杏子骨便归其所有,然后又接着继续由他“拈井”,直到把大家出的全部“拈完”为止。

玩杏子骨游戏的确给孩子们带来了极大兴趣,特别是在那物质和文化生活都匮乏的年代。但由于小孩们多在地上玩,不卫生,因此往往遭到学校老师和家长的阻止,至20世纪90年代,这种游戏在南充消失。

打弹弓 弹弓,南充俗称为“弹绷子”。弹弓有几种,一种是用树杈 (即成“V”字形) 作“弓”,上面用橡胶带,大多是用车轮的内胎裁成条形,固定在“弓”(即树杈的两端)上,两条胶带间连接有一用皮子做成的“包皮”,包皮是用来包“弹”的(一般小石头、小鹅卵石均可);在玩时,一般用左手持“弓”,右手用拇指和食指扣住“包皮”里的“弹”,然后用力往后拉,拉到一定力度时,右手的拇指与食指一放,“弹”就借着胶皮的弹力飞出去,弹中目标。有经验的弹弓手,往往会从树杈(弓)的中间进行瞄准,弹中率很高,一般孩子们玩这种大型弹弓都是用来打雀儿(特别是在大树上的),不会用来相互之间打“弹弓”仗。以后由于“树杈”不好找,于是又用铁丝弯成“U”字形的弹弓,在“U”的顶端各弯成一个耳朵形状的小环,用来固定胶带,然后再与包皮连接。使用方法与用树杈作弓的弹弓一样。那时的男孩都以有这么一副弹弓为荣。一般孩子们都将这样的弹弓收好,掖在裤腰上藏着,一是怕老师和家长没收,二是取用方便。孩子们多用这种弹弓打鸟,或者相互选定目标进行比试,看谁打得准,也有十分顽劣的孩子会用这样的弹弓在街上偷袭大人,或打碎居民的窗玻璃、屋上的青瓦,甚至也有打人家饲养的鸡鸭的。总之,大型的“弹绷子”都会被老师和家长没收。但孩子们毕竟童趣十足,大弹弓不敢公开使用,他们便想法制作了一种弹力较小,不会伤人的弹弓,这种弹弓仍是采用铁丝弯成“U”字状,但比此前的小巧,也不使用车轮内胎做拉伸胶皮,而改用“橡皮筋”(一般女孩子用来扎头发的胶圈),也不用包皮,不再用石子和小鹅卵石作弹丸,而是用废旧的书本纸叠成一颗颗像“∩”字形的“子弹”,直接将子弹扣在橡皮筋上,然后再拉伸橡皮筋手一松,纸子弹就射出去了。这种弹弓的弹力小,弹丸又是纸质的,弹出去不会伤人,男孩子们纷纷用它来作为学习打仗的“武器”,街头、巷尾、院坝、操场常常都可以见到分成两伙的孩子在相互攻守,只见纸弹子满天乱飞,孩子们东奔西跑,常常玩得兴高采烈,乐而忘返,往往要在家长的呵斥之下才散去。这种游戏,也有因距离过近弹射而出现一些人身伤害的事故发生,逐渐被学校老师和家长禁止。

玩竹筒枪 南充城乡小孩子还喜欢玩竹筒枪。即在一根直径约一公分、长约一尺的竹筒的底面划上一个小口,用一根较结实的篾片弯成弓形,一头靠拢小槽的顶部,另一头则卡在底面开的小口上,这就在竹筒上形成了一张“弓”,然后再将竹片截成半公分长短的节片,将其放在卡口弯成弓的顶部。弹射时,只需用食指在卡口处往上一顶,靠近顶部的节片就会随着竹弓的张力而弹射出去,往往会弹射2至4米。完了又再上节片,就如射击步枪栓和子弹上膛一般。竹弹弓也是孩子们用来学习打仗的游戏武器,但比较安全,不会伤人。还有一种竹水枪,也是利用弹射的原理而将水挤压后射出,竹水枪是用一节竹筒,将一头竹节掏空,另一头的竹节钻一小孔,然后用一根筷子作塞柄,塞子多用布头缠在筷子顶端,使用前先把竹筒有孔的一端放在水盆里,然后往复抽动,直到将水吸满,再拿起来,将塞使劲往前压,这时竹筒里吸进的水就会在活塞的推进下喷射出去,有的可以喷射5至8米远。这也是孩子们用来玩打水仗游戏的武器,但也有孩子用来搞恶作剧,往往在街巷热闹之处,用水枪故意打湿路人头发衣裤,待人发现,早已跑得渺无踪影。孩子们还玩起一种用鸭、鹅毛翎子做的弹枪,就是选取鸭子或鹅的翅膀羽毛下的翎管,将两头剪去,形成一根通管,然后将吃过的新鲜橘子皮或广柑皮理伸展,用鸭、鹅翎子的通管在果皮上如盖印一般将通管两端都塞上果皮,再用先削好的小木棍抵进一头的果皮用手掌一拍,就听得“砰”一声脆响,另一头的果片就飞出去了,这就是小孩们玩的鹅毛翎子弹枪,虽然果皮很小,但有时弹在孩子们的脸上也会感到疼痛。(www.daowen.com)

玩“打火枪”孩子们都十分羡慕军人手握钢枪,往往他们在玩弹弓、竹枪等“冷兵器”时,就想象着有一种能发出声响、发生火光的玩具,于是在南充就有了玩“打火枪”的游艺。“打火枪”是用铁丝制成的形如手枪的铁丝枪,在枪的上部装有一个活动的如枪栓作用的啄头,用几股橡皮筋缠在用铁丝做成的扳机上,要开枪时,先将几根火柴头上的磷粉刮下来,放在锡箔纸(香烟盒里的)包好,安放在窝子里,然后将铁丝啄头向后一扳,就犹如真枪拉枪栓一般,再一扣扳机,只听得“砰”的一声,就像是真的在打枪一样,如果在黑夜,还会冒出烟火来;也有用木头制作的,那种枪一般都做工精美,只是“扳机”用铁丝,枪机与枪膛都是用木头制成,然后在顶部钉上一颗铁钉,木制枪只需要把火柴头上的火药刮下直接装膛里,然后将枪机张开,一扣扳机,便发出“啪”的声响来,孩子们都十分喜欢玩这种“打火枪”的游戏。至20世纪60年代,因火柴定量供应,这种游戏自动终止。

打“洋壳”“洋壳”一词,如今五十岁上下的人恐怕都不知为何物?“洋壳”既然带有“洋”字,那就是从西方传入中华的物件,那时人们都会称“洋”,如称“火柴”为“洋火”,肥皂为“洋碱”,“自行车”为“洋马儿”,铁钉为“洋码钉”,甚至连铲土的铁锹也称其为“洋铲”……“洋壳”实际就是印刷书本的纸张,打“洋壳”就是孩子们玩的一种民间游戏。它起源于民国时期,那时印刷书本的纸张都是采用从西方进口的,以后才引进西方技术生产印刷纸张。玩这种游戏,就是将一些废旧不用的书本拆开,把拆散的纸一页一页地折叠成像屋项一样的形状,一般先对折一次,然后再对折一次,就成形了。游戏开始时,由几个孩子按各自出的数量多少,他们都是把折叠好的“洋壳”重在一起,来决定谁打第一、第二……依次下去,有时可达十几人之多。然后选择一块平地,院坝、操场,甚至大街上(因那时城内行人少,汽车更是难得一见),将全部折叠好的“洋壳”一叠一叠挨着摆放好,一般是将底部张开立着摆放,就像一个个屋顶一样挨着排成一长串,这时由大家商量选定一个合适的距离(既不过近,也不能过远),用粉笔画上一条标准线,规定人只能站在线内,不能脚踏这条线,否则取消他的资格。“打洋壳”的武器是用“马连骨”(即鹅卵石)作枪用,选择好这样的“枪”在“打洋壳”中十分重要,一般要选取扁长而平的形状,两面都要油光水滑,而不能有凹凸不平的包块,还要视其各人的力气,选取使用顺手的大小轻重相宜的“马连骨”,有的孩子还要用菜油磨去那些附着在石头上的疵点,以便让它在运动中最大地减少摩擦力。开始时,一人手持“马连骨”,开始在远处向摆在地面上的“洋壳”瞄准,然后起跑至标准线处,将手中的“马连骨”向地面飞掷出去,这时只见这块“马连骨”在地上飞速地向“洋壳”扫去,打得准的,一下就可以扫倒一大串,扫倒的“洋壳”就归其所有,剩下又由下一个人继续打,直到将地面上的“洋壳”全部扫光。如果“洋壳”摆放得过长,从正面不能一下扫倒,那么可以依照他的那块“马连骨”落到“洋壳”后方的落点处,又可由他继续站在落点处从后面打,这个又称为打“两头望”。如果一轮游戏完了,要继续玩,大家又再出“洋壳”接着打下去。这种打“洋壳”在南充还有一说叫作“打皇”,源于中华民国建立之初,清王朝被推翻,人们向往共和,“打倒皇权”是全国人民的愿望,因此,便将这种游戏冠名“打皇”,寄寓于游戏中用石头将“皇权”打倒之意。“打洋壳”的游戏以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由于场地的局限,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已经鲜见了。

搧豆腐干、搧画及搧烟盒 南充孩子玩的搧豆腐干、搧画及搧烟盒的游戏,根据游戏的动作又可以说成为“掺”或者“拍”,这些游戏简单易行,孩子们往往玩得乐此不疲。

“搧豆腐干”或“掺豆腐干”。这个游戏用废旧书本纸张,先顺着(即长边)均匀地对叠四折,然后再将两端以对角各向相反方向叠成三角形状,这时在中间就有一段空白距离,再沿着空白的两端将叠成三角形对折,然后再把形成两端的角交叉起来,这时候,就形成了这种形状“×”的正方形的小块,正面是有交叉的对角线,背面则是白板,因这种形状极像人们食用的“豆腐干”,所以孩子们就将其叫作“豆腐干”。玩这种游戏时,一般都需要两人以上,人数多少不拘。开始时,各人拿一块放在手板心上,一起站在同一条线上,然后用食指对准一角用力弹去,这时,手心里的“豆腐干”便会借着力道作螺旋状飞出去,看谁弹射得远,待落地时,弹得最远的人就第一个开始“搧”,以后的就按落地点的远近依次决出名次来。“搧豆腐干”时,孩子们要憋足气,将一只手掌拿着一块“豆腐干”扬在天空,然后使劲地向“豆腐干”的边沿处拍去(又叫掺),如果使得这块“豆腐干”翻过面来,就算赢了,然后就收为己有,再继续接着向第二个煽去。有的孩子会将上衣的扣子解开,用手扯住衣角,跳起来用力向地下的“豆腐干”搧去。如果不翻面,就由第二名接替,如果依次搧过都将先前的“豆腐干”赢完后,又继续重复开始的动作再接着玩。

搧画又叫“掺画”。这种“画”是一种约寸许长、半寸多宽的小硬纸片,上面画着十分精美的图案。玩“掺画”时,也是要有两人或两人以上的孩子参加,大家先在墙壁画上一条基准线,以手能伸直的高度为准,然后各人拿一张画,抵近这条线下的墙壁,用手指按住画的上边沿,然后一起放手,这时画片便会飞下来,这时就看谁的画落地时飞得最远,则由这个人开始掺,然后再依落地距离墙(画线的)的远近决出第二、第三……来。掺画时,由掺画人手中拿一张画,使劲地沿着地上的画边沿掺去,如果这张画被掺翻过身,就归其所有了。反之,则由第二名接着搧。也有用手掌直接在地面上拍的,拍翻了也归其所有。“掺画”游戏,不仅能满足孩子们贪玩的兴致,而且也可以从画中获得一些历史知识。“掺画”这种游戏,在20世纪60年代中逐渐消失。

搧烟盒盒即搧香烟盒纸。香烟盒一般都印制精美、色彩绚丽,而且纸质优良,用来作“搧”的游戏正好合适。“搧烟盒”是把一个空烟盒(软包装)拆散后,折叠成如原来的“画片”一般大小的纸片,一般要经过对折,再对折,共要经过五次折叠,方能成形。玩游戏时,一般是按照香烟价格的贵贱来确定谁是第一名,或依次排名,起码都要有两个孩子参与,或者更多。游戏开始时,小孩们将各自出的烟盒摆放在桌面或地面上,这时第一开始搧的孩子便拿起他出的烟盒,扬起手掌使劲对准摆放在地上的烟盒拍去,如果将这个烟盒拍翻过身来,就会被他收归己有;如果拍不翻,则要将手中的烟盒在地上摆放好,再由第二名来搧,以后便以此类推。如果摆放的烟盒都被搧完,然后各自再出,接着又玩。孩子们对玩这个游戏的兴趣十分高昂,往往蹲在地上乐而忘返。但这种游戏不卫生,而且有赌博的因素,因此往往被老师和家长呵斥阻止。至20世纪90年代,就再也见不到孩子们玩这种游戏了。

掏雀儿窝 南充不论城乡,旧时都是山林葱茏,碧水蓝天,生态环境十分优美,鸟类繁衍迅速,无论是清晨还是黄昏,随时可闻鸟鸣,随处可见莺飞。特别是在山间的树林里、农家的院落周围,甚至在城里的街头巷尾、居民大院都生长着许多百年大树,鸟儿的啁啾,往往会拨动孩子的心弦,出于对大自然中鸟类世界的好奇心,一些胆大的孩子便萌生了上树去逮鸟儿的心态(那时鸟儿多,人们无保护意识)。由于大树多且枝繁叶茂,很适合鸟类在上面筑巢建窝。清晨,成年的鸟儿从窝里飞出去觅食,有时要到黄昏时才归巢。孩子们往往就会瞅准这个时机爬上树去,将巢内的雏鸟或鸟蛋掏出来,雏鸟都十分乖巧,孩子会用纸盒为它们做一个窝,精心地饲养。他们或去捉虫子,或拿出家中的谷、麦、豆等杂粮给小鸟喂食,在喂养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无穷的乐趣,而掏得的鸟蛋则立刻被孩子们煮或烧来吃了。掏鸟窝在现在看来是一种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而且也是一种冒险的行动,含有极不安全的因素。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乱砍滥伐破坏了鸟类的生存环境,孩子们也无树可爬了,这种掏鸟窝的儿童游艺消踪匿迹。

粘蝉 蝉,南充人俗称“叽喇子”,因其在炎夏时发出的鸣叫声如“叽喇”而得名。它是属于昆虫类,孩童们被它的叫声所吸引,便萌生出了将其逮住的心态。“粘蝉”时,孩子们用事先准备的竹竿,将自制的“粘胶”[1]涂抹在竿顶上,然后爬上树干,拿着竹竿在树上仔细搜索,待发现蝉时,就用竿顶轻轻地靠近,如蝉未被惊动,就用竿顶轻轻地粘住蝉的翅膀,此时任随蝉如何挣扎,都逃脱不了。粘蝉只能粘翅膀,蝉的头背部是粘不上的。孩子们将粘住的蝉装在裤腰里(那时孩子夏天都穿用松紧带做裤腰带的短裤),粘得多的可以装满一裤腰,一路走一路用手时不时地捏一下,一路上从裤腰里都会发出“叽喇、叽喇……”的鸣叫声,他们从中得到无穷的乐趣。粘蝉给孩童们带来了无穷乐趣,但由于要爬树,也有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存在,现在已经没有孩童再玩这种游戏了。

闶麻雀 麻雀是南充城乡最常见的一种鸟,常栖息在屋檐下和树丛中,经常是成群结队飞快地在空中掠过,南充民间有一种传统的捕捉麻雀的方法,叫作“闶麻雀”,这也是孩童们最感兴趣的游戏之一。孩童们一般都会选择在院坝、晒坝里,先撒一些秕谷或麦粒,然后用一个竹筛或簸箕,立在撒有谷物的地方,用一根竹棍或木棍撑住使其不倒下来,棍子的中部拴有一根长绳,孩童们便远远地躲在隐蔽处观察麻雀活动。当麻雀聚集多了以后,孩童们看准时机,将拿在手中的绳子往怀中一拉,便会将木棍拉倒,随之筛子或簸箕就快速地倒下,将正在啄食的麻雀悉数罩住(南充方言称闶kuan),然后孩子便一拥而上,轻轻地将小手从竹筛或簸箕的边沿伸进去抓被闶住的麻雀,注意不能把边沿开口过大以防麻雀逃窜。孩子一般都会将捕捉到的麻雀杀死拔毛后烧着吃掉。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号召消灭麻雀,加之大量砍伐林木,麻雀一度在南充城乡濒临绝迹,“闶麻雀”的游戏从此不再。

灌“推屎爬”“推屎爬”就是学名叫“屎壳郎”的一种昆虫。这种昆虫喜欢藏身在发酵的人畜粪便堆里。它周身油黑发亮,头部硕大如方形,看起来给人一种十分壮实的感觉。它行动起来犹如推土机一般向前推爬,头部在粪堆上拱行,因此,人们就根据其爬行的动作,形象地将它称为“推屎爬”。孩子们都觉得这种虫十分有趣,于是便产生了捉住它来玩游戏的想法。旧时南充境内的县城都很小,随便走上几分钟便是郊外,在江边河边或地坝里,到处都可以见到一堆堆已经发酵干枯的牛粪堆,孩子们凭经验就可以判定,在这些粪堆会有“推屎爬”活动。捉“推屎爬”的过程十分有趣。孩子们在发现粪堆后,即刻用小棍棍将粪堆刨开,就会有一个或几个小洞出现在眼前,这时几个孩子不约而同地从裤裆里掏出“小鸡鸡”,对准洞口将小便撒出,待将洞子灌满后,一只硕壮黑油油的“推屎爬”便从洞中爬出来了,有时一堆粪土下会被灌出几只来,孩子们欢呼雀跃,用小棍棍将其赶到粪堆上,来观察它的推爬行动。如果有孩子提议,看谁灌到的“推屎爬”推得快,于是就会将两只以上的放在同一粪堆上比赛。孩子们蹲在地上,不时用棍子吆赶着为自己的“推屎爬”加油,如果哪个输了,那只“推屎爬”就归赢家。令现在人不可思议的是那时的孩子居然会把“推屎爬”用火烧熟了吃掉,而且吃得津津有味(当然昆虫是最富含蛋白质的)。20世纪的60年代中后期,这种游戏已经绝迹。

喂“洋虫”在20世纪50年代,喂洋虫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艺之一。“洋虫”是一种与“萤火虫”体态差不多的小昆虫,成虫周身光滑晶莹,颜色开始成茶色,看起来给人华贵的感观。“喂洋虫”的方法是:先要选择一个玻璃瓶,最好的是成扁平状的瓶子,那时多用装“牙粉”的玻璃瓶,实在没有,圆柱形的也行。瓶子选好后,然后在瓶里塞上棉花,把“洋虫”放进去,这时还得给其配制“饲料”,这种虫还有一个俗称叫“营养虫”,所以所配的饲料多为中药材中的滋补药,不外是沙参、莲米、苡仁、百合之类,还有加“营养米”(一种由糯米做成的膨胀食品)的。那时的孩子(多为中小学生)都把装有“洋虫”的玻璃瓶用绳子拴起来挂在胸前,特别是冬天一定要将其贴近内衣,让人的体温来保持“洋虫”所适应的温度。孩子“喂洋虫”的兴趣就是通过观察“洋虫”的成长过程,来了解“洋虫”生长、繁殖的秘密。“洋虫”的繁殖能力很强,大约一周之内便会生出许多成虫来,所以孩子们随时都要把瓶子掏出来观察,生怕所配的中药材被吃光了,因此就得随时添加。而且也要随时清理“洋虫”拉的粪便。它的粪便呈粉末状,那时的孩子都认为“洋虫”吃的是补药,所拉出的粉末也应该有营养,于是在收拾“洋虫”瓶时,就把这种粉末弄来吃掉,也不知是否对身体有好处,但吃过的孩子也没有什么损害。“洋虫”繁殖多了,有的孩子就会将其卖给其余想喂“洋虫”的孩子,一般一分钱可以买上几只,然后就可饲养了。还有的孩子将“洋虫”瓶相互交换,以图个新鲜感。玩“洋虫”可以让孩子了解昆虫生长的全过程,增长感性认识,又能从喂养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喂洋虫”的游艺消失。

万花筒“万花筒”的民间游艺也是孩子们最常玩的,它是从西方传入的,最早传入南充是在民国时期。“万花筒”,一般的孩子自己也可制作,也有专业人士做成后出售的。“万花筒”制作一般是找来废弃或被损伤的镜片(梳妆用的镜子,背面镀有红汞)。在镜子铺或划玻璃的店铺去加工成三块约长0.1米、宽0.2米的条片,然后将三块镜片组合成为一个三棱柱形,在三棱柱的一端嵌上一块与三棱形相等的三角形镜片,再在外面包裹上一层硬纸或深色的布,用线或麻绳将其绑紧,三棱柱的另一端用纸封严后,在上面挖一个小孔,然后将一些五颜六色的纸剪成碎屑,放入里面,这样一个“万花筒”就制作成功了。玩耍时,用一只眼睛贴近小孔,用手将“万花筒”不停地翻转,这时,里面五颜六色的纸屑就会随着角度的改变,而生成形形色色、五彩缤纷的各种图案,这些图案经过三面镜片折射,千变万化,奇幻无比,往往让孩子们玩得爱不释手。“万花筒”游艺利用光的折射原理,给孩子们带来了美的享受。现在孩子已经拥有了许多先进的科技玩具,很少再玩“万花筒”了。

西洋镜“西洋镜”俗称“小电影”,民国初期由西方传入。南充城内在民国中期就已经有人经营此道,一般都是儿童们最喜欢观看。“西洋镜”的外观为一长方形的铁盒,上面绘有色彩斑斓的图案,在其右上角安一凸起的圆柱形铁筒,铁筒顶上装有类似照相机镜头的镜片,在它的背面装有发条,盒子里面安有固定胶卷的盘架。那时的“西洋镜”是由专门的商贩经营的,这些商贩有的有门面,有的就在大街的热闹处,或者就在中小学校的校门附近摆摊设点。多是立上一个木架,将“西洋镜”用绳索连接起来(防止被人拿走)。孩子们要看时,根据胶卷的长短、内容的新旧收取5分至1角的费用。那时,电影虽已传入南充,但其票价贵,小孩子们又无时间,所们孩子们就选择看这种“小电影”。孩子们给了钱后,老板便会拿起像钥匙一样的工具在“西洋镜”的背面的小孔旋转一阵,也就是将传动的钢丝发条上紧,然后再把胶卷调好,这时发条便带动胶卷转动,孩子们通过镜片便可以看到活动的影像,就犹如看电影一样。虽然都是无声和黑白的,在那个时候,已经是最大的享受了。那时多放映 《白雪公主》 《七个小矮人》 等童话片,还有反映苏联卫国战争的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攻克柏林》 等。孩子们对这些影片都十分喜爱,往往都把零花钱用于此,还有几个小孩凑钱打伙看的,即一人看一眼,特别是在春节、儿童节期间,看“西洋镜”的孩子都要排轮子等候。以后随着影院设施的增多,并且专门开设了儿童场及售学生票(票价均低于成人票),孩子们当然就会去影院里享受电影大餐了,街头的“西洋镜”随之绝迹。

翻豆腐“翻豆腐”也叫“翻绷绷”,它并非是豆腐作坊里的一道工序,而是孩子们喜欢玩的一种手工游艺(尤其是女孩子们)。“翻豆腐”是由两人组合玩,先把两段毛线打结,成一团闭合的线圈,其中一个孩子将毛圈(织毛衣用线)用双手的叉开拇指和食指绕成一个长方形且有对角线的框架,因其类似做豆腐的板架所以称其为“翻豆腐”。另一个孩子则也将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叉开,在已经绕好的框架中段,横着插入将其翻在自己的手中。这时,原来的几何图形就会翻成“菱形”了,接着又由开始绕线框的那个孩子叉开拇指和食指再从已成“菱形”的中段横着一翻,这时又会翻成两个相连的“正方形”,接着又由刚才翻的那个孩子接着翻。如此两人循环翻动,这个线框就会出现不同变化的几何图形来。到了最后越翻越小,小到不能再翻动时,游戏才算结束。如有兴趣再接着玩。这种“翻豆腐”游戏十分简便易行,尤其可贵的是它能启迪孩子们的智慧,认识各种不同的几何图形,增长数学知识,是一种健康的手工游艺,现在还有一些孩子时不时地会玩。

跳格 跳格也是一种少儿游戏,顾名思义,跳格就是在画有格子的地面上跳过,另有一种说法是“跳房房”。大多数都是由孩子们自发组织参与,以女孩子为主。跳格的格子是用粉笔或柴炭在较平滑的地面画上如“用”“田”形状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来,几个孩子用“梭梭”跳。“梭梭”是跳格的用具,它是用废弃的算盘珠子与小钱(铜钱)用麻绳串起,然后将两端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圆圈,各自根据自己的喜爱不拘大小,也有的孩子直接用扁平光滑的鹅卵石来替代“梭梭”的。第一步是“丢梭梭”,看谁最先将梭梭丢在最顶上的格子中。在丢梭梭时,要规定离格子有一段2至3米的距离,如果谁的梭梭丢中了,就由这个孩子先跳。跳格时,只能单腿跳跃,一边起跳一边还要将丢在格子中的梭梭踢进下一格里,而不能压线,也不能将另一只腿放下来。踢梭梭看似简单,但因为是单腿跳踢,力道不好掌握,要把梭梭踢进下一个格子中还是要费力的。如踢进了下一格,又继续往下踢,直到将所画的每格子都踢过,才算胜利。胜利者,可以任选其中的一格作为自己的房子 (称为修房子),房子就属于你的使用权,下一个孩子将梭梭踢到临近你修好的房子格时,就绝不能将梭梭踢进去,而必须要隔着这一格再往下一格踢,并且也不能单脚跳入这一格中,那么就得跳跃过这一格才能继续踢下去,修好的房子实际上就成为下一个人的障碍了。而修好房子的人如果下盘轮到踢时,他就可以在自己的房子将另一只腿放下来,双脚站在里面稍事休息。所以跳格这个游戏,越到后来难度就越大,如果将梭梭踢到格子外或压了线,或者因单腿支持不住而将另一只腿触地,即被取消该盘资格,只能等待下一轮。孩子们在单腿边跳边踢“梭梭”的节奏中获得了快乐,尤其是脚下的“梭梭”随着脚踢时铜钱与地面的摩擦而发出阵阵清脆悦耳的响声,更是提起了他们的极大兴趣。有时一盘跳结束 (全部格子都被修成了房子),孩子们已是汗流浃背,但依然乐此不疲。还有孩子在石梯上跳的,先从上至下,后由下而上地跳踢,规则与地面跳格一样,只不过难度更大,尤其是由下向上跳踢,很多孩子都坚持不下来。这种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机敏性,对孩子的耐力、毅力训练也大有帮助。至20世纪70年代,这种游戏消失。

猜中指姆 猜中指姆也是孩子常玩的游戏,由两个或以上孩子参与,先通过“叮”决出谁第一个来猜,被猜的孩子则要将一只手的五指并在一起,而且还要将中指姆隐藏好,然后用另一只手将被猜的这只手包住,只将指尖露出。猜中指姆的孩子便根据指尖的形状来竞猜,猜时他会用两根手指抓住所猜的指尖,这时被猜的孩子和其他待猜的孩子口中就会唱起“一二三四五,猜到中指姆,要打二百五”的童谣。这时被猜的孩子就会将手松开,让大家验证是否被猜中了。如果被猜中了,竞猜的孩子就会唱“猜到中指姆,要打二百五,你要田还是要土”的童谣,让被猜的孩子选择回答,如果说要“田”,那么这个孩子就被打一个“手墩”,即伸出手让猜中的孩子打一下手心,或者在其额头弹一个“崩崩”,用两根手指圈起发力弹去,如果说要“土”,则由被猜中的孩子向其手心吐一口口水,游戏就到此结束了。如果未猜中的话,反过来未猜中的孩子也会接受同样的惩罚。这种游戏简单易行,一段时间在孩子们中十分盛行,现在已经没有孩子玩了。

过家家“过家家”是能够上书面的普遍性说法,在南充则将这种儿童游艺称为“煨锅锅肴”“办客客宴儿”,这种游艺是孩子们通过对家庭父母兄长做厨时的观察,从中激起仿效的灵感,而衍生出的一种玩法。

做这种游戏时,必须要有两三个以上的孩子参与,一般都是在室外进行,或院坝里,或郊外的山林、河边处。孩子们从家中拿出如米、面、肉、菜等食材,再用一些金属制成的瓶盖或搪瓷盘、碗等作为“锅”,随便找几个石头便垒一个小灶,然后大家分头去找寻柴草,其中总有一个较大的孩子来指挥分派各人的工作,如生火、淘米、洗菜、切菜,孩子们往往任劳任怨,兴趣极高。大家围在灶前,待“锅”里的食物煮熟时,便会一齐抢着吃。一锅吃完了,接着又煮,就看所带食材的品种多少而定,有时还会在山林、河边寻找一些可食的野菜(如马齿苋、奶浆菜、清明菜等),胆大的孩子还会到河边水沟里去捕捉鱼虾、螃蟹来烧着吃。孩子都显得大方,不论谁的,都要均匀地分着吃,哪怕是只有很少的一点。特别是腊月天,孩子们往往会将家里腌制的腊肉、香肠偷偷拿出来,与小朋友煮熟分吃。总之,他们都是学着家里来客时,家长热情招待的样子,因此又称“客客宴儿”。有的孩子还会用泥巴做成锅、灶、碗、瓢、盘、铲等炊事用具,往往在院坝摆成如厨房一般,象征性地烹饪各种食物,也是一种乐趣。这种游艺活动,能够让孩子养成动脑筋、爱劳动的习惯,也让他们在游戏过程中体会到团结互助、共享劳动成果的喜悦,能流传至今正是得益于它寓教于乐的精神。

[1]“粘胶”的制法是:先找寻一个蜘蛛网,用竹竿将它搅乱,然后取下来备用,再取黄葛树、构树的浆,取浆时,只需用刀在树干划一个小口,那洁白的树浆就会流出来,这时用容器接住。然后将先搅乱的蜘蛛网取下来,放在石头上,用石头将其捣烂成团,再把树浆兑进去,再捣,直到十分粘手时就算制作成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