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民间风俗:咒符信俗及其影响广泛

民间风俗:咒符信俗及其影响广泛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咒符信俗 咒符是与禁忌密切相关的迷信形式。但在长期的民俗传承中,有的咒语便逐渐由迷信转为俗信。在民间生活中,咒符的影响范围非常广泛,不仅民间的请神祭祀仪式多离不开咒符术,而且民间的许多民俗活动乃至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咒符术,如治病救人、避邪护身、祈求丰年、发财积财、祈求平安、安胎保身、六畜驱瘟等等,无不用咒符。解放后,赌咒习俗仍在南充民间流行,但多以口头表白为主,不跪地或到寺庙。

民间风俗:咒符信俗及其影响广泛

咒符信俗 咒符是与禁忌密切相关的迷信形式。“咒语”,或称咒词、视咒、明咒、口诀、箴言、密语等。在巫术中,被认为某些语言具有神力、魔力和法力,这种具有所谓神力、魔力、法力的语言便被称为咒语。咒语作为一种迷信手段,又专指江湖术士、巫医神汉驱邪看病时的念咒作法,在方术流传过程中,咒又变成驱邪禳灾的口诀。当这种迷信转为社会俗信后则变成了“诅咒”。

在古代,政府官衙中甚至设有施用咒语的专职职业者,如隋唐都有咒禁师,属太医署,专司画符念咒驱鬼治病。在旧时代,巫咒相连,成为迷信职业手段,为害不浅。

咒语一般是首句呼唤鬼神之名,中间述说对鬼神的要求和命令,末句以“如律令”作结,含有明显的祈请、敕令的性质。如道士在画符前要念咒语,其中的“笔咒”称:“居收五雷神将,电灼光华,纳则一身保命,上则缚鬼伏邪,一切死活灭道,我长生,急急如律令”(潜龙居士:《符咒妙法全书》 )。在表达方式上,咒语与一般祝词口诀不同,往往有音无义,或无音默念,即以所谓“口中念念有词”的神秘语言,欺骗愚弄迷信者。但在长期的民俗传承中,有的咒语便逐渐由迷信转为俗信。譬如老人处理幼儿跌跤碰撞时的常用办法,往往是一边抚揉伤痛处,一边口中念念有词说“揉揉、散散,不让老娘看见”,其效果往往是制止了儿童的哭号,这种方式显然是咒语的俗信化。

咒语由文字图画或符号取代以后,则形成了方术中的符录。符最早源于原始思维所产生的奇妙想象,亦为古代的一种信物,但实际上符和咒一样都是语言崇拜、文字崇拜的结果。

符的形式,按其体裁的不同可分为木符(包括印符)、纸符、布符、绢丝符和实物符等。按笔画结构和特点的不同可分为文字符、图画符、非文字非图画之图案符,以及文字与图案相结合之符等。文字符除了道士、巫师所创造之外,书门联,书“姜太公”“石敢当”等神名以及“魂”“嚣”“大”“王”等字也有符的功用。如五月端午民间盛行用雄黄在小孩额上书一“王”字,以避邪除秽。图案符除道士、巫师所画的奇形图案外,还包括服饰上的一些图案、文身、面具的图案,以及其他一些器物上的图案,如瓦当上的吉祥图案、家具上的吉祥图案、厌胜钱图案、“卐”形图案、八卦图等。这些图案都有突出的避邪趋吉的巫术功用。在民间生活中,咒符的影响范围非常广泛,不仅民间的请神祭祀仪式多离不开咒符术,而且民间的许多民俗活动乃至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咒符术,如治病救人、避邪护身、祈求丰年、发财积财、祈求平安、安胎保身、六畜驱瘟等等,无不用咒符。

现在有的人家在大门上挂镜子、贴符号等,都是符咒俗信的表现。

赌咒“赌咒”就是打赌、发誓、表白心迹。

赌咒在过去的南充民间流行很广。那时人们为一件事情,哪怕是一件鸡毛蒜皮般的小事在争论不休或说不清道不明时,就多用赌咒发誓来以示自己清白。(www.daowen.com)

人们首先相信赌咒是会应验的。民间常常说:“走嘛,我们到天坝坝说嘛!”或是:“我们到天坝坝赌咒嘛!”大家相信天老爷的公正无私,能惩恶扬善,故而“人在做天在看”“头上三尺有青天”之说,相信人行善就会得到善报;作恶就会得到恶报,恶报必将受到老天爷的惩罚。

赌咒往往要用很恶毒的语言,尽量使对方相信自己没有这么去做,比如说:“若这个事情我做了,要死儿绝女!”“若这件事我参与了,要遭天打雷劈五雷轰!”“要是这话是我说的,要烂舌根!”或:“出门遭汽车碾死!”“出门要摔断脚杆!”或者:“我一家人都不得好死!”“要是这件东西是我偷了,我要断手脱节!”等等。

当然,也有赌“白眼咒”的,即一件事情本来是他做了,但他怕承担责任又不敢承认,仍只好作假表白,这就是赌“白眼咒(假咒)”。说“如果这件事是我做的,我转去就死!”或者是“我立马就死在你的眼面前!”等等。此外,过去也有赌大咒的,即双方争执不下便买来香蜡纸钱点燃,朝天跪磕头作揖来赌咒发誓。还有赌得更大的是双方杀鸡宰狗,甚至抱着家中的小儿子闹到城隍庙、土地庙、大寺庙里去当着菩萨赌咒的,说皇天在上,在某某菩萨面前,如果这个事是我做的,我会不得好死或死儿绝女、全家死绝等等,这在民间叫作狠心咒。

解放后,赌咒习俗仍在南充民间流行,但多以口头表白为主,不跪地或到寺庙。人们平时一般争论中,如像“哪个龟儿子干了这事!”“我要是干了这事,八辈子不得好死!”等语,便是赌咒遗风。

夜哭神 过去,在南充境内各地的一些场头场尾、街巷交会口都能看到墙头、树上,甚至电杆贴有字条,原来是一般百姓人家请“夜哭神”。这种习俗沿于婴儿夜晚哭闹吵夜,要收“夜哭神”。红纸上写“小儿夜哭,请君念读,小儿不哭,谢君万福”,然后贴于路旁人们容易观看处。如小儿做了噩梦,则写“夜梦不祥,书贴粉墙,太阳一照,化为吉祥”贴于墙上。

这种收“夜哭神”的做法,即便是在20世纪60年前境内都还能见到,至80年代后就比较少见了。

避疯狗 过去,南充境内农村几乎家家都有养犬的习惯,一到春节,特别是油菜花开的时节,便有“菜花黄,疯狗狂”,许多家犬在这个季节会变得疯狂,常常咬伤路人,严重的还会危及性命。为此,一些迷信者便衍生出了用一种念咒语的方法来驱赶疯狗,通常的做法是:如果路遇疯狗,手捏泥巴搓圆,在泥坨中间用手指画一个“犬”字,四周画五个“虎”字,然后口念咒语“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我要从此过,我有五个虎。虎吃白狗、黄狗、黑狗”,连念三遍,认为疯狗自然就会离开,但显然这种“咒语”只能是起到一点心理安慰作用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