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节“元旦”这一名称,据说起自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音专须)。颛顼以正月为元,初一为旦,但后来夏、商、周、秦、汉各个朝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据 《史记》 记载: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殷代以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以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统一中国后,颁布统一历法,以十月初一为元旦。直到汉武帝时,才规定以正月初一为元旦。辛亥革命以后,改用世界通用的公历,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1949年以后,每年元旦都放假庆祝,人们在这一天庆祝一年来取得的成绩。在新年到来的时候,人们很自然地要回顾、总结过去一年,展望、计划新的一年,因此元旦不仅是欢乐的节日,也是鞭策人们不断进步的一个新的起点,是一个值得珍视的日子。
腊八节 腊八节因腊日而来,日期为农历腊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腊八节源于上古时代的冬祀与腊祭,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原为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东汉后,佛教传入中国,腊月初八成为“佛成道日”,节日被蒙上神佛色彩。
腊八节的主要节庆活动体现在“吃腊八粥”上。腊八粥的花样品种繁多,但共同的一点是至少要在粥中掺和八种以上的食物,饭中要有油有盐有味。南充人在这一天,基本上家家户户都要煮腊八饭吃。其做法是:用糯米或糯米中掺一部分粳米,如没有糯米的人家,完全用粳米也可以。但至少要在饭里掺上八种以上的食物。富裕的人家掺有红枣、莲子、桂圆、核桃、花生、栗子之类。另外还要切些腊肉颗颗或者腊肉骨头在里面。贫穷人家再穷也要在饭里渗上青菜、白菜、萝卜、芹菜、蒜苗、绿豆,或切点米豆腐颗颗、豆腐干颗颗之类,凑够八样,饭里放点油盐。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得高高兴兴、热热火火,过一个愉快的节日。
春节“春节”又称“过年”,时间为中国农历的岁首,是我国民间最重要也是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而春节的由来则与阆中人落下闳有着密切的关系。
落下闳(前156—前87),字长公,巴郡阆中(今四川阆中市)人,我国西汉民间天文学家。西汉元封年间(前110—前105),汉武帝因秦代 《颛顼历》 误差较大,为改革历法他征聘各地天文学家进京修历,落下闳遂经同乡谯隆推荐从故乡到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随后他和邓平等人在实测的基础上合作创制出了新历,新历于太初元年(前104)被公布实施,故称之为《太初历》。《太初历》 将24个节气纳入历法,以孟春正月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并依照春、夏、秋、冬顺序,至冬季阴历十二月底为岁终,从而奠定了中国“春节”的基础。随后人们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新年”,民间习称“过年”,于是中国定时的“春节”便由此而生并一直沿用至今。
如今,落下闳被南充人尊称为“春节老人”,新建的“落下闳故居”(又称“星座苑”“落下闳纪念馆”)坐落在阆中市古城内马王庙街14号,现在古城阆中每到春节期间,还会看到身着古装的“春节老人”在忙着给人们发放红包,恭贺大家新春快乐、平安吉祥。为了展示我国的春节文化,阆中市还在古城隔江相望的“嘉陵第一江山”锦屏山后山修建了“春节文化主题公园”,园外设有年街,园内以春节文化为轴,分布汉阙大门、春节文化广场、落下闳纪念广场、十二生肖大道、春节文化馆,以及春芳、夏荷、秋枫、冬竹等四处园林景观。2016年春节期间,阆中有关方面还以“中国年,中国味,中国节”为主题,在“春节文化主题公园”内举办大型元宵灯会,灯展分“迎春”“过年”“闹节”“寻源”“品味”五大篇章,共有64组灯,让省内外游客充分感受到了浓浓的中国年味和南充地域风情。
春节期间,南充也有很多习俗,如在古代从腊月十六起,官府衙门封印,称为“倒衙”;腊月二十三“祭灶”后,各个店铺、作坊开始封斗挂秤,停工歇业,放工匠们的假,各家各户开始打扫卫生,除旧迎新;腊月二十四以后,许多人家便开始贴春联、贴年画、挂灯笼;大年三十全家吃“团年饭”,夜晚“守岁”(又叫“熬年”即通宵守夜);大年初一禁忌扫地,倒垃圾,忌用针、刀;初二妇女回娘家,初三“上坟”祭祖先,十五晚上“闹元宵”等。同时腊月和正月的忌讳也特别多,如忌说“孤、寡、少、失、错、杀”等字,不能打烂锅瓢碗盏等,故南充俗语有“腊月忌尾,正月忌头”的说法。南充春节中较有特色的习俗活动主要还有:
推吊浆汤圆 过新年事先必须备足过年要吃的食品,其中主要一项就是推吊浆汤圆,其次是打糍粑、推豆腐、推米豆腐、做豆腐干、磨凉粉。这些食品大都用着过年宴席上吃,吊浆汤圆主要是正月初一、二、三吃。吊浆汤圆是用糯米用水发胀后,用石磨推成稀米浆,将推出来的米浆用滤帕包起来,吊在木枋上,经两三天把水吊干后,再把吊干的糯米粉团打散晾晒。晒干后的糯米粉子又白又细滑,随时可拿出来做汤圆或炕糯米馍馍等。
人日节 正月初七是传说中的人类始祖女娲捏泥成人的日子,故为“人日”。这天南充人又称之人过年。民间每逢正月初七这一天,必大宴宾朋,用七种酒菜待客,用彩纸金箔或银箔剪成人形,贴于屏风或戴在头上,以祷吉祥。这天,还是游览访胜的好日子。不过无论城市乡村,各行各业在人日节之后,都将恢复正常工作了,这天便成了上班族与家人过节的最后一天。所以,离别前与家人、亲友的再一次聚餐就显得更见真情,更加快乐。
祭蚕节 正月初八本为俗传的“谷日”,但在川北南充,农民有栽桑养蚕的悠久历史,蚕丝又是支撑川北城乡的经济主体,故人们便将此日改成“蚕日”,以祭祀蚕神。旧俗,民间还会根据这天的天气预测蚕运,太阳出蚕日,便认为本年养蚕顺利,蚕茧一定丰收。此俗在今天仍有一定影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他地方一般过了正月十五就算过完了年,但南充境内阆中市至今还沿袭着一个古老的春节民俗活动,即“正月十六游百病”。在这一天,大人小孩全部外出登山、跑步或进行一些体育健身活动,即所谓的“把灾祸疾病都丢弃完”才算过年结束。2013年11月,阆中市“正月十六游百病”的传统习俗被列为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项目。
正月十四蛴蟆节 据乡村老人们记忆,蛴蟆节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民间传统习俗,传说起于明末,也有人说源于晚清。
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张献忠率兵屯扎川北时,遭官兵围剿。义军多次浴血奋战,双方死伤无数,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连年兵荒,瘟疫虐行,百姓苦不堪言,纷纷供奉三牲,到附近的青龙庙烧钱化纸,祈求上苍保佑,仍无济于事。后来,一铁冠道人云游至川北,得知此情后,为乡民点化:皆因战乱,秽气浊血触怒河神,才降蛴蟆祸害人间,只有将蛴蟆送走,方可保平安无事。因为瘟疫盛行之时,恰逢正月开春之际,正是冬眠后的蛴蟆纷纷出洞交配繁殖之时,人们信以为真,便将其称之为“蛴蟆瘟”。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家的先民们便把正月十四更名为“蛴蟆节”,由此取代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故而在川北农村流行有“城里人过元宵节,乡下人过蛴蟆节”的说法。蛴蟆节在川北农村流行的范围比较广。顺庆区共兴、黄金、同仁;嘉陵区三会、积善、大通;西充县多扶、双凤、晋城等地,以及其他一些山村至今仍流传有正月十四晚过蛴蟆节的习俗。
蛴蟆节的活动以送蛴蟆灯为主要内容。因儿童身体抵抗力较弱,最易患上“蛴蟆瘟”,因此,每家只要有儿童,无论孩子大小,当天都必须扎上一盏“蛴蟆灯”。
节俗活动的另一项内容则是,祭龙和送龙上天。当天,除儿童扎制“蛴蟆灯”外,村里的老人们还要用竹和红绿彩纸扎一个如滑竿大小,形状如龙舟般的彩龙。村民们都要从家中拿来五谷杂粮,放进自己制扎的龙船中,拜祭龙神,乞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当夜幕降临时,人们便吹着唢呐、敲着锣鼓、抬着彩龙,在儿童们的“蛴蟆灯”簇拥下,由列队的小青年挥舞着火星飞迸的火把开路,浩浩荡荡地向村边的小河小溪进发。儿童们则举着“蛴蟆灯”一路吆喝“蛴蟆公、蛴蟆婆,把你蛴蟆送下河”之类的民谣,随彩龙拥向小河桥头。尚不会行走的儿童则由长辈或背或抱随队伍一道前往。人们面对彩龙祈祷之后,便点燃龙身里的干稻草,送彩龙升天。此时,锣鼓齐鸣,鞭炮炸响,夜空中礼花四溅,仪式进入高潮。这时,儿童们有的将“蛴蟆灯”抛进小河水里,有的则将“蛴蟆灯”插入松软的土中,漫山遍野灯影晃动,密集得像夏夜天空的繁星,情景十分热烈壮观。
2010年,南充市顺庆区、嘉陵区将蛴蟆节申请非遗,经南充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古称“上元节”。这天晚上又称“元召”和“元宵节”,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日,是春节的最后欢庆高潮。这天晚上按照“除夕火,元宵灯”的习俗,家家户户点上各式各样的灯,故又称为“灯节”。每逢这天,城乡民众都要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其主要内容有舞龙耍狮、办灯会、吃元宵、猜灯谜等。
二月二迎富节 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龙抬头”与古代中国人对龙的崇拜有关,俗话说:“龙不抬头不下雨”,龙抬头正是下雨的征兆。古人认为,龙是四灵之首,主宰风雨。所以,遇到旱灾时,就要用各种敬神或娱神的方法向龙王祈雨。
南充流行着与二月二迎富节相关的俗语,如“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有的人家大人小孩还有句口头禅:“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凡逢二月二这天,农民告别农闲开始下地劳作。如果还没有苏醒的话,轰轰隆隆的雷声就要来呼唤了。惊雷动犁土,春分地气通。二月二早晨起来后,人们会用长竿敲击房梁,把龙唤醒,然后用草木灰向井台引一条灰线,再用谷糠从井台向水缸引回一条金龙。天近黄昏时,家家户户都要用灶膛里的灰围绕灶台再撒一圈,叫围灶,为的是把所有的灾祸都挡在外面。凡是亲人远在他乡的,一定要留一个口子,意为盼其早回家乡。这一天妇女不动针线,恐伤龙眼,还要在头一天就将自家的水缸挑得满满当当,否则会触动龙头。有的人家还要爆玉米花、炒豆子,在院内用灶灰撒成一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置中间,称之为“打囤”或“填仓”。有趣的是,在偏远农家,这天吃的食品也和“龙”字有关,把面叫为“龙须面”,把鸡蛋叫为“龙蛋”……甚至把这天理发,也要说成是“剃龙头”。
二月二又是土地公的诞辰,土地公即古代的社神。古时候中国人认为人间的衣食用品都来自土地,所以要为土地神设庙并按时祭祀,希望通过一系列的仪式来求得一年的好收成。这一天,有的家庭主妇要把腊肉块、糯米和蒿菜蒸熟,到土地庙上供,敬土地公公、土地婆婆,祈求风调雨顺,并且,还要在晚上用蜡烛照屋梁,边照边念:“二月二,照屋梁,虫子蜈蚣无处藏。”
三月三游西山“三月三,游西山。”果州顺庆流传的奇闻轶事的版本多多。其中,《怜叶与玉荷的传说》 广为人知。故事的梗概是:怜叶与玉荷原本上仙,二人因坠入爱河,触犯了佛门清规,被了然大师责罚不能恢复人形,只能在淤泥中求生存。后来佛祖开恩,将怜叶称作莲叶,将玉荷称为荷花,并钦定为主座,即为莲座,本意是让它继续参悟佛门。次年春天,西河边开满荷叶,一时之间,安汉县百姓奔走相告,一齐涌来,小河周边容不下,众人便自发爬上西山远眺。于是,世间便多了一句谚语:“三月三,登西山。蛇出洞,藕出簪。”另有史料记载:自魏晋以来,西山为文人游客饱览蜀中盛景之所,多为之抒情唱颂。亦为文史大家隐居著作及习道静修之圣地。《晋书·地理志》 上记载两汉以来,南充“其人敏慧轻急……人多工巧,贫家不务储蓄,富家专干趋利。而士多自闲,聚会宴饮”。唐代,因顺庆金泉寺传为道姑谢自然的飞天之处,而留下了美妙的传说。果州民众对“三月三,游西山”情有独钟,且有佳句流传:“年年岁岁三月三,八方来客游西山。众口一词话神奇,飞天仙女谢自然。”近代乃有俗谚云:“三月三,男女老幼游西山。”如今,凡逢阳春三月,果城顺庆一家老小,出门踏青,于游山玩水之中,登高望远,陶冶情操,感受大自然美景,其乐无穷。(www.daowen.com)
三月三游凌云山 古时候,以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节”,每年到了这一天,官民人等都到东流水上去洗头洗足,说是能消除灾邪与疾病,称为“祓禊”。魏晋以后,将上巳节改为三月初三,仍然在水边举行除灾求福的祭祀,熏香沐浴,净洁全身,以除灾祛邪,消除不祥。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是三月初三这天在绍兴兰亭举行祓禊活动时写成的。唐代,皇帝赐宴曲江,城中百姓都到曲江去饮酒踏青。这一民间习俗,普及全国,一直流传至今。凌云山真武宫,不知始建何年,唐宋时期,屡毁屡建,诸多道徒,群集灵山,虔诚供奉,举行法事。每逢农历三月初三,真武帝君圣诞之日,四方百姓齐来朝山,万民归心,香火鼎盛。如今,凌云山已成为高坪区旅游胜地的一张名片。古时,蓬安县运城古城也有过上巳节的习俗,人们朝山拜山,登高望远,洗浴山泉。2010年,营山县太蓬乡将太蓬山朝山会申请非遗,经南充市政府批准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南充市高坪区老君、青莲镇提出将“三月三朝灵山”申遗,经南充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清明节 清明节大致始于周代,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历书》:“春分后十五日,头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绋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又说是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
清明节的民俗活动,主要包括祭祖扫墓、春游踏青、插柳植树、放风筝、荡秋千等。其中,关于祭祖扫墓,旧俗有“新坟不过社”的说法,也就是一年内下葬的新坟,当在社日(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前祭扫。此外,扫墓时间在民间还有“有儿有女清明前,无儿无女清明后”的旧俗。这些习俗今天已经没有什么影响了。在清明节祭祀活动中,人们踏青上坟一般都自带锅盔、凉粉、凉面及其他“寒食菜”,祭祖之后就大家分享。除一般家庭上坟祭祀外,还有以家族祭祀为中心的“清明会”。清明会是民国时期南充民间沿袭的老规矩。节日当天,各姓家族都要聚集族人在本族宗祠内或祖先坟地共同拜祭,然后共同进餐,俗称“吃清明会”。清明会由族长主持,经费用族人清明会会产,有的是各家各户自己凑钱。“吃清明会”也有很多讲究,族人中的妓女、戏子、剃头匠、乞丐等,凡是称“下九流”的人不能参加。清明会上,还要整饬族规,对族人中的不肖子孙、乱伦之辈进行惩处训诫;对族人中家庭贫困,读不起书上不起学的,共同扶持其学业等。如今,南充民间“吃清明会”的活动仍在继承。
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另有“重五”“重午”“端节”等名称。端午节的日期在农历五月初五,因为“初”有开始的意思,“端”也有开始的意思,所以,初五又叫“端午”。古时,端午节还有“浴兰节”等名称,因为古人有在这一天用兰草汤沐浴的习俗。由于屈原在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投江的缘故,人民为了悼念他,纷纷把食物投入江中,并以划龙舟的活动举行祭祀仪式。到了唐朝,端午被正式规定为大节,并相沿到今。端午节除划龙舟的祭祀活动外,又增添了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插艾叶、佩香囊等习俗。
南充境内端午节习俗与其他汉族地区大致相同,其中,较有特色的活动主要有:顺庆的抢鸭子、高坪的贴五毒图(以毒攻毒)、阆中有大端阳(农历五月十五)“武王会”、仪陇的吃南瓜丝包子以及延续至今的新婚女婿拜端阳(拜岳父岳母)等习俗。其中,顺庆的抢鸭子是在嘉陵江龙舟竞赛结束后举行。凡下水游泳的选手,谁在浪涛中抢到漂游的鸭子最多,便是标兵,除鸭子归选手外,还另有嘉奖。近年来,此活动偶有举行。
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又叫乞巧节、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少女节、晒书节等多个名称。七夕节起源于汉代,由于参与活动的都是妇女,故人们又把七夕节看作是中国古代的“妇女节”。七夕节因为始终伴随着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具有十分浪漫的色彩,所以,又有“中国的情人节”之称。
旧俗中,七夕之夜,妇女们祭拜织女星,祭拜贡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和五子(桂圆、红枣、莲子、花生、瓜子)等。焚香礼拜后,对着天空织女星祈祷,祈求织女赐予她们心灵手巧,祈求姻缘巧配。乞巧活动有两种,即卜巧与赛巧。卜巧就是用占卜的方法来测定谁苯谁巧。如先将瓜果摆放在院子里,用来祭祀织女,然后让蜘蛛在瓜果上结网,谁的瓜果上有网说明谁巧。赛巧是妇女们在月光下比赛穿针引线,谁穿得快,谁的手就巧。此外,有的妇女姊妹们在七夕这天还往往以硬纸束成粽子形,上缠绕五彩丝线,并系以小流苏互赠,此“七夕”乞巧之另一花絮。如今,虽说乞巧活动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依然在民间口口相传。
蓬安县银汉镇有一座极漂亮的古拱桥,名叫鹊桥,附近还有一座古庙叫银山寺,人们都说银汉镇是“七夕”文化的发源地,秦少游[1]的 《鹊桥仙》便出自银汉镇。“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最近,银汉镇民间还成立了一个“七夕”文化研究会。
月半节 即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在过去是一个奇特的传统节日,也是川北城乡一个比较重要的民俗节日。因节日的主体是祭祀亡灵,故“月半节”也称作“鬼节”。其隆重程度与清明节、冬至节这两个祭鬼(亡灵)的节日一样,家家户户无一不崇尚这种习俗。传说这天,升天之龙(祖宗与家人亡灵)要回到大地,夏收之后也正好以此祭亡灵和祖先。
南充境内,一般是从农历七月初十起就开始供奉先祖,直到十六日夜送亡灵归去后结束。早年,七月十五这天晚上特别热闹:街上扭秧歌、演杂技、耍龙灯狮子;河中、池中燃放各种河灯。家家户户自备食物争相敬奉孤寡老人,以酒菜、纸钱祭奉祖宗及家人亡灵,同时还要在路边烧纸钱、“泼水饭”(加冷水的米饭),以避免孤魂野鬼因贫穷饥饿去抢有后人烧供给祖先的钱财与敬奉的食物。这晚的热闹只限于院落,小孩子就不敢出门,过去农村有“七月半,鬼乱窜,高粱地里有一半”的顺口溜,意为小孩阳火低容易遇着鬼,一旦遇上了就会遭病痛或是缺智力,而自己的祖先是保佑他的儿孙后代的,子孙们在家里迎送、祭祀祖先是在行孝,故而祖先们心中高兴,自然不会对自己的子孙发难。
过去,七月初十至十二日将老祖人接回家供奉,十四至十六又送走,走时还要 ‘烧包’(又叫“烧袱子”)送“金银壳”(表示是金银锭)、冥币及灵房子等,同时还以丰厚的酒菜来敬奉。烧包不会在室内进行,而在野外焚化。灵房子是用竹条编成楼房架,用白纸裱糊成形,说是给祖宗修座新房,与冥币一同焚烧。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祖宗灵魂能一并将其带走。至今,虽然大多数人摒弃了对鬼神的迷信,但敬祭祖宗、悼念先辈仍是一种传统美德。无论城市农村,一到农历七月十五日夜,仍然有很多人在田边、路边、街边、楼房边、阳台上烧钱化纸。
月半节,南充各地的习俗大致相似,不过在阆中有的乡镇,早年还有参加亡人会的习俗,有的家人还在门前点烛迎接,忌吵嘴打架,忌打飞蛾虫类等。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民间又称月夕、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中秋节始于唐初,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清代和民国时期,南充境内中秋节已有祭月、赏月、吃月饼和“烧香油”“偷瓜”“送瓜”等习俗。
在南充民间,中秋节颇具特色的习俗主要有:一是在20世纪50年代,顺庆城区的一些较为富有的人家,凡逢中秋之夜,便把月饼用小簸箕摆放成形,放置在家门口的木凳上,据说是供天上的月亮,又说家门口的月饼如有路人抢走,这户人家会大吉大利。二是“偷瓜”“送瓜”习俗。旧俗八月十五夜间,一些小孩在大人的指点下(也包括一部分成年人),趁着月光去偷邻居地里的冬瓜。他们偷后悄悄送至村中还未生育的少妇家中。得瓜的人心中窃喜,失瓜的人知道后也不会吵骂,只会付之一笑。俗语“中秋送个大冬瓜,来年生个胖娃娃”,就是这一习俗真实写照。此外,高坪的拜月祈求自己美丽、祈求月老早牵红线、早生贵子等;阆中的搬石头、泥土进屋(视为金子、银子),挑水进屋(视为食油)等,都具有地方特色。
现在,中秋节成了人们礼尚往来、结情交友的日子。节前,人们从商场买上月饼作为礼品来馈赠亲友,调节、增加情感。
重阳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或“老人节”。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它起源于战国时代,是一个欢乐的日子。
重阳节是融合多种民俗为一体的传统节日。旧时,过重阳节,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庶民百姓,一般都会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点,饮菊花酒。
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如今,重阳登高的习俗已成为南充老人们的一项健身活动,亦有不少年轻人对重阳节登高野餐情有独钟。
冬至节 相传,冬至这一天阆中人范目和七姓巴人解救被围困中的汉高祖,并煨了一锅狗肉(谓之煨冬至或煨冬),刘邦吃后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阆中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并被传到各地。人们后来吃狗肉加首乌、当归以滋补身体,吃羊肉加生姜、附片以抵御寒气,以及各种滋补食品在冬至盛行,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在民俗中,冬至作为一个重要节日,从观念到行为、语言都给生活以极大的影响,尤其受冬至节日气氛的熏染,形成了流行广泛而又独具特色的饮食习俗,创造并传承了应节养生食品和烹调、酿造等方法,至今为人们所接受。
[1] 秦少游: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淮海居士,世称淮海先生。北宋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苏门四学士”之一,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