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南充民间祈子习俗:科学生育与报喜标志

南充民间祈子习俗:科学生育与报喜标志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生育极不科学的情况下,人们便寄希望于神灵保佑,以各种方式祈求多生育男孩子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这无形中助推了祈子习俗的盛行。按南充民间的报喜习俗,报喜是有标志的。

一、诞生仪礼

求子 自古以来,民间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说生子传宗接代是第一大孝,故而人们往往通过祈求神灵,盼望早生贵子,这在中华民族史上已经形成了非常久远的习俗。尤其是经过明末清初连年的战争,四川几乎人烟断绝,虽然进行了“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但要耕种那么广阔的土地,确实人力不及。所以,无论朝廷还是民间,都企盼快速发展人口来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对人口数量的需求,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形式上,都超出了过去传宗接代、添丁尽孝的范畴。在生育极不科学的情况下,人们便寄希望于神灵保佑,以各种方式祈求多生育男孩子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这无形中助推了祈子习俗的盛行。

南充人祈子的方式和途径很多,有主管生育之神如送子观音、金花娘娘(送子娘娘)神像前求子的,尤其是那些久婚不育的妇女,会带上香烛、纸蜡和祭献的礼品亲自到寺庙、神殿的神像前默祷。为了求神赐子,心中许下大愿,到生了孩子后,就到神前敬奉香火或给菩萨挂彩还愿。特别是那些世代单传的富家,他们除了给庙上敬奉许多香火钱外,还要给菩萨像贴金。有借吃某种食物(如喜蛋、冬瓜)来祈子的。如有些人户嫁女,会在给新嫁娘的嫁妆里备上朱漆子孙桶,桶中放有涂红的煮鸡蛋(俗称喜蛋),附近那些久不生育的女人,就会去讨要子孙桶里的红蛋吃,说是吃了喜蛋就会“添喜”(怀孕)生子。如男家顾忌(怕讨去了喜气)而不送,就会在这家生儿洗三时,厚着脸皮去讨要亲友们送的红蛋,其性质同样。“吃瓜生子”之说更为广泛。中国有两句成语“瓜熟蒂落”“瓜瓞绵绵”就是从生育习俗中来,每年的中秋节偷瓜、送瓜,既有邻里的友情,也有不孕之妇的企盼。此外,还有说土地菩萨心好,向土地菩萨许愿的。也有在家中供奉百子菩萨来祈子的。更有在风景区内设“打子洞”“打儿窝”(多是人难以靠近的山洞、树洞、石窝等),来供男女们在几米甚至十几米外投掷石头或银圆,以求投中生子的。

不过,企育妇女大多还是去求送子娘娘。送子娘娘无专庙,一般是附会某庙的专龛来让人供奉。龛上塑的是个慈眉善目的妇女像,双手捧着个白胖胖的婴儿。在她的周围同塑有360多个童子,意为送子娘娘每天会向人间送出一子。求子妇女往往在进献香火后,便跪在送子娘娘像前默祷、作揖许愿,然后用红线随意拴系自己满意的童子(俗称“拴童子”),据说这样不仅可以得子,而且生的小孩也如此貌。

孕期及生产 过去,在南充境内,妇女一旦怀孕,便有许多禁忌。如:孕期不能吃兔子肉,以免生下孩子会成“豁嘴”(俗叫三瓣嘴);不能吃羊肉,以免孩子“扯羊儿风”“癫病”;不能吃鸡爪,以免扯“鸡爪风”;还有不能看十分丑陋肮脏和恐怖的东西;不能怄气哭啼,以免生下男孩得“气包卵”(疝气);在农村怀孕妇女不能到办丧事、喜事的人家去,以免给人家带来晦气。这些禁忌虽有迷信成分,但也有一定的有益孕妇身心健康的因素。孕妇在临近生产时,娘家或婆家人就早准备好了婴儿的衣服、食品,祈盼早日生产(分娩),又叫“催生礼”。旧时,妇女生产,大都是在自己家中,请接生婆到家中接生,主家要准备生产时的一应用品,凡家中男性(包括产妇的丈夫)一律不得进入产妇房中,以免血气冲撞。如遇久产不下,接生婆会叫人把产屋中的门、窗、柜、抽屉全部打开,意味早开产门,让婴儿快些娩出。妇女生产的过程是痛苦的,民间常说“娘奔死,儿奔生”“有命喝鸡汤,无命见阎王”的俗语。民间还有生头胎的胎盘不能随便给人拿走,而是由丈夫亲手找一个地方埋入土中的习俗。民国时期,南充有了医院或私人开的诊所,但只有家境富裕的人家才能进院生产,更多的人家妇女生产仍然听天由命。1949年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初时农村村社、街道都设有助产站,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助产师(接生婆)接生,如遇难产急送乡镇卫生院或县医院进行救助。20世纪70年代至今,绝大多数的妇女都到医院进行生产。

催生 过去,当已婚妇女怀孕到九个月时,娘家的母亲会提只大红公鸡到女儿家去催生,即盼望早日生下孩子。说是女儿见到娘家人的到来,心情会无比喜悦,临产期就会来得更快,可减少“背月”(也称“包月”)的时间。如果娘家母亲不在,哥嫂亦可代办,但是不论谁去,都要准备好香蜡纸烛,到家要去敬拜一下孕妇家的列祖列宗,以求得祖宗保佑。有的地方亦还采取喝蜂蜜汤或猪油汤来催生。

这种催生的习俗显然是违背科学原则的,在现代医学发展的情况下,孕妇孕期的保护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发生久孕不产的情况,可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也可借助手术帮助孕妇生产。

逢生 又叫“踩生”,就是在经过别人家的时候,凑巧碰上这家人的媳妇正生下孩子。但凡生孩子的人家,都希望所生的孩子如龙似凤。在文化落后的贫穷山区,人们认为孩子出生时,第一个来家(或路过这里)的人,会给孩子带来某种禀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个性、智力都会受到这个人的影响。因此,他们也把这时候第一个来家(或路过这里)的人,认作上苍专门安排来“逢生”或“踩生”的人,把这位来“逢生”的人视为贵宾。

在过去,民间信奉“谁逢生,孩子就像谁”之说,生孩子的人家总盼有个心灵手巧、知书识礼、身带财气的人来给孩子“逢生”,所以生孩子的家人一定要将这位来“逢生”的人邀进堂屋,煮上一碗醪糟鸡蛋予以款待。若“踩生”者是主人的故交好友,还要拜认他给孩子当“干爹”(寄父)或干娘(寄母)。一些大户人家生孩子,还会派专人守候在大门前,看是谁来“逢生”。当他们看到呆头呆脑、无所作为的人经过时,就会以种种借口将其支开;能满足主人家要求的人,就会主动上前搭讪,尽量拖延时间直到听见孩子的哭声,使其成为“逢生”的贵客。

报喜 过去,在南充境内的城市和乡村,孩子生下来的第三天,产妇(俗称“月母子”)的丈夫要提上一只鸡到孩子的外婆家去报信。人们都认为生孩子是人生的大喜事,因而对于添了孩子的女婿到岳父母家去报信,便被雅称为“报喜”。

按南充民间的报喜习俗,报喜是有标志的。即这家人如果生的是男婴,孩子的父亲去岳父母家报喜时,手上的礼物必定是一只大红公鸡;如果生的是女婴,孩子的父亲去岳父母家报喜时,手上提的礼物必定是一只大母鸡。这样,岳父母家的人一看便知女婿家添的孩子是男是女。当姑爷一到,外婆家的人只要一看见是公鸡,就会祝贺:“恭喜,恭喜!”如果外婆家的人看见姑爷手上提的是只母鸡,等孩子的父亲报喜之后,就会说:“好,好,大家都有喜。”在收下礼物之后,外婆家的人就会办上一顿较为丰盛的午餐款待女婿。

在午餐待茶之后,孩子的父亲因家中妻子新产需回去照顾,便会向岳父母告辞,此时的岳父母绝不会挽留,他们会在女婿离开前回赠两只母鸡。在有的地方会赠送两只大红公鸡(俗称长命鸡),100个鸡蛋,一坛醪糟,几把挂面和一些旧布片(作娃尿片用)等。孩子的父亲就会小心翼翼地上路,他必须将岳父母回赠的两只鸡抓牢,如果回家中途鸡跑了,按民俗则会被认为今后孩子不好带。

若所生孩子属第一胎,在报喜的女婿走后,娘家人还必须立即筹备“打三朝”的事宜。

洗三 孩子生下的第三天,要由孩子的祖母(或长辈认为本家族中的聪明人)为孩子洗去初生时的胎垢,穿上孩子母亲怀孕时做的小儿衣服,人们称这种行为叫“洗三”。

“洗三”这天,孩子的父亲会把自己与妻子结婚时,岳父母家陪嫁送来的木浴盆洗干净,放在卧房内,盛上用艾叶、苦蒿(或柑叶)、桂心等煮沸后的开水,再将三枚小石子和十二文铜钱放入盆中。因为小石子表示坚强,取愿今后小儿的身体像小石子一样健壮,铜钱代表财源,取愿今后小儿财气充盈,总之都是为了求其吉祥。如果是在冬天“洗三”,还要用火盆烧木炭让室内升温;如果是盛夏“洗三”,不但要将木浴盆放在通风处,还要适量烧些花椒叶驱蚊(防小飞虫叮咬婴儿)。在一切准备就绪后,负责“洗三”的老奶奶会几次以手试温,待水温适宜时,由孩子的母亲将婴儿抱来,解开初生时包着的布片,小心翼翼地把孩子抱紧,放在浴盆上。这时,负责孩子“洗三”的人一边轻轻以水洗之,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小儿今日沐新汤,消灾免难身体壮。小儿今日沐新汤,沐了新汤穿金装。男沐新汤题金榜,女沐新汤成凤凰。金银财宝身边有,光宗耀祖福寿长。”将孩子洗净之后,便把小衣服(或小棉袄)穿上。若穿的衣服显得宽松,还要用布带将其捆扎牢实。当孩子母亲将孩子抱进被窝,整个“洗三”过程宣告结束。这时,家人会煮上一碗醪糟鸡蛋,请负责“洗三”的前辈吃,经济条件好的,还要奉上一定数量的钱币作为酬劳。这种“洗三”的习俗是健康、科学的,即便是在专业的妇产医院里,也会用药液将新生儿的胎垢洗净。

送月礼·打三朝 新婚夫妇生下第一个孩子后,亲戚、乡邻都要“送月礼”来恭贺。月礼一般以水礼为主,最少也是一斤半猪肉,一只大红公鸡和四斤挂面。

孩子的外婆家,会在小外孙出生后的半月内,为女儿准备一份厚重的月礼。除大量的营养食品外,还有小外孙一至三岁的衣帽鞋袜如和尚衫、胎帽、兔儿帽、手环、足环、头饰、胸饰、长命锁、护身符等物件以及红蛋、红龟、红桃、如意圈等,十分隆重地送到女婿家去祝贺。为的是女儿坐月时能得到较好的营养补充,保证女儿能恢复健康;给小外孙添置衣物,表示外公外婆对小外孙的喜爱。对于这种普遍行之的风俗,称之为“打三朝”。

过去,稍为殷实的外婆家给小外孙“打三朝”有三担贺礼,一路上吹吹打打,送到女婿家非常风光。即便一般的农户为小外孙“打三朝”,也少不了有一担货。对于那些特别贫穷的人家,由于手头很紧,拿不出钱来置办体面像样的月礼,也得将黄谷或粮食挑上大半担来祝贺。所以,在过去的南充民间,有这样一句口头禅:“啥子划得来,‘打三朝’ 就划得来。”

“打三朝”的习俗,即便现在依然流行,农村仍以旧礼为主,城市则多以婴儿用品、现金红包代替,但其含义是相同的。

吃满月酒 生下孩子后一月期满,孩子的父母要在孩子弥月时,备上供品、烧化纸钱来敬祀先祖,意思是托了先祖的福,本房人才又添了一位子孙。同时,还要恭请自己的亲朋好友和乡邻来会餐志庆,喝杯喜酒,南充人称为“吃满月酒”。

作为生孩子这家的亲戚和乡邻,他们会在事前准备好一份礼物(如鸡、鸭、鱼、肉和挂面),在小孩子母亲“坐月子”期间送来,使孩子母亲能及时补补身子,称为送“月礼”。到了孩子满月这天,孩子的家人会办上一餐丰盛的筵席,把凡是送过月礼的亲戚朋友、邻里都请来会餐,也就是“吃满月酒”。届时,大家聚集一堂,品味着主人家办的丰盛筵席,喝美酒,谈家常,叙乡谊,恭贺主人家添丁添口,祝福小儿健壮吉祥。此时,孩子的母亲会包着头布,把孩子从卧房中抱出来让大家观看,大家会异口同声地夸赞小儿。如果孩子的公公婆婆在场,还要对其恭维一番,说老人家福气好,说前辈人积了德,上天才会赐给他家这么好的孩儿。老人家也会不停地要求孩子的父亲向亲友、乡邻们敬酒致谢。因孩子的母亲尚在月中,不能向大家敬酒,孩子的父亲会在敬酒中对大家说:“拙荆不便相陪,所以这一杯酒聊表我们夫妻二人的心意,谢谢关照了!”于是主、客觥筹交错,一餐“满月酒”在大家的浓情、盛意、欢快中进行。

现在,吃“满月酒”的习俗仍然在南充境内城乡盛行,城市一般都会去酒店餐厅订桌设位,遍请亲朋好友为孩子祝贺志庆。

剃胎头 新生孩子满月以后,都要请来剃头匠,在亲人们的呵护下为婴儿剃掉胎发,说是这样能给婴儿带来吉祥、交上好运。但也有在孩子出世二十四天时为其剃发,以取二十四孝之义,认为这能使孩子长大后孝顺。过去给孩子剃胎发有许多规矩:在剃头之前,要在润发水中放置小石子三枚或铜钱十二文,葱一根,红蛋十二个,说是这样既能为孩子驱邪、请运,还能保孩子月月吉祥、岁岁平安,又能使孩子今后长得健康聪明。剃发后,剃头匠要将红蛋在小孩头上轻轻滚三次,取意红顶,如此便能给孩子将来前程带来吉兆,即预示红顶,此子将来一定能升官晋爵。然后取出蛋黄与葱汁拌和,在小孩头顶作涂抹状,取意祝此子聪明(“葱”的谐音为“聪”),将来飞黄腾达。至于小石子则是取意祝愿健壮,铜钱则取意今后月月有财气。剃掉的胎发不能乱扔,必须与小石头一并用红纸包好,放在自家屋顶,或搓成丸子用线穿起挂在屋梁上,意即企盼孩子在今后能够吉星高照,或制成毛笔,祈彰显文运。此外,有的则将剃下的胎发挂于门前树上,俗称“见风长”,喻义小孩茁壮成长。

此外,南充还有人在孩子满三个月时才为其剃胎发,剃头匠剃胎头时必须在小儿头骨未长全的顶心处留一块长方形(状若锅铲)的胎发,俗称“留脑命心”,其原因是此处生理上脆弱,蓄发保温利于健康。若主家人因其他原因要求剃完者,必戴胎帽保持其温度和防虫子叮咬,此称“护脑命心”。

开荤 旧时,孩子生下来就由母亲喂奶,市场上没有奶粉,没有母乳或母乳不足者,还要请乳母。最早要满五个月后才能开始吃饭。孩子吃头一顿饭,要试喂各种荤菜,所以人们就把这种仪式称之为“开荤”。

父母为了吉利,在开始吃饭前一定要请有知识、能说会道、身体健康、在本地小有名气的人为其孩子开荤。开荤这天,孩子的家长要办酒菜筵席请开荤先生。为使孩子今后粗细、荤素都能吃,有利健康成长,孩子的父母会按开荤先生的意思,事前选上几种能兆吉利、可口软和、荤素相间的食物,当席上酒过三巡之后,孩子的妈妈就会抱着孩子,用一个小碗端上饭菜。碗内放上一根葱子,请开荤先生为孩子开荤。按乡俗,开荤先生每给孩子喂一样菜,就要说一句吉利话。在孩子母亲将饭菜递给先生以后,他在碗内挑有什么菜,就选说什么吉利话,一点不受话长话短的约束。比如,他会先将葱子夹起来,在孩子嘴上一抹说:“吃了葱,聪明伶俐万事通”;又挑一片肉在口内抹一下说:“吃了肉,百年长寿”;再用筷子在酒杯里沾点酒喂在孩子嘴里说:“喝了酒,富贵长久”;喂鱼肉的时候说:“吃了鱼,年年有余”;喂鸭肉的时候说:“吃了鸭,人财双发”;喂鸡肉的时候说:“吃了鸡,身着紫衣(长大了要当官的意思)”;喂米饭的时候说:“吃了饭,金银满贯”;用汤匙喂汤时说:“喝了汤,身体健康”。总之,开荤者所说之语均为预祝孩子吉利、健康。

开荤的时间民间无具体规定,要视其孩子母亲的奶水多少而定,有的是在孩子出生五至八个月之间开荤,有的要在孩子出生后十个月才开荤。这种开荤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抓周 又叫作“抓岁”,有的地方叫作“试儿”。抓周的风俗从夏、商时期起,巫师以龟骨、管草占卜的方法来与人预测吉凶、推断命运,到秦、汉民间更广为流传,推及以抓周的方式来预测婴儿的前程。到了隋、唐,则家家户户行之。《颜氏家训》 中就记有“江南生儿一岁,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古玩,置之儿前,观其意所取,以验贪廉智愚。名为试儿。”宋人孟元老在 《东京梦华录》卷五“育子”篇中称它是“小儿之盛礼”。曹雪芹在 《红楼梦》 中,曾绘声绘色地描绘了贾宝玉的抓周的情节:“那周岁时政老爷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所有的东西,堆了无数叫他抓。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玩弄。那政老爷便不喜欢,说将来不过是酒色之徒,因此不甚爱惜。”

在南充给孩子做第一个生日,抓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孩子一周岁生日这天,家长把孩子放在竹筛内或床上,称之“啐盘”,继而在孩子面前放上书、印、笔墨、算盘、钱币、鸡腿、猪肉、糖果、尺子、小木斧头或钉锤、香葱、大蒜、芹菜、泥土等十多种物品,任其挑选。如果孩子取书,则认为孩子今后可能是一个读书人;如果孩子取印,则认为孩子今后可能会当官;如果孩子取笔墨,则认为孩子今后会善书善画。以此类推,取算盘者会成为商贾,取钱币者大富大贵,取尺、斧者将做工匠,取泥土者将会务农,取大蒜者会划算,取香葱者聪明,取芹菜者勤奋,取鸡腿、猪肉、糖果者有饮食之福等。还有的人家,在小儿抓周后,要把孩子的脚踏在事先准备好的红龟背上,说是这样能祝福孩子今后长寿。还有用香糖为小儿抹嘴的,说这样可以祝孩子“臭嘴去,香嘴来”。直到今天,此俗在南充城乡仍然沿袭且盛行。

取名 小儿多在其出生后由父母或者其他长辈取名,有的还找一位长寿老人或“福大命大”的人取名,以图吉利。农村中,不少父母一字不识,有的干脆就以“小狗”“大牛”“老三”“老五”等称呼。有的女子直到长大后还没有名字,只称为“某氏”,出嫁之后随夫家姓。如原姓刘,丈夫姓周,即称为“周刘氏”。

民间取名还要依照宗谱中辈分排行,同一辈的人名字的中间一字或最后一字,都用代表辈分的字。并且,还有起乳名的习俗。有的以动植物命名,如黑牛、豆豆;有的取吉祥意,如大龙、小龙。还有以出生顺序排列称为老大、老二、老三等。另外,称呼时常在其前面加姓如李老大、张老二、刘老三等。还有把男孩叫作“娃”的,如二娃、四娃等。

为了消灾免祸,好带好养,也有给小儿取贱名的,即故意取一个难听、不雅之名,如狗儿、耗子、笨牛、黑娃、丑丑等。

上坟·吃清明会(入族)旧时,南充境内,不管哪家生了儿子,都要在儿子满五岁这年去上坟,吃清明会[1],因为他是族中接代的人。生的女儿则不能上坟吃清明会,因为“女生外相”,长大了是要出嫁。儿子参加清明会,会首(一般由族长担任)将孩子按字辈取的书名登记在 《易知簿》 或 《族谱》 其父亲的名字后面,并向到会的人员宣布,这样就算某房某人有了传宗接代的人,孩子从这天起正式入了族,是某氏族中的正式成员了,从此便会受到全体族人的保护。在清明会结束离开老祖人坟堂地时,族长将孩子提来上坟的鸡留下一只鸡腿交孩子带回,表示族人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祝福孩子健康成长,希望这一支人子孙发达,繁荣昌盛。

这种男丁在五岁时入宗族谱的习俗,至南充解放后的50年代,已被革除,但近十几年以来,“修志续谱”在南充兴起,这种入族的习俗遗风又现。

戴饰物与拜干亲 在南充境内各地古时都有给小儿戴饰物的习俗,一般的有戴虎头帽、兔儿帽,富庶人家的孩子还要在帽檐的正中镶嵌玛瑙珠宝,以辟邪驱鬼,有的还穿虎头鞋。此外,还有穿“百家衣”(用各色布料拼成的衣服,一般多是背心),这些都意味着孩子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在大家的呵护下能健康地成长。最普遍的是给孩子戴项圈和锁,一般都是用银子制作的,锁又叫“长命锁”,正面刻有“长命富贵”或“长命百岁”,背面多刻麒麟图案或龙、虎、寿等字样,佩戴“锁”的含义是把孩子的生命锁住,不让鬼神把他带走,一般多为男孩子配置。为了体弱多病的孩子能健康成长,南充民间还有拜干亲的习俗,俗称叫“拜媬媬”,意味着这种拟血缘关系使孩子获得另外的福荫。认拜对象一般都是有福气、多子女的夫妻;或在地方上有威望、有地位的人家,小儿一般由父母领着并携带礼品,先让小儿按照子孙礼祭拜祖先,然后再按父母礼向干爹干妈行礼,受拜的干爹干妈要赠送给孩子衣物等礼品并为其取名。以后,逢年过节、生朝满日两户人家都要互相走动、拜望。时至今日,这种习俗仍在南充流行,只是免除了旧时那种祭拜的烦琐程序。

二、婚姻仪礼

提亲 提亲在古礼中称之“纳采”,民间俗称“说媒”,也就是备礼相求议婚的过程。《礼记》 云:“纳采者,纳雁以为采择之礼也。”封建社会,男女青年在婚姻问题上不能自由恋爱,须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俗话说:“天上无云不下雨,世间无媒不成亲。”因而男女婚姻,都是在媒人(婚姻介绍人)撮合下而提亲(求婚)、议婚的。也有议婚前男女两家相互了解,确认对方家庭清白、身体健康、品貌端庄、作风正派、家教良好、门当户对而主动请媒的。总之,男家的父母若有儿郎需婚配,必须请媒人动步,寻找中意女家。为了达到目的,他们得首先备上彩礼(古时用雁、酒、肉、面、糖,且以雁为首。是因雁有顺阴阳往来,还示有不再配偶、忠于婚姻之意。后因雁是候鸟,极不易得,在南充只能以鸭代之),请媒人到女家去提亲,并向女家的父母转达男方父母相亲的意愿。若女家收下礼品,就会将女儿生庚八字(即出生年、月、时、日由天干、地支组成的八个字)用红纸写上回赠男方去“合八字”,表示同意此议。这样,通过媒人的牵线搭桥之后,双方就可以进一步接触了。若女家既不收采礼,也不告知男方自己女儿的生辰,那就表示女家拒绝这门婚事。

南充解放后,特别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颁布以来,法律赋予了男女青年恋爱自主的权利,以“说媒”为业的“媒婆”“红爷”减少,男女婚姻多由亲朋好友牵线搭桥,这些人被称为介绍人,也还有按旧俗称“媒人”的。如婚姻成功,一般也会以钱、物对介绍人表示感谢。大多数的年轻人都会在劳动生活中因情投意合,经过恋爱而最终结合。到1980年,各地婚姻介绍所、征婚广告,甚至网上恋爱的婚姻媒介形式开始出现,为青年男女的婚姻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亲 古时男女论授受不亲,女子更是身处深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难睹芳容。男女在“三纲五常”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清规戒律限制下,不能背着父母谈情说爱,更不能私自招亲,否则为大逆不道,败坏门风,连其父母都要受到社会耻笑、辱骂,甚至受到族规惩处。当父母的对儿女终身大事非常关注,对其亲事慎之又慎,不能草率,不能轻诺。常言道:“开坏一门亲,害坏几代人。”因此,在提亲结束后,在媒人的推荐下,还要找亲朋好友对对方予以“三查”,在没有意见的情况下,女方一般会提出“看一看”的想法。这种在媒人的带领下到男方家里初次访问的活动,就称之为“相亲”,俗称“看亲”或“看人户”。

相亲的日子由女方提出,经媒人决定时间并通知男女双方,双方都应作好准备。相亲这天,女方的父或母、哥或嫂、姑或姨,一般是以女性为主若干人,随媒人一道,到男方家耳闻目睹,是否和媒人口说的一样,或有无较大出入,男方自然要诚心款待来客。若女方不愿接受款待,且执意告辞,表明婚事难以告成。此时,男方就不必依依不舍,更不可费力强留。若女方自愿接受款待,说明婚姻就有了缘分。相亲结束,女方才会接收男方打发的“见面礼”。见面礼主要有现金、布料等。虽然媒人两边撮合,男方若对其女方有意见,则采取在相亲之日逃之夭夭,则婚姻也就没希望了。若相亲的日子由男方提出,仍由媒人决定时间,并通知男女双方,双方仍然作好应酬准备。相亲这天,男方一般是母及嫂,随媒人一道,带上礼品,表表心意。若能打动对方父母的心,当然就好办了。作为主角的男女青年二人,都应尽力收拾打扮得端庄漂亮,以获取对方的青睐。如果男方被女方父母留下来款待,一般说明他已经得到了女方父母及女子的认可。若女方迟迟不备饭菜,且任由男方告辞出门,则说明这门婚事也没希望了。这种事当面在人多事多情况下,不会明明白白地说出来,全靠男女双方和媒婆察言观色,或一个小小动作予以暗示,大家都在默默无闻中而心照不宣,或赞同或放弃。

所以,相亲是男女双方接触的第一印象。它是婚姻的萌芽,双方均持十分谨慎的态度,其言谈诚恳,举止稳重,和谐大方,以赢得对方信赖,达到两相情愿,应诺婚姻成功之目的。现在相亲的程式已经简化,有相互以传递照片了解对方长相。

开庚 开庚,古礼中称之问名,就是通过男女双方父母互相为子女开送庚书的程序,以此知道对方子女姓名和对方意愿的过程。男家经媒人送上彩礼去女家提亲,得到女家应允并提供姑娘生辰以后,找算命先生合过儿子与姑娘的“八字”,没有克行,或感到十分般配时,便选择吉日良辰将写有男子姓名、出生年月日时的庚书(亦称庚帖),请媒人送往女家,供女家进一步商榷。庚书按小黄道“生老病死苦”的规格来写,方法比较简单,就是将这五字进行循环。要求所写庚书的最后一个字必须落在“生”字上。若落在“老”“病”“死”“苦”等字上,就会被对方认为不吉利。所以,书写庚书之人,极为谨慎,绝对要避免以上犯忌。为了防止差错,就规定了庚书上只能写十六个字。知书识礼或比较讲究的人家,一般都是使用集市上购买的庚书。这种庚书用大红纸印制而成,并用大红纸封装着,比较气派。庚书一般在封面上印有“庚书”或“庚帖”两个金色大字,内页用大红纸印,上有两个金色的长方框,方框内有固定的格式,便于男、女双方填写。这时,男家就请先生在前面长方框里写上男子姓名及出生年月日时的十六个字,并在框外右上角处写上“天长”二字,再请媒人郑重其事地送到女家去。女家在接到庚书后,如果没有其他意见,便请先生在后面方框里按男方写的规格,写上女子的姓名和出生年月日时的十六个字,并在框外左上角处写上“地久”二字。开庚之礼完成后,亲事就算订了下来。如果女家不同意开庚,就会以各种借口推托,或找先生挑男家儿郎八字上的毛病,或说自家姑娘五行上哪一点与男儿不合,总之,要在开庚前有回旋余地。一旦开庚,收了男方下聘的礼物,回应了男方下聘的文书,整个定亲程序完成,就不容哪一方任意反悔了。旧时的庚书样式如下:

男方大多数不购买庚书,直接用大红纸折成,上写庚书:

乾造△△△△△年△月△△日△时生。

恭迎

大德望△老大人双福台前

眷弟△△△

偕室△△△顿首正容拜上

女方接到庚书后,立即请先生回复,在庚书上写庚书:

坤造△△△△△年△月△△日△时生。

恭复

大德望△老大人双福台前

眷弟△△△

偕室△△△拜复

填写婚书有两个要点:第一,如果男方在框内右上角已写上“天长地久”四字,女家则应在框外左上角写“富贵荣华”或“老偕百年”四字;如果男方在框外右上角未写“天长”或“天长地久”字样,女方则要在两长方框的中间写上“天长地久”等字样。否则,会认为不吉祥。第二,如男方儿郎或女方姑娘的姓名是单名的,中间则应空一个字,表示占了一个字的位子,十六个字没有减少。如生在二十几日,二十要写成廿,十六个字便不会增多。

过去开庚是南充婚嫁习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双方家庭都十分慎重,直到现在,还有一些青年男女在婚姻过程中,保留着这一习俗。

合八字 当男家在接到女家回赠的生庚八字后,便要请八字先生(以看相、算命为职业之人)算命,按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来“合八字”。算命先生“批八字”,俗称“合八字”或“合婚”,谓纳吉的内容。南充境内旧时传统婚姻不仅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依据,而且也把“天神之光”作为依据。“问名”一般请女方媒人持帖去问女方的生辰八字,还包问清楚女子是正室还是继室所生、是亲生还是收养等情况。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考察双方缔结婚姻的可能性。这一系列的活动就是合婚,与批八字如出一辙。婚姻能否成立,这是最为要紧的一关。倘若其他方面的条件都比较相符,而八字不合,也只好就此黄婚,无法再进行下去。

千年来,合八字的书籍不少,合法繁多。生辰八字法,与我国传统的历法密切相关。我国古代以干支纪年、纪时,天干地支相配,排列组成的六十组名目及其顺序,分别指代着一定的年月日时,每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时由四组干支指代,共有八个字,这就是“生辰八字”。此外,古人为了便于记忆,又用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支,形成了人的十二属相,俗曰“生肖”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批八字除了涉及属相之外,还涉及阴阳五行。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行又有相生相克的说法。所谓五行相生,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克,即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与此对应,命相也是如此,是什么命相,又可根据生辰八字推算出来。还根据五行相冲相害,判断婚姻无法成立。所谓相冲,即子午冲,丑未冲,寅申冲,卯酉冲,辰戌冲,己亥冲;相害,即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寅巳相害、卯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戌相害,以此判定婚姻相宜还是相冲相害。

“合八字”这种婚姻习俗,在南充解放以后被作为“封建迷信”一度废除,以后随着人们的文化水平、科学知识不断提高,在许多年轻人看来,双方只要“一见钟情”,其他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因此无“合八字”的概念。但在南充民间,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在为自己的儿孙辈婚事中,往往也还保留着这一传统的习俗。

合八字使不少意中人的婚姻被“合婚”一纸“批语”拆散,年轻人亦以“命中注定”而不能冲破封建枷锁,有的甚至悲赴黄泉。可见,合八字既不科学且其危害极大。

下聘 古礼中称为纳吉,俗称订婚,也就是正式签订婚约。男女双方在庚书上相互表示了同意联姻的意愿之后,婚事算是初步定了下来。这时,男家就会写好聘书、备上礼物,委托媒人向女家以下聘的形式作出正式通知。当媒人将聘书和聘礼送往女家之后,女家会十分慎重地查看聘书和聘礼,从中理会男家对自家姑娘的重视程度。古礼有“纳吉用雁,如纳采礼”的习俗。假如这次来的礼物中没有鸭或表示忠于婚姻的物品,女方会认为男方对与自家姑娘的这桩婚事还不太尊重。如果女方是大户人家,就会立即提出异议,甚至拒绝接聘。假如男方是官宦或富绅之家,女方属寒门小户,明知自家姑娘嫁到男家去不会受到尊重,便抱着只要女儿今后有个好的着落,能有口饱饭吃的心态,也就罢了。

女家在收到男家下聘(即受物、收书)后,应立即回复允书,这就是允聘。当正式回复允书后,婚姻就算正式确定。下面是过去聘书和允书的相关格式:

聘书

伏以

百世姻缘,自古牵于一纸,

二姓好合,从今致于此言。

恭维玉讳

乃因月老之言,永结朱陈之好。左启

大德望△府亲家大人双福!

愚劣戚△△△

偕室△△△正容拜

△△年△月△△日

允书

伏以

红叶值此结朱陈,一诺千金永不移,

上事宗庙慰先祖,下继后世福子孙。右致

大德望△府亲家大人双福!

愚婚家△△△

偕室△△△拜复

△△年△月△△日

解放以后,南充这种婚嫁习俗已经成为历史。但是,现今青年男女在谈恋爱的过程中,还是要相互馈赠礼物,当然像上述烦琐的程式就已经不讲究了。

插香 插香是纳征的一种形式,也叫行订婚礼。男家收到女家允书后,择吉日良辰,备上钱币、衣料、首饰、水礼,以及香烛纸帛、爆竹等,到女家去插香。旧时的插香,说白了就是第一次上岳家门认亲,就是男家儿郎第一次到岳家去拜见姑娘的父母与长辈、亲戚,并借此敬拜女家祖宗。无论男家贫与富,都极其讲究面子,富者少不了几抬盒(摆放礼品的长方形盒子,用木板制成,两侧中间有柱,两柱上端连有穿梁,可供二人抬),贫者少不了一挑担,由媒人偕同男家儿郎一道(古时男子插香前不能单独到女家去)送至女家,这一过程进行完毕后,就算是两家正式订婚了。插香这天中午,女家会办上酒席,把亲朋好友请来共宴会餐,让亲朋好友知道男女双方正式订婚了。同时,也是请大家来为如此皆大欢喜之事做个见证。过去人们对这种请亲朋赴宴见证儿女的事,叫作吃订婚酒。订婚酒宴一毕,男家儿郎就是女家的准姑爷了。在准姑爷诸事办毕离开时,女家要回赠衣、帽、花生、红蛋、糖果(将花生、红蛋、糖果分别包成封,叫打包),以及由姑娘亲手制作的布鞋、绣帕、花荷包或裹肚等订婚信物,表示女家姑娘的一生就依托在这位准姑爷身上了。

插香这天请客的红书帖子(请柬,也叫“团书”)的样式如下:

谨卜△△年△月△△日洁治喜酌

恭迎

一门盛族四境嘉宾,谨具团书用谢悃

仰承玉趾惠顾早临右致

大盛族△府老幼尊亲统鉴

愚劣戚△△△

偕室△△△百拜

△△年△月△△日

双方在以后的继续交往中,一般双方父母的生日,逢年过节,都要相互“走人户”,若在交往中,发现一方不如意者,亦有提出退婚。在南充民间有个约定俗成的退婚原则,即“男退三千、女退八百”。如果是女方退男方,那就要把男方历次打发的钱物全部退干净。如男方退女方,女方则不退还全部彩礼。但过去,这种在包办婚姻下的退婚情况很少,即便在现在也还保留着这种习俗。

如今,此俗在南充农村有些地方仍然盛行。而在城市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已不复存在了,代之而起的是青年男女定下了结婚日期后,会去餐馆预订酒席,把双方家人尤其是父母、长辈请来,利用聚餐机会告诉他们,以利双方家人为他们以后结婚作准备。

纳征 旧时谓送聘礼,这是进入婚姻阶段的重要标志。男方要择定吉日,筹备水酒,俗称为“会面酒”,同时发出“请庚帖”。

请庚帖应用红纸黑字,正楷书写,纸张长9寸,宽6寸。在交请庚帖时,男方要备办聘礼,很多物品必须是成双成对的。古时人们很忌讳单数,认为那是不吉利的象征。如金花(簪)两对、金环(镯)一对、金戒指(一只可金,一只可铜)一对、猪肉成方、鲁酒成坛、喜糖糕点、红绸六尺、乌纱绸七尺、蜡烛四对、爆竹、礼香两把、耳饰两对、姜花(俗称糖米花饼、又曰火米糖)福饼成盒等。

完聘的聘礼、礼帖(记载礼物的单子)、婚书以及仪式程序表,其文法颇有讲究。如鸡鸭应写为“德禽四翼,家凫四掌”,凤梨写为“凤凰来仪”,香蕉写为“连招贵子”,金镯写为“金镯成双”,蜡烛写成“喜烛双辉”等。

聘礼的目录表,是用红纸折成十二折,如果是男家送给女家的,上面就写“端肃”二字。如果是女家回复男家的,上面就写“肃复”二字,内容是摘自 《礼记》 中的吉祥句子。

“婚书”,男家送达女家的叫“乾书”,女家复函男家的叫“坤书”,相当于现在的结婚证书。

聘礼中的“福圆”“阉鸡”“鸭母”由于是代表男家的福气,如果女家收下,就等于夺走男家的幸福,所以照例都要原样奉还。另外还有一种说法,福圆(俗称龙眼)是象征女婿的眼睛,所以必须如数奉还男家。至于猪肉、水果,女家可以全收下,但是接照旧风俗,必须把猪脚退还男家,其意为男家“肉要给人吃,骨不让人啃”。此时,如果女家把猪脚收下了,意味着女家对男家不礼貌,其他各种聘礼都可以酌情收下。

接过聘礼的女家,取出其中的一部分聘礼,另外再加上些礼物,奉还男家作答礼。然后再由女家向男家奉茶,最后男家才接受女家的酒筵款待。接受此种丰盛酒筵款待的男家,要给每桌酒席奉送银钱谢礼。

继后,女家诸姑百姊、季弟仲叔、哥姐弟妹等为了解男家,则“会面酒”在男方办。为赢得女方诸亲百客的青睐,自然男方备办好聘礼、婚书等外,还要设下丰盛的筵席款待客人,让来的人个个满意。客人一般不在男家住宿,走时要给姑娘打发衣服、鞋袜、首饰、钻戒等。给来的亲属都要打发钱财,当然数目则有区别,首先是给女方姑娘最多,其次是姑娘的母亲,其余客人均有一份。女方姑娘给男方小伙赠送亲手制作的布鞋两双,瓜皮帽或博士帽一顶,以求男方的爱慕之心,特别是布鞋鞋底纳的针线,稀密均匀,洁白如玉,充分彰显姑娘心灵手巧、更让爱情之花越开越艳。

如果说女家预计将来出嫁时有丰厚的嫁妆,那女家就可以不必客气收下男方的聘礼,只取出一小部分作为男家的回礼。反之,如果预计以后不能陪送丰厚的嫁妆时,就很客气地收下男家的小部分聘礼,绝大部分都以谢礼的名义退还男家。所以,比较有经验的人,从女家所收聘礼的多少,就可以推知将来嫁妆的多少。

纳征之后,女家就忙碌做妆奁。不管哪家嫁女,一般都要请木工做柜子、箱子、方桌、高板凳、圈椅、洗脸架、梳妆台、洗脸盆、洗脚盆、床、洗衣板(俗名搓衣板)、茶几、抽屉桌等,其中柜子、箱子、高板凳、小板凳、圈椅必须成双。大户人家的柜子、箱子更多,甚至还有马桶、灯盏、逍遥椅、雕花架子床等。在姑娘出嫁时,有的嫁妆三四十抬。这种“纳征”的习俗,在南充自古以来就较为流行,到清代至民国时更盛。现在,民间男婚女嫁的婚姻中仍有保留,但程式与内容都已经简化。

送期单 又叫请期。插香后的双方,经过一段时间交往,在各方面条件趋于成熟后,男方根据自己家庭的情况,请人择定结婚日期。八字先生根据年、月、日、时所占的星位,按干支、五行、神煞及黄、黑道等来定吉、凶、祸、福,选择黄道吉日定为婚期良辰。黄黑道为“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十二个字,吉凶断语为:“建满平收黑(黑道),除危定执黄(黄道),成开皆可用,闭破不相当。”选择之后,男家以父母的名义写上选择结婚日期的“请书”(即期单),经媒人送达女家。由于期单所表达的意思是请女家同意这个婚期,所以称为请期。过去请书内容是:

请书

谨占于△△年△月△△日为小儿与令爱完婚之期

千里良缘惟凭月老,二姓合好全赖柯人。

敬呈

大冰洋△△△双福台前

愚姻弟△△△

偕室△△△再拜

△△年△月△△日

女家得到请书后,若对婚期有异议,则通过媒人回复女家的意见。若无异议,就回复期书表示赞同。同时向媒人提出,在迎亲过礼时,要求男家要准备多少钱币,多少衣料,以及备办认亲礼物要多少起(份)等,并把女家置办嫁妆的相关情况也请媒人详细转告男方。过去的期书样式如下:

期书

兹占于

△△年△月△△日伐木

△月△△日下锯

△月△△日下剪

△月△△日完婚右申

大德望△府亲家大人双福

愚姻弟△△△

偕室△△△拜复

△△年△月△△日

男家接到媒人转达女方安排的各种礼物和数量后,积极筹备,并及时写好“礼书”(礼单)送至女家。在迎亲过礼时,按礼书排列的礼物如数抬到女家。礼书的内容是:

礼书

谨具

(分门别类写上礼物名称和数量)

家寒礼薄,不堪胪列,叨念朱陈,海涵是幸。

奉中

大福 德△府亲家大人双福阁下

愚姻弟△△△

偕室△△△再拜

△△年△月△△日

这种写“请书”(期单)的习俗多为富贵人家或书香门第所为,一般贫穷之家多由媒人口头带信。女家在接到男家期单或口信后,有无异议,都要通过媒人回复意见,同时要向媒人提出,在迎亲过礼时要求男家备办多少“礼信”,同时把女家备办的“陪奁”情况向男方通报。大户人家一般要写好“礼单”,在迎亲过礼时按照礼单排列如数抬到女家。

女家接到男家的请书,便告知媒人办了些什么嫁妆,转告男家过礼时派多少力夫,此后男女两家均积极筹备各种礼物和嫁妆。

如婚期定在第二年,男家的儿子要在正月初二、三日分别到媒人和女家拜年,俗称“拜耍年”。

这种看期与写期单的习俗在20世纪50至70年代曾被当作陈规陋习一度被革除。但在南充民间却对此进行了改良,一般结婚的日期都会选择在“元旦”“五一”“十一”“春节”等国家颁布的法定节假日。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请人看期的习俗在南充城乡再度兴起。21世纪,依然在农村地区沿袭。但现今一般年轻人多会自主选择吉庆日子举办婚礼,一般他们除选择传统的节假日外,多会选择双日(有按农历的,也有按阳历的),或者选择当日数字吉利的,如“六”“八”“九”等。

添箱 即是为出嫁的女子添置财物。女方的亲友知道相亲的两家已定下完婚日期以后,为缓解女方父母操办女儿婚事的压力,协助女方父母为其女儿操办添置陪奁,亲友们向女方父母赠送铺笼罩被等物品,以及一定数量的金钱与财物。

在南充城乡,女方出嫁前其本家叔婶与舅家、姨表家的长辈、堂姊妹、表姊妹以及父辈的远亲与近邻,都要购置物品前来祝贺(即添箱),为的是把新姑娘的嫁妆办得尽量丰富体面些,给大家争个脸面,免得新姑娘过门后被人瞧不起。这种团结互助,是先后减缓、分担家家置办女儿婚事的压力的方式,既适合城乡贫苦家庭的实际情况,又能进一步加深亲情和乡谊。所以,这种习俗在南充城乡蔚然成风。当男方送的期单一到,女方的父母就会将喜讯分头向本宗族、本院、本村的亲友和邻里们转告,远一点的亲友也得抽时或专门请人送信,说自己小女的婚期已定,请亲友们务必于某年某月某日来家赏光,喝杯喜酒,这既是请客也间接把请予添箱的意思表达了。亲友们则根据自己的家况以及和办喜事人家的关系亲疏或送全套包单铺盖的,或送一对绣花枕头的,或送真丝被面的,或送毡毯、床罩、床单、皮箱、面盆、毛巾以及衣物、首饰等。如果是被嫁女子的姑父母或姐夫,按习俗其礼物应该比其他亲友添得更加厚重,这叫“扛大锤”。亲友们添箱也有一定的规矩,要注意所送物品的种类和数量是否犯讳,数字是否吉祥,钟表、镜子等不可用来作为添箱礼品,送的银钱不能有瑕疵,其数量是“送双不送单”。

亲友中的乡朋有受到主人邀请的,也主动前来贺喜,不管添箱多少,主人都不会计较。因为大家在喜事期间图的是个欢欢喜喜、热热闹闹,吃花圆酒时来的乡邻一概随喜。

主人家为了记住大家这份情谊,凡亲友们添箱来的钱、财、物,都会由临时安排的记账人员如实登记,这在过去称之为上礼单。以便日后主人去还情。如今,此俗在南充城乡依旧。儿女结婚,亲友、乡邻们通过添箱,既分享了喜庆快乐,又加深了亲情、乡情和友谊。

哭嫁 新姑娘出嫁前夜,要由娘家举办“花圆酒”,吃酒的多为亲戚中的妇女和尚未出嫁的姐妹。晚上,亲友们聚集一堂唱歌,对新姑娘将要离开娘家而嫁到夫家去,实难分割的别情进行慰藉,也是用陪嫁的歌谣向新姑娘表示祝贺,同时消磨新姑娘婚前禁食的时光。这时候,父母也允许新姑娘用嫁歌表述离别远去的衷肠,通常叫“哭嫁”。哭嫁时,姑娘的闺友、嫂嫂、姊妹、婶姨都要来陪哭。这种以歌谣形式对吟诵唱的活动,称之“坐歌堂”。

一般情况下,坐歌堂由新姑娘开头:

新打剪刀新开剪,小儿开声声又浅。

开头一声声不明,开二三声惊动人。

惊动我妈发心焦,惊动院子早开门。

油菜开花一树黄,哭我爹爹狠心肠。

女儿放得这么远,想回娘家路又长。

收了麦子又栽秧,我娘催我穿嫁妆。

陪奁办得稀狗孬,两根竹竿抬出堂。

想起婆家路遥远,想望哥哥来帮忙。

嫂嫂屋内鼓眼睛,只见天上月光光。

冷眉冷眼我看得,冷茶冷饭我吃得。

只要一家留下我,我愿一天忙到黑。

……

接着由婶、姨们唱:

上田挖藕下田栽,荷叶对到莲花开。

荷叶开起要装水,莲花开时媒人来。

男儿有志成家业,女儿有幸花轿抬。

……

接着又由姊妹们唱:

七姊妹,七朵花,七个姊妹来烧茶。

一杯热茶打湿口,二杯热茶起歌堂。

今晚热闹娘家女,明晚热闹小家客。

……

楼上灯台楼下亮,照得爹娘请红(漆)匠。

一红茶盘亮堂堂,二红牙床响叮当。

三红抽屉许多格,四红柜子没缝隙。

五红板凳长又长,六红桌子四四方。

七红椅子三面头,八红箱子六合口。

九红脚盆圆又圆,十红罩杆穿罩眼。

样样颜色都染尽,四面八方都红全。

……

以后,由新姑娘哭爹娘和诉苦:

一块田地四四方,又栽辣子又栽姜。

辣子没得姜好吃,媳妇没得女好当。

当年女儿得欢乐,当年媳妇受折磨。

辣子尖尖开白花,带女莫放年轻妈。

年轻妈来德性大,三言两语得罪她。

一来要选公婆好,二来要选兄弟少。

公婆不好要骂架,弟兄多了要分家。

……

油菜开花一树黄,收收拾拾去看娘,

娘又远来路又长,走到路上哭一场。

……

天上落雨湿泥巴,打把阳伞回娘家。

我爹看见女回来,拿起提篼去上街。

我娘看见女回来,笑着脸地迎出来。

嫂嫂看着我回来,黑嘴黑脸躲起来。

冷茶冷饭我吃得,冷脚冷手我受得。

不是我娘还健在,永世不到这方来。

……

这时,众姐妹又安慰新姑娘:

新编米筛格子稀,我劝新姐莫怄气。

姑爷家中富得很,用的银子打磉墩。

又有金子贴大门,又有厨子作烹饪。

又有粮食堆满屋,又有许多牛和猪。

……

新姑娘听了,就骂起媒婆来:

天上飞的是雁鹅,地上走的是媒婆。

媒婆有张赖皮脸,翘起一双大脚板。

一颗谷子两头尖,我把媒婆当猪牵。

牵到猪槽去吃潲,牵到角角去屙尿。

遇到猪圈板子稀,媒婆滚到茅坑里。

媒婆是个大猪婆,把他拉去摆案桌。

千刀万剐得解恨,四两半斤任人割。

……

这时,也有劝不要骂媒人者唱:

金竹尖尖开白花,秀才小姐放官家。

堂前吃饭亮花碗,绣房梳头戴金花。

天天洗脸有粉打,天天梳头有油搽。

切忌莫把媒人骂,明天说话全靠她。

以后,众姐妹随意唱,骂媒人的,互相攻击的,帮着新姑娘哭爹娘的,帮着新姑娘哭兄弟姊妹的……直到相关的人把坐歌堂的礼物送来,哭完后,方得罢休。主人家和本族长辈馈赠参与坐歌堂人员的礼物,一般是花手绢和糖果之类,也有的发钱币作为歌堂礼的,这些都视家境而定。

随着社会的进步,哭嫁的内容逐渐被歌咏比赛代替,女子出嫁前坐歌堂的形式,却依然被保留了下来,但姑娘们已用现代流行歌曲来代替以往的民谣。现在,坐歌堂的男女青年们,以唱卡拉OK的欢快和喜悦取代了过去女子结婚前无助的悲怨,使喜事的气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禁食 过去南充嫁姑娘,十分崇尚旧礼教。尤其是在人口稀少的地方,新姑娘出嫁,母亲要强迫女儿禁食。这个规矩看似不近人情,实际上也有一定的原因,此乃明末清初的战乱和瘟疫所致,当时四川人口大减,土著居民很少(不到十分之一)。清政府不得不采取移民来开发四川,便从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广西、陕西、甘肃等省移民来川插栅占地为业。移民们为了抵御野兽侵袭,大多聚族而居。但他们在繁衍生息上又必须遵守“同姓不婚”的原则。在若干代的婚嫁中,不得不把自家姑娘嫁到几里、几十里,甚至百余里远的婆家去。迎亲过礼时,新姑娘坐的花轿要在崎岖山路上抬几个小时,甚至大半天以上。由于时间久,在路上出现“水火不留情”的事在所难免。按祖训新姑娘又不能在路上方便(上厕所),说新姑娘若是在路上方便了,所兆很不吉利,新娘子在途中上轿下轿所预示的是不能和新郎白头到老。母亲为了使姑娘不在途中大小便,唯一就只有用节食这个笨办法来克服,以保证途中万无一失。一般情况是新姑娘在婚前三天就开始由三顿减至两顿饭,而且是吃干不吃稀;以后又减为吃一顿饭,甚而有的家庭在新姑娘结婚前一天就不能吃饭,结婚那天根本不准吃饭。这个习俗往往摧残了新姑娘的身心健康,把不能自持的女孩饿得痛哭。人心是肉长的,尤其新姑娘的父母,为了不让女儿饿坏身子,就采取适当节食(而不是禁止吃东西)来弥补。为了防止万一,有的在花轿里放一只火篼(烘笼),装上草木灰,以备新娘解小便之用。

南充解放后,花轿基本消失,20世纪80年代前,迎亲送亲都是步行(尤其在农村),城市更是普遍,最多是骑自行车迎送,80年代以后,不论农村还是城市都用机动车迎亲,禁食这种不近人情的习俗被彻底革除。

过礼 亦称迎亲,有的地方叫亲迎,这是为儿女举办的一种“完婚仪式”之一重要环节。另一种说法更为具体,即:新郎亲自到女家去迎娶新娘的称“亲迎”,新郎因特殊原因不亲自到女家迎娶,女家收到男家迎娶的礼物后,由娘家人亲自送新姑娘到男家去完婚的叫“迎亲”。不管是亲迎还是迎亲,都是新姑娘和新姑爷“完婚”的过程,它是婚前六礼中的最后一礼。

男家举办完婚仪式的这天午饭为“正酒”。正酒前的一天中午,男方要办“启媒酒”,请亲朋好友参加。这天早饭后,新郎要领着人背上厚重的媒礼去请媒人,一同到女家去迎新娘。媒人到家后,按礼书上所写的礼品,逐项进行清点,看是否如数备齐,摆放在抬盒上。在新娘出嫁的前一天,新郎家必须将糖果、猪肉、鸡鸭等礼品精心装入抬盒内,雇人抬着随媒人送到新娘家。新娘出嫁时,娘家则要将备办的陪奁中的小型贵重物品装入抬盒内,赶在送迎亲队伍之前抬送到新郎家,也有随送亲队一起到新郎家的。如礼品不齐或数量不足,必须立即补足。经媒人逐一验收后,才能去“过礼”迎娶新娘。俗话说:“过得媒人的眼,上得亲家的门。”因为这天无论男女两家,有许多亲朋好友来贺喜,如果缺少礼物,或礼物太过寒碜,都是极没面子的事。所以,双方要拜托媒人把关,看抬盒内的礼品是否摆齐,礼品摆得丰不丰盛,所以这天的喜酒,又俗称为“看盒酒”。这些礼品一般是:花圆猪(男家过礼去的花圆猪要视女家办的嫁妆多少而定,如一铺一盖,只去一肘一方;如双铺双盖,则要去半边猪;如四铺四盖,便要去一头肥猪;如六铺六盖,就要去一头大肥猪)、离娘菜(两块“离娘肉”或两个猪大膀、两坛离娘酒,两个离娘粑——12斤糯米做一个的大糍粑、细面、白糖、大米等)、新姑娘所穿戴的全套服饰(包括钗、簪、发夹、发网、领花、箍袜带等小件)、认亲礼(女家有多少至亲,就要去多少起礼物)、茶叶(取“茶不移本,植必子生”之意),以及敬神礼、盐茶礼、歌堂礼、上梳礼、发亲礼、送亲礼等(从求婚到亲迎举行的各种仪式统称“三茶六礼”)。午饭后,新郎官(也有不到女家去的)和媒人、押礼先生、吹鼓手等,组成浩浩荡荡的亲迎(迎亲)队伍,抬着花轿和礼物到女家去过礼,一路上吹着唢呐,敲锣打鼓,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地去迎娶新人——新娘。媒人到达女家后,既要当着女家清点男家去的礼品,又要清点女方备办的嫁妆,女方除办嫁妆外,还要给男家每个亲戚和叔伯做一双布鞋。如果不齐,媒人也得提醒补上。花轿到女家后,首先要敬神,其次是由两名女郎将茶叶从阶沿撒至堂屋。

男方亲迎的队伍到达女家的这天晚上,女方要办花圆酒(这是女方家的正酒,取“花好月圆”之意),请亲朋好友参加。晚饭后,族下姊妹和亲朋家的众多姑娘在堂屋(客厅)里陪着新姑娘坐歌堂,以歌相送。第二天一早(子时),便请上梳娘(家族或亲友中生有子女及身体健康的妇女)给新姑娘上梳开脸,搽脂抹粉,头插钗簪,顶红绫或戴花冠(多数是头顶二尺八的青帕,俗称“顶帕”),穿上男方过礼送去的中式红色礼服,在送亲娘子(亲嫂子或房分中的嫂子)和女友们的簇拥下,拜别祖宗、父母、家人和众亲友出阁上轿(古时由兄弟背上轿)。由弟弟押轿(滑竿走在花轿前面),兄嫂送亲(小轿或滑竿走在花轿后面),一路上吹奏唢呐,敲锣打鼓,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将新娘和嫁妆抬到男家。花轿至男家院坝时,厨师要杀鸡、烧纸、放鞭炮“回喜神”。当花轿抬至男家大门前,圆亲娘子(拉亲娘子)将新娘牵出花轿时,穿着“装郎衫”的新郎要亲自将新娘迎进大堂屋。在赞礼先生(俗称“叫礼先生”)赞词的指挥下,圆亲娘子搀扶着新娘与新郎拜堂(拜天地、拜祖宗、拜父母)后,送入洞房。至此,男女正式结为夫妻,六礼完成。

在亲迎期间,男女两家都要张灯结彩,门贴对联,女家写的对联是:

翔凤乘龙两姓偶,好花圆月百年春。

宝马迎来云外客,花轿送出月中仙。

男家贴的对联较为讲究,每门每柱都要贴上红联,而且要求文墨先生撰联时要有针对性,要具有祝福、勉励和传统思想的经典话语,如:

(大门联)

双星度桥度来福禄寿喜;

麒麟送子送进富贵荣华。

(新郎新娘房门联)

凤落梧桐梧落凤;

珠联璧合璧联珠。

海阔天空双比翼;

月圆花好两知心。

改革开放以后,随城市和乡村公路网的建成,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效,农村也变得富裕起来,适龄青年结婚时,一般都是开着饰有鲜花的小轿车去迎亲。迎亲那天,加上亲朋们贺喜开来的小车,多的达二三十部,浩浩荡荡地开在亲迎大道上,颇为壮观。

上轿 男家的迎亲队伍启程时,新娘便要作好出嫁前的准备、除梳妆打扮停当外,出门时上轿必须换上新鞋。在出嫁之前的一段时间,亲朋好友乡邻都要请新娘吃饭,称之“吃嫁饭”。姑娘离家时还要将放在门边的筛帚一脚踢开,以示对过去的一切告别,而开始到夫家过上新的生活。当新姑娘在送亲娘子和女友们簇拥下,缓步走出自家堂屋门时,司礼先生立即高呼:

祥云万朵拥华堂,一枝牡丹难成双。

花轿临门迎新人,百年好合成凤凰。

吉时已到,新人上轿,燃放鞭炮。

——请新人上轿!

瞬间,山村小院鞭炮齐鸣,唢呐齐吹,锣鼓骤然响起。当花轿来到院坝时,大红爷(媒人)便招呼轿夫把轿子放端正,将轿尾略略抬高,作好新姑娘上轿的准备。这时,媒婆立即迎上前去,以熟练的动作扶新姑娘上轿。

当新姑娘缓步进入花轿时,唢呐声、锣鼓声暂停,司礼先生立即高呼:

花花轿子四人抬,一朵芙蓉今日开。

左脚踩轿生贵子,右脚踩轿福禄来。

新姑娘在花轿内坐好后,司礼先生立即大呼:“起轿!”

于是,唢呐声、锣鼓声又起,轿夫抬起花轿,慢步走回女方堂屋门前,让新姑娘再次与家人依依惜别。司礼先生的说辞是:

爹娘养女十八春(女子多少岁出嫁就说多少春),含辛茹苦费心。

今虽告别二高堂,永世不忘养育恩。

待新姑娘与父母匆匆作别之后,司礼先生马上吩咐:“轿子前行!”

在南充城乡,过去迎亲时,花轿上路的时间所遵循的原则是越早越好。一是为了吉利要“抢头期”;二是如果开亲的两家相隔甚远,必须早早上路,才不至于误了男方的正酒。花轿上路以后,随着锣鼓声、唢呐声的此起彼落,吸引了不少路人争相观看。

发利事 南充境内的婚姻民俗中,有一种礼节叫“发利事”,就是发红包,相当于现在办喜事中的发小费。当迎亲的花轿抬上新娘准备启程时,新娘的母亲一定要将几个事先准备好的、装有少许银钱的红纸包分发给轿夫,称之为上轿利事(上轿礼)。这一红包的目的就是希望轿夫们在路上把轿子抬得四平八稳的,不会给新娘子“苦头”吃。花轿抬至男方堂屋前时,新郎的父母要派人把装有一定数量银钱的红包分发给轿夫,发的是抬花轿利事。男方在落轿前给的利事有二重意思,一是慰劳轿夫抬这么远的路辛苦,要酬谢一下;二是吉日良辰,求轿夫早点歇轿,让新娘子下轿拜堂完婚。由于轿夫是男方族人,还有许多族中老一辈在等着喝喜酒,所以,发点利事让他们不便在此时行为过分。还有一种利事,是发给来看热闹的社会上“杂皮”或叫花子的,让他们在人家结婚大喜日子里得点好处卖个人情,不在男女方办喜事的时间借故生事,保证婚事办得顺顺利利。如今,社会的进步,乡村中通公路的地方已改乘汽车了。条件好的租上漂亮的小汽车,风风光光地把新娘接过门,再不用抬花轿了(没有公路的地方仍和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一样,依然步行过礼与回门)。但是,发利事的习俗依然存在,主要为的是慰劳相关的人,达到分享喜事快乐的目的。

撞亲 古时农村婚嫁,多半利用农闲,也就是在下半年冬腊月间。一般会定在冬腊月中的初八、十八、二十八这几天。也有找八字先生按生庚八字测算结婚佳期的,而旧历上所刻定的吉日往往就那么几天,因而利用农闲时举行婚嫁的就不止一家了,尤其被认为是大吉大利的好日子,一条大路上往往就有好几起人过礼。迎亲队伍最怕的,就是两乘或两乘以上的花轿相会于某个桥头。旧时,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双方必须拼死相撞,认为谁先过桥就谁有福气,抢就是抢财喜,只要抢先过桥,谁就能把财喜抢到。所以那时迎亲的双方(或几方)都必须抢先。迎亲的队伍为了先过桥,直闹到动粗动武的地步。这种野蛮撞亲的行为,动武的双方常常被撞得两败俱伤,甚至把一场喜事办成丧事。后来人们发觉,这种荒唐、可笑、愚蠢、可悲的撞亲方式,确实于双方都不利。于是就由明白人会议商定出“小让大,晚辈让长辈,近路让远路”的原则,供大家遵循。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并随着社会的进步,“撞亲”也由原始的冲撞变成了谦逊的礼让,即或在过去边远的山村与撞亲习俗较盛的地区也比较文明了。如果两支迎亲队伍相会于某个桥头时,双方必须原地落轿,首先进行唢呐对话,即双方队伍轮流吹奏“隔山叫”“隔河叫”“对吹”“花牌子”一类喜庆有趣的唢呐曲,以表示友好;其次由双方的送亲娘子出面协商(称之“纳上福”),纳上福的对话按规矩,一般是甲方说:“乡里乡亲,连根筋筋,欣逢吉日,两处娶亲。幸会幸会!”乙方答:“两处娶亲,喜事临门,花轿相遇,三生有幸。请了请了!”甲方又说:“小河水清,桥边草深,请问乡亲,新人何庚?”乙方又回答:“新人属某,某月出生,日在某某,时在某更。”这时,甲方的送亲娘子要迅速报出本方姑娘的真实年龄,如本方姑娘大于对方姑娘时,接着说:“拜上乡亲,拜上新人,我家新客,蠢长一春。”在弄清双方各自新娘的真实年龄后,两方送亲娘子同时大喊:“乡有乡风,民有民俗,后退十丈,桥头撞亲!”在各自队伍后退十丈后,双方送亲娘子各自大喊:“撞亲——罗!撞亲——罗!”只见两队人马直冲桥头,看似凶猛,实则新娘年龄较小的一方,有意稍稍落后,让新娘年龄大的一方优先过桥,自己才煞有介事地冲了过去,这就是礼仪上“小让大,晚辈让长辈,近路让远路”的公序良俗,虽然后来有的撞亲架势仍然气势不小,但那只不过是虚张声势,“谨遵祖俗”的一场欢喜闹剧而已。(www.daowen.com)

现在南充民间还流传着“撞亲”的说法,但由于送亲迎亲都是乘坐机动车,大家都会遵守交通规则依序前行,“撞亲”的习俗实际上也不复存在了。

下轿 在新娘的花轿抬到男家的院坝时,新娘一般都不会主动迈步入院,在送亲的队伍中有与新娘随行的娘家内亲儿童,这里只有儿童们动步,新娘才肯移步。这时男家的亲朋好友便会上前拉这些儿童进院坝,若儿童执意不肯,男方就会给儿童们发红包,儿童们才肯动步,这种习俗称为“拉亲”。新娘此时才会动步入院坝。

当迎亲花轿快到男家院内时,新郎及亲友早已迎候在大门外了。此时唢呐声声,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少顷,司礼先生唱道:

大红花轿四人抬,轿中牡丹为谁开。

新人到堂不住轿,单等婆家迎轿来。

——耍轿!

于是,轿夫们抬着轿子左右摇晃原地打转,就是不停落花轿。新郎的家人一齐涌向轿子,并把准备的“利事”发给轿夫。这时司礼先生高呼:

一朵红花落宝宅,鼓乐喧天接新客。

花轿拢屋瑞气升,带来好运兴百业。

——落轿!

在唢呐止声、轿夫和乐队的“利事”到手后,轿子便停了下来。轿夫把轿子端端正正放在堂屋前院坝里后,司礼先生呼道;

大红花轿众人夸,抬来富贵和荣华。

掀开轿帘迎新人,咋个,不好意思哟——不好意思就请人拉。

——搀新人出轿!

圆亲娘子(男方伴娘)将新娘牵出花轿后,以后圆亲娘子一直搀扶着新娘,直到拜堂结束。新娘下轿时,赞礼先生唱道:

吉日良辰,天地开张,

新人下轿,大吉大昌。

——踩毡,就位,鞠躬!

新娘下轿后,脚踩着地上铺的红毡,由送亲娘子陪伴,频频向前来迎接的家人施礼。之后,便踩着红毡,迈向堂屋门槛。这时,司礼先生又唱道:

新娘恰是花一朵,赛过牡丹与芍药,

新郎犹如吃蜜糖,嘴巴笑到耳门坡。

——由新郎带路,扶新娘进华堂!

于是,新郎在前,由圆亲娘子和伴娘扶着新娘紧跟其后,进入堂屋去行大礼。

南充境内的农村,下轿仪式仍有沿袭。

送喜神 在南充境内,一些地方结婚有一种送喜神的习俗:迎娶新娘时,男方宅前,需请阴师回喜神,新娘新郎才能入洞房,才能保证男女家庭平安。

敬神食品主要有白酒、大米少许、雄鸡一只、敬神菜(肉)一碗,把它们放在新娘入宅路口中间的一根长板凳上,阴师一边烧纸,一边念咒语:“某某师门宗老少亡魂,随家护送,新神车马请回乡。”随即烧纸撒米,用雄鸡头血在板凳上画“煞”字一个,在板凳背面画“井”字一个。阴师续念咒语:“男女老少亡魂,包括一切丧亡,请领取钱财,各归各坛,各归各店,无坛无店,撒阳天下,不得在此居住。”接着喝口净水,手抓大米,默念:“开天门,留人们,设鬼路。”然后吐水撒米,将板凳用脚踢倒,新娘这才可以入宅。入宅到了大门边,喜家在大门内贴上红纸条,并放一把米筛,表示隔开红人“或四眼人”(指孕妇)。

拜堂 拜堂成亲,又称行大礼。当新娘在新郎的带引下,缓步来到堂屋门前,看见门槛上用大红纸贴的条子,便弯下身子按先前家母的教导,郑重其事地亲手撕下,表示拜谒家神,从今儿起要正式跨进某氏家门,成为这家人的一员了。当她跨进堂屋门槛以后,会发现进门不远处放有一只筛子,便会记起离娘前母亲的吩咐,从容地从筛子上跨过去。如果男家为了考验新娘的心计,所放的不是筛子,而是撮箕和扫把,聪明的姑娘,就会一脚将其踢开,再进入堂屋内。这时,众亲友们就会一齐涌入屋内。在司礼先生的安排下,堂屋正中靠前的桌前,铺有大红地毯,新郎先从左边踏上,一步一步地踏一个圈,表示“脚踏四方,年年买地方”。随后,新郎新娘一左一右站在地毯上。亲友围着堂屋中央的两位新人按长幼次序站好,拜堂仪式正式开始。只听司礼先生高声喊道:“堂屋内外肃静,闲杂人等回避,有事者各执其事,无事者不得喧哗——堂前放鞭炮,堂内燃烛,各就各位,婚礼开始!”

院坝内立即鞭炮齐鸣。接着,司礼先生高声唱道:

东方一朵红云开,西方一朵紫云来。

两朵祥云天上合,华堂迎出新人来。

——新人进位!

堂屋正中的新郎新娘按男左女右的方位两边站好后,司礼先生开始司仪:

桃之夭夭配凤凰,之子于归正相当,

牛郎织女鹊桥会,夫妻双双拜高堂。

——先拜天地、跪——

新郎新娘遵从司礼先生的语导,或跪下磕头,或站着行礼。

一拜皇天后土,二拜日月三光。

三拜天长地久,四拜地久天长。

——起!

新郎新娘刚刚起身,又听到司礼先生的呼叫:

——再拜高堂、跪——

新郎新娘又向男家双亲拜倒下去。同时,他们听到了司礼先生的赞颂词:

转身拜高堂,祖宗有灵光,神衹来相佑,偕老寿亦康。

当听到司礼先生再唱说词“一拜双亲双福寿,二拜家门聚宝盆。三拜麒麟珍珠玉,四拜四季大发财”时,便再次对父母连磕四个头。直到司礼先生叫一声“起”,二人才缓缓立身。接着,在司礼先生的导演下:“夫妻对拜——”彼此行了大礼,但听司礼先生口中念念有词:

一拜白头到老,二拜相敬如宾。

三拜多福多寿,四拜儿孙满堂。

行完大礼之后,接下来,由伴娘把中间打结的一段红绸拿出,将两端分别交与新郎新娘手上。司礼先生继续唱道:

一根红绸长又长,右牵女来左牵郎,

中间打个同心结,恩爱夫妻百年长。

礼毕,由新郎一手持“长命富贵灯”,一手与新娘共携红绸缎,双双牵入洞房,也有由孩童提灯引路的。整个行大礼(拜堂)程序完毕。

解放后的一段时间,有些地方的结婚典礼跟政治形势走,司仪说的吉俚也有些变化,如:

毛主席领导,我来当个介绍;

你点头,我受礼;

发财都从今年起;

夫妻团圆,幸福美满;

荣华富贵,多子多孙。

所有参加婚礼(男方)的亲朋好友,在知客师的安排下,归席,等待下一个程序(正酒宴席)的进行。

南充解放后,城镇青年男女婚礼大多简化,或由所在单位的有关部门主持,请亲友吃喜糖或喜酒,农村也革除了旧式婚礼的复杂程序,趋于简化。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家庭的婚典都改在餐厅举行。婚典主持人在乐曲声中致辞,请贵宾宣读民政局批办的结婚证书,请亲友代表验证,在新郎新娘叩拜两家父母,接受父母、亲友、嘉宾的祝福后,还要督促他们表演“猪八戒背媳妇”等十分逗趣的节目。

交杯酒 把一个瓠分成两个瓢叫“卺”。新婚夫妇各拿一个瓢来饮酒叫“合卺”。“合欢”是一种植物,树皮灰色,叶似槐叶,小叶对生,白天张开,晚上合拢,夏季开花,花萼与花瓣为黄绿色,花丝为粉红色,称为“合欢花”,又名“夜合花”。人们将新婚夫妇比喻为合欢花,象征合欢偕老。周代,新婚夫妇拿瓢交换喝酒叫“合卺”,也叫“卺”,亦称“合欢酒”。后来饮酒改用酒杯。新婚夫妇饮酒时,把两只酒杯的足用红丝线连在一起,新郎喝新娘杯子里的酒,新娘喝新郎杯子里的酒,谓之“交杯酒”。到近现代,饮酒改用圆形没有足的杯子,无法用红丝线系足,新郎新娘饮交杯酒时,便各端一杯酒,交叉着从手腕中(手挽手)递出交与对方饮。所饮之酒,多为醪糟一般的黄酒。饮交杯酒的时间,一般都在夫妇拜过堂转入洞房,新郎揭掉新娘头上的顶帕(红盖头)后,圆亲娘子就在洞房内斟满两杯酒交与新郎新娘同饮。因“酒”与“久”同音,人们认为在结婚时喝了交杯酒才情深意合,百年长久,所以这个风俗流传至今。在人民生活极度困难的时期,没有粮食烤酒,就以茶代酒,故而称之为喝“交杯茶”。

铺床 南充境内新人拜堂后,会入洞房休息片刻,此前家人便请男方长辈的女眷将陪嫁的铺笼罩被取出,铺床时新娘子要给负责铺床的长辈献“铺床礼”。铺床的人必须是“全福人”,一般多是自家的叔伯婶娘、姨母舅母、嫂子姐妹(已出嫁),而其公婆及自己父母丈夫均健在,还要多子多福,据传由这样的人来“铺床”,以后新郎、新娘会跟她们一样是个“好命人”,直到现在此风仍存。铺床的方法是将十二个未解捆的稻草匀称地铺在床上,再铺席子,挂罩子,摆枕头,叠被盖。此时,床上要撒上瓜子、红枣、花生、桂圆。寓:花生,即生儿生女,桂圆,即早生贵子之意。同时,边铺还要边唱吉利的颂词,如:

铺床铺床,金玉满堂。

娘家制罩,婆家制床。

抽屉大柜,分列两旁。

哔叽铺盖,摆在中央。

铺床铺床,一对鸳鸯。

罩子挂得高,明年打三朝。

罩子挂得驼,明年喊外婆。

罩子挂得扬,明年请舅娘。

罩子挂得矮,明年生崽崽。

罩子高头现狮子,枕头高头睡鸳鸯。

新书台子新人来,一树奇花两处开。

今夜夫妻相恩爱,生对儿子肯定乖。

又:梭椤树,梭椤丫,梭椤树儿十八丫;

砍一丫,投牙床,某人做酒,请我铺床;

枯草一把,细席一床,红罗纱罩挂在牙床;

恭喜贺喜,一盘瓜子都撒起;

瓜子上床,一对鸳鸯;

瓜子落地,个个成器;

瓜子开口,年年都有。

后来,女方娘家置办嫁妆的商品化程度提高,精细美观的机制布料代替了原先的土制布料,有人又在挂罩子时加上颂词:

包单铺盖牡丹花,明年生个胖娃娃。

牡丹铺盖四只角,生个儿子读大学。

一对枕头二尺三,生个儿子要当官。

……

床铺好以后,还要抱一个胖娃娃在床上滚,表示新娘子明年要生个胖娃娃,新娘要给小孩“滚床礼”。晚上新人睡觉之前,由男方母亲点一盏灯送进新房,并边点灯边唱:

金灯盏,银灯台,我给媳妇点亮来。

新媳妇,来接亮,灯儿放在抽屉上。

照铺盖,好陪奁,照枕头,好针线。

脚踩踏凳弯又弯,新人陪奁盖四川。

脚踩踏凳如踩草,新人陪奁办得好。

新媳妇要给老太婆送“点灯礼”(一条毛巾、一双布鞋),并接唱:

金灯盏,银灯台,今夜我妈点亮来。

照小边,无外线,照大边,无陪奁。

只因爹妈银钱紧,没给女儿办陪奁。

拜百客 新郎新娘拜了堂、回洞房休息一阵后,开宴前还要出来拜百客。“百”即多的意思。拜客仪式由叫(司)礼先生主持。拜客开始,叫礼先生喊:“请新郎新娘出堂(从洞房走出到堂屋)拜百客!”新郎新娘来到堂屋中间,按男左女右顺序面向神龛站立,听从叫礼先生指挥。开拜时先拜父母。叫礼先生喊:“请父母双亲大人升堂受拜!”当父母亲在堂前站定后,叫礼先生说:“婚姻乃人之大伦,兴家之大道。某年某月某日,二老之某(长、次等)子完成终身大事,以便兴家立业,传宗接代。子媳今于堂前拜谢父母,请受拜!新郎新娘跪(男作揖、女打躬后跪下),叩首(磕头)、再叩首、三叩首,兴(起立后又作揖打躬),礼毕!侍立。”接着拜祖父母,再拜亲戚。叫礼先生喊:“请姑父姑母升堂受拜!跪,金童玉女拜百客,天灵地秀人更杰,千喜万福从中来,福寿绵绵同瓜瓞。起!”受拜者将拜礼(钱)主动放到堂屋桌子上。如给新郎挂红(将红绫斜挂在新郎右肩上左腋下)时,赞礼先生要唱:“身披喜红,气象雍容,而今以后,福禄攸同!”如给新娘戴花时,叫礼先生赞道:“头插金花,宜尔室家,天长地久,富贵荣华!”依次将舅父母、姨父母、伯叔父母和兄嫂拜完后,兄妹及侄男侄女要拜新郎新娘,称之为“倒拜”。倒拜时,新郎新娘要给侄男侄女拿“欢喜钱”。通过拜客认亲,新娘在以后见面时才好称呼。如今,城乡的婚仪多在餐厅举行。这天双方父母都来到餐馆,便将拜父母一项改作新郎新娘同拜双方父母于仪式中。到时,双方父母高坐台上,新郎新娘在司仪人指导下,一并跪拜。老人们不但要祝福,还要给新郎新娘发喜钱。在新郎新娘拜完父母后,便在司仪人的倡导下,行礼致意拜百客。

拜灶 古时,新郎新娘在正酒这天拜完百客后,要立即转到厨房去礼拜灶神,据说新婚这天如不拜灶神,则今后新娘烧不燃火且做不出好的饭菜,拜了灶神则今后灶膛里的火才烧得很旺,做出的饭菜才可口。拜灶仪式由厨师主持,拜灶时厨师口说吉利话:“新人拜灶,灶内火笑,三天起手(结婚第三天进厨房做饭菜),做出佳肴。”并将事先准备好的一只鸡腿送给新娘,说:“吃了拜灶这只鸡,明年就当月母子”,新娘将拜灶礼送给厨师同时把鸡腿好好地保存以免被人偷吃,据说吃了这只鸡腿后会生个胖娃娃,故而偷吃新娘拜灶时厨师送的鸡腿的事时有发生。新娘回门以后的第一天,也就是结婚第三天便要下厨做饭,唐代诗人王建在 《新嫁娘》 一诗中说:“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未谙姑(老人婆)食性,先遣小姑(秋姑子)尝。”这个习俗在民间已传了二千多年,至今农村有的地方仍然存在。

宴客 结婚期中,男家和女家都必办丰盛的酒宴以待客,通常称之为宴客。女方宴客,一般是三餐,即过礼迎亲这天晚上的“花圆酒”,女儿上轿这天早上的“正酒”,女儿回娘家这天中午的“回门酒”。男方宴客有四餐,即迎亲这天中午的“起媒酒”,在宴客做酒的这天早上,新郎要将准备好的刀头、两瓶酒、两封糖带到媒人家去请“媒人”,又叫“启媒”,媒人要款待新郎。还有的有“谒祖”的习俗,即新娘要到自家祖坟上去挖坨泥巴,拿回家摆在绣房内,用香灯祭供,新郎则要在当天上午,带上祭品,到自家祖坟上去祭祀祖先,表示不数典忘宗,以求得祖宗保佑。因为要请媒人查看到女家过礼的抬盒应去的礼物(包括上梳开脸时用的绞脸线)是否摆齐,所以又称“看盒酒”,举行婚礼这天中午的“正酒”,回门这天早上的“散客酒”。三大宴必须办“膀扣席”。正酒这天晚上的宴席统称“闹房酒”,一般不办膀扣席,都用盘子盛装凉菜和腊菜,称摆“宵夜盘子”,极少的富豪人家才办席。婚宴根据贫富的不同,菜可多可少,但不能出八个菜,因八个菜人称“叫花子”菜,最多者十二个菜,因结婚是成双成对,所以宴席上的菜也是成双的。做菜的材料按厨师的意见购买的,菜的名称为和盘(心、舌、瘦肉、猪肝、石花等拌的凉菜)、烧白(酒米饭)、烩肚、蒸酥肉(品碗)、虾米羹、鸡、鱼、双膀(坨儿膀、铺盖膀或猪脚膀或称大膀、小膀)、双扣(盐菜扣、糖扣)、清汤(算一个菜),特别富裕人家则多以海参炖猪蹄代替烩肚。出菜的先后次序是按照习惯上的规矩进行,事先菜上蒸笼时就是按出菜先后次序进行的,除和盘、烩肚、虾米羹三种不进笼外其余全部进笼,炒菜不上席。

出菜前,主人家还要给厨师“开笼礼”,否则厨师不按时开笼出菜。每出一样菜,鸣响(唢呐、锣鼓)师就要吹打一番。正菜(俗称“八大坨”的坨儿膀)上加有花,正客(俗称“贵客”,即送亲客)要给厨师送上“献花礼”,这份菜在正客未动筷子前,所有客人是不能动筷子的。后来,这些规矩逐渐被打破,菜的数量增加到十八至二十二碗,且凉、蒸、炒、炖、烧、汤菜,甚至面食、糕点、凉粉等均可入席。现在在餐厅举行婚宴,菜出到“半筵”时,还要上一盘甜糕,一碗银耳羹,叫作“甜点”,并上一碗温开水,让客人洗汤匙。客人吃甜点时,上菜的速度放慢,让客人吃烟稍事休息,以后继续上菜,最后出一碗丸子汤。农村宴席出菜时,放有葱子的菜不能先出,否则就认为是“犯冲”,丸子更不能出在鸡的前面,这样做就会被认为是“撵客”,俗话说:“先出丸子后出鸡,吃了各自奔东西。”

宴席的餐桌一般都是用木板镶嵌而成的方桌,摆桌的人要将有镶嵌缝的两端朝左右两侧,不能朝上下方,不论房屋的坐向如何,堂屋里安有神龛那方为上,相对方为下;房外安宴席上下方也按这样定。一桌共坐八个人,上方左边为第一位,右边为第二位;下方左边(面对第二位)为第三位,右边(面向第一位)为第四位;以上方为准,左方的左边为第五位(挨着第四位),右边为第六位(挨着第一位);右方的左边为第七位(面向第六位),右边为第八位(面向第五位)。应将酒壶摆在第八位的右侧,因第八位是这一桌的最下位,坐第八位的人应斟酒。每个位子摆放一个“醋油碟”、一个酒杯、一双筷子(筷子头要离桌沿一厘米,否则视为不礼貌),桌子四角各摆一碟凉拌萝卜丝,这叫“吊角碟子”。

在新郎新娘拜灶后,知客师便请客人入席。正客及押轿客不论年纪大小、辈分高低,都必须安在首席(第一位,俗称“上八位”),媒人及姑父、舅父、姨父等安在同桌作陪。其他席桌,年长的长辈坐上席,年轻的长辈坐下席,年纪虽大辈分却低的人均坐两侧。如果父子两人均该坐上席(儿子职位高)时,则不能同席。客人坐好了以后才上菜,上菜时要放鞭炮、吹唢呐、敲锣打鼓。以后每上一份菜时,就要吹打一番。桌上吃不完的菜,允许客人将自己那一份挑在碗里,下席后用纸包着带回家去。出汤时,菜就出齐了,客人就可以用饭了。用完饭后,如该桌坐首席的客人未下席,其余的客人都不得退席,否则就会被视为不懂规矩,没有礼貌。

如今,此俗在南充农村有的地方还仍有效行,而在城市餐馆举行的婚宴中,它们已新郎新娘逐一向各席宾客敬酒致意所代替了。

闹洞房 男方正酒那天的晚饭后,主人摆上“干盘子”,即花生、糖果等,请客人吃“闹房酒”。多数人在堂屋里与主人边吃边摆龙门阵,部分亲朋好友,除祖父母、父母外不论辈分,趁着“三天不分大小”的世俗,涌至新房,对新郎官戏闹,逗新娘子发笑。他们或要新郎官猜谜,或要新娘子认物,开展的各种打趣活动,无所不用其极。有的甚至睡卧在新郎新娘床上,说一些低俗的话,一直喧闹到深夜,最后经男方母亲和一些亲戚中的女长辈再三交涉,大家才欢天喜地散去。

闹洞房的情景大致是这样的:小青年开始进洞房时,由先跨进门槛的人唱:

一到洞房把门进,听我说恭喜恭喜。

哥哥嫂嫂加油干,明年生个胖娃娃。

一进洞房笑呵呵,恭喜哥哥讨老婆。

明年房中生贵子,长大要把高官做。

进了新房看见床上的花被盖、花枕头,就有人接着唱:

花铺盖,花枕头,今夜哥哥睡哪头?

这头那头都不睡,要睡嫂嫂怀抱头。

进洞房后,多数人就围坐在桌子旁,并把新郎新娘拉来同坐一根独凳上,如坐不稳,就强迫新娘坐在新郎大腿上。坐好后,就举行仪式,大家按准备好的次序进行。如第一个节目是向新郎新娘送礼。礼封摆上桌子后,叫新郎拆封,叫新娘说出送的是什么礼。礼封里分别装的是筷子、杯子、枣子和水果糖,新娘如说筷子,闹房的人就逼着新娘说有多“快”,要求说出具体时间来;新娘如说是杯子,大家又要新娘说什么时间“背子”;新娘如说是枣子,大家又要新娘说有多早,并问是几十天或几个月就要生儿子? 新娘不能说,就要嬉闹一阵子。新娘如说这件礼物是糖,闹房的人便将一颗糖用事先准备好的线拴上,一人提线,要新郎新娘同时张嘴在空中咬食,使得二人嘴挨嘴、牙碰牙,才吃上这颗糖的一半,逗得满屋子人哄堂大笑。

第二个节目是要新郎新娘唱歌,如新郎不会唱,便要新郎给新娘敬礼请新娘唱,当新郎给新娘敬礼请新娘代唱时,大家都说新郎怕老婆,又大笑一场。

第三个节目是给新郎新娘送对联。一般的对联编得低俗,有的甚至不堪入耳,硬要新郎新娘分别解释,最后由闹房者一人代作解释,以增添屋子里的喜气。

第四个节目是要新郎猜谜语。其谜语虽然谜底不俗,但谜面话语却非常粗俗,要求新郎新娘边说谜面语边猜谜底,新郎新娘如坚决不从,最后由闹房人说出谜底才算了结。

第五个节目是逼新郎喝酒。闹房人要求每人说 《四书》 上的一句话,且要从“人”字起头,由“人”字结尾,而新郎要说在最后,如说不出就要喝一碗或一大杯酒。如闹房的人分别说“人而不仁”“人之为道而远人”“仁者安仁,智者利仁”“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等,大家都说完了,让新郎没有说的,硬要新郎喝一碗酒。当新郎推不脱要端碗喝时,新娘怕新郎喝醉,暗地拉他一下,示意他不要喝。新郎却失口说出:“人家还没拉你,你要拉人!”新郎说的虽不是 《四书》 上的话,但也算“人”字起头,“人”字结尾,便可以不喝了。总之,闹房者想尽办法,目的就是让新郎喝醉。

最后一个节目是吃菜。在闹腾了大半夜之后,腹中有点饿了,闹房者便开始让新郎吃菜,但目的是不让新郎吃,又要出上难题,如每人要说 《四书》上一句话才可以吃,说不来就不能吃,也是新郎最后说。最后送亲客的送亲娘子——女方的嫂子就会邀请男方的女性长辈,将继续闹洞房的人劝走并将洞房门锁上,以便新郎新娘早点就寝。

闹洞房是传统婚礼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可以说是婚礼进行中的高潮,闹洞房除了增加喜庆的气氛外,还有驱逐邪魔的阴气的含义在内,在南充民间就有“人不闹鬼闹”的俗语。此外,闹洞房还可以增进亲友家人之间的亲情友情,不至于使新娘在新的环境中有冷清之感,由于旧时代的婚姻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双方之间比较陌生,闹洞房也能使一对新人消除陌生感,为新婚生活开个好头。这种习俗在南充广大城乡沿袭至今。

同房 同房又叫“圆房”。闹洞房的人离开洞房后,新郎才去关好房间睡觉。有的是由迎亲娘子帮助把门拉来关上。据说,新郎自己关门不好,那样太急了点,将来要惧内。也有说这样做很好,新娘子今后会规规矩矩在家。上床睡觉有规矩。新郎脱鞋不要和新娘子的鞋放在一起,要放在新娘子晚上起夜脚踩不到的地方,如果万一被新娘子踩到了,会一辈子抬不起头来。新娘子先上床,因为先上床才能睡在里边。脱下的衣服因过去没有专门的衣架也得按规矩搁放。妻子的衣服不能放在丈夫衣服的上面,否则丈夫将被妻子挟制一辈子。新娘子上床,也一定要睡在喜布上(这块喜布是新娘子娘家所备嫁妆之一,是一块特制的白布,用以验证新娘子贞操的),在封建社会里,男方对女子贞操看得非常重要,假如第二天早上起床见白布上有红(血迹),说明新娘子是贞洁的,反之则不然。新郎新娘入睡时,房内的灯不能灭熄,如果门外有人逗趣,新郎新娘可不予理睬,更不能开门追逐,也不能让人进屋拿东西,否则会认为是不吉利,要么不能白头偕老,要么疾病缠身,要么家无宁日。

现在,这些新婚同房的习俗早已淡出人们的视野。

支客 新婚这天,由于客人众多,新郎家要请接客师和支客师(统称为支客,一般都由男女各一人担任)。接客师和支客师都是当地有文化、有知识、懂礼节、能说会道且有名气的人。当押轿客的滑竿快到时,接客师要手拿一封书子到朝门即院坝边的仪门,若无朝门就在地坝外去迎接。押轿客走至燕窝大门前时,男家主人将“押轿礼”送至押轿客手中,接客师便将押轿客请至地坝左边(大边)的桌位上坐定,立即泡茶,端洗脸水,这叫“迎风”“洗尘”。当花轿到地坝时,男方的嘉宾便陪同押轿客到朝门外去散步闲游,不看拜堂。新郎新娘拜堂后,贵客(送亲客)才能到家。当贵客的小轿或滑竿距朝门还有一段路程时,男女接客师便手持大红书子前去迎接,贵客行至地坝时,鸣响师要吹唢呐,敲锣打鼓,欢迎贵宾的到来。在迎风洗尘后,安排在特殊的桌位上饮茶休息。送亲客一定是新姑娘的亲兄嫂,如无亲兄嫂,便请伯叔家的兄嫂送亲,新姑娘是不请姐姐送亲的,据说是预防“姐送妹,穷三辈”,这种习俗在农村中流传至今。

婚宴时,男女支客师分别安排男女客人入席,首先将男女贵客安排在贵宾席的首席位子上,再安排姑父母、舅父母、姨父母等嘉宾作陪。下席后,或饮茶,或闲谈,或散步,都由上述嘉宾陪同,不能怠慢。

在晚上安铺时,一定要将男女贵客分别安排在离新郎家稍远一点的邻居家里,不让贵客听到闹房时那些惹人发笑的趣话和一些不堪入耳的粗俗怪话。

这天晚上客人很多,不能一一安排在固定床位上就寝,必须铺设一些临时地铺,请来帮忙铺设地铺的主妇,边铺边唱道:

我给客人来铺床,好让百客睡眠香。

一层铺上金谷草,二层铺上席一张。

三层铺的花卧单,四层铺的朱红毡。

白麻罩子红罩檐,有请百客睡得完。

姑娘姊妹不请睡,我陪大家到天明。

回门 就是新娘带着新郎第一次回娘家。正婚的第二天吃过早饭(散客酒)谢了媒人便立即回门。新郎新娘坐上滑竿,带上两起礼信(即:礼物,如猪肉、糖果、细面等)和红包(内装送给岳父母、姨姐妹和内侄男女的钱),同送亲客、押轿客一道回门拜见岳父母。送亲客离家前,男方要打包相赠,一是红包(内装钱),二是宝塔形糖封式的包四至六个(内装红蛋、花生、核桃、饼干、糖果等)。新郎赠送给岳父母的礼品放在新郎滑竿上,赠给送亲客和押轿客的礼物,分别放在送亲客和押轿客的滑竿上。一路上,押轿客在前,女送亲客第二,男送亲客第三,新娘第四,新郎殿后,依次前行。在回门酒的宴席上,必须安排新贵人(新郎)坐首席,女方的姑父等嘉宾作陪,因此,“坐上席”成了款待送亲客和新贵人的专用语和专利。按习俗,新婚三天不能空洞房。于是下午,新郎从岳父母家回转时,岳父母要打包相赠,一般是六至十个包,也有少到四个,多到几十个的。包内装红蛋、皮蛋、糍粑、糖果、饼干、发糕、干酥肉等,一并放在滑竿上。女方兄弟还要短送一程,有的则送了一程又一程。一路上,新郎滑竿在前,新娘滑竿在后。因有“回门时天黑回家主生男”的说法,所以必须尽量挨至天黑时才回家。到家时,大门已关上,不让新郎新娘子进去。新娘在外面叫开门时,秋姑子(新郎之妹)在屋内唱道:

菜籽开花遍地黄,今天嫂嫂到我房。

若要我把门打开,你把礼信拿出来。

新娘接着回唱:

一根门闩五寸长,屋里关个秋姑娘。

你把门儿大打开,送你一封米花糖。

在新娘子答应给钱或礼物后,秋姑子才将大门打开(也有关房门的),接新郎新娘进屋。因有“结婚三天内不能空洞房”的习俗,新娘娘家如果路途较远当天不能返回婆家者,必须要过了三天才能回门。在未回门以前,新娘子是不能到亲友或邻居家去的,去了就视为不吉利,不仅不能进屋,而且还要挂红赔不是。

翻箱 新媳妇在回门前,要将陪奁中的一口箱子和钥匙交给“老人婆”(男方母亲)。箱子里装的是新媳妇亲手给“老人婆”做的一套衣服及鞋袜(有的装的衣料)等。箱子的四角还要放一定数额的钱币,说是用来压箱子,实际上是要“老人婆”翻箱之后,再按钱币的数量添新,作为人母对新来儿媳妇的见面礼,所以男家主妇(老人婆)在儿媳妇带着儿子回娘家去后,她就要将箱子打开逐一翻验一遍,将儿媳妇为自己做的衣服及鞋袜(或是衣料)取出来,再数一数儿媳妇在箱子四角各放了多少钱,随后就从自己的衣袋里取出相同数目的钱来,如数加放在原来儿媳妇放的钱上面,其后待小两口从女方家回来再把钥匙交给新媳妇,这就是南充城乡多年来一直承传的“翻箱”之俗,据说这是媳妇尊敬婆婆、婆婆热爱媳妇的具体体现。

现在翻箱的习俗已很少看到,公婆在婚礼上接受了儿媳妇的叩拜后,便立即就将早已准备好的红包交给新娘。

住九 新婚夫妇婚后第二天,便到新娘的娘家看望父母及亲戚,但必须在当天赶回婆家,这又称“回门”。在结婚第三天后,新娘的兄弟要来接新娘回去住耍,民间俗称“住七”,也有“住九”的,所以又有“来三去九,不做都有”的俗语,这是一种婚后必不可少的礼仪,不论“住七”或“住九”的习俗都是成婚的证明,女方娘家都请亲戚朋友聚会庆贺一番。“住七”与“住九”是指新娘要在娘家住上七天或者九天,过了这几天后再由丈夫接回,新郎到岳父母家时要分别赠送给岳祖父母、岳父母等人厚礼,向女家表示女婿也是你的儿郎,从今日起以诚笃之心孝敬女家老人。

新娘由丈夫接回婆家,往往还要带上“领路鸡”,此外还要带回一些娘家的土特产品,其中包括甘蔗、柑橘或梨、李、桃等,以预婚后的日子越来越甜蜜,生活节节拔高。“领路鸡”,必须是一公一母两只小雏鸡,顶多也只能拿二三个月的半大鸡,到婆家后要好好饲养长大生蛋繁殖;甘蔗固然可以吃,但尖部一二节必须留下栽种,以便继续种植繁衍,象征以后子孙代代相传。

谢媒礼 结婚的正酒过后,男家还得举办一次“谢客酒”,主家要请父族家门、襄礼司、媒人及相帮人员吃早餐(也有在当天晚上的),俗称“送客酒”。早餐后,还有一个主要仪式叫“谢媒”,在南充有俗语“谢媒谢猪脑壳”,一般仪式是主家备办好礼品,一个洗净的猪头(猪为三牲之一,算是十分重要的祭品)放在盘子里摆放在一张方桌上,另左右摆上两瓶酒,另放香烟两包、冰糖及白糖各两包、茶食(糕点糖果)、猪脚两根、鞋子两双,以及酬金若干(视其经济状况和为人大方而定),由新郎新娘两个站在下方,而媒人则站在上方,新婚夫妇要向媒人行鞠躬礼,表示感谢。媒人也欣然受领。

南充解放后,虽然以说媒为职业的“红爷”不复存在,但许多青年男女的婚姻还是由介绍人穿针引线,“谢媒礼”的习俗也依然沿袭。

2013年,高坪区传统婚嫁礼仪由高坪区政府申请,经南充市政府批准为民间传统风俗非物质文化遗产。

寄礼 就是代办婚礼,是旧时代男女结婚的又一种礼仪形式。过去婚礼一般是在男方家庭进行,如果男女双方家庭相距太远,又不能不遵循许多重要的礼仪习俗,比如大婚三日不空洞房,远距离的男女双方家庭就办不到,新郎只有事前准备好彩礼到女家或附近客居,待良辰吉日一到,就在女家完成结婚礼仪,也还有在一方的朋友家举行婚典,此称寄礼。以寄礼结婚的夫妇,多半要在新娘娘家或朋友家住上些时日,待选定了吉日再相偕回到夫家。过去川东北交通不便和社会环境闭塞,几乎全是择近选婿联姻,故以寄礼形式结婚的不多。

现今的年轻男女采用寄礼方式结婚的越来越多了。许多外出务工的青年人,为了挣钱,婚礼就只能在工作地就近举行。

纳妾 妾,俗称小老婆,又称侧室、小妻。娶妾,在南充以前叫“讨小”,又叫“收房”,是旧时婚姻的一种形式。古时男子把纳妾视为荣耀,所谓“大丈夫三妻四妾”。而妾虽有明媒聘娶,但只能坐小轿进门,受大老婆管束,受人歧视,妻生下的儿子为嫡系,妾生的儿子叫庶出。封建社会长期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直到民国时期,官僚、军官、绅士、袍哥大爷、富商也有纳妾者,民间称作“娶姨太太”“娶小老婆”“讨小”。

1950年,国家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明文规定一夫一妻制,严厉禁止纳妾,讨小陋习被彻底革除。

入赘 又叫“倒插门”,女方家里叫“招上门女婿”,又叫“抱干儿子”,南充把入赘女婿叫“上门客”。过去入赘的男方结婚后,必须要到女家去落户居住。男方进入女家门后要改随女家姓氏,为女家生儿育女,生出的儿女随母姓。产生入赘的情况主要有两种:一是女方家里需要劳动力,需要养老接代;二是男方家里贫穷,弟兄姊妹多,或讨不到老婆,只好以身去女方家里结婚。入赘女婿因各方面的压力较大,其中不少人经受不起这些压力和担当,往往住上一年半载就离开女家,所以以前在民间流行着这一句顺口溜:“上门汉,一年半,一年半不走是痴汉。”

入赘仪式一般比较简单,不铺张。由女家备四人轿,并用行人执事,专迎新郎,俗称“抬郎头”。或先一日由女家接过去宿新房中,正日,花轿鼓吹,抬新娘兜喜神方一转,似男家迎娶,到门拜堂。也有新娘不坐花轿,届时男女拜堂成亲就是了,礼节仪式一切均从简。但也有殷富之家,先让入赘的男子来家居住,而令女儿到外祖母家居住,到了婚娶吉日,照样有花轿到外祖母家去迎娶,照样担嫁妆和有鼓乐伴行,家中照样安排有等新人的队列,用热烈的炮声迎接新娘入门,照古例踢轿门,请出轿,牵新人上厅堂行交拜礼,同样鼓乐喧天,炮声震天,大宴亲朋好友,用热烈的场面把入赘形式加以掩盖,使男子堂而皇之地娶亲,女儿照样坐花轿“出嫁”做新娘。

入赘的男子,往往要由女儿看中。从这一点来说,它比“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把女方蒙在鼓里的包办婚姻要胜一筹。

1949年以后,男尊女卑或女尊男卑的观念得到了改变,政府大力提倡新式结婚,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男到女家和女到男家享有平等的权利。生育出的儿女,可跟男方姓也可跟女方姓。

童养媳 过去,在南充境内有抱养童养媳的婚姻习俗,俗称“小抱媳”“干女子”,童养媳由婆家养育,待她到长成年后才正式结婚,与童养媳结婚叫圆房。

民间形成抱养童养媳风气的原因,除了归咎于旧的婚礼习俗外,主要源于封建社会的贫穷落后,百姓生活十分困苦低下。抱养童养媳的人家认为:结亲聘礼重,婚礼浪费大,而这种习俗常人又无力抗拒。抱养童养媳,不需要财礼,可以大大减少这些开支,等到女孩子长到十四五岁,正式圆房时,只需换上一套干净衣服,办几桌简单的酒菜应酬亲朋好友就行了。这样的操办婚事,既省钱又省事。抱养童养媳还有一个好处是用不着送去读书,女子稍长大就可以作奴婢丫鬟使唤,干得活了,还是家中的一个不用花钱的好劳动力。受长期“男尊女卑”的封建意识的影响,致使女家认为,生养女儿就等于在帮别人家养媳妇。生女迟早都是要嫁人的,等到长大出嫁时,要办一份嫁妆不说,还要忍受一次亲人的别离之苦。因此,许多人家一生出女儿不是溺死就是送人。即便有能力抚养,也会寻找适合人家送出去,或交换,或买卖,或指腹为婚,送别人家去做童养媳。有史以来,大多数童养媳的命运都不好,有的还是悲惨的结局。遇到恶婆婆,就会经常遭到百般打骂,受尽虐待折磨,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待长到14~16岁时,过去一般都是在农历腊月三十夜晚,由婆母给“干女子”梳头开脸后即可与儿子拜堂,便与丈夫圆房,成为正式夫妇,但在家中的地位却不能与明媒正娶的女子同等。

1949后,抱养童养媳的现象逐渐消失,乡间中只流传着“桃花开,李花谢,干女子拜堂三十夜”的民谣了。

三、丧葬仪礼

择阴地 葬礼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仪礼之一。在封建社会里灵魂不灭和传统孝道观念影响下,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这一仪礼。它不仅表达了人们对亲人去世的悲哀和怀念之情,而且反映出人们企盼过世的亲人能福泽子孙后代富贵荣昌,故而总是把希望寄托在死后能葬在一块好地上,所以择阴地便成为丧葬中的重要内容。

在南充民间,择阴地多由阴阳先生主持。阴阳先生依据传统堪舆术的方法,通过审龙(山形地势)、察水、观砂、点穴等步骤进行阴地的选择,总的原则,就是要选择具有山环水抱之势,能藏风聚水、生气托运的地方。一般而言,南充民间在选建墓地时要求明朗、开阔,不能建在狭窄死角里。坟地前面应有一块平地,即所谓“明堂”。“明堂”有大小、内外之分,紧靠墓前的平地为小“明堂”,能避风生气更好。墓的正前方那宽广的开阔地为“大明堂”。古人说:“明堂容万马,声价扬天下”,因此凡是族人的家宅和宗族聚葬的家山都特别注重地形地貌的保持与维护。新中国建立以来,随着公墓制的发展,在城市中择阴地的习俗日趋淡化,但在广大农村此俗仍然流行。

建生基 就是修活人墓(亦称建寿藏)。在旧时民间社会中,凡是殷实之户或大富人家,年过半百之后,都要准备自己的身后事,所以修造生基也是南充境内常见的习俗现象。在南充,一般老百姓修建生基,主要是在选择好阴地后,挖好井坑,并用条石砌成长方形的墓室并加上石盖,今后放得下去棺木即可,他们把这种做法叫作修类棺。

准备后事及送终 清代和民国时期,南充富裕点的人家,当父母进入衰年后,便要开始为之准备“后事”,也有老人自行筹备的。所谓后事,一是“寿木”,即棺材;二是“老衣”,亦称“寿衣”,即人死后穿的衣服。老衣一般用棉布制成,忌用皮毛,怕来生变为野兽;也不用缎子,“缎”与“断”音同,怕“断子绝孙”。一些富豪人家还要请阴阳先生提前看好墓地,用石料事先砌好墓穴,这种墓穴民间称为“椁”。解放后,备“寿木”“老衣”的习俗仍在民间流行。

按照传统风俗,子女在父母病重时,应寸步不离地守在身边,在外地经商、求学、做官的子女闻讯父母病重要立即赶回家中,为父母尽孝送终,把父母临终前能守候在身边视为才尽到了孝道,违背这一习俗的人,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老人临终前,往往要嘱咐后事,或口述,或写书面遗嘱。子女要守候在老人床前,直到“落气”。子女守候榻前等待老人“落气”,又称“接气”,表示以后能得到老人的福荫,其实也是一种“孝道”的体现。

旧俗认为,人死后床上蚊帐就是罗网,死后躺在床上等于受刑。所以当人一断气,有的地方习俗是马上将蚊帐拆除,有的地方习俗是立即将尸体从床上抬下,并立即将床翻倒侧立于壁。尸体抬下后,置于木板或凉床上,仰卧,手脚伸直,并以布或纸掩面。在一些地方,人快断气的时候,就将其从床上抬到椅子上坐着,脚踩米升子。同时,把屋顶的瓦揭开一匹,若是草房也要戳个洞,以便于灵魂升天,俗称“出煞”,并用草纸贴在神龛的“天地君亲师”牌位和左右门枋上,以避秽气。子孙则跪在死者面前,放声痛哭并为之烧“倒头纸”,以便死者在前往阴间的路上使用。一些地方还有人死后鸣放一串“落气炮”的习俗。还有一些地方要在庭前悬挂出白纸制的“望山钱”,死者年龄多大,就挂多少张。

沐浴、小殓 人死后即用温水擦洗死者身体,称为“净身”,此时男要剃头,女要梳发。其沐浴时一般男性由男侍者、女性由女侍者给净身,沐浴后则给死者换上事先准备好的“寿衣”(即小殓)。寿衣穿戴颇有讲究,在数量上一般穿单数不穿双数(但有的地方有“男单女双”的习俗),服色也只能选择用青或蓝,忌穿红色服饰。头上或戴帽子(一般是瓜皮帽)或包帕子(一般是丝帕),青蓝二色均可。同时,还要按死者的年龄,数上与年龄相等的青线或蓝线,捆在死者的腰上作腰带(俗称寿带线)。然后再穿上寿袜(白布连线而成)、寿鞋(青布帮子,白布薄底,制作简单,几乎连线而成)。

停尸、点海灯 小殓后,便将尸体移在本卧室中铺放的木板上,仰着停放(过去叫作晾尸)。按习俗,不能将死者放在先前睡过的床上,说是那样会让死者的灵魂背着床再去阴间的路上走,还得将死者的眼、口轻轻抹合,使之口合眼闭,表示死得瞑目。旋及在晾尸木板的前面,点上一盏菜油灯,过去叫“海灯”(又称“地油灯”“路灯”),灯要昼夜不息,说是死者灵魂到幽冥世界去看不到路,点灯为其照明,直到出殡后,才能将其扣翻在地。

入棺 又叫入殓,即是将亡故之人放入棺中。其程序是先将原备或新做的棺木洗刷干净,并移至堂屋内偏祖宗灵位一旁,一般是用两条长板凳各放在一端地上将棺木托起;然后由装殓人员用筛子在棺木内均匀地筛上一层柏叶灰,并按死者的年龄用酒杯印上相同数的圆圈(有的地方是按死者的年龄撮上多少杯净土);接着铺上白色垫布,安放灰枕头(用白布或青布缝成的一个三角形袋子,装满草木灰),安放时三个角应往上翘;最后将尸体从卧房里抬出,仰面平放在棺木里。要求头、身、四肢必须摆正,足底与回头木之间的距离,用青瓦立放在其间,让足蹬紧,身体两侧用草纸裹着的柏树皮或嫩柏树枝塞紧(防止以后在抬丧安葬途中,尸体会因为没有塞紧造成上下左右移位)。有钱人家还要给死者口中含金放玉,左右手上戴金镯或玉镯一说是可以防尸体腐烂,二说是带上去阴间路上备用,没有钱的人家也要往死者口里放些茶叶,为的是死者在阴间路上走累了、口渴了,喝上一口也好解渴解乏。以上程序完成后,还需要检查一遍,再用白色盖布盖满全身和面部,放上棺木盖子(此时还不能盖严,留有缝隙,以防假死),便于因情况特殊、吊丧来迟的人能有机会看上死者最后一眼。

设灵堂 入棺后,家人要为死者设灵堂,一切祭奠仪式都在灵堂里进行。一般人不念经,仅在家堂设灵祭奠,灵堂设在与棺木相向的堂屋外,一丈二高,左右用白布或白纸粘贴成平顶天棚,下面在两张挨拢的等高的桌上,放用纸竹糊好的灵房,小灵房为4尺5寸长,2尺宽,约高4尺8寸或5尺几高。中等灵房为两张桌子6尺长约6尺多高,2尺4宽。大灵房约8尺左右长,7尺高,2尺4宽,灵房后设灵璧,用大型彩布或彩画装饰,灵房左右用竹木修成彩门,灵房前上方修成大拱门和左右两边的彩拱门相连成整体,一般各有两幅挽联,每道拱门上有表示哀悼的横批,在左右两边小拱门的两边还可以加宽幅灵璧,灵璧上可粘贴颂死者的诗词歌画(画可以是二十四孝之内容)讣告在灵堂左边,显大神(高一丈二尺,胸围五~六尺,头长一尺~二尺)以示降妖镇邪。在灵房正前方紧挨放灵房的桌子,设桌子高的祭台,上放祭香烛、祭酒、纸钱和馔食,以及客人送来的小型祭品珍食,挨着祭坛,地上放棕垫,正中七尺远设金桥,用黄纸铺在三尺多长的板凳上,接着用绿纸铺在同样长、同样高的板凳上以示玉桥,紧连接用白纸铺着的板凳(每条板凳上的纸的中间,长向折叠与板凳面稍宽的折叠面,盖在板凳上面,两边下垂遮着板凳部分腿)以示银桥。在金桥头、银桥头分别横搭一根矮板凳便于上下,朝对厅方向。在灵堂左边设主祭台(即与祭台等高或稍矮的桌子,或方或长,一张)、读祝台,在右边设诗歌台、引赞台、笔砚台、桌子一张,鼓乐台设在院内周围的阶沿上,由正到横,按请的人的辈分排列。升炮台设在对厅绝对安全的地方。旧社会,孝士中长孝要捧孝杖迎客,孝杖三尺六寸长,约五分直径,用麻缠着的,以示让客人责打孝士对老人的不孝。现今,在南充境内的城市中灵堂多设在殡仪馆,孝子守灵均在馆内,前来吊唁的亲友一般会先燃一炷香,然后到亡者遗像前行礼祭拜,上香。每来一人,孝子便会燃放鞭炮,以示感谢或告之死者地下有知。农村仍旧多用旧习。

报丧 如果家里死了老人,死者的儿孙得马上派出人向自家的亲友报丧,主要是家族宗人与至亲、朋友。如果死的是男性,则要报亲房同宗和本人的兄弟姊妹,姑、舅、伯、叔、岳家、亲朋好友等。如果死的是女性,首先要报娘家亲友和分居儿女,其余和男性相同。

在南充城乡,去报丧的人必须披麻戴孝(即用七尺长的窄白布做头巾,在头上逢中绕一匝,用白麻打好结子,使布两端和麻都披在背上),到该接受报丧的人家去告诉他们,自己的某某人因何(或病或意外)去世,是何时死的,家人准备怎样殓尸入棺,打算在何时出殡上山,做不做道场,以及动用何种法器开路等都要一一汇报清楚,以便亲友前来吊丧时有所准备。也有的是发“讣告”,讣告过去有一定的格式,一般是由死者的长子署名,如长子不在,则长孙署名,父亡母在称“孤子”,母亡父在称“哀子”,父母双亡则称“孤哀子”。有的人家是人死后即发“哀启”,报告死讯,待下葬日择定后另发讣告,过去有钱有势的人家还发“行状”,叙说死者生平德行。

凡至亲得到报丧消息以后,都必须立即丢下手中活计,随报丧人匆匆向死者家赶去,一是为了在掩棺前见死者最后一面;二是查看死者逝世的原因是否确实;三是检验家人对死者的装殓合不合乎规矩,如果有不当之处好及时纠正;四是为逝者守灵,尽生者之谊,接到噩耗以后,必须即时上路,所以称之为“奔丧”。

在奔丧的亲友到了后,逝者家中的主孝之人必须身披重孝(身穿麻衣、脚穿麻鞋、头戴孝帕),含着泪将奔丧之人一一接入厢房,按亲属关系发给孝布。直系亲属发的孝布一般为七尺,前来吊孝的普通亲友的孝布发三尺。同时由族中长者安排死者生前的兄弟姊妹、儿子媳妇和已成人的子女,分班守灵。

解放后,报丧之俗发生变化。机关、单位中的人去世,通常由单位成立治丧委员会,负责办理死者丧葬和抚恤事宜。治丧委员会张贴或发送讣告写明死者姓名、工作单位、简历,同时通知向遗体告别时间、地点。在民间,一般由家人通告亲友,不发讣告,旧时发丧习俗犹存。

成服 披麻戴孝又叫成服,成服是指穿孝、戴孝。后来演变为戴孝套,戴孝章。一般直系亲属戴“悼”字章,其他亲戚戴“奠”字章。一般白布孝服,头上有麻冠,腰系麻带,有的还拿哭丧棒。

旧时礼制,人死三日后丧家上下都要“成服”,即身穿白布孝服,头包白布帕,鞋上蒙白布。正孝子(死者的儿子或长孙)的孝帕长八九尺,头上缠一部分,后面拖一大幅,直到脚后跟,还要戴一顶用竹条粘纸的麻冠,孝衣外穿粗麻布背心,腰间则系一条麻绳,是谓披麻戴孝。由于亲属与死者有亲疏远近的不同,较为讲究的人家的丧服也采用“五服”,即用五种不同的“丧服”用以表示不同亲属之间血缘关系的远近以及尊卑关系,其具体指的是“斩衰”(同缞,音崔,指丧服)、“齐衰”“大功”(功同工,指做工,大功即做工粗)、“小功”(做工细)、“缌麻”。“斩衰”是用很粗的生麻布做成,不缝边,像斧斩一样,故名斩衰,穿这种丧服的服丧三年,用于子、妻(妾)为父、夫服丧;“齐衰”则是缝边的生麻布做成;“大功”和“小功”则是用熟麻布做成,只是做工不同;“缌麻”是细的熟麻布做成,其服丧时间依次减少,有一年、九月、五月、三月不等。

民国时期,丧服之制发生变化。20世纪30年代,始有左臂佩戴黑纱为有孝在身的标志,后来佩戴黑纱逐渐普遍,前来吊唁的人也或佩戴黑纱,或佩戴白花。一些偏僻山乡,还有死者家属披麻戴孝的情形。在成服之日,亲友多携带幛、联、帛、烛等前来吊唁。吊客,在司仪的引导下上香,行三叩首礼,孝子叩首回谢。

解放后,亲朋好友、街坊邻居等大都送花圈和被称为“幛”的被面、布匹、毛毯等,并用黄纸或白纸写上“悼”“奠”等字贴于上。

人主主事 南充境内以前举办丧事时,有死者亲邻中有威信的人作为人主主事的风俗,如果是男性去世,“人主”由家族中最有威望的叔伯充任;女性去世,“人主”则由娘家有威望的姑、舅、姨等充任。他们赋有“和人命、察逆顺”和决定发丧权的使命。人主主事,以挑剔为主,如责备死者儿女将丧事办得太简单,未将死者衣服穿好,生时未孝敬死者等。封棺时,先请“人主”查验死者有无异样及收殓优劣,然后全家向死者目视诀别,钉棺。“人主”查验死者时,总要视其情况,指出一些孝子的不是(也有无异议的),强求孝子加烧纸若干捆,做道场若干天。这种习俗直到今天仍然有所遗风。

做道场 南充过去的葬俗中,对死了人请和尚(或道士)来做法事、为亡者灵魂超度的仪式叫“做道场”。特别是父母逝世后,儿孙们想到父母一生勤劳、养育自己吃尽苦头、历尽艰辛而在生没有对二老尽到孝心,死后悔之莫及。特别是想到二老的灵魂到阴曹地府以后,失去了儿女们的照顾,又冷又饿,受不尽的罪,寝食难安。于是,便请和尚(或道士)来做水陆道场,诵念大悲经、心经、往生咒和作法事,装扮成目莲尊者破地狱超度,使他们的灵魂到阴间去后不至于受苦受罪。在做道场期间,孝子们要闭门谢客,斋戒沐浴,虔诚跪拜。

做道场的锣鼓敲的是:“咚、咚、去!”“咚、咚、哐!”而且要三吹三打才能起道场。上午一般是念经,下午是拜忏,晚上是破狱(破狱中也要念经,主要却是作破狱的法事)。所念的经书大致有 《弥陀经》 《金刚经》 《观音经》和 《心经》 《血盆经》 中的相关部分。

道场的大小等级根据事主的经济状况来定,但道场做单不做双,而且给新逝者做道场,必须在安葬逝者之前,所以,即便死了人那家再有钱,也得遵循“定期”下葬的原则。现在殡葬改后,做道场的事已极少见到了。

南充解放后,做道场的习俗一度被革除。改革开放后,各地寺庙恢复宗教活动,亡故者家中请做道场的情况时有所见,也有的儿女会到寺庙中去做“放焰口”的法事,以避免亲人在阴间被饿鬼纠缠而灵魂不得入天堂,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孝悌”思想,虽然是虚无的,但对于活着的人也是一种慰藉。

唱孝歌 哭丧是传统丧葬风俗礼仪的一大特色,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最早的哭丧仪式起源于汉代,所唱的作品有着严格的划分。比如 《韭露》 是为王公贵人所唱,《蒿里》 则是为士大夫和一般老百姓所唱。唱孝歌主要是在锣鼓师的配合下,由专门的人士进行哭唱,一般分为落气、迎客、开路、破乐、哭孝、掩棺、发引、烧灵等几个程序。从形式上看,现在民间流传的哭丧歌分为三类:一是散哭、二是套头、三是经。散哭的特点是“随心翻”,想到什么哭什么,搭着什么哭什么,其内容多为对死者的思念之情,自责对长辈的不孝,悲叹自己的苦难身世等。套头的内容有规定,必须按规定的内容哭唱,哭别人的好处,诉自己的苦难。经是结合丧葬仪式来唱,它贯穿于整个丧葬活动的全过程,有相对固定的音韵节奏,有固定的词曲,每一个唱经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及哭唱的特殊要求,例如长房媳妇所唱的就是“开大门”经,民间认为人死了就会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不哭开大门的话,死者就会在阴间受罪;“着衣”经要在涨潮的时候唱,因为“涨”字有积攒的意思,如果在这个时候哭,他的家业就能够像潮水一样不断高涨。

近年来,尽管丧葬风俗有所改变,其程序有所简化,但在南充境内农村,出殡前的唱孝歌则仍然广为流传。

点主“点主”是在亡者出殡之日举行的一个丧葬仪式,“点主”后,棺材从灵堂抬出。古时南充境内人家的堂屋正中都设置有神龛,神龛上摆列着列祖列宗的神主牌,家中每死一位男性长者,便要添一块神主牌。神主牌为可以对着合拢的两块木牌,先请名人或读书人,在正面用楷书恭写“故显考某公讳某某老大人之神主”,夹层中书写死者生卒年月,“神”字右一竖不写,“主”字上面的一点不书,其后另请当地有声望的人充任“点主官”来完成,故俗称“点主”。届时,要用轿子接来“点主官”,孝子们在门外俯迎。举行“点主”时,还要有“陪主官”二人分立左右,点主官用一块红纸书“神主赞词”,折叠放于神主牌夹层中,并用新毛笔蘸孝子中指的血和朱砂把所缺的一竖、一点补写上去,再将神主牌插入底座内并封好。“点主”后要举行“家祭”,亦称“家奠”,一家孝子孝孙跪在神龛地上,由司仪诵念祭文,一些人家在“点主”后还要行“三献礼”。行“三献礼”时,要请人诵经,礼节烦冗。这也是南充旧时丧葬礼仪中的一个程式。

民国时期,“点主”习俗已趋衰微。南充解放后,“点主”习俗消失,念祭文之俗仍存。

出殡 出殡俗称“上山”,即将死者棺木抬往事先准备好的墓地去,日期按阴阳先生推算的时间确定。过去人们一般都是按死者的家庭状况来决定丧葬的档次。俗话说“贫不择期”,死后三天之内均可出殡安葬,只是那些富有的家庭非常讲究,他们认为丧葬也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大事,选好丧葬日期是兆佑后人发达的保障。所以,越是有家产、有地位的士绅就越是遵从老一辈留下来的习俗,既满足自己企图吉祥的心态,又不违祖制。有的家庭死了老人,如果近期没有出殡发丧的时间,就把棺木抬到临时搭起的茅庐中,并由家人或请人轮番守孝,待葬期选定再出殡下葬。

祭文必须事先写好,并在盖棺或下葬掩棺前的祭奠仪式中诵读。祭文的主要内容是叙述死者生前成家立业,对家族及社会所作的贡献和功劳,所经历的酸、甜、苦、辣,荣、辱、悲、欢和抚养子女的辛劳、子女中成才、扬名显亲、光宗耀祖的情况,以及子女中的不成才,败家子,给老人(死者)带来的痛苦以示忏悔等。总之,是颂扬死者一生功德、弘扬家传精神之类,算得上是对逝者的“盖棺定论”,逝者的子孙后代和前来参加治丧的人们,均要披麻戴孝跪在棺前听读。

出殡前,棺盖上要放一只大红公鸡,供下葬祭安神祇时使用。抬棺材的人必须选请身强力壮的大汉,人员多少由棺木的大小决定。一般用独龙杠子(一根粗壮的圆木)穿在棺材两端的套绳上,于杠子两端系好绳扣,再于绳扣上穿好抬杠抬之。所以,前后各用二人即可。对于那些套有椁的大棺材,必须用大的圆木在两端套上牛子(圆木做的短梁)和绳扣,再于绳扣上穿一根抬杠,一端一人肩抬,共八人分别抬之运行。

出殡时,必有锣鼓、唢呐组成的响器队护送,老人百年归山一定要大锣大鼓送上山,即使家庭贫困的人家,也少不了敲锣打鼓护送。响器声起后,由逝者嫡亲一人双手端着逝者的灵牌走在队伍前面,亲友们便高举黄、蓝、白三色纸做成的“引魂幡”随行于后,由一到两人把草纸打上痕印的纸钱,单张单张地分别向路边抛撒,给逝者灵魂撒“引路钱”。由孝男孝女牵引着棺材两侧系的一根长绳子(称着孝绳)缓缓而行。继而是抬棺材的队伍,之后是送葬的宗亲与外戚,他们一个个头戴孝帕,手上提着“灵房子”、纸人、纸马、花圈等灵物为逝者送行,响器(锣鼓、唢呐)夹行其中,走在最后的是前来吊孝的乡邻和朋友。

下葬 当出殡的队伍来到墓地后,在棺材未放入墓井坑里之前不能沾土,否则会视为不吉利,应将棺材慎重地放置在两条长凳上。锣鼓声一停,鞭炮声起,由风水师做法事。用鸡公血把鸡毛粘在棺材头,贴上符印,井坑血塘内烧化纸钱。打杂的帮工按照吩咐,在井坑底部均匀地撒上两箩筐石灰(其目的一是防潮,二是杜绝树根穿坟)。孝子们满怀悲痛听过祭文,抬丧的力士将棺木重新收绳,只需用手捧抬起来,凡是有挨着泥土的地方,孝子、孝女、孝娘必须把外衣脱下来垫在地上,不能让棺木沾上泥土。移送到井坑之上,然后慢慢下放到井坑(金井)底部。这时,风水师就会把罗盘放在坟尾的原点(选址所定的中轴线起点)上,手握一头拴着小钱(铜钱)的红线,以子午线与四相的关系确定向山,验证棺材搁置的位置是否准确,并指挥抬丧的人对棺材进行方位校正,认为准确无误后,摆好后还要在棺木旁放一个装有饭菜的小瓦罐,叫作衣禄罐罐,说是死者自带有衣禄不会在阴间被挨饿,也会在来世有饭吃。

在由逝者的嫡亲孝子掩上第一抔黄土后,众人用黄土掩棺,风水师会继续煞有介事地做他的法事,只见他口中一边念念有词,说些请“诸神保佑”,送逝者“安心归天”的话,一边手舞脚蹈,做着送逝者魂魄升天的动作。经过大家出力,很快就初步垒起了坟包的雏形。同时,请来的石匠便立即砌好了坟头的挡石,下葬的程序才算结束。过去,在南充乡村还有这样的丧葬习俗,如逝者是老人,棺材下葬后,阴阳先生会叫逝者的儿女面对坟墓站成一排,双手牵好衣襟,将事先准备的稻米谷物之类粮食分发放至牵好的衣襟上,这叫接米粮。死者的儿女则会要求多分一些。分发完后,死者的儿女便会一起向家的方向奔跑,并会边跑边说:“接得多,发(财)得多;跑得快,发(财)得快。”过去,南充有的地方还有这样的习俗,孝家的儿媳们在下完葬后要去折一支柏丫原路跑回,看谁跑到最前头,据说跑到最前面的那一房人就会最有福。

现在实行火葬的地方,孝家的后人仍然有葬骨灰盒的习俗,还保留有一些传统土葬时期的礼仪,但已简约了许多。

复三 在逝者安葬后的三天内,家人要于每日黄昏在坟前置一堆火,民间俗称“送火”,即在逝者土葬之后的三天里,每天傍晚都要为其送一捆麦秆、谷草,点着火后要立即走开,不能往回看,以免见着死者的魂魄,并烧上香、蜡、纸钱。这种风俗习惯,称为“复三”。

由于下葬那天时间仓促,仅对棺材作了初步掩埋,而川北又有新坟到复三以后就不能动土动石的葬俗,所以逝者的家人要利用这三天的机会,带领请来的石匠和帮工,把雏形的坟头条石挡墙砌好,把坟包垒成真正的墓。如果这家人事前准备了碑石的还要把碑立好,假若这家人事先准备了大型的牌坊碑,三天内是绝对完不成安砌任务的,就只有等到来年清明前的两个月内去做了。对于头天下葬时作的雏形坟山(坟包),必须由逝者的家人在复三期中垒建完毕,因此在南充有的地方又把“复三”称之“复山”。

现在,“复三”的习俗仍旧在南充境内的偏远乡村传承。

烧七 人死治丧后,每七天祭祀一次,共七次,称为“烧七”或“做七”。在佛教、道教等的善恶报应、生死轮回观念影响下,人们普遍认为人死了以后,无论他一生在阳世间有多少是非功过,都将会到阴曹地府去接受阎罗王的审判和惩罚。换句话说,逝者的阳寿虽然在人间终结了,但他的魂魄却要到阴间去接受炼狱。尤其是他作为刚离开阳世的新鬼,无依无靠地来到冷若冰霜的阴间以后,没有一个亲人,也没有朋友,在身无旁物的情况下又没有人关照,所以他的家人就感到十分难受。于是打上些纸钱,火化了送到阴间去为他解危难,为他减少些穷困潦倒的痛苦。这种民风,经过年复岁更继而成俗。

“烧七”在南充习俗中,除头一个“七”必须到逝者的坟头进行外,往后的逢七“烧七”,在宅边遥祭也可,但必须烧满七次。此外,“烧七”最重要的禁忌是“撞头七”,即第一天烧七的日子碰上农历初七、十七、二十七日,俗以为“撞头七”容易遭凶,是最不吉利的事。过去诅咒人的时候就会骂“要撞头七”,也就是开门遇鬼的意思。一般情况下,会将烧七的日子提前或延后一日。现在,“烧七”的习俗依然在南充境内的城镇乡村流行。

烧百期与周年祭 过去人死后的一百天,称作“哭卒”之期,也就是“百日祭”。即人去世百日为其进行的悼念活动,也是人死之后头一年中的一次重要祭奠活动。

这天,逝者的家人会备上香蜡、纸钱(打包的称“袱子”,要在袱子上写明逝者称谓,烧包的缘由和化寄的日期)和几联鞭炮以及所奉的膳食、水酒等,到逝者的坟头去祭奠。

有些地方的“百日祭”,是将逝者所有的家人聚合在一起,到逝者坟墓前跪拜哭祭,南充境内则多是以烧祭为主,故曰:“烧百期。”由于逝者的后人生活在丘陵地区,受到分家而居的环境制约,在难以聚合的情况下,在百日之期到时,多在自家宅边,摆上膳食和酒水,点燃三炷香和一对蜡烛,引燃散钱烧袱子,鞠躬遥祭。

周年祭,是后人在逝者满一年之日的一种祭奠形式。按民间风俗,在逝者谢世头三年(即守孝期限内)都必须进行。经过小祥、大祥到出服以后,要求就不那么严格了,可根据后人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来决定祭不祭,怎样祭了。周年祭的做法与其他祭祀没有两样,仅是大小规模不同。其他祭祀用不着做道场,周年祭时,只要家庭条件允许,家人可请和尚或者道士来为逝者做道场,超度逝者亡灵。

现在南充境内许多地方仍旧保持着周年祭的习俗,除了逝者的忌日(逝世之日)外,有的还会在逝者的诞辰进行祭奠。

守孝 按风俗,在守孝期中(尤其百日之内),子孙不得理发和出远门,不得口沾五荤,更不得参与各种娱乐活动,此谓“守孝”。在南充城乡,无论士农工商还是普通百姓,都要为逝去的老人进行不同形式的守孝。

过去的守孝,按传统分为小祥、大祥和出服三个档次。小祥期为一年,即守孝一周年为小祥。类推,大祥期为两年,出服期为三年。一些大户人家的守孝,凡家里死了高堂,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一律得面呈忧容在家吃素守孝,大事小事均交由管家(或师爷)去代为办理,自己在三年之中不得参与,举办各种娱乐活动,更不能在守孝期中纳妾,一直要到出服以后,才能正式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若孝子是官员的,还必须向朝廷报丁忧,告假回家守孝三年。直到守孝期满才能解除孝期,恢复职位。若期满经检视定为孝廉者,还可得到升迁,否则不得复职。

南充城乡小家小户的守孝,由于家主必须从事劳动生产(或活动)以维生计,就不能像大户人家那样专门停下工作来行孝。所以守孝的事只能从于心里,一般在百期内不得理发和出远门,不得大开五荤和参与各种娱乐活动。家庭较为殷实的人家也有守孝至小祥期者,他们在家庭重要事务(包括生产劳动的经商)中,必须择重参与和担负责任。守孝期满时,过去还要请阴阳先生择日“脱孝”(又称“出服”),主家要杀鸡、煮红蛋在灵前祭奠。

即便在当今,守孝礼仪仍旧沿袭,但无论从形式和内容上都简化多了,虽然官员再无“三年丁忧”期,但是国家也给予了公务人员三天的法定丧假。

包坟 在南充的丧葬民俗中,当后人送老归山,安葬之后,每年清明节前必到逝者墓上祭扫。一是继续感恩尽孝,祭奠亡灵;二是视查坟墓现状,若有毁损,立即培修。若家庭殷实,就会请石匠开凿石料,砌筑挡墙(并垒土成形),对坟墓作一次永久性保护。过去,对这种永久性建筑维护的行为,民间称之为“包坟”。

包坟是丧葬民俗中的重要环节,其做法有单包和合包两种,单包是指砌墓主一坟的条石挡墙,合包是指将已逝墓主夫妻二人的坟用条石挡墙砌成合棺大墓。其形状,单包挡墙的形状如“凵”形,双包的挡墙的形状如缺损的圆形。按风俗,家主在动土砌石前,要请阴阳先生来择破土的吉日,备上香蜡纸钱、爆竹和供品来祭告山神土地和逝者的阴灵。

由于过去穷人较多,死了老人几乎都是草草安葬,直到有财力时,才对逝去老人的墓园进行包坟,包坟一般都是在大祥(三年)之后。

现在南充农村仍旧保留包坟的习俗,但在城镇,因实行火葬,随着公墓的出现,请人包坟的现象已不再延续。

立碑 逝者初葬时,得在坟前立个标志(即墓碑),并镌刻墓主名讳,目的是向世人展示此墓有主,避免受到他人破坏,其子孙后代也好年年来祭奠,免得找错了位置。后来,其后人发达了,觉得过去安葬老人太过寒酸,自己也很没面子,于是效仿他人请石匠重新修造,重立一座颇具规模的新碑。立碑对于逝者来说,无论大碑、小碑都是建立一种标志,也是后人进一步行孝报恩的一种方式。人们对这种建造形式,称之“立碑”。

过去,立碑往往与包坟同时进行,只是所用的石匠档次不同。因为墓碑不但选材严格,且碑上的图案一直被人誉称“石缎子”,是精细活,所以工艺要求极高,不能用粗料石匠来做。墓碑的建造多是取牌坊式,若按碑头的形状来分,有状元头型和笔架山型;按碑檐分,有一重檐二重檐和三重檐;按碑的规模分,有独扇碑和洞碑。洞碑中又分一洞碑三洞碑和五洞碑。单檐和洞数少的是小碑,重檐和洞数多的是大碑。最小的是无檐无洞的独扇碑(人称和尚碑),最大的是三重檐的五洞碑(人称王爷碑)。碑和墓的关系,一般以主墓的向线为中,也有家慈逝后才与仙逝的家严合棺的,若依主墓向线,建起来的碑就会与坟严重偏位。这时,风水师会重新考虑向山,如有相克,便借机拨正。

立碑的事,必须凭逝者家庭的政治和经济条件而定。穷人家无钱,只得在自己去世的老人坟头上立一小碑,只要后人来祭奠勉强能辨认就行。唯一在死后不立碑的孤坟,就是无儿无女的叫花子。因为即使有人为其立了碑,也没有人来祭奠,所以不予立碑。那些有钱的大户,为了显赫家族,光宗耀祖,在家主去世后,其后人在不惜重金包坟的同时,只要不违背当时官方律制,就会请众多石匠为其建造一个非常壮观的大碑(三洞碑或五洞碑),并在石碑上精雕各种图案(或几段折子戏)来显示其阔绰。按规矩,三洞碑中间那洞碑板石是墓主龛,虽和一洞碑的碑文在内容要求上没有多大差别,却比一洞碑要高大得多。碑板石中间的文字必须是故显考的名讳,左边文字是对墓主生平的总结,右边文字记载的是墓主的孝子贤孙和立碑日期,左边的文字得按大黄道来措辞。两侧洞的碑板,一般是墓主的妻妾,左为原配,右为妾。如果墓主原是鸿门大户,建造的又是三洞碑,他的妻妾后来因特殊情况不能与其合棺的,则两侧洞的碑板上所刻的文字,一般是社会名流为墓主撰写的碑文。另外,所有碑柱上都要刻上对联,大都是树家风、劝励志的内容。

依民风,立碑时得请道士做道场(或请和尚诵经),再一次为逝者举行一次较大的祭祀。按民间的说法,既为逝者超度(实际是为逝者演戏),又给生者化解忧伤。

祭祀书写用语 祭祀书写用语主要是指烧不同类型的袱子时使用的格式,包括如下:

烧登山袱子:人死后要入土上山,各位亲朋好友要送纸帛前来悼念,因此,就要封、写登山袱子,祭祀亡人。即是亡人离开了人间,到幽冥安居,他生前的亲友登山祭奠,给他送冥币阴钱。登山袱子书写的格式是“儿孙祭父、祭祖”。

烧七袱子:人死后,从断气之日起计算,每满七天,就要封包给亡人焚烧,要烧七个“七”日,即49天。烧以后的七,只改变“今当△七之期”。烧七的时候,如对亡人拟定的七单子上的日期逢“七”,就说明亡人闯七,则可提前一天写成“六”进行烧包。烧七时,如亡人之女路途遥远,不能到场,写包时,也要写婿男、女儿名字;但在烧最后一个七时和烧百日时必须到场进行祭祀。烧三周年时,要邀请亡人的弟妹、外甥等主要亲友前来祭祀。

烧第二周年时,写“今当大祥之期”化帛。

烧第三周年时,写“今当除服之期”化帛。

其他节气、节日祭祀,给亡人封包,其称呼如下:

正月化财写“今当新正之期”。

三月清明写“今当拜扫之期”。

七月化财写“今当中元之期”。

腊月三十写“今当除夕之期”。

男婚化财写“今当受室之期”。

女婚化财写“今当于归之期”。

亡人生日化财写“今当冥诞之期”。

自己的生日给祖父化财写“今当重庆之期”。

自己的生日给祖母化财写“今当慈祖之期”。

自己的生日给父亲化财写“今当严恩之期”。

自己的生日给母亲化财写“今当慈难之期”。

人亡故后,逢烧七、登山,一、二、三周年的时候,对50岁以上的亡人称“寿终”。50岁以下者称“新终”。三年后,就不再称“寿终”“新终”,而要称“故”;其子女则改称“祀男”“祀女”。

此外,在丧葬期间,古时还有“吃吊丧酒”“回煞”“守孝”,以及后来的“烧百期”“周年祭”等等民俗,但现在有的如“回煞”等迷信活动早已废止。

四、寿诞礼仪习俗

过生 寻常百姓家,一般都要过生,南充城乡有给小孩过生的习俗。如:孩子满周岁,除举行“抓周”仪式外,还要备办酒席,宴请亲朋好友,来客一般都送礼,或送小孩衣帽、日常生活用品、“红包”等。在孩子未成年前,“过生”的习俗一般都是孩子生日那天早上,家长在煮早饭时(大多人家都煮稀饭)将一个生鸡蛋放在锅中煮熟,剥给孩子吃,民间称这样煮熟的鸡蛋为“米锅蛋”(很营养)。意味着吃了这个鸡蛋,他如同鸡蛋一般“一滚就是一年”,取平安、顺利之意。在南充还有“小娃过生挨顿打,大人过生吃顿朒(肉)”的俗语,所以小孩(未成年或未成家者)都不兴做生。进入21世纪,随着物质的丰富,人们的经济条件、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小孩也要做生,一般是邀约几个或十几个小朋友(同学),买上生日蛋糕,家长还要替孩子准备丰盛的食物、买好生日礼物。小朋友围着生日蛋糕,唱起“祝你生日快乐”的生日歌,再点燃蜡烛,由过生日的孩子吹熄蜡烛,然后再分食蛋糕,还要给小朋友分送小礼物。这个新的习俗在南充(特别是城区)已经蔚然成风,逐渐形成了小孩子(未成年人)也要做生的习俗。

恭生 在南充城乡几乎是天天都有的事,它和祝寿不一样。祝寿是平辈或晚辈对生日主人的祝贺,一般在亲朋好友中进行,而且都会送上贺礼;恭生则是在社会圈子中进行,请某天过生日或即将过生日的寿星来共同祝贺。它和过去的吃转转席、现在的AA制不同,转转席是今天我吃你,明天你吃我,参加有人依轮次转。AA制,则是吃了席按人头分摊。恭生的对象则是对过生日的上司或有身份和地位的人、大家尊重的人。只要有人提议,大家便凑上些钱,办上一桌或几桌酒席,恭请那位寿星赴宴,表以祝贺。

祝寿的筵席中,寿星是主人。而在恭生的筵席中,寿星(不论年龄大小)则是主宾。主宾必须先在主宾席的上席就座,由较有身份的人陪附左右,其余的人才能依次入座。主宾席安置就绪后,凡参加恭生的人不分年龄大小、辈分高低,可以自由选坐。

恭生宴席开筵前,由牵头人代表大家对寿星宣读贺词,如果备有贺匾,还要向寿星送贺匾,也有在吉祥物上题词送给寿星的,表示大家的心意。继而牵头人率领大家敬寿星一杯酒。接下来,大家便饮酒吃菜。待酒过三巡,参加恭生的人逐一对主宾席上的寿星敬酒致意,说些“祝寿星生日快乐,吉祥安康,万事如意,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类的祝词。待大家把酒敬完,该说的恭维话说完,就又各自归位用餐,直到一个个酒醉饭饱,恭生的活动才算结束。

祝寿 祝寿是南充人非常重视的一种生日风俗,沿袭至今。

过去,民间习俗为人满花甲开始祝寿,在南充境内一般都男办五十九,女办六十,有“男做虚,女做满”的习俗,所谓:“六十曰耆,七十曰耋,八十曰耄,九十鲐,一百岁日期颐。”后来演变为每岁祝寿。祝寿的规格有大小之分,小的只是家人在家做点平常难吃到的食物,聚会大的则要广邀亲朋,杀猪宰羊大操大办。前来祝寿的人还要带上贺礼及寿彩等。祝寿有男寿、女寿、双寿(一对年长的夫妇)之分。

办寿的层次有大有小,大寿一般五年或十年办一次,小寿一年一次,而且年年必办。办大寿都要大请宾客,大办筵席。虽然过去有“生不请做”(主人家不发帖子请客人来送寿礼)的漂亮话,但寿星的家人和近亲都知道寿星的生日,会在一个月前把该年某月某日是寿星生日的消息透露给沾亲带故的人。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用不着多久就会将该邀请的人都传到了。

为了把寿诞礼办得风光,需要做一些事前的准备工作。首先,寿星的家人会在寿星生日前的几天,把家里打扫干净,做到窗明几净。有钱人家还会把房屋粉饰一新,门枋贴上对联,张灯结彩,布置寿堂。其次,在寿星生日的头天晚上(俗称“上寿”),亲友们便会来参加寿星家人为其准备的晚宴,为寿星“上寿”祝贺。席上,大家频频举杯为寿星祝贺,在寿星接过寿桃、吃完长寿面,大家酒醉饭饱之后,就去看“堂会”(主人家请来的戏班子表演节目),或者去看“包场戏”(主人家在戏园子内的包场),总之会热闹至深夜。

生日这天,通常称为“正生”。天未破晓,就会放鞭炮庆喜。上午,寿星亲到门前接客(如果寿星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就由他的儿子、儿媳迎客)。客人到后,会去门边放有“礼单”(相当于送礼登记册,是用大红纸折叠的)的桌子上进行登记。当客人把礼物交给负责收礼的人以后,就有一位笔墨先生将礼物逐一登记到“礼单”上,使家主掌握来客送礼的情况,便于今后还礼。如果是寿星的女婿、亲翁、郎舅、姨表或同僚、下级,除送钱外,有的还要送寿彩(如寿联、寿匾和书画等)。如果是寿星的女儿、女婿则还要送寿服(如寿衣、寿鞋、寿帽等)。还有感恩者、下级或巴结寿星的下级,会特别请上锣鼓队,抬着红缎子遮着的一抬盒(专门用于抬礼物的木制器具)寿礼,一路上吹吹打打而来,更给寿庆增添了热闹气氛。有时,寿家也会请堂乐器(锣鼓队),专门迎接这种有身份的客人。两队人马轮流表演,暗中较劲,更显热闹非凡。

在客人来得差不多以后,就会举行“拜寿”仪式。鼓乐声中,寿星高坐于寿堂之上,客人则相聚台下,在司仪的指挥下,按辈分依次向寿星行礼拜祝。其方式,同辈、同级别的亲戚朋友,拱手致意即可,晚辈则要下跪,行拜谒大礼。

“拜寿”完毕即行“开宴”,宾客入席。每上一道菜,乐器队就吹一曲唢呐。这时,主人家就会向宾客致感谢词,并举杯致谢。客人也以敬酒的方式向寿星及主家人进行祝贺。

祝寿的庆宴完毕,有事缠身的宾客就会告辞离去,寿星的家人就会亲自将一批批宾客送到大门外。余下的客人(包括被挽留下来的),便在主人家的安排下,或茶谈,或听请来的戏班子坐唱,或去看园子里的包场。自由方便,主客同欢至客人散尽。

在祝寿中,献寿桃、献长寿面、送寿碗是三个重要内容。

献寿桃 过去,在南充民间的寿庆活动中,有献寿桃的习俗。每逢祝寿,人们都喜欢送寿桃来恭祝过生日的寿星,祝福他健康长寿。相传,此习俗源于战国时兵法家孙膑献桃祝母亲寿诞,到明朝,南充民间便渐已成习,并沿袭至今。献寿桃的程序,是在寿宴开始之前,由献礼之人(一般是晚辈)双手托着事先放好形象逼真大寿桃的和盘,在主持人指点下,按礼秩献给寿星。按俗礼,开筵时祝寿的人要等寿星品尝寿桃之后才能动筷。稍后,凡来参加寿宴的人都能品尝寿桃的美味,因为,上菜人早已在餐桌上摆了一盘色彩如斯的小寿桃,而且是每人一个。祝寿所用的寿桃,以白面粉、白砂糖、莲芯馅、苏打粉(或“老面”)和食用桃红色水为原料来制作。将材料糅合后做成桃型蒸熟,再用棉花签蘸桃红色水抹于尖端处,即成寿桃。由于面制寿桃简单方便,不但其形酷似桃子,光鲜夺目,里面又包有莲芯馅,吃起来松软可口,献给寿星,其意深远,实为祝寿的佳品。

献长寿面 相传此俗起源于汉武帝时,宋代以后相沿成俗。长寿面主要突出其长,一碗长寿面只能用一根长长的面条煮成。给寿星敬献长寿面,是在寿宴进行到中途时,幺师(服务生)专为寿星上的一道菜。过去,南充城乡做一碗长寿面给老人过生日者居多,特别是贫困人家,就是简简单单的一碗面。虽然这样的长寿面没有那么考究,却也意义深长,也能体现后辈对老人的敬孝之心。近年来,随着社会前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是城乡平民给老人过生日,都要办一桌寿宴来祝福庆贺一番,而一碗长寿面仍然是必不可少的。

送寿碗 送寿碗之习,起源于何时,无从考证。但据 《湖广填四川考》和 《四川移民》 两份文献上有“百岁老人做生时,主人向客人送碗以示谢天谢地意”的记载,此俗在明末清初已经普遍。近些年来,大凡给长寿老人祝寿,尤其是年满八十、九十、一百岁的老人寿诞,他的家人在举办寿宴之前,都要去专门订制一批寿碗,在前来参加祝寿的人宴终告别之时,回赠两只(也有给他的家人每人一只的)寿碗作纪念。这样,既答谢了祝寿者的情谊,又给人家送了有纪念意义的藏品。在民间常见的寿碗上,往往绘有南极仙翁、仙鹤、劲松等图案,烙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祝福语,并于显著位置烙上“某某某九十大寿庆典”或“某某某百岁大寿纪念”字样,下面还有子女(或儿孙)与日期的落款。也有在寿碗上烤上一个很大的“寿”字或倒置的“福”字的。总之,主人的意思是把它做成一件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和精美的纪念品。这一习俗,在南充境内广大城乡蔚然成风。

[1] 吃清明会:过去每年清明节,这一天(或清明节前一天的寒食节),宗族的全体男性人员都要集中到祖坟墓地聚会,参加扫墓祭奠,听取族长训示。族长要在这个会上组织族人学习族规和家法,了解族人遵守族规和家法的情况,宣布各种有关事项,处理族中发生的若干具体问题。因为这天的聚会和会议是在清明节进行的,所以称为“清明会”。赴会的人从四面八方而来,路途有远有近,不能来而即去,会议后必须吃一顿饭,族人就把办这顿饭称为“办清明会”,把吃这顿饭叫作“吃清明会”,因为这顿饭凉菜最多,又是以凉办豆芽为主,所以也把它叫作“豆芽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