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格局 南充境内民居多以传统的四合院、三合院为主,在广大农村,多是“一”字式的单独民居,房屋的结构都是以土木混合结构为主。在平面布局上,一般都是以南北为轴线,但也有以东西为轴线的,即住宅朝向为“坐南朝北、坐东朝西”。但都是以单座建筑或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传统的四合院、三合院的布局都是以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为中心,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布置若干次要建筑以衬托,再以廊庑和围墙将它们连为一个整体。这种布局方式封闭性较强,便于安排家庭成员的住所。
南充境内民居的四合院,其平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口”字;而二进四合院如同一个“日”字,三进为“目”字形,以上则叠加。三合院的平面布局则成倒“凹”字形,也可以营造三个独立体组成“凹”形,按“明三暗五”或“明五暗九”的格式布局。即将正房高于厢房形成的高低落差,因五间正房的梢间被两侧厢房所遮掩,故称“暗”,堂屋和次间被充分显露,称之为“明”。“明三暗五”即明三间、暗五间,依此类推。
宅院的大门,一般多设在东南角,讲究的人家,门内都设—照壁(古时又称“萧墙”),民间说法是用来避鬼(传说鬼只能走直路,设此壁挡住鬼路而不得入宅)。同时也受风水习俗的影响(民间说法是使财气不外露),照壁后为前院,又称第一进院,坐南朝北的房称南房,作外客厅及杂用,在中轴线上开二门,境内阆中将其做成华丽的垂花门式。二门以内为第二进院,为四合院的主体间,坐北朝南的北房为正房(一般多为三开间),是全宅中最高大、质量最好的房屋,供一家之主起居,其中建在中轴线上的一间通常作为堂屋(中堂),为客厅和举行祭祀仪礼所用,两头布置二间较为低小的耳房,作为一家之主的卧房。正房前有左右对峙的东西厢房,通常供晚辈居住,或作饭厅、书房用,东厢房的耳房常用作厨房。厕所(古时又称“东圃”)一般设在院落较隐秘的僻静角落处。如果沿纵轴线设两个、三个以至多个这种“一正两厢”就形成多进院,更大的住宅就由几个多进院并列,并附有花园。这些院落的房屋间数都是奇数,而且明间宽于次间,门开在明间,以突出中轴线。庭院之间的组合常常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或重叠组合,或用夹道,横廊连接。根据不同需要,纵横组合,形成深度大而又富于变化的空间,达到了内容和形式、工程技术和艺术效果的统一,具有整体美感。这种布局格式也合符长幼尊卑、男女主仆内外有别的中国传统宗法礼教。
在乡村,一般农户常修造“一”字式房屋,即在平面上呈“一”字形布局,大多为三开间,又称“长三间”。如果家中人口众多,特别是男丁多的,也在平面上修建一排面阔,进深、脊高都一样的房子,称“长一字式”或“一顺风式”。这种式样的房子有的正房一侧或两侧搭建一间或两间房子,其滴水与正房成90度直角,檐口比正房低,南充人称为“偏厦”,有的为使房子外形美观大方,将两侧偏厦升高与正房檐口相平,形成整幢房屋滴水一样高。农村一般多把偏厦作为厨房、猪圈,偏厦后开门外就是厕所,这样既便于排污积肥,又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
民居结构 南充民居的结构是遵循传统的土木结构,修房造屋又称“兴土木”。主要结构形式有抬梁式、穿斗式、抬梁穿斗混合及悬梁式等几种。
抬梁式构架 最下屋为主柱,柱上横架木梁和枋,柱子作为梁枋的支撑。当梁枋横跨在柱头之上后,才在梁枋上立短柱。短柱上面放置短梁和横枋,依此层层叠叠到屋脊,层层的横枋上放置檩子和垫板,再上面是椽子及屋面铺瓦。在整个构架中,放置在最下层的梁、枋是最大的构架。抬梁式构架又分大式和小式,大式在梁架间加设斗拱,称为“大式大木”,小式小木则不设斗拱,南充的民居建筑多为小式小木架构。
穿斗式架构 系指在较为密集的柱子之间用木串(也称“穿方”)相互穿连而成的构架形式,即在排列紧密而且成行成列,间距相同的各柱上可连接二根或三根立柱,有的甚至连接四根柱。连接三根柱以上木串,尺寸必须统一,既直又光滑,否则难于进入穿眼,穿斗式构架在用材上,大多数只选择小木料。
抬梁穿斗结合式 系指民居营造中,抬梁式构架和穿斗式构架在同一建筑中同时使用,多用于三合院、四合院或宗庙和祠堂营造中。这种构架待架上梁后,再用穿斗式构架营造两侧的房屋,使它在一排房屋的外形上显得很突出。
悬梁式构架 是利用穿斗构架的下层挑枋上立檐柱,出挑部分为楼面、屋面,为了加强挑枋的支撑力度,可在挑枋下加斜撑,俗称“佔天不佔地”。
民居选址 南充人一般修房造屋都要先选好地址,请风水师勘察地形(宅基地)。一是要求合符坐南朝北、前低后高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地形走势,一般都选择背风向阳、冬暖夏凉的地形;二是选择有泉水的地方,以保证取水方便;三是宅基前面有溪流或左右有沟渠,以利于排水通畅;四是门前视野开阔。
风水先生在勘察地形时,要念唱一些吉俚歌谣,如“手拿罗盘把地观,左一看来右一看,选好阳宅把房建”等语,宅基地选好后,再根据地形测量设计。过去一般没有专业的设计师,都是由有经验的木匠、石匠或泥水匠根据主家的要求先画一个简单的草图,来计算出房屋的开间,进深尺寸的大略形状。南充境内多以丘陵地貌为主,各家所置田地分散,因此,在选址上都有不尽如人意之处。若遇字关(正房中轴线)“冲煞”,则以后待房建好后可在门前悬挂镜子,设吞口(面相凶恶的兽头)或埋立“泰山石敢当”,有的则在门楣中间挂虎头匾,以避煞星。如遇朝向不符合时(因受自家宅基地势局限),一般都可在住房的外面,用木、石、土、砖建一道门楼(称朝门),然后再做一道木门或关或开,以示这一家或这一院的人家凭这道门即可改变原建筑的朝向方位,或东西或南北,以达到吉利而已。一些大户人家还有在大门上下方置“门当”“户对”作镇宅之用,确保宅院安宁。这种选址的习俗至今仍遗风犹存。
破土动工 宅基地一经选定,接着就是破土动工。过去人们对“破土”十分重视,往往都要请阴阳先生来看期,即选择“黄道吉日”来破土动工。破土时要举行祀典仪式。主家一大早就要在主房(一般为堂屋)方向悬挂红布(称“挂红”),摆设蜡烛,燃放鞭炮,主家要手持三炷香,向土地、财神、列祖列宗三叩九拜,祈愿保佑修房顺利平安,庇护全家安康。仪式完后,主家用锄头或铁锹在正屋挖或橇三锄,表示房屋正式动工,有的由掌墨师杀一只大红鸡公,提着鸡沿地基周围滴血,以示敬土和镇邪,还有在正屋中挖一小洞,埋上几枚铜钱,以保佑发财。
奠基 破土平屋基后,就是下基石,也叫奠基。过去在第一根基石前,主家要先祭告过往神灵,然后才能进行基础条石的铺设。届时主人家在掌墨师的指点下,在堂屋的中心位置,摆放一根条凳,然后在上面摆放好祭品,点燃鞭炮及香、蜡、纸钱,再由掌墨师祭告土地菩萨和过往神灵。大意是这户人家修房,多有冒犯,祈求原谅,口念神诀退煞,这就是过去石匠行业称的“起水冒犯,敬神退煞”,目的是求神灵保佑修造平安。随即杀一只大红鸡公,滴血于酒碗之中,用中指和食指将碗中鸡血酒弹洒屋基周围,以驱逐邪神。南充民间有“人穷怪屋基,瓦漏怪椽子稀”的俗语。如此敬了神,退了煞以后就不会再受穷了。所谓石匠口中所念的“木马之煞”,民间传说是鲁班的徒弟赵巧,骑木马到东海替师傅鲁班送灯台给龙王,赵巧因嫌师傅做的没有自己做得好,便偷换成了他自己做的灯台,哪知他的灯台虽精巧,但却没有法力避水,结果入海被淹死,所以民间便有“赵巧送灯台,一去永不来”的歇后语。由于木马无辜遭害,死后怨气不散,成了煞神,就常在石匠、木匠干活时捣鬼,所以不论是木匠还是石匠在修房造屋时,都要借祖师鲁班之神来退煞镇邪。
祭祀神灵后,在鞭炮声中,由石匠掌墨师按事先阴阳先生测定的方位,用石灰或草木灰,把房屋的轴线放出来(俗称“放线”)。然后在堂屋大门的正中,或在神龛的正中,安放第一根基础条石,一般都必须在阴阳先生的指点下,把神龛的中心点定下来。之后,再由阴阳先生用罗盘定点和校正,就可以向两侧延伸,继续安放基础条石。在安放条石的过程中,掌墨师还要念唱下基石的吉利口令:“修房石头先行官,今日来把基脚安。玉石打底金盖面,修起华堂高又宽。水晶玉石长又方,主人拿来修华堂。吉日墙脚安稳当,人兴财发福无疆。”在第一根条石安放好后,主人家要给所有参加基础施工人员派发红包,称为“下石礼”。
立排扇 南充境内过去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以柏树最为普遍。民间建房多采用穿斗木架构,这种木架构在南充称为“排扇”,是支撑大梁的构件。南充境内民房的特点是因地制宜,因势而建,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或倚山而建,或傍水而筑。一般乡村平民百姓家多建“一字式”,即“四排三间”,家中人口多的或与几户人家共建相连形成大“一”字形,俗称“一顺风”。长房家中男丁多的,为日后好分家产,一般修建“凹”字形小院(也称明三暗五磨横房)。富裕人家则建三合院;大户人家都修四合院或重台重院(也称日字院)。不论修哪种类型的房屋,都要遵照 《鲁班经匠家境》 的架式条款而施。构架都按规定尺寸制作,所谓“排扇”就是其构件,由木匠们在地面制作组合而成。房屋在上梁之前首先立“排扇”,立排扇是修建木架构房屋的重要环节,无论是主家还是匠人都十分重视,要选择黄道吉日,挂红、放鞭炮、祭祀神木。立时由掌墨师负责指挥,其余人手拉绳索,随着掌墨师的口号,合力将制作好的排扇立起,一般先立东边,后立西边,边立边吟诵 《立排扇》赞词:“弟子金钟响一声,惊动天上紫薇星,紫薇星君当中照,紫薇高照旺家门。弟子金钟响二声,惊动天上鲁班神,鲁班神仙来到此,荣华富贵向上升。弟子金钟响三声,惊动各位师友门,各位东西要拿稳,荣华富贵往上升。立一立二又立三,主家儿孙做高官,从此三排三起后,人增寿来财也添。”排扇随着赞颂声徐徐升起。排扇立起后上梁,上梁后逗穿方,立柱头,匠师都要赞颂与祝福。
上梁 上梁是建房中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上梁之前有很多的准备工作要做。首先,由木匠师傅选择做大梁的树木,民间又称之为“寻梁”。在选准梁木树后要对树进香、烧纸、叩头,有的还要吟诵 《木根生》,讲明树的来由后,才能动斧砍树,树倒地后,木匠师傅选取树中最好的一段来做梁木,称之为取梁。将取好的梁木抬回工场放到木马上,任何人都不得对它说不吉利的话,更不能在神木上跨过来跨过去。木匠师傅对神木祝福,如流传在南充境内的 《木王歌》:“清早起来三炷香,点起香蜡拜木王,叫声木王听我讲,长在青山你为王,张郎过路不敢砍,李郎过路不敢掀,只有王爷胆子大,拿起宣花把你砍,砍一声来应一声,此树倒在地埃尘。砍根木王端又端,弟子用你做大梁。”祝诵完毕后方能动手做梁。梁木做好后请画师(有的木匠本身会画)在梁木上画“太极图”(传说姜子牙封神在此),有的还写上“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字样,以驱妖避邪。在画梁时还要对梁木赞颂、祝福。如《画梁歌》:“孟子去见梁惠王,叫我匠人说神梁。张代请,李代请,五色颜料带在身,手提神笔画五支,抓到神梁就画起。画了这点画那头,中间画个太极图,神梁上头画得黑,子子孙孙做老爷,神梁上头画得绿,儿子孙子做都督,自从今日画完了,主家利市快请出。”画梁结束表示大梁做成。
大梁做成后,在上梁之前要举行祭梁的仪式,由土木二匠在新房正堂门口设的鲁班堂里进行。设鲁班堂要有米、香蜡、纸钱、敬酒、雄鸡、新布鞋、一把布伞、利市钱等。事主将亲戚朋友赠送的各种礼物,包括红匾(书有“紫薇高照”,或“吉星高照”)字样的红绸、梁木、现金、糖果、糕点、所封赞梁、上梁喜钱的“红包”,主人给土木二匠的新布鞋等全部摆放在桌上,让来客观赏。接着,匠师将红匾挂在担木上,把代表鲁班的曲尺放在鲁班堂里,开始进香、烧纸、叩头作揖,口中吟词“请鲁班仙师登位”。在南充境内就有吟诵 《鲁班尺》 的词:“时吉时良,天地开张,鲁班到此,大吉大昌……时吉时良喜开张,鲁班至此大吉昌,二龙抢宝端端正,九龙盘柱建华堂,一梁架在金山上,发财发富万年长。”此时,土木二匠师采取相互对吟的方式讲明诸多祭品的由来,并对梁木进行赞颂祝福,同时对主人进行美好祝愿。如赞词:“一树擎天大吉昌,采来贵府做中梁,从今安放华堂上,富贵荣华万代长。”又如 《赞梁歌》:“一根树儿乖又乖,这山育来那山栽,先前只说配风水,那晓今日栋梁材。中间搁的沉香木,二梁搁的紫檀香。沉香木、紫檀香,儿子儿孙做栋梁……左一量来右一量,量个地久与天长,鲁班弟子认不真,主家银子用仓装。”祭梁时,匠师手提雄鸡,将鸡冠上之鲜血滴入鲁班堂的酒杯之中,从鸡血在酒中所形成的开头形状来判断吉凶祸福,再将鸡血涂在梁担上,沾上几匹鸡毛,以示吉祥,称之为祭梁。匠师在滴血时还要吟唱 《祭梁鸡》 或 《祭梁歌》:“此鸡不是非凡鸡,天上王母赐给的,昂日星官栋白蛋,地上黄母抱的鸡……一鸡飞到天宫去,玉皇封它凤凰鸡……只有六鸡飞得怪,飞到弟子手中来,头上戴顶红冠子,身穿五颜六色衣,弟子封它秀才鸡。”“……八仙到此来饮酒,拿给主家祭栋梁,一祭梁头,儿子儿孙做诸侯,二祭梁腰,脱下红袍换紫袍,三祭梁尾,儿子儿孙在朝里,我今祭个团团转,荣华富贵万万年。”在祭梁仪式中有的还要将敬酒洒在梁担木上,称为“淋梁”,有的地方还要“看财”和“除煞”。祭梁仪式结束后,匠师、来宾及亲朋才开始用四言八句对梁木进行赞颂,多为吉祥之语,称之为“赞梁”。
祭梁后上梁,必须选择吉日良辰。过去,一般都选择辰时(上午7时至9时),此时正是紫气东来,旭日初升,民间认为紫薇高照,家主顺昌,万事大吉。随着匠师一声“吉时已到”,众人将放在鲁班堂里的梁木拴牢,在拴梁之前要讲竹绳之根生,进行赞颂,匠师吟唱 《拴梁歌》:“手拿金带丈二长,我给主家拴栋梁,今日拉到华堂上,代代儿孙状元郎。拴了这头拴那头,代代儿孙称王侯,荣华富贵长享受,寿高多福八百秋。”先拴梁头,后拴梁尾,梁拴好进行“除煞”,吟诵“除煞鸡”祝词,然后将雄鸡放在梁担木上站着,再请梁担木进入中堂正中,才开始“发梁”“起梁”“拉梁”上云梯。在这些过程中,匠师都要吟唱祝福之词,如“上梁安梁”“推得光又光,上写福禄子孙旺,下写泥木石三行,大家都来把梁上……手拿金绳系梁棒,恭贺主人财旺”;“上云梯”时要上一步,吟唱一句,如“脚踏云梯第一步,贺主家一品当朝。脚踏云梯第二步,贺主家紫薇高照……”神梁上房顶,站在梁木上的雄鸡如高声鸣叫则为最吉利。梁木拉上墙顶后,要搁在木匠师傅先挖好的“墙口”里,又称“梁口”。在开梁口时,也要吟唱祝福之词,如:“手拿铁锹往上走,我给主家开梁口,一开东方甲工木,事主加官又晋禄。二开南方丙丁火,锯开梁口就是我……五开中央戊己土,来年朝贺老财主。再开一个团团转,荣华富贵万万年。”把梁搁在“梁口”里,称之为“搁梁”,土匠师傅要用泥土将梁担木压紧,是为“压梁”。梁木放平稳后再用泥土将梁木两头密封,民间称之为“封梁口”。
上梁后紧接着就是“踩梁”。“踩梁”是上梁仪式的高潮,因梁担木是用新鲜活树做成的,十分光滑,为了让匠师安全,所以主人家要为他们准备新做的布鞋两双(土、木匠各一双),匠师接鞋在手要对新鞋进行赞颂,对主人祝福后才能穿鞋。匠师手握五尺(长尺)从高悬的梁担木上走过来走过去,边走边吟诵祝词,称之为“踩梁”。五尺在手是表示鲁班仙师同行,保佑弟子踩梁平安。匠师步入梁担木就开始吟诵:“手拿五尺踩梁来,脚踩蛟龙跨四海……一踩中梁头,子子孙孙做诸侯。二踩中梁腰,人兴财发步步高,我今踩个团团转,荣华富贵万万年。”还要对站在梁木上的雄鸡进行赞颂,如 《踩梁颂鸡歌》 中赞颂:“此鸡此鸡,根源何地,此鸡不是什么鸡,此鸡闻名是金鸡……王母娘娘来饲养,今为主家踩栋梁。站在梁上叫一声,惊动鲁班与张郎,站在梁中叫两声,主家银子千百斤,站在中梁叫三声,财也发来人也兴……三尺剑,六钧弓,主家梁中站个红公鸡。红公鸡来红公鸡,站在梁中稳冬冬。主家给你吃白米,你为主家立大功。自从今日贺过后,主家兴发万事通。”赞颂过后,接着便进入“抛梁”仪程,“抛梁”就是主人家将自己准备或亲友馈赠的,至少是三家的包子(馒头、糍粑饼均可),用掌盘端上房顶交给踩梁的匠师。此时匠师吟唱“抛梁吉吟”,鞭炮响起,匠师唱到包子时,便将包子从梁上抛下,唱到抛东就向东抛去,唱到抛西就朝西抛去,唱到抛个团团转时,将包子向四方抛去。此时下面的人群开始哄抢,抢得越凶越吉利,捡的人越多越好。主人家往往也很大方慷慨,准备足够的包子让人去抢,表示后人兴旺发达。上梁后,主家要杀猪宰羊,操办酒席,亲朋好友登门贺喜,还要给参加上梁的匠人派发利市钱,称“上梁礼”。
立门 是修建新房的一道庄重的程序,一般多为先立堂屋正门。堂屋是民间百姓人家供奉祖宗牌位的地方,过去“神龛”都设在堂屋正中,堂屋又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安正门就是安堂屋门,俗称“立门”。安门一般都由木匠操作,要讲究“眉高眼低”,即房屋正门要高于窗户,堂屋门要高于厢房门,如果不按这个传统习俗安门,就会意味着儿子欺负老子,妻子欺负丈夫。在安门的顺序上,首先安堂屋门,再按先后左右的次序安其他的房门。
过去“立门”,也叫“开大门”(堂屋门),都要举行庄严的开门仪式。它的目的是通过开门仪式把财源引进来,所以又称“开财门”。开门前由木匠抬放于堂屋门木框两侧,不安也不钉。主家一般要选择吉日举行立门仪式,仪式上主家点烛焚香,恭恭敬敬地行跪拜礼。祈求门神保佑新宅吉利,家人平安。祈祷仪式后,由木匠掌墨师亲自安装。一边安门一边吟诵一些吉祥的祝福语,如钉门就唱 《钉门歌》:“手拿斧头白银银,今日主家钉财门,左边钉得金鸡叫,右边钉得凤凰鸣。金鸡一叫出才子,凤凰一鸣出贵人。”堂屋门安装好后,大门均为关闭起来,看合不合缝,门一关就不能随便打开。开门时,匠师要请主人家到场,当着主人,面对大门吟唱新门赞词,并对主人祝福,房主要给匠师拿喜钱。吟诵结束,大门才能打开。大门立好后,在南充境内有的地方,有在门框上方悬挂一双筷子,一本书,还有一个装有五谷杂粮的布袋,寓意新居会给家人带来丰衣足食,财源广进,文运兴旺,书香及第。
铺院坝 过去一般人家都有院坝,不论是三合院还是四合院,即使一般农家的“一字式”房,面[1]前都是农家祭祀天神的地方,“面院坝”就是铺设院坝,也是建新房的最后一道工序。过去大多数都采用石板铺设,由石匠师傅完成。面院坝要开龙门,民间称之为“开龙眼”,即把院坝里的积水流出洞口,龙眼一般应开东方,表示水向东流,院坝铺设好后要扫除石渣,民间称之为“扫坝”,“扫坝”结束后就算新房全部落成。在这些仪式中,石匠师都要吟诵赞词祝词。如在扫坝中将石渣撮出,就诵“一撮金、二撮银、三撮四撮出贵人”。
竣工 新房落成,要举行赞房仪式,一般是在乔迁新居时举行。届时,主人家举办筵席,亲戚朋友登门祝贺,参加建房的工匠及有关人员均来做客。所以赞房不仅是客赞,参加建房的工匠都可以对新房进行赞颂、祝福。赞房结束后,主人家要打发赞房钱。赞房赞词的内容极为丰富,从相宅到建房工艺、质量以及招财进宝等方面都是赞房的内容。主家行跪拜之礼,吟唱:“新立华堂万事兴,王母天子送麒麟,麒麟本是天上子,送给主家做儿孙。”来客(木匠)赞房中吟诵:“新建华堂四四方,当中架起鲁班堂,左边设立金银库,右边设立五谷仓,金银库、五谷仓,代代儿孙做栋梁。主家修座大楼房,黄道吉日把梁上。新修房屋四方角……后代儿孙坐朝阁……见主家喜洋洋,主家今日坐华堂。一立天长与地久,一生人才辈辈有……十立一连中三元,十全十美样样全。主人建房四四方,新立一座好华堂。左面设的中正府,右面又设亲相堂。中正府、亲相堂,儿子儿孙都为王。”在赞房时不仅仅针对新房,而且伦理道德、做人规范等都可以信手拈来。赞房后,主人家大开筵席,亲自吟诵酬宾赞词,吟诵毕即燃放鞭炮,主家宣布开席并挨桌敬酒,客人相互推杯换盏,开怀畅饮,兴尽方散。时至今天,新房落成后,仍然保留了赞房主家酬宾的风俗。不论是公家建房,还是私人建房,都要举行竣工典礼,以示庆贺之喜。(www.daowen.com)
搬新房 新房子修好后,要搬进去住有很多规矩讲究。首先必须将神主牌位先搬进家中,立在堂屋正中神龛位置供奉好。接着就是抱柴进屋,这个“柴”和“财”同音,抱柴进屋也就是抱“财”进屋。当然,不是说把所有柴草都一下要搬进屋里去,而是有选择象征性地抱一些较好的木柴进灶房里。再接着就是搬油、盐、谷米这些吃的东西进屋,表明财已进屋,吃的谷米油盐也跟着进屋。预示财源广进,衣食丰裕。最后,才搬家具进房子。
热灶 是指搬进新房子后,要烧火煮的第一顿饭食。有的又称之谓“生火”“点火”。在过去,讲究的人家为煮第一顿饭,还要专门去请阴阳先生来择定时辰,房主要按时辰生火。主人家首先在灶台上插上香和蜡烛,将其点燃,磕头作揖,算是敬了灶神菩萨,紧接着生火烧水,火要烧得越旺越好,预示主人家日子红红火火,还要把水烧滚,以示财源滚滚而来。搬进新房第一顿饭,主人家要备办好酒好菜宴请帮搬家具的人和亲朋好友。酒菜摆上桌子后,在动筷子之前,要将酒杯里的酒斟满,将每双筷子并拢,筷尖搭在菜碗上,一头放在桌面上,这叫敬奉,先请灶神菩萨和祖宗来吃。房主人嘴里还要喊明:“灶王菩萨,列祖列宗,我们已搬进新房子,这是煮的第一顿饭,请下来先吃。”之后,房主人和客人坐在一旁摆龙门阵,大约要过十来分钟,房主人又说:“请灶神菩萨和列祖列宗各自休息。”说罢,才请大家入席就座。
安家神 就是安神龛。这是每户人家都要做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每户人家都有他们的祖先,每家人都供奉“天地君亲师位”。敬重天地先祖师长是做人的本分,也是孝道文化的一种传承。神龛用木板做成一个内凹的壁龛,壁龛分上下两龛。安神龛的时候,主人家买回大红纸,请来乡村中德高望众的老人来写神榜。上龛神榜正中写“天地君亲师位”,左边写有“观音菩萨神位,文昌夫子、武圣帝君神位”,右边写灶王府君、财神和家主职业神位。下龛正中写的“本宅镇宅土地神位”,左边写“招财童子”,右边写“进宝郎君”,也有写得简单的,左边写“某氏历代宗亲之神位”,右边写“古今应祀神祇之神位”。上下两龛的两侧都配有楹联,是根据历史上的良好传世家风撰写的,如“太白家风”“笃庆锡光”。神榜写好后,主人家里还要请道士来家里做法事安家神。道士做法事的程序是摆设香案,烧化纸钱后,将神榜中所列的神祇一个一个地恭请入位。
安好了神龛,这家人户从此就可以按时祭祀了。家中的儿子从四五岁起,就要教会,早晨起来先洗脸、洗手,然后先去神龛前烧香。门外烧一炷香敬天地,再在上下神龛各烧一炷香,上敬家神,后敬皇天后土。每插一炷香都要双手捧着香鞠躬作揖,诚心默默祈祷,请求祖先神灵保佑。家里有儿子烧香,就说明这家人有儿子接香火后代。否则,会被旁人看不起,认为是前辈子作了恶的报应,这辈子断子绝孙,所以没有了人承接香火。
居住禁忌 南充民间注重房屋的居住功用,将住房与“家”的兴衰命运紧密相连。每一个家族、家庭都希望自己能够发展壮大。为达到这一目的,人们便在住宅建造上,设法选择有风水龙脉、神灵保佑的区域。而一些建房的地点、方位及房屋陈设,由于不符合风水、相宅观念就被列为禁忌。
选择禁忌 住宅基地的选择有许多禁忌,如不宜居塔舍、寺庙、祠社、炉冶及敌军营战地,不宜居草木不生处,不居正当流水处,不宜居山有冲射处,不宜居大城门口及狱门、百川口去处。此外,宅基地一般要成长方形,忌讳缺角或三角,最忌讳簸箕形。
动土禁忌 一是忌讳“太岁日”(每年的正月、二月内的干支与太岁同者为“太岁日”)兴工动土,“太岁”相传为秦始皇所求长生药中的“肉灵芝”,可食用,李时珍收入 《本草纲目》。“太岁日”动土,就会给家人带来灾害。二是禁忌在“太岁”方位动土。按传统风水观念,太岁又是对应于天上岁星(木星)的地上凶神,可以根据岁星的位置推测地上太岁所在的方位,如在太岁方位兴工动土,便会掘到蠕动的球样的土块,建住宅者应当避忌,否则遭灾。
门向禁忌 门向禁忌除了对方位上有要求以外,更多的是涉及门外的环境。古时正门如果正对别家屋栋、墙角、山头、岩石等,认为是不吉利的,必须祈求虎神相隔。俗信以为,凡人家门前有西池,为哭字头,不祥。西边有池,为白虎开口,不吉。旧时盖房,忌讳自己的屋门正对着别家的门、窗和山墙,说是窗户对着门,不打官司就死人。门对门,尽死人。尤以门小者更遭其害,俗话谓之大口吃小口。若不能避,需于各自门内垒影壁墙,以挡避邪物侵袭。门口正冲小巷及邻家房前兽头也不行,俗以为不吉,要设法破解。门还忌正冲房檐滴水,俗话说:房檐滴水滴门帮,一年之内死一双。房檐滴水滴门口,不伤大口伤小口。此外,在大门前忌种大树。在树种选择上风水认为,东种桃柳(益马),西种栀榆,南种梅枣(益牛),北种李杏。“中门有槐,富贵三世,宅后有榆百鬼不近”,“门庭前喜种双枣,四畔有竹木青翠则进财”。宅忌民谣说: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门前不栽槐拍手。桑与丧字谐音;“柳”指父母死后,送殡多用柳枝作“哀杖”“招魂幡”;“鬼拍手”是指杨树,多植于墓地,其叶迎风作响,似人拍手。民间还有“屋后不栽槐”的说法。槐于古代是吉祥、长寿和官职的象征,因而民间禁忌植槐于屋后。禁忌在院内种植楝树,以为楝子为苦豆,兆主人食苦果。
除以上禁忌外,住房的厕所、厨房、卧室都有一系列的禁忌,但都与传统风水术相关,此处不再赘述。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迁居的禁忌。民间对迁居颇为忌讳。有“人搬穷,火搬熄”“人搬三道空,火搬三道熄”之说。这是由农耕文化的特点决定的,农耕民族主张“安居乐业”,迁徙是家业衰败的表现。忌正月和九月迁屋,以为是月迁屋不吉。
石敢当 又称“泰山石敢当”,是居住习俗中较为常见的所谓“镇宅石”。石敢当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西汉史游的 《急就章》:“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最早在镇宅石上出现“石敢当”字样是在唐朝,约大历五年(770)。据宋代王象之 《舆地碑目记》 记载:宋代庆历年间,福建莆田县令张纬维修县治,出土一块石碑,上刻:石敢当,镇百鬼,厌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张……诸字,这是国内石敢当出土的最早实物史料。元代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 中记载:“今人家正门适当巷陌桥道之冲,则立一小石将军,或植一小石碑,镌其上曰石敢当,以厌禳之。”
以石敢当镇家宅,在民间有多种传说:一种传说,古代泰山有一位孝子名叫“石敢当”,生得来身材魁梧,豹头环眼,力气过人。他十分孝敬寡居的母亲,而且性情勇猛刚烈,常常与危害大众的邪魔鬼怪拼斗。他死后,山中百姓便刻他的石像纪念他,泰山的邪魔鬼怪也销声匿迹了。第二种传说,相传五代时有一名大力士名叫“石敢当”,因在战争中护主战死,为了纪念他,所以设立石敢当。第三种传说,古代认为东岳泰山之石具有独特的灵性和神力,汉武帝登泰山,从泰山上带回四块泰山石,放置在未央宫的四角以辟邪,后来把泰山石人格化,姓石名敢当,又称石将军。第四种传说,石敢当是泰山神的部下神将,以勇猛闻名。第五种传说,姜子牙在背榜下昆仑把诸将封完神后,才发现自己尚未受封,于是指山前一石曰:我是泰山石敢当,于是就化为了石敢当。第六种传说,石敢当的起源与“黄帝”有关。当年黄帝与蚩尤大战,蚩尤所向披靡,猖狂之极,登上泰山藐视天下,大呼:“天下有谁敢挡(当)?”女娲娘娘见其嚣张,要制其暴,投下一块炼石,炼石上镌刻“泰山石敢当”五个大字,喝道:“泰山石敢挡(当)!”蚩尤大怒,要毁坏此石头,却不能毁损任何一点,只好遁逃。黄帝见状,于是四处设置“石敢当”。
石敢当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样式,有浅浮雕的,有圆雕的,有刻有八卦图案的,有的还在碑额上刻有狮首虎首,有的什么装饰也没有,只在石碑上刻有“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几个字。
石敢当是用来专为避邪化煞之物,一般都是立于街巷之中,或丁字路口的路冲水冲之地,有的刊刻在称为凶位的墙上,就是在垃圾场、医院太平间、墓地等都可以用石敢当镇压以抑秽逐邪。在立石敢当时,必须选择冬至后的龙虎日(即如甲辰、丙辰)等日子。先选长石雕刻,除夕夜再以生肉三斤祭拜,新年正寅时再竖立于其位置上。
泰山石敢当作为一种民间习俗,源于古人对石头的原始崇拜。远古人类曾用石斧、石刀、石镰来猎兽、采掘、种植、取火、自卫……从艰难的蛮荒时代顽强地生活了下来。石敢当正是对石头崇拜的流风余绪,灵石可以抵挡一切。并由此增加了几分对泰山的敬意,由泰山石敢当不难想到“重于泰山”“稳如泰山”“安如泰山”“泰山压顶”这些成语的内涵。它所包含的“石敢当,镇百鬼、厌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张”的“平安文化”,反映了人们普遍渴求平安祥和的心理认知。
明代以后,随着泰山信仰的发展,在各地石敢当的石刻中,有的加上了“泰山”二字,在传播中,石敢当和泰山石敢当同时存在。还有一些其他字样的石刻,如“石将军”“石大夫”等。清代、民国年间以及当代,则以“泰山石敢当”为主。
过去,南充境内一般大户人家,官府衙署,以至宫观寺庙在修建时,都要竖一块石碑,上刻写“泰山石敢当”字样,乃至民国时期一些比较现代的建筑都有竖“石敢当”的习俗,如在顺庆老城模范街中段的美丰银行(解放后为南充花纱布公司)的大楼墙脚处就嵌有“泰山石敢当”的石碑。
吞口 是一种古老的居住信仰习俗,直到20世纪50年代,在南充境内的人家户大门上都能随处可见。
吞口,人体部位名,即肩解的俗称。《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其臼含纳臑骨上端。其处名肩解……俗名吞口。”起源于图腾崇拜和原始巫教,是古代图腾文化与巫文化的结合,经历漫长岁月后嬗变而成的一种民间文化的产物。从前是城乡最普通的民间信仰,也是川东北民间极为普遍的民俗信仰。明清到民国时期,南充无论城镇还是乡村,许多居民住宅大门的门楣之上都悬挂有“吞口”。他们之所以要挂“吞口”,据说“吞口”能吞掉一切灾祸和妖魔鬼怪,能镇宅护院避邪免灾,能保一家及周围邻里的平安。
“吞口”大都是用木头雕制而成,像大木水瓢倒扣起。水瓢背上雕像横眉瞪眼,额头有“王”字,微张大口,露出上下两排利剑般的牙齿,横含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宝剑”。有的还在头顶雕有独角、发髻等图像。安放“吞口”时,要摆设香案,请道士或巫师来作法诵咒,然后悬挂在住宅的大门门楣正中部位。还有的人家把“吞口”烧制成瓦当用作屋檐口,或雕刻于石碑立在大道旁。还有的府第衙门、大户人家的大门上,用青铜或黄铜铸成一对凶恶的“吞口”,口衔圆门环作为装饰。
“吞口”的由来,传说姜子牙当年帮助武王讨伐残暴的商纣王。灭纣兴周的大业完成以后,姜子牙奉原始天尊之命,从昆仑山神仙洞府背封神榜下山封神。等他把所有神位封完过后,没办法,只好把自己化为“吞口”,坐在百姓的大门上为百姓镇宅护院。还有的“吞口”头上贴有红纸条,上面写有“姜太公在此”。
[1] 面:这里的面是动词,镶嵌的意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