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民间风俗:服装变化与首饰潮流

民间风俗:服装变化与首饰潮流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镇服装亦有变化。机械缝纫衣服逐步取代手工缝纫。服装款式,针织汗衫、背心代替布褂。男子流行穿列宁服、中山服、青年服、工作服和各式各样的大衣。服装多用机织棉布制作,“咔叽”“斜纹”“灯芯绒”等布料为普遍使用的衣料。城乡居民购买成衣的增多,买布缝制衣服的减少。大家闺秀戴耳环、耳坠及金玉或银制的钗、钿等首饰。

衣着 清代南充城乡居民的衣料,富者多用绸、缎、绢、纱和“洋布”及皮料,贫者用手工棉纺或麻捻织成的土布(俗称家机布)。其服色男性以靛青、毛蓝、白色为主,女性多以红、绿色为主。一般人家男子多着手工裁缝的大襟、对襟衣、长衫、短褂,贫寒人家多为土布衫、襟及小褂,操腰裤(不用绳带束腰的长、短裤)为普通样式。冬季多着短袄长单裤,腰系绳带,成年男子多用白布或蓝、青色布束腰。穷家小户的青年妇女穿中长衣和长裤,腰系围裙。未婚姑娘头扎长辫、发系红绳。中老年妇女多身着中长衣、长裤。富家男子多着绸缎长衫、马褂、对襟、短衫,冬季着长袍、皮袄或外套团花马褂,夏天多着白绸单衫。太太、小姐则穿短裤、长旗袍,中老年妇女多着宽边或绲边、镶边的斜扣大袖短衫。

民国2年(1913)缝纫机传入南充,城内逐渐兴起用缝纫机制作衣服。县城内出现中山装和西装,仅为少数官绅穿着。普通人家,特别是体力劳动者,衣着无明显改变。

民国20年(1931)后,细布(俗称“洋纱”“洋布”)传入,民间多用“阴丹”“士林”“克力登”和“学生蓝”等布料缝制衣服,样式除长衫、短褂外,逐步兴起制服、衬衫、大衣裙子等。各县小学和初中学生着草绿色童子军服,系蓝色布领带,高中男生穿芝麻呢中山装,戴黑色大檐帽,腰系皮带,打绑腿。女生齐耳短发,穿阴丹布旗袍,中长裤。城镇服装亦有变化。民国30年(1941)后,城镇居民穿土布和长衫、马褂的逐步减少,青年人和文化界人士多穿人字呢、卡其布中山装,少数人着西装,知识界留西式头。女青年喜穿蓝色开衩旗袍,夏天着湖绉裙和长袜短裤。少数青年妇女画眉,上口红,烫发,穿红着绿,式样翻新。农村男子仍以穿长袍、短褂和对襟短衣为主,妇女则普遍着大襟短衣,男女均穿超腰齐统裤,一般只在年节着新衣,平时穿旧衣。“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当时农民衣着的真实写照。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衣色、衣料、衣式不断更新,现代棉织品、毛织品、丝织品代替了土机粗布。机械缝纫衣服逐步取代手工缝纫。农村,长衫、马褂逐渐绝迹,部分男子仍着对襟短衣,中老年妇女大部分仍穿大襟短衣,超腰齐统裤,渐渐被新式男女下装替代。服装款式,针织汗衫、背心代替布褂。男子流行穿列宁服、中山服、青年服、工作服和各式各样的大衣。妇女流行穿列宁服、春秋衫、两用衫、拉链衫、连衣裙背带裤和各式各样的大衣等。冬季流行翻领棉大衣,海湖绒翻领短棉大衣。服装多用机织棉布制作,“咔叽”“斜纹”“灯芯绒”等布料为普遍使用的衣料。经济收入富裕者,使用毛呢、丝绸衣料。衣料颜色以青、蓝、灰色为主。

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中,穿着款式新颖、色彩艳丽的衣服被视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一度出现草绿色的“军装热”。中青年以穿草绿色军装为时髦。“军装热”一过,社会上不分男女,衣着基本上为灰、青、蓝、白诸色。20世纪70年代初,部分男女青年,特别是在知识青年中喜欢拉链衫、小管裤。

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穿着上,青年男女中出现不少追求时新者,但多受到部分群众的不屑眼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发展,内地与沿海城市交流扩大,加之影视文化等影响,无论城市、乡镇、农村,服装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化纤、混纺、毛呢、棉织、丝绸、麻织等衣料丰富,各式时装,花色新颖,时装样式高频率更新,品种繁多,春、夏、秋、冬各有不同。人们的衣着再也不是穿衣御寒,漂亮、新颖、好看、得体成为人们选择衣式的基本要求,并逐步发展为注重自身的年龄特点、职业特点,讲求美观、新鲜、满足自己审美要求。仅女裙就有四块式、六块式、八块式、喇叭式、西装裙、百褶裙、旗袍裙、学生裙、直身连衣裙、连袖连衣裙、连衣短裙等。衣料多为化纤、毛料。男青年穿甩尖皮鞋小脚裤、喇叭裤、直筒裤、牛仔裤、直角裤。女青年夏天穿马裤或短裤、直筒裤、太子裤、健美裤、过膝袜、小绣花短袖衣、翻袖折皱花,抬肩者颇多。冬季在男子中时兴军大衣。一些部门、企业、中小学兴起制服、工装和校服。

20世纪90年代,时装款式更新快,花样多,各种面料、各种款式同时流行,色彩变化丰富多彩。大色块、流行色,情侣衫、T恤衫为青年人所喜爱。城乡居民购买成衣的增多,买布缝制衣服的减少。销售成衣的商城、商店、成衣摊遍及大街小巷。1993年,青年男女中流行文化衫。次年由于酷夏炎热等原因,年轻女士中出现背心型上装和超膝以上的短裙、短裤。少数思想开化女性着装追求性感,低胸、开背、露肩、亮腹。童装季节分明,色彩靓丽、样式新颖。进入21世纪,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穿着讲究品牌、质量、档次,追求名牌,一套服装数百元的随处可见,上千元、上万元的亦不罕见。

帽与饰品 清代,成年男子均蓄留长辫,成年男女喜用包头[1],一般用2米左右长的家织白布。穷人头缠白布巾或戴布瓜皮帽,夏天剃光头,戴草帽。中老年妇女多数头包黑布帕或白布帕,富裕人家用青丝帕(即湖绉)。冬天,富家男子头戴呢绒瓜皮帽或礼帽,项系围巾,夏天多戴顶草帽。男子头帽多是青布或缎子做成的六瓣式半球形圆帽,顶部系一布条编结小珠(俗称瓜皮帽),富贵人家则缀上玉石小珠,额顶帽檐处,缀一小长方形或椭圆形玉块。老年妇女用鱼形包头,分左右两片,鱼头对接处在额顶,缀有椭圆形半球状玉石,鱼尾部是纽扣,于脑后扣合。未婚女青年蓄扎长辫,辫梢处扎红头绳或绸带,额前短发盖额称“刘海”。大家闺秀耳环、耳坠及金玉或银制的钗、钿等首饰。已婚妇女则盘长发于脑后成半圆形发髻,以青丝小网套住,别金、银或铜制发簪。贫穷人家以竹片或细树枝作发簪,又叫“荆簪”。妇女多喜戴手镯。手镯为金、银、玉石或铜制。1911年辛亥革命后,男剪辫子,女放小脚,体力劳动者多剃光头。学校师生、知识界人士多新式发型。富贵人家男人冬季多用粘窝帽、瓜皮帽、毛皮帽、礼帽、圆盘布帽等。普通人家仍是打光头包白帕的居多。中、小学生戴“童子军”船形帽。民国15年(1926)后,男子大都改蓄“拖头”或“分头”,少数富裕人家妇女烫卷发,抹口红,一些公职人员和富贵者打领带,带怀表。未婚女青年,特别是城内女知识青年,多剪齐耳短发,少数富裕人家的妇女烫卷发。

20世纪50年代,发型帽饰都有很大改变。青少年男子蓄短发,学生式、平头者居多。八角帽、干部帽,及带有护耳的棉帽比较普遍。60年代,风行军帽。70年代,中老年人中盛行鸭舌帽。人们把化妆打扮一律视为“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妇女常用的化妆品只有百雀羚、“护肤脂”。1979年以后,打扮修饰渐成时尚,烫发、染发、男青年蓄长发、妇女戴金银玉饰物日渐风行。80年代后,部分老年男士一度流行礼帽、毛线编制帽,在部分年轻女士中夏季时兴编织窄沿帽、太阳帽,冬季流行线织帽、有沿或无沿各色呢制礼帽。中老年男子戴戒指增多。美容化妆品的品种繁多。1984年,美容整容的专业医务点在市区内开业,专门从事美容化妆的发廊、发屋逐渐由市区内发展到郊区农村。讲求美发、美容、健美成社会时尚。女青年戴耳环、金戒指、手镯、项链的又逐渐兴起。(www.daowen.com)

1997年后,青年中甚至一些老年男女根据各人的需要和兴趣戴假发,各大商店开有假发专柜。2000年后,饰品越来越丰富,头饰、项饰、耳饰、胸饰、领饰、手饰、指饰、背饰一应俱全。头饰如女式的各种质料、各种样式的小帽、发夹发卡、发结。女子方头巾和三角头巾最先出现于一些快餐店和冷饮服务业的服务员中,后在青年女子中也有穿戴。项饰如各种质料、各种样式的项链、挂坠。秋、冬及早春的各式、各种质料的围巾、披肩流行。胸饰如领针、胸针及胸花等。手饰如手镯、手链、木制手圈、玉石及玛瑙珠手圈等。在女士中,染指、指绘在城内出现。偶尔也可看见青年女子的脚铃。2001年后,在时髦女子中出现文身秀。此类文身与前文身不同的是,以前文身用特定药水、针刺出图案和字,而现在流行的文身是以文身贴纸,图案有花卉、动物及卡通人物等。

此外,在南充民间较有特色的帽饰是婴幼儿的兔儿帽。兔儿帽是只有几岁的小娃儿戴的一种帽子,因帽子做得像兔儿头一样,所以叫兔儿帽。小男孩戴的兔儿帽一般是用青布、青哔叽或青绸缎做的;小女孩戴的兔儿帽则是用花布或花绸缎面料做的。其做法是根据小孩头的大小,做的帽子顶上要剪开两个口子,缝成直立的两只兔子耳朵,在耳朵里缝上两块白兔儿皮毛。耳朵下面缝两颗红纽扣,纽扣周围也缝一圈兔儿毛作为兔子眼睛,还在帽檐口也镶一圈兔儿毛,很好看。有的兔儿帽做的是尖顶,但多数做的是圆顶。有的把兔儿帽后面一块做的很长,像披衫,可以拖到小儿背心,这种帽子适合冷天戴。也有的做的只戴在头上齐颈项的,这种适合春秋两季戴。还有的母亲在兔儿帽前额为小儿订一排铜皮或锡皮小罗汉,既装饰又避邪。农村也有钉几个干红辣椒和几根火柴在上面的,据说这样也能起到避邪作用。当然,也有富贵人家在小儿兔儿帽前订些金银玉石饰品。

袜 古代称足衣,它是随着衣服、鞋子同时出现的。最早可能仅用小块布、皮包裹于足上,后来才按足形缝制。汉代以前,袜都是用皮革制作的,故又称之为韈。至东汉时,随着丝织业的发展,就开始出现了丝织品制的罗袜,同时布袜也开始在民间出现。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材质的袜纷纷问世,式样亦呈多样化。从材质上分有布袜、线袜、丝袜、毛袜、混纺袜等;从样式上分有长筒袜、短筒袜、无底袜、连裤袜等。

布袜是民国以前南充民间最流行的穿戴,多用白色棉布缝成,长筒可将整个小腿护住,在上半段开衩,袜底有直接用布缝制成圆头或尖头的,因用布缝制的袜底不耐穿,就将袜底剪开缀上布料扎成较厚实的袜底,以经穿耐用,而且还起到保暖的作用。进入民国后,随着近代织袜业的兴起,机器纺织的线袜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布袜。线袜比布袜穿起来更为舒适、柔软,样式也呈多样化,所以,成为民国时期最受百姓喜爱的袜子。此外,民国时期,毛袜(主要是羊毛加工而成)、丝袜(蚕丝织成)等也在民间开始流行。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用化学方法加工的纤维问世,如锦纶、涤纶、维尼龙丝等。以后这些化纤丝被用于纺织品加工行业,于是就有了锦纶袜、涤纶袜、尼龙袜的问世。时至今日,化纤袜中的锦纶、涤纶等混纺的产品仍然还在流行,成为南充人民服饰中不可缺少的用品。

鞋 清代男子常穿圆口布鞋,冬季有棉鞋,下雨天多穿钉鞋。贫穷的男人,穿草鞋或打赤脚,冬季穿粗竹麻或细竹麻编织的“麻窝子”鞋。妇女多缠足,使用包脚布穿小鞋,富贵人家未婚姑娘脚穿绣花布鞋。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小学和初中学生打绑腿,穿青帆布操鞋、新式胶鞋或皮鞋,妇女穿高跟皮鞋。20世纪50年代,布面布底鞋、胶鞋比较风行。乡间农民及搬运、挑担贩运的劳动者仍普遍穿草鞋。60年代,劳动者多穿塑料鞋和塑料凉鞋,穿草鞋者已少见,“麻窝子”鞋已经绝迹,胶鞋和雨鞋代替了钉鞋。70年代,市区干部、职工穿皮鞋者增多。80年代,鞋的种类增多,流行健身鞋、旅游鞋、保暖鞋。皮鞋的颜色由黑色、棕色变为多色,形式多样,不断翻新。胶鞋、布鞋、真皮鞋、人造皮革鞋、塑料鞋、泡沫塑料鞋等花色品种繁多。鞋的种类很多,颜色丰富,形式多样,女式的高、中、平跟,一时流行。部分女士穿高帮皮鞋、长筒马靴。1998年后,在青年女性中流行各式高底鞋。高底鞋为满跟,最高达10厘米。由于此类鞋底厚,比鞋帮略大,有人戏称这种鞋为“航空母舰”鞋。

服饰禁忌 南充民间旧时以黄、紫色为贵色,而以白、黑色等为凶色。父母在时子女忌穿白衣,忌戴白帽,因为丧服是纯素,如现在举办丧事都戴黑纱,或穿白色孝服,佩戴白纸花等。南充民间大部分人在服饰款式方面有“男不露脐、女不露皮”的禁忌原则,主要是出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孝道观念。又忌讳衣服的扣子为双数,俗说“四六不成材”,以为扣子双数会影响到穿衣人的事业成功。民间做寿衣时,款式方面也有禁忌,如衣服的袖子要长,须将手完全遮住,忌讳袖短露手,否则将来儿孙会衣不遮体,要讨饭的。在穿戴上旧时忌反穿衣,因为丧礼中接舅家时的桌布反结,同时寿衣给死者穿之前由孝男反穿,之后才脱下正穿在死者身上。孀妇改嫁时才反穿罗裙,若平时女人反穿罗裙,自然是不吉祥的,所以忌讳。旧时有人死后反戴帽子的习俗。据熊伯龙 《无何集》 里讲:“毋反悬冠,为似死人服。”可见反悬冠也是凶相,所以禁忌之。忌衣服晾干后未折好就直接穿着,否则人会变成“竹篙鬼”。忌把衣服穿在身上缝补或钉扣子,否则被误认为是小偷。男人忌穿女人的鞋,穿了女人的鞋会被鬼嬉笑,走路伤脚趾头。忌用拾到的帽子,戴了有坏运。南充民间不仅在服饰的颜色、款式、穿戴上有许多禁忌,就连衣服的置放也有禁忌。旧时民间忌讳将妇女和小孩的衣物在夜间凉置在室外,恐冲犯到夜游神煞。小孩的衣服还忌搭在高处,俗称三尺以上有神鬼,恐伤害着小儿。忌在竿尾晾挂衣服,因这与丧事所举旗幡相似。放衣服时忌男衣放在女衣之下,恐坏男人福气。结婚时,忌新娘鞋子放在男鞋之上,恐日后女压男。这些禁忌如今多已不复存在。

[1] 包头帕:在四川,包白头帕是民间非常普遍的习俗。据说,这一习俗起源于蜀人对诸葛亮的怀念。三国时,蜀国诸葛丞相爱民如子,老百姓非常敬重他。诸葛亮死后,老百姓十分悲痛,披麻戴孝,哀悼痛哭。为了不忘诸葛亮的恩典,他们不愿取下头上包的白孝帕,就是在干活时,仍然把白帕子缠在头上。久之,形成了包白头帕的习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