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贸习俗
坐商 顾名思义,即开有店铺或固定摊位以进行经营活动的商人,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的街道或交叉路口。坐商经营的规模有大有小,经营货物的品种也有多有少,有综合性的,如百货铺、杂货铺,也有专门经营某一商品,如茶叶店、中药店、钟表店等。
行商 行商是以贩运为主的生意人。行商可分为大行商和小行商。大行商,他们从甲地购买大宗货物,贩运到乙地推销给坐商,由坐商完成销售。小行商资金小,货物也比较少,主要是赶转转场摆摊,即今天赶庙会,明天赶了这场,其后又去到别的场摆摊售卖。
行商中有一些摇着拨浪鼓零售货物的货郎。旧时南充货郎起早贪黑,肩挑货担,走街串巷,上山下乡,他们从城里的批发商中购买针线、刀剪、肥皂、火柴等小百货,以及饼干、杂糖等小食品,送货上门,赚取微薄利润,深受城乡的老人、小媳妇、大姑娘以及孩子们的喜爱。尤其是到了农忙季节,村民们一般都没有时间赶场,货郎就会及时送去油盐酱醋茶、米面烟糖酒等日常生活必需品。在城镇,货郎们或背或挑,把乡村新产的时令蔬菜或自制的爆米花、麻糖、糖葫芦以及各乡镇的土特产等售卖给城里的人们,让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买到自己所需的物品。货郎担货进城、串乡售卖的商贸习俗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至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城乡商品交易的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农村公路形成网络后,那种肩挑货担,手摇“拨浪鼓”的货郎形象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那“咚咚咚,咚咚咚”的货郎鼓声仿佛还在人们的耳边回荡。
掮商 又叫“掮客”,在南充民间又称“牙人”或“中人”,即为商贸活动的中间人,起到为买卖双方牵线搭桥的作用。传统的“掮客”替别人撮合生意,促使买卖双方成交,从中获取佣金。旧时的贸易货栈或堆栈(具有营业性质的堆放货物的房屋或场地)就属于这种形式。民国时期,南充城内的货栈(又叫行栈),多分布于闹市区或沿江码头,一般供外地大客商及随从力夫住宿,设有仓库(即堆货物处)、牲口栅,除供客人住宿存货之外,还经营饭菜,履行托运、送信、代销以及撮合生意的职责。掮客在交易中的讨价还价环节往往起到两边协商的作用,生意场上有俗语“漫天喊价,就地还钱”,如果协调不成,也有“生意不成仁义在”的说法。
集市商贸 古时,乡民往往会将自己生产的剩余产品拿去交换自己所需的其他产品,那时大多都是交通便利或行人往来必经路口或垭口等处进行物物交换,即是“以己之有,换己所无”,逐渐地就形成定点定时的场所,称“路市”或“街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增多,特别是“货币”形式的出现,促使了商贸活动趋于繁荣,渐渐地就形成了集市。清末,南充境内各县农村集市纷纷兴起,民众一般到集市买卖货物,就叫“赶场”或“上街”。赶场农历定时,有三天赶一场,也有四天赶一场的,还有两天一场的,以三天一场为多,一般每月农历的一、四、七、十;二、五、八;三、六、九;逢十为转角场。1958年“大跃进”,境内废除三天一场制,改为十天一场;1962年又恢复原制。1966年“文化大革命”始,又改为五天一场;1969年又改为每周星期日一场;至1982年,才又恢复三天一场。从交易规模划分,有大市和小市,视交易的商品品种、数量的多少而定。如顺庆区的李家、潆溪、芦溪等镇为大市。县城一般不逢场,而是天天有买卖做,民间又叫“百日场”。不论大市、小市,凡逢场天,四里八乡的人们都涌向场上,挑担推车,提篮叫卖,人来人往,挨肩擦背,既拥挤又热闹。旧时,人们十分看重赶场,需要卖出竹、木、猪、鸡、蛋、水果、蔬菜、粮食等产品,再从街上买回盐、油、肉、布料、鞋帽等日常生活用品。此外,赶场在民间还具有说媒、相亲、朋友聚会的职能,还有一些不做买卖的乡间闲人,赶场天到场上喝茶摆龙门阵,或看戏班子在场上的万年台唱川戏,或在场上饭馆喝上两杯……
清末民初,南充境内各行纷纷建立起行会(行帮),交易空前活跃,在各县城内形成了多处专业市场,仅原南充县城(即今顺庆城区)就在新城门处建有茧市(今人民南路),其他市场多集中在沿嘉陵江西岸与城内东南角、二府街、鸡市口(主要以生丝、绸缎交易),大摊店多在吉祥街、兴顺街和北津街。百货、棉布、五金、杂货店多在禹王街、水府街,以及上、中、下河街和大东街、大南街和西学院街一带。书店、饮食业多在府街及果山公园附近,茶房客栈多在城市附近,三丰街、禹王后街是传统手工艺金、银、铜、锡制品和木制艺术品的集散地,中河街五显庙和西学院街火神庙是全城最大的米市,成衣后街龙王庙、北津街过江楼是全城的杂粮集市,从三元宫到城隍庙是城区最大的鲜肉市场。三公庙猪市交易为黎明集市,猪市散后乡民便在此地交易土货,称三公场。西桥为牛市,也兼卖百货,称西桥场。至民国20年(1931),南充城内已形成了半边街、三公街、什字街、小南门、大西门等6个较大的蔬菜(副食品)交易市场。这些市场都俗称“百日场”,即天天都开市,都有乡民前来交易,直到1949年都还活跃。
1949年后,随着国营商业生产、百货、屠场等机构的相继建立和供销合作商业的逐步发展,各县形成了以国营商业为主体合作商业为辅助、私营商业为补充的商业体系,形成了以新街闹市为中心,经营百货、五金、烟、酒等专业市场。如南充市(1993年前,为县级)的文峰街经营烟酒、副食10余户。河街为粮食、烟叶、饮料市,沿江码头为蔬菜、生姜、水果、花生等农副产品集散市场。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南充境内各县先后在城内建立起了大型的农贸市场、大型百货商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许多知名的大型超市入住城区,更加繁荣了集市的商贸交易。
庙会商贸 庙会也是南充传统的民间贸易方式,一般是在庙内或寺庙附近定期举办集市。它与寺庙的宗教活动有直接关系,随着佛教的传入和历朝历代统治者的倡导,民间大兴土木,修建寺庙,祭祀活动兴盛,前去烧香拜佛、叩头许愿的人也越来越多,商人们见有利可图,就到寺庙附近做生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庙会”。“庙会”一般有固定日期。过去的南充,佛教农历每月初一、十五的月香会,农历正月初一弥勒圣诞;二月初八释迦牟尼出家日,特别是观音菩萨一年三回生(即二月十九观音圣诞,六月十九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七月十五的盂兰盆会,九月三十药师圣诞,以及道教的主要会期,农历二月十五的老君会,三月初三的王母会(又称真武会),七月十五的中元会,九月初九的重阳会等,每逢这些日子,各寺庙都要做法事或开展祭祀活动。此时,各方信众都纷纷前往上香、顶礼膜拜,沿途小商小贩摆摊设点,高声叫卖,除香蜡纸钱等祭祀用品外,各种地方小吃、土特产、日用百货应有尽有。善男信女们也舍得掏腰包购买,往往形成以寺庙为中心的集市。除了小商小贩进行的交易活动外,一些江湖艺人,也扯起场子表演,甚至还有川剧班子在庙前搭台唱大戏。
新中国成立后,南充的庙会活动曾被视为封建迷信而取缔中断,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几年,境内的庙会活动又恢复起来,如顺庆的西山大庙会(即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主办单位除在栖乐寺做佛事之外,还开展了游行庆典大拜年、川北民俗喜出行、民间婚嫁坐歌堂、载歌载舞接送福、巴蜀游艺乐翻天、龙灯狮舞闹元宵……以及朝庙祈祷、点灯供佛等系列活动,清泉寺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都要举办观音会。芦溪镇的老君山道观,自2004年的“三月初三日”(道教的王母会),举办了老君山首届旅游节,开展才艺表演、风筝竞技、诗词朗诵、棋牌打擂、商贸展销、书画展览以及宗教文化“开坛演教”等活动。顺庆区政府还在庙会期间专门划定了进行商贸交易的场地,由交警实行交通管制,庙会上的交易活动十分活跃。
店铺开张[1]开张即坐商在一切准备就绪,开始营业之意。旧时,一般商家开店都十分注重选择地址,不论店铺规模的大小,都要选择交通要道及人气旺盛的街道,民间称为“旺铺”。开店也有许多传统的习俗,在南充城乡,自明清时,由于商贸活动的活跃,开店经营的坐商便逐渐多起来了。那时,南充境内各县城内的店铺多数为临街设柜台,以数块木板拼接成门,白天营业时,将其一块一块地取下来,晚上关店时再一块一块地合上去,为了方便不出错,还会用笔将铺板编成序号过去商家对开张营业是极为隆重的,民间俗语有“开张大吉”,因此一般的商家都要请“算命先生”占卜测算,特别是要选择好黄道吉日及良辰时刻。开张的前一天,店铺内外都披红挂彩,并在门面的两边贴上诸如“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之类的对联,铺内柜台视其买卖货物的品种要堆码成山,越多越好,生意行里有“货卖堆山”的说法。店铺开张营业这天,主人一早起来,先净身,后穿得整整洁洁,在店堂中供奉财神,焚香祭祀,行跪拜之礼,再开店门,燃放爆竹,喜迎八方客人。商家主人这天还得请亲朋好友前来祝贺,亲朋好友前来送上匾或贺礼,主人必须宴请亲朋好友。这种择吉开张营业的习俗一直到现今都在传承,只不过形式有所创新,宾朋多以送花篮表示祝贺,另店主请来专业的乐队或舞蹈队,吉时一到,除鞭炮大作、鼓乐齐鸣外,舞蹈队还会用载歌载舞的形式来庆贺。
招牌 旧时一般的店铺在临街显眼处,多用木牌或布条子挂在店门上,如是专卖茶的就写上一个斗大的“茶”字,卖酒的写上“酒”字,用布(青、白二色)做的又叫作幌子[2]。有的裁成三角形,或长方形的,周边还用其他颜色的布做成“牙边”,缝在上面,以招徕顾客。茶馆、酒店、栈房白天多用幌子,夜间多用灯笼。有的招牌用生漆漆成黑色,商家还会请城内小有名气的书法家题字,再请匠人雕刻,有的还涂上金粉,招牌璨璨生辉,民间又称“金字招牌”[3]。民国时期,顺庆城内一些有名气的商家,多将自己开设的商号名头刻于上,如:顺庆城内专营绸缎的“裕泰祥”商号,“乔兴和”匹头(布)商号,“永顺源”“聚德源”“时利和”等经营匹头、针织品、搪瓷用品及日用百货等商号。随着时代的进步,招幌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彩化的状况,这些风格在大一些的古镇、旅游胜地还仍然保留了下来,而后又被灯箱、霓虹灯及现代的电子屏幕墙所替代,其功能也由单一的识别性质向多功能的方向发展。
摊贩市声[4]摊贩是靠摆摊贩卖货物的一类小商小贩。这类商贩本钱微小,多为贩卖一些日常生活杂品或零食之类,旧时南充民间又称其为“摆摊匠”。他们也分为有固定摆摊点的和流动摆摊的,固定摆摊的即为其摊位长期摆在一个地方,在南充境内各县城或各乡场镇都有这样一些沿街摆摊的摊贩;流动摆摊者为了赚钱养家糊口,往往多在清晨四五点时,便挑着货物去赶早市,为的是抢上一个朝向好的摊位,一般搭上两根长板凳,铺上租借的门板或竹席,分类摆出若干品种的货物,然后不停地吆喝招揽顾客。摆摊者多集中在城内,人气旺盛的地带,如旧时南充县城的鸡市口、模范街与仪凤街口、中小西街、茧市街、河街处。
随着摊贩交易的活跃,伴随着他们形形色色的吆喝声,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市声”。“市声”有两种:一种是吆喝叫卖声,一种是代声,其中以吆喝叫卖声更为普遍。如民国时期,顺庆城内人家多以吃稀饭为主,民间有俗语:“走到西山坡就听到满城喝稀饭的响声”,当时人们吃稀饭多以泡咸菜下饭,于是在果城的清早,便有“买不买冲——篮菜(即冲辣菜,冲菜),啊……”悠长婉转的叫卖声,原来多为近郊的农妇身背背篼,里面装一大瓦钵,里面装的是用青菜苔与籽切碎后,经盐渍后捂上一晚,而发出冲人鼻孔的咸菜(现在称芥菜),往往一般人家掏出一分二分钱便可买到一大碗,用来拌饭特别爽口开胃。又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南充城以“福利院”制作的“药蚊烟”最受百姓欢迎,又有吆喝“买福利院的药香药蚊烟啊……”这些各具特色的“市声”,一般都是遵循“卖什么,吆喝什么”的习俗进行。“市声”的另一种是“代声”,最常见的响器有拨浪鼓、小锣、梆子、铃铛、竹板和串铁,当这些吆喝声和敲击声响起的时候,那时人们一听,就会知道是卖什么货的。这些抑扬顿挫、悠长宛转的吆喝声和各种响器的敲击声,成为南充的一道风俗景观。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期,这些“市声”曾因“文化大革命”而一度消失。20世纪80年代起,由于商品交易的自由度扩大,市场空前活跃,“市声”又在南充城乡再度响起,只不过是由收录机、电喇叭、音响设备所替代。
行话、袖语及公开说价 行话在各行各业都有约定俗成的表述方式。在商贸活动中,特别是在双方说价的过程中,它也有利于保护自己的交易机密,这些行话多用暗语、袖语表达,除了本行业内的人,旁人是听不懂的。
商贸交易的行话是经过长期的经营活动积累而来,双方事先约定或者是跟师学来,师徒口头密传,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行话,即使是同一行业,也会因不同的地域而有不相同的行语。有的行业用“日、月、天、地、风、雨、霜、电、山、水”来代表1至10,有的地方则用“外、月、汪、则、中、神、星、章、爱、定”的读音代替1至10,还有的地方用姓氏,比如:“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等来代替数字。
如旧时阆中的商业行价数字“1-10”暗语表:
在买卖双方的说价中,还有一种只用手指表示的行话,民间称为“袖语”,因旧时做生意之人多为男性,穿长衫,衣袖宽大,为了保守双方说价的秘密,一般都互伸手指在对方的袖子里捏拿进行,通过手指的变化来商议价钱。民间俗语“袖筒子生意”正是表达的这种交易方式。按照行业的习俗,双方都伸出右手,置入对方的袖筒内,即用右手的五个手指来表示从1到10的数字;如伸食指表示“1”,食指与中指并伸表示“2”,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并伸表示“3”,再加小指表示“4”,五指并拢表示“5”,拇指和食指捏在一起,其余三指弯曲表示“6”,食指和中指捏在一起,另三指钩回去表示“7”,拇指和食指叉开表示“8”,食指钩回表示“9”,拇指伸出五指抱拳表示“10”。俗称为“撮六、捏七、叉八、钩九”,行话又称“捏码子”或“摸手指”或“袖里吞金”。如今南充一些牛市仍然保留了这一习俗。
公开说价即是双方讨价还价。一种为耳语,双方挨在耳边悄悄地小声说价,目的害怕引起同行杀价或抬价。另一种则是大声喊价,往往卖方会大声地喊出一个抬高的价格,称为“漫天喊价”,买方又会故意打压价格,称为“就地还钱”,有的争得面红耳赤,经过几番讨价还价,最后各自退让一步,达到一个双方都能认可的价位,交易便成了。
这些习俗在南充民间的商贸活动中,曾经沿袭了千百年,直到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曾一度被当作封建残余影响而销声匿迹。自改革开放以来,这些习俗在民间又逐渐回升,但大多数的生意人也不再说行话了,商品大多是明码标价。自由市场和菜市仍然保留了讨价还价的风俗。
二、行会(行帮)习俗(www.daowen.com)
丝绸行帮 清末民初,顺庆丝绸业兴起,当时实行行会归口管理,民间形成丝织业的“匠帮”。匠帮信奉“三皇”(伏羲、神农、轩辕黄帝),故丝织业的匠帮又称为“三皇会”。如顺庆城的“匠帮”于每年农历九月十一日放假一天,在关岳庙内举办“三皇会”,这天时至午时摆上猪头、鸡、鱼三牲、九礼,燃放香烛火炮,会首率领全体成员向“三皇”叩头礼拜,祈求保佑“清泰平安,消灾灭病,暗传技艺,丰衣足食”。南充一般的机房老板不集中办会,只在家里敬“三皇”。旧时,老板对雇用的工人都有农历初二、十六“打牙祭”的习俗,机房老板只要是逢“牙祭”日,便要给每张机子敬刀头(即猪肉一方,约两三斤)、燃香烛、焚纸钱,祈求菩萨保佑老鼠不咬经丝滚子,俗称祭机头。上述活动,既有敬祭行业神祖的意思,也有行业同仁聚会同乐的意思。1950年后,这种习俗渐停。
船业帮会 嘉陵江航运业分为两大帮,以顺庆为中心的叫“保帮”,以全川为名的叫“州帮”。大帮以下又分为“上四帮”“下四帮”。帮会成员有船主、船夫,推选有声望的人当会首,受官方旨意征用船只,指派公差。同时,为本帮承揽货物作保,解决本帮的纠纷,筹办每年的帮会及协调承运、托运之间的关系。民国30年(1941),因船业帮会头目互相争夺权利,又分上、下两部,至民国32年(1943),国民政府调整川江各船业帮会,成立“川江民船商业同业公会嘉陵江区民船员工工会”,在南充设办事处。民国36年(1947),由县人张义云等在南充组成“广武区”(广元至武胜)民航商业工会,负责管理入会成员的运输业务。民国37年(1948),胡炳轩等又组织“嘉陵运输行”“航联会”,有300股份,股金3000元(银币),入会者获利甚微,均被胡侵吞(解放后胡被人民政府镇压)。船业帮会组织成立了“王爷会”,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在中渡口王爷庙内办会,举行祭祀龙王爷仪式。
民国中后期,各地相继建立商会、工会和同业公会,行会多纳入同行公会,有的与其并存。1949年南充解放后境内各县建立起工商联合会,行会被新的组织形式所替代,民间少数个体手工业者仍然保持着信奉祖师的习俗。
财神会 为一般商人的行会。财神赵公明,亦称赵公元帅,相传他在秦时得道于终南山,能驱雷役电、除瘟禳灾、主持公道、求财如意。道教尊其为“正一玄坛元帅”,民间奉为财神,为商业所敬奉。会期有农历三月十五、七月二十一、七月二十三等,有的地方正月初二敬财神,但不办会。
鲁班会 木、石、土、雕、竹、篾、棕、泥水等工匠尊鲁班为师。竹、篾业原信奉洪钧老祖,棕业原信奉鲁班之弟鲁竹,泥水匠原信奉女娲,后均改尊鲁班而入鲁班会。多为农历腊月二十日办会,也有五月初七、六月二十办会的,还有因区分某些工种分别办会的。
老君会 相传李耳创冶炼法,金属铁作业尊为始祖,道教尊为老君。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也有九月初九的),同业人员聚会祭祀,虔诚祷告。第二天聚餐,费用分摊。聚会地点一般在老君庙、正乙宫、三清殿等处。
大成会 教师尊孔夫子为祖师,故又称“夫子会”。农历八月二十七是孔子生日,私塾、学堂放假一天,以蜡烛、香火、寿点致祭,府、县文庙举行祭祀大典。相传,轿子、滑竿由孔子兴起,故有的地方轿行业也敬奉孔子。
药王会 隋末唐初,孙思邈精于医药,著有 《千金方》 等医学著作,后世尊为“药王”,医药界奉为始祖。农历四月二十八日为药王生日,医药行业办会祭祀。这天,医生诊病不收脉礼(诊费),学医的向师傅送礼。乡民去医生家赠匾、挂红,也有去药王庙烧香、许愿、还愿的。
罗祖会 理发业尊罗祖为祖师。罗祖传说不一,有的尊道教的罗祖,有的尊清初发明理发工具的罗姓道士为罗祖。理发业多于农历七月十三集资办会,也有在七月十四办会的。旧社会理发被列为“下九流”,行业分散,活动无力。
轩辕会 传说轩辕黄帝创制衣服,其妻嫘祖教民种桑养蚕,缫丝织布,后世缝纫、制线、棉针织、梳花等行业奉为祖师。每年农历九月,各地同行业多在城隍庙轩辕黄帝塑像前祭祀后会餐,会期有九月初九、九月十三和九月十六几种。有的地方不办会,只在家中祭祀。
孙祖会 传说孙膑发明假靴用于战争,故制鞋业尊其为始祖。每年农历冬月初二(也有十月初二的)为会期,制鞋业工人聚会祭祀。有的地方每隔三年还推选一人前往四川省三台县参加大祀。
张爷会 亦称桓侯会、桓王会。相传张飞未从刘备时,一直开肉案,故屠宰业尊张飞为祖师。每年农历八月十三(也有六月十三和九月十三的),屠宰业办会祭祀。阆中还请戏班唱戏娱神,祭奠张飞。
太子会 亦称老郎会。唐代,唐玄宗李隆基选拔优秀歌舞伎集中住在皇宫的梨园,称为梨园子弟。为此,戏剧界尊玄宗李隆基为老郎太子,奉为祖师,供神像于戏台后,农历五月二十三(也有六月十四日)办会祭祀。古时,艺人地位低微,行会多未活动。
詹王会 传说汉代皇宫有位御厨詹某,一日皇帝召他问道:“天下什么食物味道最美?”詹回答:“盐最美。”皇帝大怒,认为盐是最普通的东西,如此回答是欺君,下令将詹斩首,自己也不食盐。时隔不久,皇帝觉得菜肴索然无味,才知自己错了。为弥补过错,皇帝追封詹为王,并退位十天(农历八月十三至二十二)思过。后世厨师、厨工尊詹王为祖师爷,每年八月十三日办会祭祀。
二仙会 亦称梅仙会。相传梅仙绘制彩锦,葛仙发明染料,故印染业尊梅、葛二仙为祖师,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办会祭祀。有的地方只尊梅仙为祖师,称为梅仙会,会期为农历六月二十四。有的地方未成立行会,不办会。
[1] 开张:店铺开始做生意的意思。
[2] 幌子:招牌的一种形式,挂在竹竿上,风一吹晃晃悠悠,人们便称之为幌子。
[3] 金字招牌:本意是用金粉制成招牌,喻义则是著名的招牌。
[4] 市声:就是商人的叫卖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