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鞭打春牛:南充乡村民俗

鞭打春牛:南充乡村民俗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鞭打春牛,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农耕文化习俗。如今,阆中老观等乡镇此项民俗活动仍然在延续。栽秧打谷 栽秧打谷是南充农家大事,旧时习俗较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活动主要有:一是开秧门。

鞭打春牛:南充乡村民俗

一、农耕生产习俗

鞭打春牛 鞭打春牛是我国汉族白族等南方民族的立春习俗之一,亦称“鞭春”“打春”“打春牛”“打土牛”等,即在立春这一天,鞭打用泥土塑成的春牛(也有用纸扎的春牛),以劝农事,策励春耕。南充人民还增添有“说春”“报春”的内容。说春,就是一人扮成春官(过去朝廷中专管农事的官员,分春、夏、秋、冬司直),头戴着官帽,身穿红色官袍,手拿皇历(皇帝颁布的现用历法书),复述“春天到”“劝农耕”“励进学”等,挨家挨户去报春喜,颂吉祥。

立春前一天,顺天府大小官员都要到春场举行迎春仪式。官员们要身穿红色官服,用旗帜和仪仗开道,先把勾芒神和土牛迎到顺天府衙门前准备好的彩棚里。一路上,喇叭齐鸣,锣鼓喧天,老百姓沿街争相观看。日出时,由带队长者鞭打春牛,并口念颂词:“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地肥土暄,三打三阳开泰,四打四季平安,五打五谷丰登,六打六合同春。”打完后,人们抬着春牛沿地垄向前走一段后,将春牛置于地,面向正南方的“农祥星”(房星,“房星正而农事起焉,故谓之农祥”),以镐刨土,表示该年农事活动已经开始。鞭打春牛后,有的百姓会将其泥土带回家中,以祈祷来年五谷丰登。

鞭打春牛的仪式上,鞭春者与春牛前后位置因时间的不同又有所不同。如果立春靠近春节前的腊月十五,打牛者要站在春牛的前面,表示今年的春耕应该早一些。如果立春靠近春节后的正月十五,打牛者就要站在春牛的后面,表示今年的耕作要晚一些。如果立春在正月初一前后,打牛者应与春牛并排,农业耕作的时间自然也就应该适中了。鞭打春牛,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农耕文化习俗。如今,阆中老观等乡镇此项民俗活动仍然在延续。

栽秧打谷 栽秧打谷是南充农家大事,旧时习俗较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活动主要有:

一是开秧门。农家“开秧门”如办喜事。栽秧时节,先要摆上熟腊肉、公鸡肉、水酒及其他祭品,祭祀土地神。然后由雇请的插秧高手,先下田扯两个秧,其余人才下田扯秧。在备好的栽秧田头,户主或插秧高手打下两个秧,并先栽第一幅,俗称“打肋”,又叫“破田”。然后,其他人才向田里抛秧,下田栽秧,此为开秧门。俗语说:“别人家的秧栽完了,我家还没有开秧门。”

二是打肋。在大块秧田栽秧时,请栽秧能手,从田中间先栽一幅五行的秧苗,为“打肋”。为了比谁栽的快、匀、直,在起肋时,五行中间的一肋为脉,户主在起田处放一壶装满酒的土酒罐,打肋一幅栽完上岸时,若中间的“脉”能端端正正地对上酒壶,这壶酒就奖给“打肋”的人喝。

三是吃栽秧肉。栽秧肉自然是对帮忙之人的慰劳,在上一年杀年猪时,就要计划好选留一块肉,将这块腊肉顺着膘头子切,有好大切好大。家家相比,一家比一家切得大,一家比一家切得长。然后将其用油桐树叶包好,一包两个,让帮工栽秧的人晚上带回家供全家人享用,有的栽秧肉一家人也吃不完一个。

四是关秧门。栽秧结束那一天,称为“关秧门”,习俗要求一定要“早上岸”,下午太阳未落山要全部栽完,来不及就要请人帮工。要是天黑还有田角的秧子没栽上,就被认为不吉利。关秧门后第二天,媳妇要带上一些礼物回娘家探望父母。栽秧以后,要勤管田水。经两次薅秧、除稗、追肥,即要“烤田”,促使水稻根系发达,秧苗长势旺盛。薅秧时农民们最爱唱山歌,称为“薅秧歌”。

五是秧苗会。秧子满插满栽后,一季农忙也就结束了。农民们经过半月之久紧张忙碌的栽秧、打麦、结蚕茧的劳动之后,可以稍微舒一口气。过去在南充乡间,栽秧完毕,又称“倒秧丘”,一般以村落为单位,都要举办“秧苗会”,来庆贺当年栽秧顺利完成。先是由村里具有一定号召力的长者出面,向各家各户收取办会的份子钱,然后组织起村民在人口较为集中的地点搭戏台,请戏班子来唱戏。通常各家吃过晚饭后,不论男女老少,全家一齐出动,聚集在戏台前。那时没有电灯照明,就点数盏马灯,后来有了煤气灯便用煤气灯照明。演出多为川剧、木偶戏、皮影戏,大都为折子剧,主要是营造喜庆热闹气氛,民间又称唱“秧苗戏”。在照明、演出换场阶段,还有演员出来说几句祈求神灵保佑,秧苗健康生长的吉祥话。这种习俗在1949年10月新中国建立后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集体生产时期,仍然沿袭,以后的“秧苗戏”多为请电影队放电影。20世纪90年代以后,因青壮年外出务工的增多,“秧苗会”习俗日渐衰微。

六是打谷尝新。打谷日是农家大喜的日子。早先在开镰割谷子时,要献酒饭、香火在田头祭“五谷神”。20世纪打谷子的方式,有的地方农民俗称“迎亲家过门”,即四人分成两组,扬起谷把轮番往拌桶上打,“叮!咚!叮!咚!”既要响声不间断,又要有节奏,像“迎亲家”那么热闹。“尝新”则是在谷子收后櫑出新米,要祭天请神灵先品尝。大春谷子收后,老百姓吃第一顿新米饭前,都要自动先用櫑子(青冈木片做成的)櫑出粗米,用石磙子做成的盘碾或槽碾,碾成熟米,风净,筛好,去杂后成为净米,将净米做成干饭,舀冒尖尖一碗,放在院坝中间凳子上的筛子或簸盖里,请天神尝新,要烧香,磕头,默祷,感谢神灵保佑丰收。祭天后,人们才能吃第一顿新米饭,如家中有狗的还要先给狗碗内添一碗新米饭让狗先吃(南充民间传说谷子是由狗的尾巴从海外带来的)。

种麦 南充山丘多旱地,适宜种麦,即使平坝,除冬水田外,大都为稻、麦两熟,小麦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南充深秋多雨,种麦须抢季节,排水防秋涝,又不能晚下种,谚语说:“寒露胡豆霜降麦,过了十月种不得。”春季又多旱,遇旱要及时抗旱保苗,谚语称“麦怕三月冷浸浸”。入夏以后,小麦需要太阳晒,谚语有“立夏下雨麦生秧”,“麦出火山谷掉泪,胡豆晒得打瞌睡”。

小麦成熟后,抢收小麦、抢栽秧的双抢季节是农村大忙时节,有谚语“夏收有五忙:割、背、晒、打、藏”。天不亮就有“快黄快割”的鸟儿叫着,男女老少齐上阵,披星戴月忙夏收,镰刀割麦,背架子背运麦捆,晒场连枷打麦,风车呼呼响不停,垫席晒麦干净又平整。

栽红苕 红苕半年粮,这是南充地区百姓生活中普遍的现象,南充西充县甚至有“苕国”之称。农谚:“夏至栽苕,一窝一瓢。”南充属丘陵,一到栽苕季节,满山遍野,沟沟坎坎,打满了苕厢,一旦下雨,农民便忙开了。红苕耕作制度,在20世纪80年代主要推行麦、玉、苕三熟制,多在玉米厢两边作厢等距栽苕。20世纪90年代后,逐渐改在玉米行间作独棱大厢,错窝双栽。

种豆类 南充种植豆类,一般都是山地净作,套作、间作或在田边地角种植。

黄豆种植范围广,适应性强,春、夏、秋季都可种植。春夏季多选幼林果园、旱地、新改坡耕地、田土背坎或宽行作物套作、净作、间作种植。地块要求光照充足,排灌方便,肥力中等,黏沙适度。秋豆可利用水源条件较好的稻田净作。

胡豆须选用生育期适中、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优良品种,以疏松通气的微酸性土壤为宜,常与小麦、大麦油菜等作物间作,还可与豌豆、紫云英等混作。南充属丘陵地区,一般在10月上、中旬播种,山区在9月下旬播种。胡豆多为窝播,每窝播种2~3粒。每亩播种量的大小据密度和种子大小而定,一般为10~20公斤。南充农民种胡豆重施底肥,分次追肥,看苗施氮,适施灰肥。在其生长期间及时防治蚜虫、胡豆象和锈病、赤斑病等病虫害

豌豆播种期在10月中下旬,一般在旱坡地净作或大田宽行套作,南充多实行窝播,种植密度40厘米乘以20厘米,播前施腐熟厩肥。常见男人挖窝,女人一手撒入干粪,一手撒种。豌豆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缺,中耕除草,苗期追肥。到收获期,干豌豆在叶片发黄,70%~80%豆荚枯黄时收获,收获偏早的可挂于室内后成熟或摘荚后成熟。豌豆尖和嫩豌豆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蔬菜,菜农择地或建大棚专门种植。

守秋(夜)在南充一些山区一直保持守秋的习俗。每到秋季庄稼成熟的时候,山区常有獐子(俗名白面鹿)、獾(俗名拱猪子)、野鸡、山喳喳等鸟兽到庄稼地里乱啃乱踩,糟蹋农户的劳动果实。

为了防御鸟兽的侵害,等到秋收时节,山区人民几家联合起来“赶山”,根据野兽夜出啃吃庄稼的习性,普通防御野兽的“瞭望棚”主要搭建在大片庄稼地的边缘,或与山林相接之处。“瞭望棚”依靠地边树木,并用木棒搭起“人”字形棚架,盖上谷草,棚内设床架,有的在大热天还挂上蚊帐。

晚上,守秋人带上狗,拿上梆子,有的还带上猎枪等进入棚中,大家可摆龙门阵,唱山歌,饮酒。夜深了,轮流放哨、休息。放哨人不时敲几下梆子,吆喝几声,之所谓“敲梆梆吓猴子”,一旦发现有野兽的动静,大家一起行动,一起敲梆鸣锣。号声、梆声、锣声、吼声齐鸣,山山呼应,沟谷回响,野兽吓得逃之夭夭。

过去,多是同院子邻居人户家抽出精壮汉子,轮流守夜,为庄稼不受损失,从不缺席。1960年前后,上山守秋,因粮不够吃,饿着肚子熬一夜,又挣不了几个工分,守夜的人少了。推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大家又争着去守秋,守秋也不像过去那样寒酸,守秋人牵上狗,带上蚊帐,还拿上香肠、饼干等,乃至放着收音机让歌声陪伴。有酒有肉,还有音乐,一夜很快就过去了。

除守秋之外,还有“守雀鸟”。每当谷种下田、红苕育床、菜籽播下种、稻谷将熟,或是摊晒谷物等,常有麻雀、斑鸠等雀鸟飞来啄食。人们就在田边地角或晒坝扎个两臂平伸的稻草人,穿上衣服,戴上草帽,画上眼睛、鼻子,宛如真人。草人手用细绳吊上几片笋壳,风吹过,发出哗哗声响,以吓唬雀鸟。

农耕用工 1949年以前,南充的绝大部分土地被少数人占有,绝大多数贫、雇农,一方面靠租地种植,另一方面给地主家打长工或打短工,形成了雇用关系。还有一种换工方式,遇到农忙时,几家几户,相互帮助,相互换工。打工的工钱以粮食计给,打多长时间,给多少谷子或其他粮食,生意主要靠讲,征得双方同意,可文字性立约,也可口头立约。

农耕用工分长工、短工,以及放牛娃几种类型。长工又叫长年(帮长年),是主人家最信任的人,主人发给其全年的工钱;短工是季节性的帮工,其所干农活多为季节性与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如抢收抢栽等),短工按日、时计酬;放牛娃多为长工的小孩,或父母无力抚养的小孩,其实就是童工,受雇于发财人家,帮着放牛及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主人家不给工钱只供饭。

二、副业生产习俗

栽桑 南充栽桑养蚕的历史可上溯到夏周之际。秦汉时,每年春季,南充各地官吏都要劝课农桑。唐宋时,南充农村普遍栽桑养蚕。明清时,南充各地官府规定耕地5亩以上必植桑麻1亩。南充古代桑树均为野生桑,以后逐渐利用野生桑苗栽植。清末,南充各县先后成立蚕务局,设立蚕桑传习所,传授栽桑养蚕技术。民国时期,张澜、盛克勤等乡贤从日本返回南充,致力桑蚕实业,南充成为全国重点蚕区。许多桑蚕改良新法推广,多以南充、西充两县为实验区。民国时期南充桑树主要有草桑、鲁桑、湖桑三种。1952年秋,川北南充蚕丝试验场收集川北地方桑优良品种59个,选出30个,发掘了岳池甜桑、西充捋桑、阆中羊花子、苍溪49号等地方品种。1956年,桑树由1929年的2000万株增加到12272万株。1957年至1976年,南充桑蚕生产在历次政治运动影响下,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1978年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桑蚕生产飞跃发展。1992年,南充有6个县被列为桑蚕生产基地县,有桑蚕重点户、专业户18万户。至2003年,南充构建了国道212沿线和嘉陵江沿岸的桑蚕产业带,重点推进了6个国家和省、市级桑蚕基地县和60个基地乡镇建设,培育了建桑园30亩以上业主294户,传统的栽桑养蚕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

蚕市 据史书 《资治通鉴》(卷三五三)唐僖宗乾符六年(1879)记载,蜀中首府成都蚕市兴起,以后各州府县陆续仿效,到宋庆历(1041—1048)时,蚕市从农历正月初二至四月十九结束。这个时段正是蚕农们开始养蚕到春茧上市的时节,蚕市是季节性的贸易集市,往往有与春游活动相结合的民俗活动。集市上蚕农们互相交换蚕器及春茧上市,同时商家还在此进行买卖活动,蚕农们也不单一出售蚕桑产品,而是通过集市贸易活动,换取春耕及养蚕缫丝的资金。

这种蚕市与春游相结合的民俗活动,一直沿袭下来,尤其是在蚕桑生产历史悠久的地区一代一代传承。民国12年(1923),南充城内已形成了较大规模的蚕市,当时顺庆有民谣称:“四月蚕丝五月茧,收来茧市费商量,两家买卖凭经纪,赚得闲钱是打枪。”较有名的为现人民南路五星花园一带的“茧市”,平时为米市,当时被称为“茧市街”。此外,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还形成了川东北最大的生丝交易市场——“鸡市口丝市”(位于今顺庆区果山街与解放街交界处),当时除南充县外,广元、昭化、剑阁、三台、射洪、蓬溪、盐亭等县的丝贩都到此买卖生丝。鸡市口丝市一直兴旺持续20余年之久,直到1954年才被撤销。如今,南充顺庆城区还有“丝绸一条街”“丝绸路”等地名称谓,乃因与早先的“蚕市”民俗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

缫丝 在数千年历史的缫丝生产过程中,南充流传许多与蚕丝生产相关的古民俗活动。在取丝过程中,由最原始的剥茧抽丝至煮茧解纾,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至清代,南充人开始了用缫丝木车取丝的方式进行取丝。木车都是由当地的木匠制作而成,清代的缫丝木车共设三绪,有大小传动轮和踏板等部件,外形似矮脚风车,由一人操作,操作时炉灶烧冈炭或木柴,铁锅内煮茧,人工理绪、缫丝,一边脚踏踏板,转动大轮,带动小轮,丝籆工作。清末民初时,由于顺庆丝绸行销全球,市场需求量剧增,不少人见有利可图,纷纷在顺庆城内办起了缫丝作坊。

至民国初,邑人盛克勤、张澜从日本留学归来,开办规模较大的缫丝厂,先后改进了缫丝设备,特别是从日本购回的信州式座缫车,分两通,使用锅炉蒸气动力,以后又引进了铁质座缫车,还购置了煮茧机,改进了煮茧技术,主要改分散煮茧为集中煮茧。蒸气锅里设置了水管和蒸气管,分季节生产,一年生产6个月左右。民国28年(1939),缫丝厂从重庆购回意大利铁台面五绪座缫车,提高了产量。1949年后,工厂又使用立缫车缫丝,产量和质量都同时得到提升,2011年时缫丝全部改为自动缫。

送丝蚕 阆中市清泉乡有“送丝蚕”的习俗,是一种颂扬五谷丰登、预祝蚕茧丰收的民俗表演。每年正月初七日“起灯”、十五日“倒灯”。首先邀定一个“灯头”,大多选在地方有声望的人。“灯头”手提一盏纱灯笼,到有院子和富庶的家庭,说明来意,如主人家同意接受,“灯头”便在主家的楼、柱头上贴上用红纸写的“请”,然后到另一家。随行的人员有乐四伍人,老神仙二人,一男一女,童儿二人也是一男一女,花娃十人,背东西一人,都头戴面具。童儿童女打扮较复杂,一般都男扮女。锣鼓打进贴有“请”字的家里,成三组串花队形,唱道:“那里走到这里来,恭喜老板大发财!左一溜来右一溜,一溜溜到主家里。左一唱,右一唱,唱一个蜂子来朝王!主家院坝四只角,又喂鸭子又喂鹅。主家院坝四角方,喂的鸭子像青桩,喂的鸡公像凤凰。不用慌来不用忙,神仙还在穿衣裳,头戴一顶唐庆帽,身穿一件紫龙袍。东方驾朵青云起,南方驾朵赤云来,北方驾朵白云起,照见西方红沉沉。四方云头都驾起,一步跳下八仙台,按下云头看,看见仙境云台观。云台山来八角井,八角井前出神仙。方山雪洞人不知,岐坪晚度邓州城。太和莲池鲜花现,紫阳铜钟响万民。瞻拜神来瞻拜神啰,参拜祖家灶王神,好事奏入天空去,恶事埋在地狱里!参拜神来参拜神,参拜天神与地神,谷妇蚕女参拜您,风调雨顺国太平。”道白:“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三二十四向,老神座位,百无禁忌!”打锣鼓后,老神仙呼喊:“杯杯童儿啊喂!我在这里给你找了个发神施主,花红的利事,大包的钱财,来呀来!”童儿答道:“发财的屁股,不来不来!”老神仙说:“来呀来!”童儿唱道:“说要来就要来,请起刘爷打草鞋,草鞋打了一双零一只,草鞋成双我才来,说要来就要来,点灯鸣锣我才来哟!一上阶沿望纱灯,纱灯上面画人人。人人高上画鼻子,鼻子上面画眼睛。一上阶沿地不平,必定地下有金银。一天早上捡四两,两天早上捡半斤。三天两天不去捡,银子堆起大门坎。一上阶沿望一望,主家修的好门枋。门枋高上贴对子,对子面上做文章(进门)。一进堂屋跌一跤,黄丝压断我的腰。一进堂屋望一望,主家修的好华堂。头一梁沉香木,二一梁子沉香。三梁四梁认不清,原是苏州老黄荆。”(是瓦房的)唱道:“上面盖的琉璃瓦,下面住的状元郎。”(是草房的)唱道:“上面盖的灵草,主家修的好神强。桃园三洞神强子,二龙抢宝在高上。”然后就是唱称丝:“一个茧子重四两,两个茧子重半斤。你把秤杆握一握,银子就用撮箕撮。你把秤杆望一望,银子要用囤子装。一颂主家丝蚕茂盛,二颂主家五谷丰登,三颂主家人口清太平安,四颂主家财源广进。”临离开时还唱道谢词:“多谢你的茶来,承谢你的茶,茶在青来未发芽。多谢你的酒,道谢你的酒,杜康造酒家家有。多谢你的菸,道谢你的菸,菸在后园未断尖。多谢你的肉,道谢你的肉,年年喂个大年猪。多谢你的饭,道谢你的饭,早谷还在七月间。多多拜上饭大嫂,烧锅燎灶没抱怨。”

缫丝工匠市场 民国时期,每天夜晚8~9时,南充丝绸工匠聚焦在鸡市口十字路口,或待雇,或另选机房。机房老板聚在邻近的东南阁茶馆,物色工匠,由工匠相互介绍,形成雇用工匠的市场,亦称“人市”。20世纪50年代后改为由企业招工和政府组织劳动就业,此俗退出历史舞台。此外,民国时期,南充缫丝业有一条行规陋习,即男学工挨屁股。凡缫折大2钱挨1个,大3钱2个,大5钱4个;匀度70分1个,65分6个,60分10个,挨打时自端板凳。女学工罚挨打手心。成年工人挨耳光,或者拖下车位一顿毒打,或者开除。20世纪50年代体罚才被废止。

西充县丝织(手工缫丝)技艺 西充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桑耕文化源远流长,成功总结出“选、煮、剥、晒”全手工缫丝工艺,丝绸具有良好的防腐防潮、柔软性、吸汗性、保暖性。2013年,四川绮香丝业有限公司(西充)提出手工缫丝技艺申遗,经南充市政府批准成为市级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养猪 在农耕时代,养猪为南充重要的副业。南充农村有“秀才不离书,种田不离猪”“人富要读书,人穷要养猪”的俗谚。家家户户修圈养猪,有的修木栏台圈,猪粪便流进茅坑。简单点的修“地圈”,让猪踩踏草皮、秸秆造干粪。“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猪粪是主要的农家有机肥,有人说一头猪就是一台造粪机。砌猪栏时,忌说不吉利话。小猪买回入栏时,不许“嫌嘴”“好吃”的人接猪,以免猪也“嫌嘴”不吃食。主人向小猪泼一瓢水,意思是“喂水也要快涨(长)”。入栏当天不喂潲,俗话说:“好猪不吃两家潲”。母猪若一胎只生两只猪崽,认为不吉利,主人会丢掉其中一只,或将家里的家具物什全部搬动一次,以消灾避祸,有“双猪四狗,不死快走”之说。母猪下崽后,忌孕妇及其丈夫观看,主人家在猪栏上方悬挂一串纸钱,提醒孕妇不要前往。杀猪也忌孕妇观看,认为孕妇看杀猪,猪血不会凝固,万一被看了,就把猪血连盆一起放在男童的床底下,才会凝固。

养鸡 南充农户家家有养鸡的习俗,有“农家不养鸡,缺东又少西”之说,农家油盐针线零花钱,多半靠养鸡卖蛋的收入。一般家庭养几只十几只不等,白日放养,晚上归鸡圈或鸡窝。孵小鸡时要孵双数才吉利,上孵的蛋要一齐倒放在孵窝中,意喻出孵时间一致。母鸡下蛋后咯咯叫时,要撒一把米以示奖赏。对过了下蛋周期的“抱鸡母”,在其鼻孔插一根羽毛,让它早点“醒抱”下蛋。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南充农村畜禽养殖逐步形成产业化,各乡镇都出现大规模的肉牛养殖场、养猪场、养鸡场和养殖专业户。畜禽养殖的传统习俗不断推陈出新,迷信落后的陈规陋习逐渐被淘汰,产生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习俗。防止规模养殖造成环境污染,推广生态养殖发展模式,实现畜禽养殖“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零排放”模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养羊 南充地区主要以养山羊为主,几乎没有养绵羊的习惯。山羊肉是一种滋补食物,在民间广泛流传冬至吃羊肉以御寒的习俗。南充养羊最多的在阆中、南部、营山一些山区。

棉麻纺织 南充种植棉麻历史久远,农家几乎都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城镇妇女也有搓麻绳扎鞋底和纺线织布的习惯。清代和民国时期,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纺车和织布机。民国时期,南充出现棉麻纺织厂。

纺线 纺车是用来把棉花纺成棉线的一种简易工具。它结构简单,也就是大轮带小轮。纺线人一手拿着事先捻好的棉条,一头搭在纺车的线滚上,另一只手摇纺车大轮,棉线便源源不断地绕在大轮上,线的粗细全掌握在手上。

织布 南充很早就出现了一种木质织布机,人们称之为腰机,使用时人们席地而坐。织布讲究技巧,先是给经线上浆,即用面糊将经线浆一次。面糊过稠,经线就脆,易断线,面糊过稀,经线就松,也易断线。其次是牵线,即上经线,牵线用手执线,手要保持平衡,不然牵出的经线松紧不一,织布时易被梭子打断。再是挽绉,绉扣的长短要一致,才能使上下经线截然分开,梭子来往畅通无阻。织布最重要的是手推脚踏。织布用的绳腔(嵌扣的木框)是用手推,推得重落得慢,布就紧;推得轻落得快,布就稀疏不均。最后是修整布。先将布上小疙瘩刮掉,再将布密闭在缸中,燃入硫黄,布被熏白,取出,喷浆折叠,放到石上捶扁。

搓麻绳 搓麻绳一般都是家庭妇女的活,麻首先要通过泡制,划成细细的条,再用缀子搓成麻绳,麻绳主要用于扎鞋底。1949年后,渐渐使用木制搓绳机,现在已实现机械化。

手工编织 南充的手工编织主要有竹编、草编、棕编几类。

竹编 南充农村普遍栽竹,自古有编篾制作农具、用具的传统,除自用外,还编制篾货卖钱补贴家用,甚至还有不少编篾的专业户。竹编工艺年代久远,使用工具有篾刀、小锯、打扳、尺子。先将慈竹划成篾片,俗称破竹、起层,然后按不同工艺编成棚栅、囤子、垫席、围席、簸箕、篾席、夹背、背篓及其他日常生活用品等。阆中市朱镇乡生产的竹篦,畅销城乡。

草编 南充麦草、稻草材料非常普遍,工艺及工具简单,稍学即会,故不称为匠人,农民农闲时便可编织,也可换取少量的经济收入。草编一般有打草鞋、草帘、编草卷、搓草绳等。打草鞋工艺兴起时间上百年,制作工具只需要一个木制的草鞋耙子(在一个长约一尺的木方上钉四个木钉即成)。制作工序为:先用棕树叶搓成长约四尺的细绳,在耙子的小木钉上套成四份,用稻草编成脚板状,安上系带即成。阆中市宝台乡、蓬安县福德镇都是草编著名乡镇。农闲时一些农民便打草鞋,还走村串乡四处叫卖,换取“活”钱。

棕编 棕编是用棕衣编制日常用具的一种民间工艺,使用工具简单,只用粗钢丝一端磨尖锐,另一端作为能穿小索的针眼即可,但制作手工需一定技术,故手工业者被称为棕匠,棕编工艺一般指做棕垫、蒲团。棕垫做床垫及他用,蒲团做祭祀跪拜等用。

三、农事信仰习俗

嫁毛虫 过去,由于昆虫对庄稼带来灾害性影响,人们受时代的局限,一般的认识只停留在靠天老爷额外施惠的迷信观念上,因此南充逐渐地形成了“四月初八嫁毛虫日”的习俗。每年的农历四月,正是昆虫最活跃的时节,特别是对庄稼生长有害的昆虫,不但吃树叶,还吃田间禾苗及蔬菜根系。如蝗虫成灾,严重的会使庄稼颗粒无收,南充俗语称“吃成光刷刷”。同时,一些毛虫如掉落在人的身上,人还会得皮肤病,因此家家户户都会把红纸裁成两条,写上“佛生四月八,毛虫今日嫁,嫁出深山时,永世不回家”等语,在农历四月初八佛祖诞生之日行此仪式,祈盼佛法将毛虫收去,不得再来危害庄稼和人畜。红纸一般都贴在堂屋左侧中柱上,或置成十字架,贴在门壁上,以示驱除毛虫之意。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的思想逐步提高,各种农药的推广使用,四月八嫁毛虫的习俗也不再流行。

祭蚕神 南充一带盛产丝绸,上古时代就是“蚕丛氏之国”,所以被授予“中国绸都”的美称。自远古以来,广大蚕农为求得蚕茧生产的顺利,形成了祭祀蚕神的习俗。在四川民间所奉祀的蚕神有蚕丛(青衣神)、嫘祖(黄帝之妻)、马头娘等,川东北地区主要以祭祀嫘祖、马头娘为主。在人们的心目中,不管是嫘祖,还是马头娘,都是美丽的女神,人们亲切地称她们为“蚕姑”“蚕花姑娘”“娥皇”。在南充民间,蚕神祭祀的时间是农历正月初八(即蚕过年)。这天,人们到有蚕神塑像的寺庙里去烧香许愿,祈求保佑来年蚕茧丰收。同时,由于栽桑养蚕是农村的主要经济来源,人们对每年的蚕茧收获寄予莫大的希望。所以,每当春蚕育种开始时,蚕农们都要祭拜蚕神。他们用糯米、豆类煮成稀粥,称为“蚕花饭”,将“蚕花饭”舀一碗供桌上,请蚕神娘娘享用,同时还要讲一些祈求的话,请蚕神娘娘保佑蚕儿茁壮,茧子饱满,能卖出好价钱。有的蚕农还把蚕神的画像挂在蚕房,祈望蚕神随时保护着蚕儿,直到蚕茧丰收。这种习俗延续至今。

三月三祭老蚕上树 在农历三月三,这天广大蚕农祈盼天气晴朗。按当时的民俗,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这天,天气是阴还是晴,就是一年蚕茧是否丰收的先兆。当时流行的民谚有:“三月三日晴,树上挂银瓶。”又有民谣称:“蚕公公,蚕婆婆,上树去,勤做活。一夜做个铁茧壳,石滚粗,扁担长,华丝压断拜钩梁。你也忙,我也忙,三天做个遍山黄。”就是说,如果这天天气晴朗,那么这一年的蚕茧就一定会丰收,蚕农称老蚕做茧为“蚕上树”,“树上挂银瓶”就是说结的茧子又大又多,这些都表达出蚕农们祈盼蚕茧丰收的心愿。同时,许多养蚕大户还会在这天登上西山举行向天祈祷的活动。

养蚕禁忌 除了祭祀蚕神保佑蚕茧获得丰收之外,蚕农们在养蚕的生产过程中更是精心饲养,民间视蚕为“小气虫”。一切污秽之物、污秽之气不得侵入蚕具蚕房,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禁忌。养蚕正值春季,气温变化大,忌寒冷,要随时观测室温,温度低了,要用木炭升火以保持适当温度。蚕儿忌食湿桑叶、雾桑叶,一般采集到这类桑叶时,都要用干布擦拭干后才能喂食。另外,忌食黄沙叶(即黄枯、有沙尘的桑叶)、肥叶(特别肥沃土壤种植出的桑叶),还忌喂已经过了时令季节的失时叶,另有忌秽气(人畜粪便及脏污之物发出的臭气)、香气(芬芳之气),忌灯油(不能在蚕房里加灯油),忌面生之人(指从未谋面之人),忌在蚕房里吃姜(因姜与僵同音),否则蚕会变僵蚕,忌食蚕豆(认为不吉利,蚕儿当蚕豆被吃之意),忌出蚁时在蚕房内打扫灰尘,以免蚁蚕扫落,忌在蚕房内吃烟、烧纸。另忌在蚕房两侧摆放碓窝、杵棒,忌人敲击门窗,槌箔以及能发出声响之物,忌有人哭泣叫唤,忌饮酒后进入蚕房。产妇及戴孝之人也不能进入蚕房,否则晦气冲撞,会使蚕儿生长不利。忌在蚕房周围焚烧皮、毛、乱发等物,忌放酒、醋等气味强烈之物,一切膻、腥味的食物均不能带入蚕房,麝香等物更不能进入。

求雨 南充地处川东北干旱走廊地带,自古以来,多以农耕生产为主,为水稻主产区,历来都是“十年九旱”之地,水利设施也十分有限。所以历代都有“求雨”的习俗,特别是逢久旱不雨的年成。1949年以前,不论是官府,还是黎民百姓,都有向上苍求雨的习俗,而且仪式十分隆重。南充民间常见的求雨方式有如下几种:

祭神祈祷 祈雨当天,官员、地方士绅及各界代表到城隍庙举行祭祀。事先须斋戒三天,陈列猪头三牲香烛等供品。跪拜默念:“求上苍降霖,普救众生。”仪式之后,若七日内无雨,便再次祈祷,直到下雨。

打清醮 打清醮是僧、道法事活动。除天旱求雨外,若街道大院内居民中吵架者太多,或者自杀、火灾等意外多次出现时,即由各家出资延请僧道诵经拜忏,并以纸竹扎成“灾星”“瘟神”模样,由僧道一边诵经,一边奏乐,敲锣打鼓送往水边或大路边,用火焚化,同时焚烧纸钱,送走灾星、瘟神,以保一方平安。

抬狗求雨 源于谚语“笑狗天不晴”。求雨时,以绳系狗头,拴在桌上,由两人或四人抬着游街。犬吠声声,观者无不大笑,至于是否下雨,则不得而知。

耍水龙求雨 传说天旱不雨,龙也难受,以水泼龙,龙一遇水,便会升空兴云作雨。求雨时,用草、竹扎一条龙,耍龙者沿街游行,所到之处,各家各户将准备好的水迎头泼去。准备的水必须是净水,一切用过的水,如淘米、洗菜、洗衣等水绝不能用来泼。(www.daowen.com)

烧山求雨 源于风水之说。风水学称山脉为“龙脉”,人们认为山脊就是龙背,烧山可把龙烧活,使之作雨。故有的地方也称为“烧龙背”。

撵旱魃求雨 为流行全国的求雨方式。《诗经·大雅》 载“旱魃为虐,如炎如焚”。人们认为天旱是旱魃作祟,必须驱赶出境才能下雨。撵“旱魃”在南充有其独特的仪式。撵旱魃仪式,请来法师掐算,先找准荒郊野外的一座坟,认定为旱魃坟。准备好鸡血狗血,再找人装扮成旱魃藏在法师作法的法场外人群之中。法师在法场作法,燃烧香蜡纸钱,念动请神咒语;接着一声令牌响,“旱魃”就开跑,众人在场内追撵“旱魃”一圈,将“旱魃”捉住,套上绳索,由一人牵着“旱魃”,手里拿着一根黄荆条子,尾随法师身后。法师一手执宝剑,一手摇动铜铃押解着“旱魃”。其余人众有的手里也拿着黄荆条子,有的手拿一炷点燃的香,也有空手跟随的,来到事先找准的“旱魃”坟前,法师宝剑一指,这就是“旱魃坟”。又是一番烧符念咒,众人七手八脚挖开棺木不问青红皂白将鸡血狗血淋进去,然后盖上泥土,在坟地上也要撒些鸡狗血,法师在坟上再压一纸灵符,此项仪式才告结束。

烧雨具 遇上天旱,日落暮降时,农家人(主要是孩子与妇女)便从家中拿出破旧的雨具(伞、斗笠、蓑衣),到门外空地点火焚烧,让熊熊火光冲向天空。孩子们边烧边呼:“晚上大火烧天空,明朝请来雨家公。”

盗龙水 旧时,人们把飞瀑形成的幽深潭池视为龙潭,是龙居身之所,龙潭的水万万动不得,否则,龙受惊发怒便会风雨大作。正因如此,在大旱之日人们便到龙潭打水,以此惊扰潭中巨龙来追赶盗水之人,风雨也就随之而来。

晒西瓜瘌痢 在民间,有不少地方供奉汪公菩萨,据说汪公是玉皇大帝的外甥,人们称它为“西瓜瘌痢”。凡遇大旱之年人们就将西瓜瘌痢放上担架,由四人抬着顺东南西北四大城门绕行,并一路狂呼:“晒西瓜瘌痢。”据说,玉帝不愿自己的外甥被晒得死去活来,即下令雨伯降雨。民间也有抬狗求雨的做法,因为引起哄笑,所以又有“笑狗要落雨”的典故。

另外,还有抬菩萨、挂雨牌、唱雨戏、禁屠、请水等求雨方式。有的地方还不准在阳光下打伞、戴草帽。人们有时也在户外边走边喊:“天老爷啊!下雨哟,保佑娃儿吃白米哟”,以期感动上天而下雨。1949年以后,南充祈雨习俗逐渐消失。

农事节气禁忌 在农事生产习俗中,一些与生产有关的岁时节令也有相应禁忌,主要有:

忌下雨 立春、清明、处暑、白露、立冬等节气和重阳节忌下雨。立春这天不下雨,那么一年就会风调雨顺。清明节这天下了雨,庄稼就会遭涝灾。处暑、白露忌下雨,有“处暑落雨十八闹,一天要落七八道”和“烂了白露,天天走溜路”的俗语。重阳节也忌下雨,有“重阳打了伞,胡豆光秆秆”的俗语。另有“立冬淋,一冬淋”的说法,立冬节如下雨,易遭受洪灾。

忌打雷 立秋忌打雷。有“打雷立秋,干断河沟”的俗语。

忌天晴 谷雨、立夏、小满等节气忌天晴。有“清明要明,谷雨要淋”“立夏不下,犁头高挂”“小满不满,干断田坎”等谚语,意谓这些节气不下雨,将遭受天旱。

忌动土 立春后第一个戊日至第五个戊日忌动土、动粪,不能推磨,不能下地。传说如动了土要得罪土地神,来年庄稼遭鼠、雀、虫害多。农历每月的初五、十四、二十四为公忌日,不下种、不下地,为“诸事不宜”。

忌进菜园 农历二月初二为“雀儿会”,这天忌进菜园,不然会引来雀儿糟蹋粮食、瓜果蔬菜。

忌无霜雪 农历十月忌无霜无雪。有“十月无雪又无霜,来年无米又无粮”的俗语,谓农历十月无雪无霜,会造成粮食减产。

这些农事节气禁忌虽多系感性认识,不一定都应验,但它们是从实践中来,还是有一定的可靠程度。

四、农业生产工具

犁 又叫犁头,分水犁和旱犁,是农耕的主要农具之一。

犁头由犁弯、犁脖子、铧三个部件组成。铧,分水铧、旱铧。水犁和旱犁的分别只是在铧口上,其犁弯和犁脖子是不变的。犁弯是嵌在犁脖子上的,形状如字母“n”平放着,犁脖子前面是尖的,便于安取铧口,犁脖子后面有扶把,便于人用手把握好操作。如果是耕田就用水铧,水铧的铧尖是圆的,如同人的舌头尖,耕田翻起的泥土才大块;如果是耕地,就得换上旱铧,旱铧的铧尖是尖的,犁土时才肯钻泥。

在耕田的时候,还要配以用嫩竹篾扭成“○”形的牛纤索两根。还有牛打脚、牛枷担、牛绊颈,把犁扣子扭一转,一头挂在犁弯的前头,一头连接在牛打脚中间;牛打脚两头各套一根牛纤索,两根牛纤索的另一头又系在牛枷担的两头;牛枷担架在牛的颈脖子,下面再系上牛绊颈,就可以耕田犁地了。

耙 也是农耕的主要农具。耙一般是采用本地柏木来做的。解锯成约两寸厚、三寸宽的木枋,做成长六尺、宽两尺的长方形耙架子。架子两头要多一横档,一是经得拉,二是便于有需要把耙加重时,好在上面堆稀泥和石块之类。耙中间部位有一横木枋,木枋上嵌有一操作的扶手,便于人用手掌握操作。另外,耙架子下面要安装16颗(有的是18颗)耙齿,每根耙齿约六七寸长,手指粗、成四方形的铁钉。

操作时,将两根牛纤索系在耙的两端,另一头系在牛枷担两头,枷担架在牛颈脖上,下面再系上牛绊颈就可以耙田耙地了。农村还有“千斤犁头,万斤耙”之说,意思是说牛拉耙比拉犁头重多了。

枷担 又称枷担子,木头制作,由两部分组成,一头架在牛脖子上,呈弯状,另一头为一短棒,以两条篾索连接,与犁耙配套使用,还用来枷牛碾米磨面。

拌桶 有的地方又叫作拊桶,是专门打谷子用的。每当稻谷成熟开始打谷子,叫“开桶”。拌桶由柏木板做成,它四面的木板至少有六至八分厚,挡板上面两端留有两个巴掌宽、五六寸长的四只“耳朵”,便于在田里抓住“耳朵”拉动拌桶。拌桶底部下面钉有两根半圆木条,叫“拖牛”,便于拉动,起滑行的作用,也有加固底板的作用。

以前,打谷子,要三四个妇女割谷把子,两个男人专门打谷子和往家里挑谷子。打拌桶,两个人站对角往拌桶两边墙板上拍打,“砰砰砰砰”有节奏地拍打。打一下,手顺带要往拌桶里抖一下,以免举起谷把子时把谷子抛撒出来。打完四五个谷把子,就捆成一个稻谷草。拌桶里的谷子多了,就用撮箕撮起装进箩篼或背篼搬到晒场去晒。拌桶还有一大用处,就是可以拿来当船用,在里面装粪水,拖在水田中间去泼洒。

戽斗 是一种相当古老的用来提升水的简单农具,用竹篾编成,像家里用的皮篾撮箕。戽斗口比撮箕口要小些,两边编有篾“耳朵”。要从下面水田往上面田戽水时,由两个人用两条绳子拴在两边的“耳朵”上,两人对面侧身站立,两手扯动绳子,动作一致,从下面水田里舀起水,一下一下地往上面田里倒。戽斗提升水的高度有限,水量有限,只适宜提升少量的水。

水车 是抽水、提水、灌溉必不可少的一种古老农具。水车由车桶子、车肠子、车叶子、大小车雷公、两个车绞手等主要部件组成。水车桶一般长约一丈五尺,用三块一丈五尺长、两公分厚的柏木板子钉成,整个水车上钉的都是竹钉子。底板宽,大约4.5寸,两边墙板高5至6寸。桶外面两边每隔1尺距离有一小木柱,每根小木柱高过水车桶约两寸,在上面盖有一根长小圆木。车叶子水车桶上面横有几处小木块,木块上面平躺有三指宽的薄木板,便于绞起来的车页子在上面顺着往上走动。水车小雷公、大雷公固定在水车上,大雷公两头装有车绞手,固定在长木插板上。要使用时,可插进水车桶外面两边的插闩里;不用时,可将夹大雷公的木插板抽出单独搬走,减轻水车的整体重量。

车肠子和车叶子必须要选用夜花树木来做,才不容易破裂。车肠子一般长一尺,厚的一头做有衔口,一节衔住一节,两头钻眼,插竹钉连接固定,每节车肠子上穿一张车叶子,车叶子长宽约4寸。连接好的车肠子、车叶子像自行车链条样,套在大小车雷公上,车叶子直立在水车底板上。车水时,将水车前头搭在下面水田里,要刨一个水坑,另一头安在上面田口,由两个人搅动绞手,通过大小雷公转动,带动车肠子、车叶子,将水从下面水田中带入,送到上面田里。两人搅得越快,刮进桶里的水就越多,费的力气就越大。如果遇天大旱,需从河里或堰塘里把水送上梯田,那就要层层架水车,级级往上送。有的地方用水车,车水可用脚踩。有站着踩的,也有坐着踩的。

锄头 在农村很普遍,用处也很广,无论是挖地翻土、打窝刨沟、锄草铲边都离不开锄头。锄头是由锄叶子、锄把、锄码子、锄耳子、锄楔子组成。锄叶子是用熟铁在口子上再加钢板锤打而成,长约一尺,后头宽三四寸,前面锄口宽约五寸,两角稍长,锄口薄、随着后头稍厚,中间稍凹成弧形。锄后跟高约一寸。有的是用耳子夹锄头,叫夹耳子锄头;有的是用耳子包着锄头,叫包耳子锄头。锄把一般是用青冈树木头做的,长六尺,衔接锄头下面一节为四方形,手把上面为圆形;锄码子,是用约半公分厚、一寸多点长的铁片中间錾成凹形;锄楔子是用青冈木砍的。安装锄头时,把锄把四方头的三方稍微砍圆,圆的一方靠锄后跟有的还要绑两层旧布。用锄码子衔住锄叶子,中间加楔子使劲合紧,便可使用了。锄头中有种锄把一两尺长的小锄头,便于打苕窖或间种粮食用;还有一种叫鹰嘴锄的,锄尖如鹰嘴,逗三尺长的锄把,专用来啄坚硬土壤;还有一种扁平锄,人们叫它姜锄,专门用于给姜垒篼,坝上人家常用。

镰刀 镰刀分齿镰、铲镰两种。

齿镰约为二指宽、七八寸长,用熟铁片打成,弧形、弯弯的。从镰刀尖到把子前錾有细密的斜小齿。铁把子里还可安装一节两三寸长的圆木棒作柄,用时手拿着不伤手。齿镰刀全靠内侧齿齿起割断的作用,在农村主要用于割谷子、割麦子、油菜篙秆之类的作物,也有少数人用来捡柴割草。

铲镰是由手掌大的半圆形熟铁片打成,朝里的刀口子有点向下斜。镰刀把子约有七八公分长,下面朝里安装一节两三寸长的木柄。铲镰主要用于砍苞谷秆、高粱秆这些作物,也有人用来捡柴、割草、施肥铲草。

连枷 是一种打胡豆、麦、豌豆、油菜、芝麻等农作物的一种农具。连枷是用四根或五根直径约两公分长的仔柏树条做成,也有用杂树条做的。把枝丫剔干净,将其尖尖一头的三分之一处放到火里烧软,用一根直径大约4公分粗的木棒踩到上面扭动将其弯转来,固定放干。

编连枷的时候,用一节八寸长,直径约五公分的圆木,齐头隔两公分砍成一寸多宽的圆轴,恰够连枷棒竹夹壳这么宽,又隔两公分砍成4至5寸长的扁形木拐。把4根仔柏树条绕着扁形木拐并排拢来,用竹篾楞起将其弯转来的树尖和树枝编平整,竹篾绕成两个椭圆圈。四根树篼这头也用几路竹篾编平顺。最后,再夹以丈长的竹竿,一个适用的连枷就成了。

打连枷,可以一个人打,也可以由多个人排着一起来打。打农作物的时候,两手握着竹竿,左手在后,右手在前,将连枷打下去又举起翻过来,右手用力再挞下去,这样一下一下,就会把晒干的农作物颗粒从篙秆中打出来。

粪桶 在古老的农业生产中,粪桶也是一种离不开的重要农具。几千年来,农民一家一户生产,其主要肥料是人畜粪便,靠用粪桶来担挑。

粪桶是由约一尺多高、一公分厚、一寸宽的一块块直木板镶连成桶状,桶口略大于桶底,木板间逗竹钉连接。每个桶做有两只对称、高出桶口约两寸的两只“桶耳朵”,耳朵中间凿有一四方形小孔。用竹篾或铁丝把桶箍紧后,桶底部位安上圆桶底板,用锯末扎紧,使之不漏水就成了。挑粪时,还要做粪桶系系,用约两公尺长的半块小竹子,中间用火烤软后,扭转几下,使之弯朝下,两块一样长,再在两头约一尺的地方又用火烤软弯朝上,然后把朝上的两头穿进两只“桶耳朵”眼里并用细绳捆紧,再在系系上面套上一节软绳就可以用来挑粪。粪桶不但可以挑水粪,还可以用来挑干粪。以前的农家,夜晚还把粪桶洗干净摆放在卧室屋角用来接尿。

风车 民间对风车有个谜语:远看像头牛,近看又无头。肚里四把扇,屁股屙糠头。风车有一人高,四只脚略微向外张开,一头用薄木板装成蜗壳样的大肚子里,安有一个轴,轴上有四片木板作风扇叶子,外面安装一个“ㄅ”形的铁风车搅手。风车上面做一个敞口大漏斗,将粮食倒入漏斗中,用一片木板挡住漏斗下面口子,人们把这块木板称为木锁。人用一只手搅风车,一只手掌控粮食下去的多少。搅动风车,风车下面有一出口,称为大口,是出粮食的地方;风车另一面紧挨粮食口还有一出口,人叫二口,是出“二粮子”之类的瘪壳,其余的空壳、灰渣、杂草节节就从风车尾端被吹出去。一直到今天,民间许多地方还在使用风车。

扯盘子 木制品,长约50厘米,宽约20厘米,厚约2厘米,盘子上中部有“T”形木柄,两边各钻一小孔,穿篾绳,主要用于扯田泥加固冬水田田边。操作时一人踩在水田中用盘子把田泥推向田边,一人站在田埂上用绳扯助力,将田边加厚,防止漏水。扯盘子还用于晒场将摊晒的粮食收拢。

推耙子 木制品,长约50厘米,宽约10厘米,嵌一排木齿在下面,木板中间安装一长竹竿,用于晒场翻晒粮食,亦用于作坊摊晒酒糟、醋糟。

竹扒 竹编制品,前端编成齿状,并将齿烤弯,主要用于搜集柴草。

垫席 篾编制品,长约一丈五尺,宽约一丈,晒谷子和麦子等粮食用。

撮箕 篾编制品,挑土或挑干粪的工具,也用来撮粮食。

背架 木料、竹编、绳编而成。木头做成架子,长1.2米,宽约0.45米,下宽上窄,中间段为了不硬肩,免伤背部,编得如席一样。背柴草时,用一绳子将柴草捆于背架上,中间歇气,可放在山坡上,起肩十分方便。

背篼 竹编制品,桶状,并捆有背系,背东西用。

扁担 木制品,“一”字形,两头各钻有两个孔,安有竹钉,用于挑东西用,也有竹扁担。

千担 嫩柏树制成,两头尖,中间大,长约2米,主要用于农村挑谷草和麦草,适用于浅丘。麦草或谷草打成捆,千担从中穿过,一头挑一捆。

抬杠 一般用柏树做成,分长杠、短杠两种,主要用于抬石头、粮袋等重物,有时也用来抬出槽的生猪。

打杵 硬木制作,呈“T”形,高约0.8~1米,南充北部阆中、南部、仪陇等地农民、搬运工背负重物,用于杵路或歇气时支撑背篼、背架。

撑棍 又称叉棒,有木制和竹制两种,约与人齐肩高,因人而异。木制的上端有小丫口,竹制的上端安装有小铁叉,挑抬重物歇气时支撑扁担或抬杠,多用于平坝地区,丘陵亦有所见。

橇橇 铁制品,像古战场上士兵用的矛样,为了免于弯腰,安装一根木棍,用于播种橇窝。

箩篼 竹编制品,圆形,挑东西的工具,配绳子和扁担使用。

櫑子 木制品,用于櫑米。四川人方言叫“内子”,其书名叫土砻,是碾米的一种古老器具,结构与操作类似于石磨,主要由砻墩、砻斗、砻勾三部分组成。土砻砻墩部分是放在地上的一个圆柱体,可以移动。外部系用竹编织的,里面有青冈木块做齿,用特制的泥土填实。以人工拉动,谷物从上面放入,经磨转就脱壳成糙米,是比较古老的碾米工具。由于科技的进步,现代碾米机器的出现,使得櫑子失去了原有的地位,逐步退出了人们的视线,现在存有“櫑子”的地方已经少之又少了。

碓窝 一般都是石碓窝,但也有木制或铁制的小碓窝。碓窝还有捣杵。捣杵有三种形式,一种两头大,中间小,用手捣杵;另一种叫作地碓窝,比较大,也比较费力,捣杵还有一个支点,用人工踩;还有一种木制的和铁制的碓窝,个头小,主要用于捣花椒面、海椒面。

碾子 又叫石滚子,圆柱形,中间有一根木轴,石地坝,主要用于造草纸。还有一种小碾子,专门用于碾米。

石磨 石制品,上下两扇,上扇有进料的漏斗,并安有推磨的把手,下扇安有磨芯,上下两扇都凿有磨齿,凿得非常讲究,下面还有磨盘,成槽形。石磨分大磨和小磨。小磨为一人推,大磨安有磨搭杆,一般两人推,一人添料,主要用于磨面,也可磨豆浆、磨嫩玉米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