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内的一些高职工科院校由于条件限制,多数大学生喜欢选择“挑战杯”竞赛,而对于区域经济关联度较深的项目,参与学生人数较少且不长久。参与指导教师科研项目的学生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事务性工作;参与社会实践和企业实习之类的创业实践活动,学生根本没能表现出应有的见地和强烈的进取欲望,而被排斥创业团队之外。
创业教育实践的社会化程度不高。社会实践是检验创业教育成效的标尺,高职院校以“产学研用”为纽带连接政府和企业,并以此来拓展创业教育的社会空间、深化创业教育的社会适应性。但由于仅是“纽带”而不是紧密合作的主导者,其社会辐射的空间有限、专业化程度受阻。因为“产学研用”关注的是产品的社会功效,注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领域的合作而很少顾及人才培养问题,所以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体系很难在社会和企业中落地生根,很难系统化地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即使依赖熟人社会的情面关系,能维持暂时的合作,而无稳固的、长久的合作保障机制的结果是合作随时可能因人因事发生改变。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专业伴随区域产业的生存发展而转变,以生产知识、传播技术、应用技能为主要活动,以教育反哺社会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理应服务区域产业。(www.daowen.com)
将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应用到岗位和市场,进行岗位创造和行业创新,这是创新创业首要、最根本的任务。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要求教育自身创新,将创新时刻融入创业教育中。将素质教育从创新创业教育中剥离,无异于把教育等同于培训;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离,另起炉灶的极端化做法,无形中加大了创业教育成本。
高职院校工科类创业教育在实践上存在的问题,反映了创业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一些困境。实际上,这是对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工科专业优势、系统开展实践活动、实现创业教育课内外贯通和校内外衔接提出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