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共同体制度是一种基于协商式民主的企校“双主体”交替共管机制。其核心表现为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上要求“岗课融通”,学员选拔要与学徒制技能形成相关的其他制度安排挂钩,如学徒工培训期限、学徒工数量、学徒工工资待遇和劳动福利等,都是劳动共同体制所协商决定的内容。当然,围绕学徒制的劳动共同体需要如下现实条件作为支撑。
1.一个机构管总,一部制度统揽
机构即企校共管小组,制度为《“地铁班”学徒学习管理规定》。“地铁班”具有企校共同管理传统,企校共同治理小组有强大的自主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能力,这是“地铁班”“岗课融通制”达成的前提条件。企校共同制定并实施的《“地铁班”学徒学习管理规定》明确了企业和学校对学徒权责的界定,规范管理学徒的日常生活行为、车间安全生产行为及专业技术生产、学徒参与教学的管理和评估上进一步赋予企校共同管理小组以更大的话语权。在“地铁班”,企校共同管理小组是企业与学校行政的常设机构,可以依规督促、约谈、警告并处理学徒,对严重违规的学员,甚至可以终止合同。就学徒制学习而言,从入学开始,企校共同管理小组对事关学徒制技能形成的教学内容、教学安排、师资配置、实训设施、教学考核与评价等都具有不经第三方的直接管理权限。“地铁班”企校共同管理小组的依规、理性与决断减缓了学员与企业方的张力,一方面,企校共同管理小组能够成为学徒利益可信任的代表;另一方面,企校共同管理小组的直接管理权限保证了自身的权威性。这些特征为学徒制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可信承诺和劳动力市场的管理提供了解决的制度框架。
2.打通学徒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www.daowen.com)
与企校共同管理小组相对应,支撑“岗课融通”另一端的是学徒代表。广州铁下铁路有限公司成立学徒班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因公司地处偏远、公司招工难招工贵、主要招收公司内部子弟以解决生产一线人员短缺的重大难题。一是教学内容与培养规格全由公司主导,由此带来的人岗不匹配、学成离岗的现象屡见不鲜。“地铁班”的真正成形是在2015年《在岗职工接受继续教育章程》实行之后。2016年后,学徒业务骨干不但在公司职位晋升得到提拔,而且得到企校共同管理小组的认可,学徒职业生涯的渠道得以打通,在公司中高层管理层级中被得到提拔重用。学徒在公司政策保护下主动放弃了违约跳槽立场而转向采取守岗待时立场。学徒的立场转向使“地铁班”学徒工人数量随之大增。这种合作关系培植了劳资互信,加速了企校互助,为企校共同管理小组的发展赢得了机遇。二是学徒制初期,学员急功近利的离岗行为使企业管理层有了打通“生产层”与“管理层”通道的愿望。2016年后,“没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不得进入企业管理层”的用人立场逐渐发生了松动,这为学徒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三是企校共同管理小组的介入与支持。无论是2006年的“管理规定”还是2015年的《“地铁班”学徒学习管理规定》,广州地下铁路有限公司的一个基本动机就是保证人才储备不断档,保证公司永续健康发展,而企业高层认为个人职业生涯的打通是实现该动机的必要条件。
2015年,广州地下铁路有限公司职工代表大会颁布《在岗职工接受继续教育章程》,将“岗课融通”制正式制度化和程序化,“岗课融通”制的组织基础是企业方组织的实践专家访谈会,共决的内容从传统的企业经济产业政策、职工福利延伸至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修订。在学徒制逐渐迈向新型化转型的过程中,“岗课融通”制实际上为学徒制搭建了一个结构主义管理框架。这种新框架摒弃了传统学徒制中指派主义式的管理方式,是一种适合理性化市场经济需要的协商式管理方式。以职业培训包为教学主线,企校分片包干教学,以企业为主导确定具体培养任务,以学徒为主体确立培养内容和序化教学的组织,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安全生产规范和职业素养及企业工匠精神的培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