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办公室开发的“雨课堂”是基于PowerPoint的一个插件,以二级栏目存在于PowerPoint中,实现了PowerPoint与微信的完美融合。学生借助微信“扫一扫”能快速实现注册、创建班级、接收教师推送的微信手机课件等。在SPOC课堂上借助“雨课堂”,课件会逐页通过手机发送给学生,学生如果对哪一页有疑问,可以随时标记,用以课后复习巩固。而这些数据都能够立刻显示在教师手机上,教师可以在手机上随时了解当前学生的预习情况。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完成教学活动与资源的组织,其次是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1)课前注册与课件推送。为适应“雨课堂”虚拟学习环境及移动、泛在化学习和个性化学习,课前准备要创建授课对象、制作手机课件、开通互动服务功能。进入课程界面—教师扫描登录—填写姓名、学校、身份等基本信息,点击“我要开课”—创建班级生成专属二维码及邀请码—学生通过微信“扫一扫”入班(对未即时扫码入班的学生,可令其输入邀请码)。教师可制作手机课件或电脑课件,于课前或课中推送到学生手机。课件的制作应着眼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基于“通关型”知识树内容体系的构建。要注意课件发送的数量与频度,因学生而异,避免“集中轰炸”引起学生反感和学习倦怠。为方便学生高效准确地获取学习资源,教师要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关键词自动回复”和“消息自动回复”功能,按“关键词”把教学资源各类学习资源分门别类,学生通过“搜索”功能,就可以高效地获取所需资源。
2)课中教学。这是师生实施情感互动、克服教育“纯技术化”倾向的主要途径。在授课教师的主导下进行的教学进程,学生可随时通过手机端的“PPT栏目”对每页课件进行批注,对不懂的知识点,点击“不懂”按钮标识,所有匿名标识的统计数据可即时有效地反馈给教师,教师视学情调整课堂进度或变更教学方法。教师也可以开启“弹慕”功能,让学生对所讨论的问题随时发表意见,教师可以对高质量的回答标记积分,所有的积分可以累积折算为学生期末成绩。基于问题导向的“通关型”知识树的构建,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点对应的问题能积极作答,为达到学习过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教师通过“雨课堂”“发布课题试卷”功能,让学生随时参与课堂练习,教师随时跟踪测试结果,完成重点难点内容的答疑解惑。(www.daowen.com)
3)课后集中反馈与内容深化。“雨课堂”软件课后作业题的推送事关二端,一端是前面知识点的总结,二端是后面知识点的接续,为教师制定下一步教学策略提供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