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成熟课程体系源于调研,理论与实务分析

成熟课程体系源于调研,理论与实务分析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程开发要实现职业教育目标,体现职业能力培养,首先要保证课程设置的源头——课程体系源于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在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只有颠覆传统的学科教育的理念,对每个环节进行反复调研论证并经实践检验,才能形成比较成熟的课程体系。由企业生产、管理等一线的技术和管理人员组成专家组。根据一一对应的关系,将典型工作任务转换成同名称专业课程。

成熟课程体系源于调研,理论与实务分析

课程开发要实现职业教育目标,体现职业能力培养,首先要保证课程设置的源头——课程体系源于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在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只有颠覆传统的学科教育的理念,对每个环节进行反复调研论证并经实践检验,才能形成比较成熟的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有效地保证了专业教学目标能够从市场需求的逻辑起点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在课程体系开发中,关键要遵循“确定专业面对的工作岗位或岗位群—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开发”这样一条逻辑主线[7]。开发过程中,要从专业服务的岗位(群)工作任务调研入手,并依据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分析、归纳、总结形成不同的行动领域,再经过科学的分析,实现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化,构成专业课程体系。

岗位(群)工作任务调研具体步骤如下:

1)调研毕业生就业岗位具体工作任务和职业素养要求。

本着“既关注初始就业又兼顾岗位升迁”的原则,专题调研参加工作6年以内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升迁经历及岗位具体工作任务,并了解他们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根据由调研资料得到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并综合考虑因技术发展而形成的新岗位,确定2~3个主要就业岗位、2~3个次要就业岗位,并征集这些岗位的80~100个具体工作任务。

2)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形成专业课程。

由企业生产、管理等一线的技术和管理人员组成专家组。专家组根据岗位的实际工作状况,将80~100个具体工作任务归纳为校内学习的10~15项典型工作任务。根据一一对应的关系,将典型工作任务转换成同名称专业课程。(www.daowen.com)

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根据新学徒、普通技工、高技能人才3个职业能力发展阶段,共同提出了对应的入门、专项、综合3个学校学习阶段。根据高职学生入学时的知识与技能水平,提出在入门学习和专项学习阶段应设置必要的基础课程和基础技能实训项目,在综合学习阶段还要开设专业技能考证选修课程。

3)按3个阶段的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对专业课程进行排序。

专家组和学校教师一起根据专业课程知识与技能的综合程度和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物化学习成果的难易程度,对专业课程按照入门、专项、综合3个学习阶段进行评级分类;同一阶段的课程,再根据课程之间的衔接要求进行排序。

为使学生初步了解专业的就业前景、工作环境及岗位工作任务,在入门学习阶段要设置2周的“看企业、讲专业”认识实习。为促进学生工作与学习的有机结合、培育职业素养,并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积累感性认识,在专项学习阶段设置10~16周的顶岗实习,一方面学生进入企业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普通技工工作,另一方面同步学习岗位生产工艺、企业质量管理等相关课程。综合学习阶段设置12周的毕业实习,根据实习岗位任务,结合毕业设计课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工作岗位具体问题,以提高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实现预就业。以上实习与专业课程一起构成了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培养的3个递进台阶。

4)以具体工作任务为载体重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

教师将每门专业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组织成3个以上的实训单元,每个实训单元都以具体工作任务为载体,融入专业理论和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工作要求等工作过程要素,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认知规律进行重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