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问题和建议:野外实习建议增加教学点的联系分析

问题和建议:野外实习建议增加教学点的联系分析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建议野外实习老师可以将整个路线中的教学点串起来讲解一下,方便学生在脑海里创造一个三维的图,比如我们在第三个点、第四个点、第五个点处都看过小股岩浆上涌成上部大的岩浆体的现象,但是并不了解它们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对这种现象的分布状况、密度都不是很清楚,所以讲解中如果将点与点之间的联系分析得更多一些就更好了。

问题和建议:野外实习建议增加教学点的联系分析

在教学点3和教学点4可以观察到小股的花岗岩岩脉上涌,穿插斜长角山混合岩,到达顶部汇聚成为一个大的岩浆体。教学点4的上部岩浆体被剥蚀掉大部分,观看远处那座山头上裸露的岩体发现和这些岩脉的岩性很像,都呈粉黄色,可惜我们没能上山看到岩脉,如果能够看一下或者拍照应该可以推断出这种现象在当地是否是广泛分布的,并推断出是否有可能是一个普适的模型。在得到马老师的帮助以及回来查找资料后,我了解到金斯顿大学的教授们曾经提出过这样一种模型,因为在上地壳,不论是黏度减小或者是与围岩之间的密度差都不足以诱导低惯性流(底辟作用)或者断裂导致的岩浆汇聚(岩脉),但是上地壳的塑性差,而岩浆的底辟作用往往发生在下地壳延展性较好的地方,所以只有岩脉上涌汇聚撑大的岩浆体这一推测比较合理。而且通过大量的观察与流变学实验,他们发现,这些岩浆的上涌是受局部构造和岩石的种类影响的,在有构造运动的地方很普遍,而不是岩浆的内在属性控制的(Vigneresse et al,2000)。主要机制是拉伸构造发生之后,一方面应变分解,发生非共轴变形,使熔体和残留晶体分离,轻的物质上升,产生动力;另一方面创造空间使岩浆能够呈脉状上涌。那么要验证这种模型与我们实习地点的地质现象是否吻合,则要观察岩脉以及上部岩体的岩性是否一致,需要统计我们在第三个点看到的岩脉密度与节理走向的一致率。由于观察的数据不够,所以我们以下的分析可能不具有整个地区的普适性,只能由局部情况预测大范围的地质现象。我们在第三个点观察到的大部分岩脉是近乎垂直穿插,与混合岩截面接触,在露出的边缘可以看到混合岩与岩脉的接触面很平整,可判断此处发生过构造伸展,最明显的证据是在一块直径1m 左右的混合岩露头上,我们看到细小的岩脉充填在混合岩中呈树枝状张节理形态(图16)。实际上大区域由于地壳的伸展发生大量的、多期的构造运动(王国灿等,1996),满足条件后,这些岩脉极有可能是在张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分异,较轻的物质沿着裂隙上涌到上部汇聚成大的岩体,但是能否确定还要采集更多的数据,作大数据的统计。

我建议野外实习老师可以将整个路线中的教学点串起来讲解一下,方便学生在脑海里创造一个三维的图,比如我们在第三个点、第四个点、第五个点处都看过小股岩浆上涌成上部大的岩浆体的现象,但是并不了解它们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对这种现象的分布状况、密度都不是很清楚,所以讲解中如果将点与点之间的联系分析得更多一些就更好了。(www.daowen.com)

我以前曾参加过成都理工大学的实习,他们对于野外在地图上根据地形地貌定点的要求比较高,我觉得这也是有必要的。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靠GPS有时候可能会迷路,希望老师在以后的实习中给同学们加强这方面的知识讲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