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高校在面对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时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偏向。尤其是在职称考评方面,教师的科研水平、科研成果所占的权重极大,而教学水平和学生反馈却往往遭到弱化。在这种评估导向下,教师很难集中精力教书育人,对本科教学的投入相对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本团队在认真分析我校总体办学特色、办学理念和本专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将团队目标明确定位为“培养新时代国际化创新型人才”。一方面,通过继承岩石学团队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以池际尚院士为代表的名师精神和风范,激发团队教师的神圣职业感和历史责任感,形成爱岗敬业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发扬民主,周密计划,制订一系列制度规范并由团队负责人带头实施,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切实提高了团队成员的教学积极性,促进了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打造了有利于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的软环境。
1.实行课程组制度
结合团队成员的知识专长、性格特征、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等因素,对成员进行优化组合,设置9个课程组(表2 -1 -3),以此为基本单位开展课程教学和课程建设。每个课程组一般为4~10 人,包括1名负责人、2~8名骨干成员和1~3名后备成员。课程组长由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教授或副教授担任,负责组织本课程组成员制订课程建设规划、培养青年教师、规范教学文件、组织教研活动、研究教学问题、推进教学改革、加强教材建设等工作。课程组负责人由民主推荐和团队考察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例如,我校地质学专业平台课“岩石学导论”(80学时)就由团队带头人马昌前教授担任课程组长,骨干成员则包括了精通火成岩岩石学、沉积岩岩石学和变质岩岩石学三方面的多名教授和副教授;专业特色课“火成岩成因”(32学时)由“长江学者”郑建平教授担任课程组长,骨干成员包括赵军红教授、苏玉平副教授以及骆必继和平先权博士等。以课程组为主体,课程组全体成员从教案撰写、讲稿准备、教学组织方式设计、现场教学等全方位培育本团队青年教师。团队成员在讨论、观摩中取长补短,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促使团队从讲好一堂课到讲好一门课,从提高一名教师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到提升一个团队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表2-1-3 岩石学团队课程组设置情况
2.制定团队运行常规性制度
为了合理安排教师的教学、科研和国际合作交流任务,本团队发扬民主,周密计划,制定了地球科学学院岩矿系承担教学任务制度、教学研讨制度、教学团队管理制度、听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科研反哺教学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常规性制度的执行以课程组为单位,被落实到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是团队建设的有效黏合剂,促进了团队共同研究教学,不断创新教学。
1)教员承担教学任务制度
根据本团队师资配备情况,按照学校《本科培养方案》以及每学期下达的教学任务,严格执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师本科教学工作基本规范(修订)》等文件规定,制定了团队承担教学任务制度,作为日常教学安排的纲领文件。该制度规定了任课教师安排的要求及注意事项,明确提出了“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有任课资格”“有任课资格的在岗教师必须承担教学任务”“新进教师必须在一至两年内完成课程的完整助教后,方可独立主讲该课程”等条款。此外,还对任课教师需注意事项进行了明确和详细的阐述,包括填写“教学任务书”“教学安排表”以及涉及现场教学等的相关具体内容。在课程教材选配方面,要求授课教材必须使用本学科领域的高水平教材,鼓励教师直接引用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优秀外文原版教材;对双语课程,要求使用自编或原版外文教材,并确定至少1本以中文教材为主的学习参考书,要求教师用外文编写教案,课堂以外语讲授为主、汉语为辅,课程考核用外文命题。该制度对本团队全体成员有效,由团队中主管本系教学的副主任负责具体执行和解释。
2)教学研讨制度
为发扬群体优势,提高“岩石学”等课程教学质量,矿物岩石学团队制定了教学研讨制度,确保团队内教学研讨活动的常规化实施。主要条款包括:
(1)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大范围集体教学研讨活动,其内容包括教学大纲修订、教学计划制订、教学问题分析、教学动态展示等。
(2)为使教学研讨活动准备充分,效果明显,每次研讨活动提前1周确定研讨内容及1名发言人。发言人要认真查阅资料,撰写发言提纲,将新知识、新动态或新方法与大家分享。
(3)各位老师要积极参加教学研讨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或好的教学方法,通过讨论达成共识。
(4)为提高“岩石学”等课程教学质量,本团队还制订每月1次集体听课计划,采取事先不通知、随机选择原则,对授课人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评价,并将建议或意见反馈给授课教师,以便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www.daowen.com)
(5)每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围绕两个内容开展1次研讨活动:一是对本学期教学工作进行认真总结,体现在每一位老师的个人总结,以及本系的集体总结,以便今后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不断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二是商议并分配下学期的教学任务,根据授课专业内容确定教学计划,指出需要注意的问题,供老师备课参考。
(6)每学期开展1次集体野外备课。“岩石学”是一门实践性质很强的课程,回归野外岩石露头势在必行。每次选取三大类岩石出露典型区域,开展“岩石学”课程的集体备课,促使岩石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更好地丰富室内课堂教学。
(7)每年开展1次中国地质大学京汉两校“岩石学”课程的教学研讨。邀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岩矿系老师来汉交流或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习,相互分享教学经验与方法。由团队负责人负责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参与讨论,以便取长补短,使岩石学教学不断迈上新台阶,成为与时俱进的精品课程。
3)集体听课制度
课堂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听课是了解教师和学生课堂教学情况的最直接方式。根据学校关于建立听课制度的精神,为加强“岩石学”等课程教学过程的管理和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团队集体听课制度。制度规定:系正副主任、党支部书记每学期听课不少于5次;系内同行或相近学科教师听由系主任安排,每学期不少于3次;近两年入职的青年教师听老教师示范课1~2次/周。
4)集体备课制度
集体备课制度是团队教研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利于促进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和团队全体教师共同发展,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为推动这一工作的进程,特制定了团队集体备课制度。制度规定了备课的要求和流程,确定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与“岩石学”有关的野外和室内集体备课,每人每年至少参加1次野外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要注重与课堂知识相结合,重点突出实践环节;每次备课前建立备课小组,负责设计路线、收集资料和野外讲解。在备课主要流程方面,包括“讲”“观”“议”3个主要环节:讲——主讲人负责讲述观察点的基本地质特征,以及前人研究成果;观——参与备课的全体老师开展野外地质现象观察和研讨;议——对地质现象进行讨论,突出国际研究前沿,讨论环节不拘顺序,可多次发言,围绕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研究进展开展全面研讨。
5)科研“反哺”教学制度
教学与科研是高等院校肩负的两项重要任务,是推动高校人才培养的两大支柱。它们之间是一种相互依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对两者进行有机融合,才能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据此,我们制定了科研“反哺”教学制度。在平台建设和平台利用方面,通过多种渠道建设团队科研平台,并利用我校“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两大科研平台的仪器设备,加强本科生的科研训练;同时利用好学院本科生科研立项和暑期海外训练计划等项目,为提高学生科研创新和国际交流能力创造良好条件。在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方面,要求指导生产实习的导师必须有一定的科研经费配套,在对教学名师和杰出人才及承担重大项目的教师分配学生名额时有所限定,并从数量上予以倾斜,限制新入职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规定本科生科研选题必须与导师科研项目结合,保持师生交流渠道的畅通;同时定期开展针对本科生的科研讲座,邀请教学名师和专家学者为本科生作科普讲座,并介绍各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前沿动态。
3.完善团队考核与评价机制
为提高团队成员的教学积极性,我们充分发扬民主,通过团队内多次公开研讨,探索并实施了具体化、可操作的年终团队考核和绩效分配制度。我们将团队年终绩效分配依据具体细化为承担团队和课程管理、参与内部教学研讨和听课、参加国家级教学会议、承担教改项目、发表教学论文、指导本科生发表论文及获奖、承担教材和实习指导书编写、参与实验室建设、采集教学标本、参加集体备课、教学任务事务协调等14个方面。
以上制度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团队教师投身教学工作和开展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了团队合作,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