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更多适应新时代的拔尖人才,提升本科生国际交流能力,需要多方合作,共同努力。下面将从政府、学校、教师和学生4个方面来讨论培养策略,提出初步建议。
1.政府:调整政策,协调职能,发挥好资金的导向作用
事实证明,本科生积极参加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国际交流能力。但在推动本科生积极广泛的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调查发现,有国外学习交流经历的学生仅占8.7%(朱吉梅,2012)。所以,为了培养能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新时代拔尖人才,建议政府应在各个方面对项目的发展进行优化。
要加强对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研究,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深入调查高校在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进程中的难题,适当调整现行政策法规中的条款,制定详细、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法规,使政策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先瞻性。尤其要协调政府各部门职能,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重复,以保护高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积极性,尊重和激发高校师生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的热情,推动高校国际交流工作深入发展(闫温乐,2006)。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出国(境)留学和来华留学事业的发展。1996年,我国成立了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简称“基金会”),是直属于教育部的非盈利性事业法人机构。基金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方针政策管理、使用国家留学基金;用法制与经济手段管理出国留学与来华留学事务,合理确定有关资助项目与方式;制定管理规章,发挥基金使用效益;受委托管理各项与国外双边、多边交换或单方奖学金,资助有益于中国教育事业和对外友好关系发展的项目;与境内外相应机构开展交流合作,并接受委托管理有关教育交流和科技合作方面的其他事务。从2012年开始,基金会设立了“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每年选派一批本科生赴境外高校或研究机构学习,并颁布了《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选派办法(试行)》,明确了选派学生的选拔要求。该项目实施步骤为:基金会向各高校征集项目,基金会组织专家评审,通过的项目由各高校组织实施,基金会进行监督和考核。专家对项目的评审主要考虑中外双方的合作基础、合作单位及拟选派专业情况、国内学校拟选派专业情况、培养目标、项目管理情况等方面,重点支持具有引领、示范、创新、特殊目标的项目,以及高校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及其他培养模式创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项目,提升国内高校培养水平。项目运行6年来,成效显著,对推进办学国际化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进一步,需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聚焦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调整派出人员结构,重视不同类型高校、不同类型国家和地区的覆盖面。
要切实提高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提升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首先要为学生打牢国际交流能力的根基。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国际资源,利用国际一流大学的知名学者、专家来学校访问或讲学的机会,邀请他们为学生作专题报告,让学生直接面对国际一流学者,使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到国际前沿的科研成果。组织学生与在校国际学生结对子,开展讨论、联谊、文体交流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进一步了解其他国家文化与风俗。要利用好学校召开的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或者论坛这一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会议组织和志愿者服务。巴基斯坦各个大学,在组织国际会议时,都是由本科生或研究生担任大会的司仪,这对培养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近距离接触文化多样性,多角度深化人文交流,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课程国际化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抓手。国际化的课程是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导向,为学生设计能体现国际化倾向、以一门外语为媒介讲授的课程(吴丽萍,2017)。课程国际化主要体现在教师开设国际性课程、开设双语课程、引进国外课程体系、引进国外原版教材等方面,例如“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关系”“外国文学”等国际通识课程,使学生能有机会不出校园便可接触到国际化知识元素。高校可以在所设置的课程中加入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相关联的元素,从而使学生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具备国际化思维与视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矿物岩石学国家级教学团队长期坚持聘请国际著名科学家讲授本专业的基础课程,形成了国际名师梯队,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取得了显著成绩。
此外,为造就一批适应新时代的拔尖人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学校要加强教育国际化的顶层设计,促进与国外合作院校的深度合作,通过学生互换、校际交流、互免学费、互认学分、联合培养等多种形式,建设“2+2”“3+2”“2+1+2”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联合培养的常态化机制。2012年11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牵头,与德国卡尔斯鲁厄技术大学、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法国巴黎第六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劳伦斯国家实验室、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中国香港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世界著名高校合作共建了“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为扩大教学科研合作,尤其是本科生的联合培养,搭建了良好平台。之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又拨出专款,建立了“大学生国际交流基金”,由国际教育学院牵头实施,支持品学兼优的学生赴国(境)外短期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要改善师资评价体系,鼓励教师为拓展学生的国际联合培养和合作渠道献计献策,多做工作。尤其要发挥著名学者国际交流广泛的优势,引进高质量的联合培养项目,营造国际化的校园语言和文化环境,加大外籍教师聘请力度,开设全英文或双语授课课程,多为本科生提供出国(境)短期游学、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马昌前,2018)。
由于地球科学研究的全球属性,鼓励大学生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尤其重要。因地质历史时期演化的不同,所处构造环境的不同,故地质现象具有全球分布的不均衡性与特异性。比如,北美由于板内稳定的环境形成一套从寒武系到第四系完整的沉积地层,并由于科罗拉多河的切割形成了壮美的科罗拉多大峡谷,这与中国华北、扬子在地史演化中不断抬升侵蚀与下降沉积的过程是截然不同的。而在科罗拉多高原西北向的大盆邻省则以发育特有的盆岭构造著称,这同样是中国所没有的。此外,中国境内缺乏大型的活火山,仅在云南腾冲、吉林长白山有所分布,而这可以在意大利、印度尼西亚、日本等板块俯冲带广泛看到,比如维苏威火山、埃特纳火山等。与此不同,处于特提斯、古亚洲洋和太平洋多构造体制交汇的中国大陆,地质现象丰富多彩,形成独特的矿产资源组合,是地球科学创新的摇篮,也深受全球地球科学家的青睐。我国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已探明储量的就有159种,其中钨、锡、锑、稀土、钛、镁等12种矿产的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一位。但这些独特的地质现象,位居世界前列的矿产资源的形成,还需要通过国际合作才能得到深入认识。因此,在地球科学类高校,广泛开展针对本科生的海外地质学专业的访学或者海外地质野外教学十分必要。同时,也要重视派遣博士生或者年轻教师参与交流,促进本科生交流效果的提高。
3.教师:增强国际交流意识,努力为学生开拓国际联合渠道(www.daowen.com)
没有教师教学科研的国际化,就不可能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没有一支具有精深专业水平、较高的外语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国外生活经历的师资队伍,提升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将成为空中楼阁。为此,应鼓励教师为学生拓展国际交流渠道,同时,加大力度提高师资队伍的自身素养和国际合作交流水平。
首先,要鼓励高校教师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到国外一流大学进行研修交流、访问,参加国际化学术会议,学习前沿的知识,带回先进的理念,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国际交流能力,与世界一流大学建立广泛联系和深入的合作关系。同时,学校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及物质奖励,提高高校教师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积极性。具体措施可以是将国外学习和工作经历列入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的指标范围。另外,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相关培训、组织学术交流座谈会等形式,构建一个留学回国人员与校内教师交流对话的平台,充分发挥留学回国人员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国际交流合作中的作用。
其次,教师自身应有意识地加强对国外文化和习俗的认识。具体措施可以是招收外国留学生,在与国际学生“教学相长”的过程,丰富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经历,拓展教师的教学思路,也能够使他们更加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这样,就能把知识以及蕴含在知识中的学习方式、思维模式教授给国内学生,使学生理解国际社会,关心和宽容异国文化。
最后,教师应改变教学理念,树立大国际交流观念。“国际交流”是个大概念,从交流层次来看,它有日常交际、学术交流、谈判交涉等。在大学英语教学理念上,教师应从语言技能的教学向突出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转变,培养学生口头交流和书面交流的能力。另外,阅读是听说的前提和基础,为有效进行交际,应增加英语语言知识的输入,逐步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拓展阅读的广度和深度(王守仁,2006)。总之,学习外语知识、掌握外语技能的最终目的,是使学习者具有直接参与国际交流的能力。学习外国语言最重要目的之一是为了促进和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沟通和理解(曹德明,2007),使语言成为“民心相通”的纽带。
此外,在地球科学这种对国际视野要求高的领域,如果没有条件让大量本科生参加海外地质专业类访学或者海外地质野外实习,就应通过多种方式加以弥补。例如,在授课或在国内开展野外地质实习时,应将国内学习的内容与海外的地质现象广泛联系起来。在讲授某个知识点时,不仅要以国内的地质现象作例子,也要加强中外地质现象的对比;在进行地层对比时,不仅要将华北的地层与华南的地层进行对比,更要用全球视野将它们与国外地层进行对比。再如,可以把中国东部江苏、安徽两省广泛发育的碧玄岩与碱性橄榄玄武岩的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征(Li et al,2016)和世界上其他地区的进行对比,将我国青藏高原、中央造山带、中国东部的地质构造特征与西欧的阿尔卑斯山、南美的安第斯山脉、北美西部科迪勒拉山系进行对比。通过广泛对比和深入讨论,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地球科学的全球思维。
4.学生:转变观念,积极参加国际交流活动
大学生要想成为顶尖人才,就必须树立全球眼光,提升国际交流能力。
一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拓展视野,积极有为。很多学生因为自身外语能力、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觉得提高国际交流能力不是一个紧迫的目标,放松自己,也就失去了机会。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识中国的发展方向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加深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理解,为未来积蓄能量,做好准备。
二要加速提高应用外语进行交流的能力,积极参加国际上认可的外语水平考试。同时,要提高学习能力,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机会,拓展知识面,加强对国际知识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理解,加强中外历史、文化、宗教、政治、经济、哲学等的对比。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形成保护生态环境、关爱弱势群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识,培养善于思考、独立生活、合作共事的能力,增强适应时代快速变化、开展国际交流、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三要积极主动地用足、用好学校的各种资源,拓宽视野,提升国际交流能力。随着各高校办学国际化条件的改善,国际化资源日益丰富。例如,与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来华留学生多交往,结对子,组织课题组开展交流讨论,举办中外学生联谊活动;经常参加国外学者的讲座和报告会,用好著名学者开设课程的条件,在会上会下、课上课间,积极主动提问,争取与外宾接触交流的机会;要争取以多种形式参与学校召开的各类国际会议的志愿者服务,在接待外宾、制作文案、参与交流等活动中充当重要的角色。
四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基础和自身情况,积极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国际交流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的优秀本科生出国项目和海内外的各种联合培养、实习见习、交流访学项目。通过国外的学习体验,加深对多元文化的了解,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拓宽自己的国际视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