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的对策建议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的对策建议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团队合作归根到底是一种实践性活动,学生能够充分接触团队合作,实践团队合作,是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这种过程,锻炼学生之间互相沟通、相互配合的能力,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的角度来看,课堂的评分机制应该结合小组表现和个人成绩,适当提高小组表现得分比例。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的对策建议

1.政府:调动家庭参与,提高社会关注度,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也不是单单靠高校或者教师的教育就能实现的,这取决于长时间、全方位的教育熏陶(刘洁,2014)。调动家庭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方面的主动性,提高全社会对团队合作能力的关注,形成社会、学校、家庭的全方位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父母要培养孩子作为家庭成员所应有的责任感,实际上也就是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据调查,在和谐互助的家庭氛围的长期熏陶下,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明显提高。因此,家庭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有责任通过媒体、网络等现代传播手段把事实上的相互依赖变成有意识的团队合作,形成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的全方面、长时效培养教育模式。家庭和高校都应担负起培养学生建立团队合作精神的职责,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合格的优秀大学生为社会所用(周靖云,2002)。

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良传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十分注意同各民主党派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更是全面推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集体教育,强调集体的重要性,通过学农、学工一系列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此类活动少了,但在条件允许的地区,还可以通过开展类似活动,广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集体主义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要在强调个人能力、强调自我的同时,注重从小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而在大学阶段,军训或积极开展户外拓展等方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高校:改革课程设置,建立评估机制,打造合作平台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需要把培养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到教学目标的高度,从整个教学过程上予以重视。这就需要学校改变教学计划,明确指出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要提高教师对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视程度,更好地采取措施,落实培养举措。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团队合作能力培养进行得更加系统化,高校需要改革传统课程设置,增加“团队合作”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当下,高校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以至于学生的合作意识淡薄。而这一点与学校缺乏系统的团队合作教学课程有关,学生能够接触到的增强团队意识的机会太过于零散,且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学校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和强化。增设“团队合作”课程就是一个良好的途径。通过对团队合作理论的学习,使大学生系统地认识团队合作的内涵与外延,帮助学生形成更全面、更完善、更能适应社会环境变动的竞争、合作意识。目前,不少国家和机构已经开设了该课程。例如,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培训服务部有一门面向社会的培训课程——“心理类型和团队合作”,国内培训公司如北京千轩礼仪培训机构、博天培训学校、神州数码集团等也有类似的课程设置,但在高校中的实施效果不太理想。

要从根本上使团队合作成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还要改革现有的素质评估体系,建立对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的评价机制。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体制机制创新这一章中提到:建立社会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要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做好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改变之前成绩比重过大的不合理评估机制,注重从实践中发现人才,从而做到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与综合能力更加客观、合理的评估。

团队合作归根到底是一种实践性活动,学生能够充分接触团队合作,实践团队合作,是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养成要求高校坚持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一方面,注重校内教育,高校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锻炼团队合作能力、以团队为单位的文体活动,如开展篮球赛、辩论赛等各类竞赛,通过各类团体教育和活动促进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可以学会合作,了解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重视校外教育,高校要采用积极有效的校外教育方式,如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就业实习、志愿者活动等,促使大学生走出校园,在与社会的接触中得到锻炼,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此外,高校应该通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邀请劳动模范英雄官兵为学生开设讲座,以他们的成功案例及丰富的社会阅历启迪大学生,在为大学生建立学习榜样的同时,让学生了解到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大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自觉性(陈霞,2011)。(www.daowen.com)

3.教师:改变授课理念,优化评分体系

传统授课理念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的参与度较低,且缺乏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的保障机制。在这种现状下,课程教学可以采用分组的形式,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主人翁”精神,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生活,发挥主观能动性,打造合作型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在授课前让学生自由分组,在之后的学习中布置任务,让小组内部自己分工,随后进行课堂展示、辩论和研讨,最后老师点评并提出建议。通过这种过程,锻炼学生之间互相沟通、相互配合的能力,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值得提出的是,这种教学方式的实行,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确保公平公正的学习环境,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高校要改变综合素质评价机制,而进一步落实到课堂上就是要改变评分体系。相关研究表明,以团队共同成绩为酬薪基础,成员倾向于合作;而以个人成绩为酬薪基础,成员倾向于竞争,并在团队中相互干扰(刘念,2007)。在学习生活中,我们需要合作,也需要竞争,两者相辅相成,各占一定比例,而这个度较为灵活,需要教师自行设定。从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的角度来看,课堂的评分机制应该结合小组表现和个人成绩,适当提高小组表现得分比例。

4.学生:用足学校资源,增强合作能力

对大学生来说,毕业难、就业难等现实问题不断强化着竞争意识,对社会竞争的片面理解也令众多学生形成单一的零和博弈思维方式,无法认识到竞争与合作之间深刻而复杂的关系(刘念,2007)。想要更好地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首先要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之间的关系,善于参与团队合作,从而在团队合作中更好地发展自己。通过自己在团队合作中的切实经历来思考竞争与合作经常彼此交错的现象,用自己的经验教训提高团队意识,权衡竞争与合作的重心

参与团队合作的过程实际上是提高自身服务精神、协作精神和大局意识的过程,是提升自身品德修养、学会做人的过程。学生应该在日常学习中积极接受思想教育,多接触并传播社会正能量;树立批判性思维,理性看待日常生活中的事件;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活动,培养服务精神:在活动中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并增强大局意识。此外,学习团队合作理论知识也十分必要。即学生应该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综合素质。在学习生活中应积极参加社团、体育、辩论等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与队友树立共同的目标,能够信任团队成员,理性对待团队合作过程中的良性冲突,承担自己的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