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培养新时代国际化创新型地学人才

培养新时代国际化创新型地学人才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探索和实践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是高校的历史使命。在本书中,国际化创新型人才是指融合了“国际化”和“创新型”两种特质的人才。同时,国际化人才要有向世界典范看齐的决心和信心。

培养新时代国际化创新型地学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要加大改革落实工作力度,把《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落到实处,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要干一番大事业,有一番大作为,成就大国梦想,就必须培养和造就各类优秀人才,并把各类优秀人才凝聚起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只有培养人才,发展人才,重用人才,才能使中国各项事业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才能使中国成为一个人才大国甚至人才强国。可以说,人才就是决定民族兴亡、国家发展、人类进步的关键资源。它既是第一资源,也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既是民生,又是国计。办好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中国要想发展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强国,就必须更加重视教育在优秀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就必须不遗余力地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才成为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这不仅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战略选择,更是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前提。

我们生活在高度全球化的世界,不仅面临着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全球化,还面临着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以及一定程度的人力资源的全球化,这些过去几十年里持续发生的变化推动和加速了全球经济的成长。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分享全球分工带来的好处,在谋求中国自身发展的同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中国人类社会的进步。我国的“一带一路”和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为21世纪国际关系注入了崭新理念,为应对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倡议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和支撑、桥梁和纽带,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终极目标。因此,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拔尖人才,应该是具有国际视野、国际化的能力和经验的高素质人才,是能够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改革开放40年来,正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靠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拼劲、闯劲,靠着不断的创新、不断的突破,我们党带领亿万人民创造了中国奇迹,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因此,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拔尖人才,也必须是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探索和实践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是高校的历史使命。在本书中,国际化创新型人才是指融合了“国际化”和“创新型”两种特质的人才。其中,国际化重点是指本土人才的国际化问题,而国际人才的本土化尽管是本书第一作者近10年来从事的工作内容之一,但不属于本书重点讨论的内容。具备国际化创新型特点的人才是在常规人才素质上的一种提升,是对人才规格和质量的一种新要求(庄智象等,2015)。

1.国际化

2003年亚洲大学校长论坛指出:“国际化人才应该是能够掌握一门以上外语,能够利用某种工具或途径进行跨国交流与服务,并且在某一专业、层次、领域具有一定专门知识或能力,基本通晓国际行业规则的人才。”中国台湾宏基集团董事长认为,国际化人才具有国际视野、语言能力、沟通能力,了解适应多元文化并具有实务经验。国际化人才不仅要充分了解本领域全球的典范,掌握全球合作的对象,还要具备一流的专业能力,才能赢得合作对象的信任和信服。同时,国际化人才要有向世界典范看齐的决心和信心。尽管对国际化人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能够在国际间施展才干和发挥作用的人才,就属于国际化人才。

国际化人才应具备以下5个特质或核心要素。

第一,具有国际视野。国际化人才必须具备国际视野、了解国际规则。中国社会科学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张宇燕研究员讲了一个例子,来说明了解国际规则的重要性。大约20年前,中美两国就知识产权问题举行谈判时,美国谈判代表团非常强硬,他们拿出一份早已起草好的知识产权协议,要求中方要么签字,要么不签字,协议本身没有谈判的余地。中方代表团中有一位在海关总署工作的年轻人,他很熟悉美国法律,发现美方的协议草案中某些条款违背了美国本国的法律,当即质疑美方协议草案中部分条款。美方人员听后非常吃惊,态度随之缓和下来。最终中美双方对知识产权协议草案作了相当大的改动。

第二,理解多元文化。各个国家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有很大的差异,这与一个国家的历史传统、生活习惯、社会制度、宗教信仰有密切关系。在全球化背景下,只有更全面地了解其他类型的文化,包容其他类型的文化,才有可能促进文化的交流互鉴,实现合作共赢。在现实中,由于各国文化的差异而导致的跨文化冲突越来越明显,甚至成为阻碍企业跨国联系的主要因素。如某文艺团体出国演出,团里指定一名年轻女演员负责照顾一位60多岁的年长男演员。出美国机场时,年轻女演员主动帮年长的男演员推行李车,机场一位工作人员见状马上对这位男演员说,不应该让一位小姐推行李而男士空手走路。在该情境下,西方的“女士优先”礼仪规则和中国的“长者为上”礼仪规则由于文化价值取向不同而发生了碰撞。2014年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针对已经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所作的调查显示,企业设立海外分支机构所遇到的困难和风险中,文化差异排第三位,仅次于“寻找到合适的商业合作伙伴”“当地消费者对中国公司和品牌不了解”;企业在回答“影响走出去的效益”的前3位因素是:缺乏国际经营人才、文化差异大、企业管理水平不高。文化差异赫然排在第二位。可见文化差异的风险已经被中国企业列到重要的议题上来了(王辉耀,2014)。

第三,实现有效沟通。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以掌握良好的外语为基础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成为对国际化人才的基本要求。有效的沟通是通过听、说、读、写等载体,通过演讲、会见、对话、讨论、信件等方式将思维准确、恰当地表达出来,以促使对方更好地接受。沟通能力包含着表达能力、争辩能力、倾听能力和设计能力(形象设计、动作设计、环境设计)。沟通能力实际上是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它关系着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品德。要想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听说读写能力,更要灵活运用跨文化的沟通技巧,不仅能用外语与人沟通,更应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知识背景和汉语沟通能力。

第四,具备精深专业技能。精通自己的专业或行业、有较宽阔的知识面、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这是成为国际化人才的要求。以中国矿业走出去为例:据统计,“十五”以来,我国与6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合作,然而,中国矿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大多数从业者知识面相对较窄,技能比较单一。在海外投资过程中语言交流不畅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往往懂技术的员工不懂外语,会外语的员工又不懂技术,专业不精深。由于中国员工的外语水平整体较差,导致有的项目在执行途中被迫强行停止,有的项目干脆要求换人,更多的时候我们不得不用高薪从当地聘请员工,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投资成本。因此,缺少一批懂专业技术、有经济头脑和管理经验并能与跨国经营要求相匹配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中国企业难以拓展海外工作的重要障碍(王斌等,2006)。

第五,把握利益平衡。个人利益、国家利益和全人类的利益,在很多情况下是矛盾的。只有具有家国情怀的人,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祖国和文化、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的人,才会自觉地去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在实现个人利益时,不以牺牲国家利益为代价,这才是真正的国际化人才。

在矿业全球化以及国内矿产资源日益匮乏的背景下,到海外进行矿业投资和矿产资源的合作勘探开发,是解决我国矿产资源短缺、确保其稳定供应的重要途径。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矿业投资是一个环节多、涉及面广、执行周期长、安全风险大的系统工程,从决策、实施到管理都离不开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战略眼光、专业能力、管理能力、综合素质和合作能力。同时,随着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矿业投资环境和面对的政治、经济、法律、语言、文化、宗教环境逐渐多样化,进一步凸显了国际化的人才因素是制约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主要瓶颈之一的问题。

2.创新型(www.daowen.com)

创新的概念源于经济学,是指社会各行各业人群的创造性实践。然而,究竟何为创新型人才?世界各国却有不尽相同的理解。我国教育界主要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方面来理解创新型人才的特质。例如,张黎(2001)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角度出发认为,创新型人才是具有独创能力,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事业新局面的人才,他们必须有超强的健康人格、很强的创造性思维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充沛的体力。乔万敏等(2010)从创新型人才的价值角度出发认为,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不拘一格地解决问题的人才。万超等(2017)认为,创新型人才是以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为基础,以创新知识与能力为保证,以创新成果为标志,以创新环境为依托的新时代人才。

与之略有不同,国外对创新型人才的理解更强调在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培养基础上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自主学习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Richard Levin)指出:“跨学科知识的广度、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中国学生最缺乏的。美国教育模式强调的是互动式讨论,主动地去立论,挑战彼此、挑战教授、挑战权威,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他们不会要求学生去死记硬背,而是解决问题。”牛津大学前校长、纽约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Andrew D.Hamilton)认为:“中国的学生缺乏自主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缺乏挑战权威的勇气。要鼓励中国的学生成为主动的研究者、挑战者,而不是被动的接收者和倾听者。”

综合分析当代重大科技活动的特点,我们认为创新型人才特别要具备如下的特质和智能结构,这正是高校教学改革要特别关注的内容。

第一,具备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习者主观上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并具有独立自主学习、有效掌握新知识、适应新要求、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知识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剧,一个人仅依靠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已远远不够,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习成为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终生习惯,才能适应职业转换和知识更新频率加快的步伐。据统计,18世纪知识更新周期为80~90年,19世纪到20世纪初缩短到30~40年,20世纪50年代为15年,20世纪70年代为6~9年,20世纪80年代缩短至3~5年,甚至更短。大学生过去在校时可获得80%的知识,离校后再学习20%的知识便可胜任工作;而今,知识爆炸,信息泛滥,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打牢知识基础,学会学习方法以及毕业后新岗位、新环境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80%~90%的知识要靠工作后接受再教育或自主学习来获得。“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是否具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成为衡量人才优秀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就成为大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正如美国教育家斯金纳(Skinner)所说的,教育就是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可见,教育并非仅仅为了学生求知,而是要帮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中,形成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精神、人格、气质、能力、态度和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才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实质(赖绍聪,2016)。

调查表明,世界一流大学非常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每年都设置了独立研究课程。如麻省理工大学地球、大气和行星科学系的“独立研究”课程,内容包括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地球、大气和行星科学领域的文献阅读,实验室研究或实地考察,课程结束后提交课程论文。重视实践环节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观察能力,也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球和行星科学专业,78门课程中的27门安排了实验室实习或野外地质实习,很多课程的实习课时甚至远高于理论授课的课时。例如,在“矿物学”课程15周的教学中,每周安排了2学时的理论课和6学时的实习课;而授课周期为15周的“大洋科学交流”课程,每周讲课2.5学时,讨论1学时,野外实习2学时。持续15周的“火成岩岩石学”课程,包含了4个单位的学分,规定每周讲课3学时,实验室实习4学时。哈佛大学地球和行星科学系把室外教学看成是本科生培养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求该校的学生参加夏威夷和加拿大落基山的野外考察以深入理解地质学的概念,或者参加海洋教育协会(SEA)的大洋航行考察,深入认识大洋系统(马昌前,2017)。

第二,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洞察力是指深入认识事物或问题的能力,是人通过表面现象精确判断出背后本质的能力。洞察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只是程度有别。比如新闻中出现过这样的案例:两名警察开着警车例行巡查,在等红灯时,他们前方有一辆全新的宝马车,司机的动作偶然间引起其中一个警察的注意,只见司机深吸了一口烟,然后将烟灰直接弹在了车内。警察觉得这一举动不可思议,什么人会这样对待一辆新车?肯定不是车主,也不是车主的朋友,最大的可能是偷车贼。故事的结尾正如这名警察所判断,坏人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在一个有太多选择的时代,洞察力显得尤为重要。具有比较强的洞察力,就可以过滤无用的信息,促使人关注要务,“透过现象看本质”。毛主席在《实践论》中指出:“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就是一种科学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模式。在科学研究中,洞察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在科学实验中发现数据和预期结果存在明显差异,或观察到的现象与现有认识不符,若不是实验误差、实验出错,那就一定是新的现象或新的规律的反映,由此而得到的新发现正是科研洞察力的具体体现。美国学者克莱因(Gary Klein,2014)在《洞察力的秘密》一书中,总结了洞察力的5个来源,即触类旁通、巧合事件、好奇心驱使、自相矛盾、急中生智。西方大学重视通识教育的传统,其实质是培养学生具有“知类通达,远见卓识”的洞察力。以地质类学科为例。在加州理工学院,不包括大一的课程,在大二至大四3年的学习中,每年都要求选修27学分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3年共81个学分,占3年总学分数的30%。人文社科课程涵盖文、史、哲、政、经、法、教、管、宗教、神学、艺术等各个领域,五花八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将本科生课程划分为基础课程、一般课程、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语言课程等模块,其中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涵盖了历史、文学、经济、哲学、政治科学、心理学、教育学、法律、社会学等方方面面(马昌前,2017)。

第三,强烈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就是对现成的观点和思维进行理性的审视和评估,以获得正确结论、做出明智决定的思维方式。与此相反,有些人不管读到什么还是听到什么都一股脑儿地接受,久而久之习以为常,就会把别人的观点当成自己的观点,这就是不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典型。创新意识则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创新意识是培养创造力的前提,而训练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发展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首先要从改革课堂教学和考核方式入手。我们的不少课程,只需要做填鸭式的死记硬背,考试时强调名词解释和填空,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训练不足。更有益的方式是,提出一个问题或设定一个场景,要求学生对特定情形提出建议或诊断,也可进行解释或做出评价,等等。总之,需要学生在综合分析、独立思考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

世界一流大学在地质学专业人才培养上都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特别表现在教学活动中,突出师生互动、学生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思辨和表达能力。不少学校把“科学写作”“口头报告和学术研讨”等课程列为必修课,赋予一定的学分要求,还在培养计划中,明确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总学分以及讲课—实习—讨论3个方面的学分分配和具体的要求(马昌前,2017)。例如,加州理工学院地质和行星科学专业的课程描述中,90门地学相关的课程,有87门明确要求讨论课在教学组织中的突出位置,多数课程的讲课与讨论的学分(时)比例都达到了1∶2,甚至有一些课程全部安排讨论课,如“古地磁学与磁性地层学”。不仅专业课如此,加州理工学院面向地质和行星科学专业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也非常重视以讨论课形式来组织教学。再如,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球和行星科学系的78门本科生课程中,要求组织讨论的有27门,很多课程同样全部采用讨论和研讨会的形式来组织教学。该校的“火成岩岩石学和岩相学”及“变质岩岩石学”课程,分别设置了9个单元的学分,两门课的讲课—实习课—讨论课的学分分配比例都是3∶3∶3(马昌前,2017)。

第四,崇高的献身精神和强大的团队合作能力。传统的创新系统是单个组织进行孤立的创新,它局限于各种边界约束条件,无法集成合力、相互促进,只能单打独斗,造成创新效率低下的结果(徐斌等,2016)。随着科技创新复杂性的增大,创新模式逐渐向非线性、网络化、多角色、开放性方向转化,以团体为创新单元的协同创新模式应运而生。协同创新是对创新资源和要素实现有效的集合,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使人才、资本、信息和技术等要素得到充分整合,从而实现思路碰撞、能力汇总、资源共享和联合创造的过程。协同创新可以减少资源分割带来的浪费和重复,有利于营造创新的环境和氛围,提高创新效率,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增加创新的成功率。因此,创新型人才不仅需要有很强的创新意识,还要有团队合作能力和献身精神,才能在组织中勇担重任。成功学之父戴尔·卡耐基则将人脉的作用推为成功诸要素之首:“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归结于他的知识和专业技能,而其余的85%则取决于他的人际关系能力。”现代社会是提倡团队精神、合作互利的时代,完全靠个人单打独斗很难取得成功。壳牌中国集团主席林浩光说过,一个优秀人才的领导力,具体体现为3种突出的素质和才能:一是要有协调和管理才能;二是要有责任感;三是要有团队精神。这些论述,都是经历过重大失败与成功的洗礼才能总结出来的。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要从培养学生的人品入手。现代教育家傅斯年说过,青年是领导下一个时代的,他们的品行对下一个时代的影响必然很大。大凡人与人相处,许多事情,与其责备人家,不如责备自己,责备自己的第一件事是自己是不是守信。他在《台湾大学第四次校庆演说词》中指出:“立信是做人、做学问一切的根本,也是组织社会、组织国家一切的根本。”结合教学,强化学生诚信、求实的学风,对提高团队合作能力至关重要。同时,培养学生的献身精神,也有助于他们在团队中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地质院校建立的野外实习基地、组织的野外教学实习,是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的良好平台,具有深入社会、亲近自然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总之,判断一个本土人士是不是国际化人才,是否为创新型人才,关键看他是否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能够立足当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具有为人民谋利益、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担当;是否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全球化的思维方式,能够通晓国际惯例与规则、具备跨文化沟通及国际交流能力,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信仰、不同生活习惯的人一起工作;是否具有“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特质,具有适应环境和条件变化的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是否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市场本身正在变成一个国际市场。要参与全球竞争,首要的问题就是国际人才的极度匮乏。据烽火猎头(烽火猎聘公司)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人力资源总量很大,但是人才资源中存在两个“5”现象,值得警惕。一是人才资源只占人力资源总量的5%;二是高层次人才仅占人才资源总量的5.5%左右,高级人才中的国际化人才则更少。世界著名咨询管理公司麦肯锡(McKinsey & Company)2008 年在《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报告中称:“中国缺乏训练有素的毕业生,这可能阻碍中国的经济增长以及发展更先进的产业。中国的毕业生人数多,但只有不到10%拥有为外企工作的技能,而相比之下,印度的该比例则达到25%;10年后,中国将需要7.5万名具备某种国际经验的经理人,而目前中国仅有约5 000名此类人才。”尽管这些数据不一定精确,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之后,国际化人才匮乏的状况得到一定改善,但加大力度培养国际化的拔尖人才,仍然是迫在眉睫的事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明确要求,也是大学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和外交大局,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增强学校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