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情绪适应的认知与解释方式

大学生情绪适应的认知与解释方式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接下来,个体会根据环境、事件,以及自身的信念等因素试图对事件进行解释,以产生适应性的情绪。也就是说,个体为促进情绪适应,会从认知层面上对事物或事件进行认识和解释,改变或者调整个体对于事物或事件的情绪。同一事物或事件会因个体对事物或事件的认知和解释不同而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目前情绪并没有一致的分类标准,将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是受到多数研究者认可的分类方式。

大学生情绪适应的认知与解释方式

情绪是一种重要且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或事件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包含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情绪可以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或事件的短期反应,也可以是长期的状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会经历不同的情绪,例如,当在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感觉到比别人优秀时,就会产生愉悦或兴奋的积极情绪;当考试失利,感觉到比别人差太多时,就会产生悲伤或沮丧的消极情绪。同时,受自身已有行为习惯和认知方式的影响,个体也会形成一种长期稳定的情绪状态。

情绪的产生是一种受多个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根据AREA模型的观点,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四个过程,即注意(Attend)、反应(React)、解释(Explain)和适应(Adapt)。[1]当人们注意到客观事物或事件的时候会产生即时性的情绪反应。接下来,个体会根据环境、事件,以及自身的信念等因素试图对事件进行解释,以产生适应性的情绪。也就是说,个体为促进情绪适应,会从认知层面上对事物或事件进行认识和解释,改变或者调整个体对于事物或事件的情绪。例如,在一场比赛中,当个体得知自己获得优异成绩时就会产生愉悦或兴奋的情绪,但当得知自己最好的朋友发挥失常、成绩不理想时,有些个体会考虑到朋友的感受,降低自身愉悦情绪的表达,甚至为朋友的不利而表现出悲伤和惋惜,形成一种复杂的情绪以适应当时的情境;然而,有些个体则会觉得比赛本来就是优胜劣汰、存在输赢的事情,尽情地表现愉悦或兴奋的情绪。总之,情绪是一种受外界刺激(即事物或事件本身)和认知(对于事物或事件的看法和解释)等因素影响的主观体验,其中个体对事件的认知和解释,尤其是其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认知特点会对情绪体验产生重要影响。同一事物或事件会因个体对事物或事件的认知和解释不同而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因此,在浏览某一事物时,个体会因对其认知和评价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情绪。

目前情绪并没有一致的分类标准,将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是受到多数研究者认可的分类方式。复合情绪由多种基本情绪混合而成,例如,愤怒、厌恶、轻蔑复合而成为敌意,痛苦、恐惧、愤怒、内疚复合而成典型的焦虑。

情绪也可以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类(Watson,Tellegen,1985)。其中,积极情绪(Positive Affect)是指当客观刺激能够满足个体自身需要时,个体产生的积极感受,反映了个体感到热情、积极和愉悦的程度。相反,消极情绪(Negative Affect)是指当客观刺激不能够满足个体自身需要时,个体产生的消极感受,反映了个体主观感受到的痛苦和不愉悦的程度。高消极情绪是一种具有消极感受的情绪;低消极情绪则是一种冷静且平静的状态。(www.daowen.com)

按照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可将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

Ekman(1973)提出存在六种基本情绪:兴趣、快乐、厌恶、悲伤、恐惧、愤怒。而Izard(1977)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人类的基本情绪,包括:兴趣、羞涩、快乐、蔑视、恐惧、悲伤、惊奇、羞愧、内疚、愤怒、厌恶等。[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