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历史街区地方保护实践-以潮州古城区为例

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历史街区地方保护实践-以潮州古城区为例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在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城市历史街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历史街区的地方性大多保持较好,旅游开发的过程往往正是这些历史街区的地方性被发现或凸显的过程。(二)旅游开发促进城市历史街区地方性保护的途径1.明确历史街区的保护目的保护城市历史街区的地方性,就是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也是保护城市的灵魂和特有魅力的需要。这才是导致历史街区“去地方化”的首要原因。

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历史街区地方保护实践-以潮州古城区为例

(一)旅游开发与城市历史街区的地方性保护相辅相成

实际上,在全国各地的城市历史街区普遍出现“去地方化”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经济较发达城市的历史街区的去地方化过程主要发生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旧城改造”中,其主要动力是全球化影响下的城市现代化建设。而伴随着90年代末以来的城市旅游开发的,更多是地方性重构的过程,即是有些学者所说的“再地方化”,尽管这种重构有时是以“假古董”或“伪民俗”的面貌出现的。

而在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城市历史街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历史街区的地方性大多保持较好,旅游开发的过程往往正是这些历史街区的地方性被发现或凸显的过程。而后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出现“去地方化”的现象,则大多与旅游业的发展速度过快、商业化问题,地方文化持有者对自身文化的认识和自信程度,以及街区发展的主导权掌握在谁手里有关,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地方性本是吸引旅游者的差异性所在,旅游业的发展又能为地方复兴文化提供必须的资金,两者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好的旅游开发,可以更好地保护、宣传和弘扬地方文化,教育人们(包括东道主和游客),同时推进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

地方性是城市历史街区吸引游客的核心要素,因此城市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有助于历史街区的地方性重构,“去地方化”并不是旅游开发的初衷,也不是旅游开发必然导致的现象,旅游开发中的“去地方化”是可以避免的,也应该避免。

(二)旅游开发促进城市历史街区地方性保护的途径

1.明确历史街区的保护目的

保护城市历史街区的地方性,就是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也是保护城市的灵魂和特有魅力的需要。

保护城市历史街区的基本目的“不是要留住时光,而是要敏锐地调适各种变化力量,保护是从历史资产和改造者的角度对当代的一种理解。真正的保护不在于重拾过去的风貌,而是要保留现存的事物并指出未来可能的改变方向。保护的目标常常是要保持当地居民和社区结构的稳定性,防止社会生活频繁、过度地变化”[52]

旅游开发是城市历史街区保护和复兴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旅游开发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城市历史街区的地方文化,而不是相反;当旅游开发与保护城市历史街区之间出现不一致甚至是冲突的时候,需要反思并调整旅游开发的方向或方式。

2.确保文化主体的地位

城市历史街区的地方性知识其实就是一种“家园遗产”,本地居民是地方文化的创造者,是“家园遗产”的所有者,必须确保他们作为“文化的表述主体”的地位。

在目前的街区开发中,“为了迎合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和各种商业消费活动,各种政府、商业组织机构介入到城市历史街区旅游景点的创造和开发过程中,这种人为的、为了迎合商业消费需求和活动而进行的‘遗产生产’,往往忽略了遗产真正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地方居民”[53]。这才是导致历史街区“去地方化”的首要原因。

与此同时,游客是将历史街区当作消费商品还是当作平等的、特别的、可以探访的生活区,其实主要还是取决于历史街区开发主导者的态度和立场,其实质仍是“谁作主”的问题。(www.daowen.com)

因此,确保地方文化创造者的主体地位,旅游开发中的地方文化才能得到最真实的表述和展示;尊重地方文化主体的意愿,才能保证地方性知识在地方内部得以传承和发展。

3.选择合适的开发模式

目前在许多城市中心实行的大规模的商业化开发模式,并不适合城市历史街区的开发。这种商业开发模式,是以外来的大型商业机构为主体,以经济效率的最大化为目标,实施大面积的改造,追求的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与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目标是相违背的。

对城市历史街区的开发,需要一种来自内部的、渐进式的、缓慢更新式的、小规模的,兼顾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传承的开发模式,是以地方居民为主导的、政府力量为支持的开发模式。

城市历史街区首先是一个生活区,其次才可能是一个旅游区;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不能以旅游替代生活功能为目标,而是必须在保证生活区的功能和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发展旅游业,否则就有可能出现像丽江古城一样的情况[54]

因此,城市历史街区的开发,在保证其作为地方居民生活区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逐步发展成为本地的游憩胜地,成为本地市民休闲、游憩、怀旧的好地方,再以此为基础,在历史街区的外围发展商业旅游区。

4.调整旅游产品结构

目前在我国许多城市历史街区中开发的产品,多是单一的文化观光产品。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大众观光旅游,游客停留时间很短,对地方文化的感受只能带来肤浅的体验,大量游客的进入又破坏了街区的生活氛围,并不适合城市历史街区。

当大众观光游客前往城市历史街区进行旅游消费时,他们只是一群匆匆的过客,是一群没有准备也没有机会“介入到地方文化结构中的外来者”,他们身上并没有承载着对地方文化传统保护和传承的责任与义务[55],自然很容易对地方性文化造成污染和破坏。

因此,必须调整城市历史街区的旅游产品结构,从目前的大众文化观光旅游产品转向小众的、小规模的、自助式的文化体验、深度体验、文化度假等专项主题旅游产品,以较长时间的、深刻体验的方式为主;并积极发展针对本地及周边居民的文化休闲、游憩旅游产品;同时还需要保证街区居民有一定程度的选择旅游者的权利和自由。

5.实现多元化开发方式

旅游开发不是城市历史街区保护和发展的唯一方式,城市历史街区也需要尽量避免过分依赖旅游业的情况,因此要尽可能地实现多元化的开发模式。

以城市历史街区中的地方传统工艺为例,由于机械工业化的普及,我国许多传统手工艺都面临失传,为了保护我国的濒危手工艺,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于是,许多原本扎根于民间的草根文化出现了“精英化”的趋势。这对于地方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显然是有益的,但是还远远不够,民间文化能传承至今,主要在于其实用性和世俗性,当其实用性消失,简单地、人为地将其“精英化”并不能有效地保护和传承,还需要在现代社会中重新发现、重新赋予其新的“实用价值”,才能达到真正地保护和传承的效果。

潮州古城区的潮绣,既有和其他地方传统刺绣一样的精英化产品——高端名贵的美术工艺品,又有针对社区民俗消费的民俗产品和针对普通旅游者的草根消费品——中低端的旅游纪念品,还有成为潮州著名婚纱晚礼服产业化生产中的人工点缀产品——产业化的时尚消费品。正因为如此,潮绣才能得到真正的保护、传承和发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