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来游客了解潮州古城的途径
在我们调查的109位游客中,超过70%的游客是通过网络、亲戚朋友以及电视/报纸杂志了解和知道潮州(或潮州古城)的。其中,又以网络和亲戚朋友的宣传为主,可见潮州旅游业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口碑效应,但同时也反映了潮州旅游在对外宣传上仍有不足。
图5-6 游客了解潮州或潮州古城的途径抽样调查
(二)外来游客对潮州古城地方性的认知比较分析
1.对潮州人特点的认知比较
表5-12 不同身份者对潮州人特点的认知抽样调查
续表
从我们的调查结果可见,与本地居民的认知有所不同,外来游客对于潮州人的特点,认知度最高的是“会做生意”,其次是“精明、迷信、能吃苦、团结、排外”。可见,本地人选词偏褒奖,而外地人选词则偏负面。
这种认知差异,大致反映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先富起来的潮汕人并没有给外界留下多好的印象;而近20年来在经济发展缓慢的潮汕地区,潮汕人对于自身地域文化的强调则多少带有点“自卑得过分而表现自尊”的复杂心理,然而在外人看来却全是“落后无知、迷信愚昧”的表现。
显然,不同身份的人对潮州人特点的认知也是不同的。古城区内居民对潮州人特点最认可的3个关键词是:讲人情、能吃苦、会做生意;古城内商户最认可的3个关键词是:会做生意、能吃苦、讲人情;外来游客对潮州人特点最认可的3个关键词则是:会做生意、精明、迷信。可见,本地居民和商户也都认可潮州人“会做生意”,但大多认为“会做生意”是跟“能吃苦”和“讲人情”相关的,“讲人情”是一种特点也是优点。而外来游客认为潮州人会做生意,主要是跟其“精明”分不开的,另外在潮汕人看来是“讲人情”和“团结”的优点,在外来游客眼中则更多是“迷信”和“排外”的认知。
2.对代表性潮州人的认知比较
表5-13 不同身份者对具有代表性的潮州人的认知抽样调查
谁是更能代表潮州人的名人?外来游客与本地居民、商户的前3个选项完全一致,都是:李嘉诚、陈伟南、饶宗颐。由此也可印证,一直以来大家认为潮州人会做生意的主要原因,正是受海内外潮商的影响,其中就以李嘉诚为代表。
外来游客对饶宗颐先生的较高认知则可能与近几年潮州古城内“饶宗颐学术纪念馆”的建设和宣传有关,游客对饶宗颐先生的认识大概也与这处景点有一定的关系。
3.对潮州文化特色的认知比较分析
表5-14 不同身份者对潮州文化特色的认知抽样调查
续表
潮州文化特色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外来游客与本地居民、商户的看法虽基本一致,排在前三位的选项都是:工夫茶、潮州菜、潮汕方言。但仍略有不同,外来游客更认可“潮州菜”,而本地居民和商户更认可“工夫茶”。可见,“潮州菜”随着潮汕商人在海内外的经营而声名在外(尤其是港派潮菜,已经是国内高档菜肴的代表),成为外地人认知度最高的潮州文化特色代表。
此外,游客对祭拜风俗、传统建筑等元素的认知度相对本地人较高,尤其对“祭拜风俗”的特色认知要明显高于本地居民和商户,这与游客认为潮州人“迷信”的看法是相一致的。
4.对地方特色建筑的认知比较分析
表5-15 不同身份者对地方特色建筑的认知抽样调查
续表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见,外来游客与本地居民、商户一样,都认为湘子桥(广济桥)和牌坊街是最具有潮州地方特色的建筑。
同时也可以发现,对本地居民、商户认可度也非常高的开元寺和青龙古庙,游客的认可度是较低的,游客认可度较高的是韩文公祠和广济楼。可见,除了广济桥和牌坊街,本地居民认可度较高的建筑都与本地的宗教信仰有关,如开元寺、青龙古庙、韩文公祠等,说明了民间信仰在潮州人生活中的重要性。而游客一般只关注景点建筑,或者没有对这些信仰场所进行深入了解,也反映了游客在潮州古城里的停留时间一般较短。
5.对地方特色民间艺术的认知比较分析
表5-16 不同身份者对地方特色民间艺术的认知抽样调查
续表
从我们的调查结果可见,外来游客对潮剧的认知度(82%)是最高的,其次是潮州大锣鼓(50%)。这与本地居民、商户的认知略有不同,在本地人看来,潮州大锣鼓是与潮剧一样具有代表性的,甚至在年轻人看来更具代表性;同时本地人认知度较高的还有潮州音乐,这是因为在潮州人的日常生活中,潮剧、大锣鼓、潮州音乐等都是比较常见的元素。
游客对潮剧、潮州大锣鼓的认知显然与近年来潮州市政府对潮州民间艺术的大力宣传有关,而对大锣鼓、潮州音乐的较低认知,则主要是在潮州古城中没有明显的感受。这说明这些民间艺术在潮州古城中没有得到较好的展示,游客没有机会了解和感受。
6.对地方特色传统工艺的认知比较分析
表5-17 不同身份者对地方特色传统工艺的认知抽样调查
续表
最具有潮州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主要有哪些?外来游客与本地居民、商户的看法基本一致,前三位都指向了潮州陶瓷、潮绣、木雕;不同的只是,游客更认可潮绣,而本地居民和商户更认可陶瓷。这反映了这三种地方传统工艺的知名度已经很高。
而另外一些也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如嵌瓷、大吴泥塑、手拉壶、花灯、抽纱等,外来游客都不太了解,认知度都很低。近年来潮州市政府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在资金投入和营销等方面做得还不够,在潮州古城内能看到这些小传统工艺的制作现场、展示场所和销售场所还较少。
7.对潮州古城地方元素的认知比较分析
表5-18 不同身份者对潮州古城地方元素的认知抽样调查(www.daowen.com)
续表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见,外来游客最喜欢潮州古城里的饮食元素,一半以上的游客都认可“潮州小吃、潮州菜、工夫茶”。这一点与本地居民、商户的选择基本一致,不同的只是游客更偏爱潮州小吃,本地人更偏爱工夫茶。
可见饮食文化是潮州古城里最受欢迎的地方元素,在潮州古城里也展示得最为明显。同时,也反映了除饮食文化之外的其他地方元素(如传统工艺、民间艺术等)在潮州古城内的展示不足。
8.对感受到的地方元素的认知比较分析
表5-19 不同身份者对能感受到的地方元素的认知抽样调查
续表
由以上调查结果可知,外来游客对潮州地方特色元素在潮州古城中的感受不明显,只有不到一半的被调查游客认为能够感受到“潮州小吃、潮州菜、工夫茶、传统工艺、古建筑”等地方元素。
外来游客与本地居民、商户的感知基本一致,则说明了民间艺术、传统民居、拜神习俗、传统工艺等这些地方元素尚未在旅游商品中得到充分利用,还未被开发成各种旅游纪念品出售。
9.对地方特色景点的认知比较分析
表5-20 不同身份者对地方特色景点的认知抽样调查
由以上调查结果可见,在潮州古城内外已开发的旅游景点中,外来游客认可度最高的是湘子桥(广济桥)和牌坊街,认为那是最具有潮州地方特色的旅游景点。在这两个景点的认知上,外来游客与本地居民、商户的看法基本一致。
在这两个景点之外,游客还比较认可的景点是:广济楼、韩文公祠、古城墙;而本地居民和商户则相对更认可广济楼、开元寺、古城墙、韩文公祠。说明了开元寺等信仰场所在本地人心目中有更高的地位。
同时也可见,对于古城内的其他景点,本地居民的认可度要普遍高于外来游客的认可度,这主要反映了本地居民热爱家乡的地方情怀。
10.对古城旅游业发展现状的认知比较分析
对于潮州古城旅游业发展现状的感知,外来游客的看法与本地居民大致相同,大多数人都认为“发展不错”,但是“旅游服务设施不足、人气不够旺”。本地商户在认可“发展不错”“设施不足”的同时,还更认可“人气不够、旅游氛围不浓”,这显然也符合商家认为“游客数量越多越好”的心理。
认为潮州古城的旅游业发展得很好的人还很少,在40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仅有37人选择了该选项,反映了潮州古城旅游业起步较早,但发展较缓慢的事实,也说明潮州古城的旅游业还存在许多不足和可提升的空间。
此外,对于小部分居民和商户认为潮州古城存在“商业化过重”的情况,在外来游客中却没有人指出。由此也可见,在我国古城、古镇的旅游开发中,商业化过重的问题已经非常普遍,因此,与国内许多著名旅游城镇相比,潮州古城中仍存在50%的居住面积,古城内仍以本地居民为主的情况就已经很难得了。
在我们调查的游客中,有的就很喜欢潮州古城这种生活气息比较浓的地方,认为这就是他们心目中真正的古城,“古城就应该是这样子的,像丽江古城那样的,都不是古城了”。但是同时,也有游客认为,潮州古城的旅游开发“很落后,比起丽江古城差远了”,不喜欢。可见,不同的游客对旅游地开发状况的认同也是差异很大的。
图5-7 不同身份者对潮州古城旅游业发展现状的认知抽样调查
11.对古城旅游开发中存在问题的认知比较分析
表5-21不同身份者对古城旅游开发中存在问题的认知抽样调查
续表
对于潮州古城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认知,外来游客认为主要在于:交通问题和管理问题,其次是景点建设和资金投入问题。本地居民和商户则认为主要在于:管理问题和交通问题,其次是资金投入不足和景点建设问题。
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的选项虽然基本一致,但是内部的归因是不同的,本地居民多把问题归因于当地政府部门,认为主要是有关部门管理不善、资金投入不足,包括交通混乱的原因也与政府部门的管理缺位有关。
可见,在潮州古城的旅游发展中,本地居民、商户虽然赞同也多表示支持政府的相关工作,但在实际中一旦涉及居民、商户的切身利益或具体问题时,依然是寸步不让的,这也为当地旅游部门的工作开展带来了许多难题。同时,许多居民认为旅游开发是当地政府的事,与他们没有多大关系,旅游业发展得好不好也与他们没有太大关联,这也直接影响了潮州文化特色在旅游开发中的展示范围和效果。
但是不管怎样,外来游客与本地居民、商户都一致认为,目前潮州古城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交通问题和管理问题。这正是潮州当地政府部门在发展旅游业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12.游客希望看到或参与的活动选择的调查分析
图5-8 游客希望看到或参与的活动类型抽样调查
由以上调查结果可见,在109位被调查的游客中,他们在潮州古城里最愿意或最希望参与的活动,是与潮州饮食文化有关的活动,包括参与小吃制作、喝工夫茶和吃潮州菜,分别占47%、46%、41%。另外,参与民间艺术表演(46%)、游神活动(40%)、传统工艺制作(39%)等活动也是游客比较感兴趣的。
有意思的是,外来游客大多认为潮州人迷信(甚至落后),却对潮州人的拜神习俗、游神活动等内容十分感兴趣。因此,在旅游活动中,有些游客往往会带着“他者”的有色眼光来看待原住民的某些信仰活动。这种偏见往往容易引起旅游地“主客”之间关系的紧张,这也就是为什么潮州古城内大多数居民在拜佛“拜老爷”时都希望避开游客高峰期。
(三)外来游客对潮州古城地方性的认知比较小结
从以上外来游客对潮州古城地方性的认知调查可见,外来游客大多认为潮州人具有“会做生意、精明、迷信、能吃苦、团结、排外”等特点;认为“李嘉诚”是最能代表潮州人的杰出代表;认为潮州的文化特色主要表现在“潮州菜、工夫茶、潮汕方言、祭拜风俗”等方面;认为古城里最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是“湘子桥(广济桥)、牌坊街”;认为“潮剧、潮州大锣鼓”是最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认为“潮绣、陶瓷、木雕”是最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最喜欢的地方元素是“潮州小吃、潮州菜、工夫茶”;认为在古城内能感受到的地方元素主要是“潮州小吃、潮州菜、工夫茶、传统工艺、古建筑”;认为“湘子桥(广济桥)、牌坊街”是古城内最有地方特色的景点;认为潮州古城的旅游业“发展不错”,但是同时“旅游服务设施不足、人气不够旺”;认为潮州古城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交通问题和管理问题”;希望或愿意在潮州古城里参与的活动比较多,包括“小吃制作、喝工夫茶、民间艺术表演、吃潮州菜、游神活动、传统工艺制作”。
总体上,外来游客对潮州人特点的认知与评价与本地居民和商户的认知存在较大差异,相对客观但也带有一些偏见,本地居民和商户的自我认知和评价则相对偏褒扬。除此之外,外来游客对潮州文化及潮州古城地方性特色的认知比较客观,评价也较高,在具体一些地方元素的认知上,与本地居民有一定的差异,如对开元寺、青龙古庙等民间信仰场所的认知不如当地居民高,但总体上仍保持相对一致,可见潮州地方文化在“我者”与“他者”之间的认知差异不大。外来游客希望了解的地方性知识,大多也是当地居民认可和愿意展示的。
同时,外来游客对潮州地方文化的认知更多地受到海外潮人群体的影响、潮州本地政府对外宣传力量的影响,以及他们在潮州古城里的亲身感受。而古城内居民、商户在对潮州地方文化的自我认知上,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存在一定的差异,中老年人更多地受传统观念和自身生活经历的影响,而年轻人的认知则或多或少受到政府宣传工作及外来力量(如大众媒体、外来游客)的影响。
正是外来游客与本地居民对潮州地方文化在认知上的相对一致性,使得在潮州古城的旅游发展中,游客与本地居民、商户的关系比较融洽,很少出现“主客关系紧张”的现象。同时,在外来游客对潮州地方文化的认可和赞美中,本地居民的族群自豪感有了很大的提升,更加认可和热爱地方传统文化,促进了本地居民的地方认同。近年来,潮州古城区出现了一系列“地方性重构”的现象,除了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地方文化产业(也包括旅游业)而修复的古迹、古建筑、古城墙之外,更多的是本地居民自发的修复古民居、保护古井、组建民间潮剧团潮乐团、成立社区少儿锣鼓队、开放地方传统技艺的家族传承制度(如木雕、泥塑、手拉壶等)、恢复较大规模的游神比赛活动等,就与古城区旅游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由此可见,在潮州古城旅游业发展的现阶段,游客的来到和旅游消费并没有带来潮州地方文化的弱化或“去地方化”,而是有助于强化地方特色和促进地方认同。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与潮州古城旅游业的发展阶段和发展速度有关,潮州古城旅游业开发较早(1987年),但受区位和交通的限制,发展一直比较缓慢,直到2006年后,发展速度才有所提升,目前仍然处于发展期,远未达到成熟期或饱和期,因此,大规模的旅游影响(尤其是消极影响)尚未出现。同时,也尚未有大型的、外来的资本和商业力量介入古城的旅游开发,当地政府也没有组织过较大规模的居民拆迁,古城区内仍保留了一半以上的居住面积,居民仍然是以前的居民,古城内的商户也以本地人为主。因此,原住居民的保留也是关键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