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潮州传统民居:全球化下的地方性实践研究

潮州传统民居:全球化下的地方性实践研究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潮汕传统民居的形成与演变潮汕地区古为百越之地,人烟稀少。据相关史料记载,潮汕先民多是在唐宋时期取道福建沿海,定居一段时间后再逐渐迁入潮汕地区,民谚称为“潮州人,福建祖”,因此闽潮同源,潮汕地区的文化面貌主要接近闽文化。(二)潮汕传统民居的特点潮汕民居的鲜明特色,很早就引起外来官宦的注意。

潮州传统民居:全球化下的地方性实践研究

(一)潮汕传统民居的形成与演变

潮汕地区古为百越之地,人烟稀少。秦汉时期,中原地区战乱不断,迫使大量人口向南方迁移,西晋时大量中原汉人移民南方,其中有一些便进入了今天的广东和福建。据相关史料记载,潮汕先民多是在唐宋时期取道福建沿海,定居一段时间后再逐渐迁入潮汕地区,民谚称为“潮州人,福建祖”,因此闽潮同源,潮汕地区的文化面貌主要接近闽文化。为数众多的中原移民,为潮汕地区带来了中原文化,潮汕民系在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保留了中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成分,如儒家文化和中原的语言、文学、戏剧音乐中的不少内容,当然也包括建筑文化。

我国院落式民居的形态,最早出现在秦汉之际,“秦砖汉瓦”的技术支撑、封建农耕家庭模式的完善以及礼制的普及为民居文化的普及创造了条件,使这种民居模式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中显示了极强的生命力。这种院落式民居(潮州人称为“厝”)何时出现在潮汕地区,尚未考证出来,只能由澄海出土的瓦当等文物考古发现的汉代遗址得知,在秦汉时期潮汕各地的建筑已具有一定的规模[80]

隋唐时期,中原主流文化在潮汕地区的影响逐渐扩大,唐朝后期,潮汕地区的开发开始加速,建筑技术水平迅速提高,房屋营造行业也有了很大进步。虽然目前尚未发现这个时期的房屋实物,但从始建于唐代的潮州开元寺可以想见当时潮汕地区建筑行业所达到的规模和水平。

宋元时期,大量中原移民经闽入潮,受到经福建传入的建筑技术的影响,石构建筑取得了很高的建设成就,可就地取材的贝灰打夯技术也开始广泛应用。宋代时期留下来的建筑实物有始建于北宋的韩文公祠和许驸马府,还有始建于南宋广济桥

明代时期,潮汕地区人口倍增,工商业繁荣、手工业发达,迎来了一个民居建筑营造的高潮,现存的建筑实物如潮州城里的“黄尚书府”、磷溪的“丁宦大宗祠”、庵埠的“文祠”、宝垅的“林氏家庙”、浮洋井里的“大夫第”、隆都的“状元先生府”、潮阳峡山的“赞绪堂”、饶平的“道韵楼”等。

清康熙时期,潮汕地区在经历了明末清初的战事纷争和拆地迁界后,海禁解除,潮汕地区经济逐渐复苏,沿海制盐业日渐发达,建有大型盐场,行销闽、粤、赣三省,同时冶铁、炼锡、造船、制糖等行业也得到了全面发展,手工业发达,刺绣、木雕陶瓷等成为当时外销的主要产品,民间产生了许多富商大贾。与此同时,由于人多地少,生活压力大,大批潮汕人开始在澄海樟林等地乘坐“红头船”漂洋过海,到南洋等地谋生,开拓基业,推动了潮汕地区的对外贸易,也繁荣了经济,使潮汕地区在清康熙后期至乾隆年间迎来了自明嘉靖年间以来的第二个民居建筑营造的高潮。这一时期潮汕营造的建筑规模宏大,做工讲究,“展现了潮汕乡土建筑从引进、吸收、消化中原汉文化建筑、闽南建筑等精华,逐渐发展到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并走向成熟的风采”[81]

清咸丰九年(1860年)汕头开埠,后发展成为潮汕乃至粤东、闽西、赣南的主要通商口岸,商贸的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繁荣,至清同治、光绪年间,潮汕地区经济繁荣、文化进步,手工业发达、民间艺术空前发展,各门类工艺达到全盛时期。加上早年下南洋的潮汕人,在海外经历了两三代人的开拓和发展,不少人事业有成,积累了一定财富,回家乡“起大厝”(建大屋),以光宗耀祖,造福子孙后代。“建祠堂,起大厝”,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大事,在当时成为一种社会时尚,人们为了在乡里炫耀,在营建民居时不惜资金,唯求豪华,力求尽善尽美,使潮汕地区在清光绪年间迎来了第三个民居建筑营建的高潮。该时期建筑的营造规模、工艺水平远超以往,建筑大量采用石雕、木雕、描金漆画、灰塑、嵌瓷,注重精细繁缛的雕刻,强调装饰美,建筑总体给人以精致、细腻、艳丽、豪华的感觉。代表性建筑有潮州城内铁巷的“己略黄公祠”、甲第巷的“资政第”,潮安彩塘的“从熙公祠”、普宁洪阳的“德安里”、揭阳榕城的“丁日昌府”、澄海樟林的“南盛里”等。

辛亥革命后至抗日战争前,汕头市的形成和发展带旺了南北与对外贸易,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世界经济发生萎缩,南洋一带的潮汕华侨种植经营的橡胶胡椒等产业惨遭打击,为了避免资本损失,纷纷回故里起厝置业,大量侨资的涌入,使潮汕地区经济空前发展,也促进了本地与外来文化、技术的交流,潮汕民居建筑营造开始引入西洋建筑的形式和材料,形成了潮汕乡土民居建筑的第四个营造高潮[82]。这个时期营造的建筑延续了清光绪年间以来建筑规模宏大、质量优良、工艺精致的特色,但开始在外围结合西洋建筑形式建起小洋楼,并大量使用西洋装饰纹样和建筑材料,在传统建筑基础上营造了一批糅合中西建筑形式的建筑,形成了丰富多彩而又别具一格的乡土民居建筑。

1939年日本侵入潮汕地区,当地经济一落千丈,潮汕建筑营造回落至低谷。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以及新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出现,民居建筑还在继续发展变化中,今天的潮汕地区,城市大多以钢筋混凝土的楼房为主,农村也多向这种建筑形式发展,能完整保留下来的成片的传统民居和古村落已经越来越少了。

(二)潮汕传统民居的特点

潮汕民居的鲜明特色,很早就引起外来官宦的注意。清乾隆二十七年(1775年)潮州知府周硕勋修《潮州府志》时,对本地民居就作了如下记述:

“望族营屋庐,必建立家庙,尤加壮丽。其村坊市集,虽多茅舍竹篱;而城郭中,强半皆高闬闳闬、厚墙垣者。三阳及澄饶普惠七邑,闾阎饶裕、虽市镇也多鸟革翚飞。家有千金,必构书斋,雕梁画栋,缀以池台竹树。民居辄用蜃灰和沙土筑墙,地亦如之。坚如金石,即遇飓风摧仆,烈火焚余,而墙垣卓立无崩塌者。界过惠州、嘉应虽间有之,然不及潮州远甚。”

黄挺(1997)认为,这一段文字,不仅介绍了潮州城镇乡村民居建筑的大势,城镇民居的环境布置、装饰工艺、建筑材料与质量等,还介绍了由民居建筑体现出来的潮州人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正是这些观念和意识使本地民居建筑形成了一种传统,且将这种传统一直延续了下来。

1.注重礼制的建筑布局

潮汕民居最基本、最常见、最具代表性的形式是“四点金”和“下山虎”。“四点金”是由相向的两个一厅二房构成,上下厅房之间隔着天井,天井左右两侧有廊屋与上下厅房联结,因其房屋四角上各有一间其形如“金”字的房间压角而得名,整个建筑平面近似于北方的四合院。“下山虎”,又名“爬狮”,只有一厅二房,天井两侧有厢房,俗称“伸手”,与大房相接,整个建筑平面近似于三合院[83]

由“四点金”和“下山虎”作为基本单元,可以组合衍生出其他较为大型的民居形式,如“驷马拖车”“百凤朝阳”“三壁连”等。但无论如何扩展,均保持平面布局有明显的中轴线,以厅堂为中心组织空间,左右对称、主次分明。以厅堂为建筑中心,厅大房小、厅亮房暗、厅中房偏,厅前一般有天井,外墙不开窗,形成一个“外封闭、内开敞”的建筑空间。

民居的使用十分注重礼制秩序,厅堂是重要的地方,主要用于举办各种礼仪活动、待客请客、家庭团聚等,先祖的牌位总是供奉在大厅正中央,连厢房都有东西之别,一切井然有序,遵从尊卑等级秩序。以“四点金”为例,上厅是祭祖的地方,两边的上房是长辈居住的卧室,下厅两侧的下房是晚辈与仆人的居室,天井左右有回廊的南北厅,有的还有两间小房,作厨房或柴草房。

2.务实的建筑技术

首先体现在建筑材料的因地制宜。潮汕地区河海交汇,雨水多、台风多、洪水多,建筑物立足于实用坚牢,又因林木资源不丰,建筑材料以石材、泥沙、贝灰为主。贝壳灰加沙和黄泥搅拌成三合土,放在夹板中夯实,逐层夯筑即成墙体,称为三合土板筑墙,是潮汕建筑的一大特色。

建筑结构上,为适应当地湿热多雨、多台风的自然环境,潮汕尤其强调通风透气、避雨、防洪防风。堂屋多采用两端山面穿斗式、中央诸间抬梁式的混合结构,造就宽敞的室内空间,又保持了源于本土的干栏、穿斗式结构刚性大、整体性强、抗风性能好的优点。屋顶多采用硬山式,有更好的抗风防火性能,而且出檐不长,不易受雨淋;屋顶坡度偏于平缓,屋瓦铺双层,以利隔热;瓦面交接处抹灰使成瓦垅,以增加瓦面的重量,抗击台风等。

3.精细华丽的建筑装饰

潮汕传统民居向来注重装饰,清代以来更是追求豪华、典雅,使得民居建筑外观十分富丽壮观,厅堂更是金碧辉煌。

潮汕民居的装饰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装饰的类型多,包括金漆木雕、石雕、灰塑、嵌瓷和彩画等;二是装饰的部位广,石木部件、门窗户扇、墙头屋脊、外墙檐下……无不施以装饰,无不见潮汕工艺美术的身影”[84]

同时,由于潮汕地区侨民众多,海外潮人回乡建屋的时候也带来了侨居地的建筑思想和风格,并融入在本地的民居建筑中,如门面或窗子出现西方的装饰图案,材料上如五彩玻璃、马赛克的应用等。

从总体上看,潮汕建筑装饰的主要特色就是将传统的建筑文化与潮汕特有的传统工艺美术如金漆木雕、工艺石雕、嵌瓷艺术、金属工艺以及书法、绘画艺术等最大限度地整合在一起,具有“饱满、繁复、浓烈”的特点。

4.堪舆精神在民居建筑中的体现

潮汕先民来源于中原地区,风水学也起源于中原,一般认为是在宋代以后传入岭南,之后又在潮汕地区广为流传。无论是村寨选址还是建宅取穴,都十分注重自然环境的选择,讲究因地制宜、“天人合一”。

据清嘉庆《潮阳县志》载:“唐宋以来,创寨皆以其地之势。详作布局,依其局建宅,颇具匠心”。潮州俗谚中也多有表现堪舆思想的,如“在生勿住向北膺,死后勿葬向北坟”,“向西膺,逼过火”,“向北膺食西北风”等[85]

法天而建,追求天地人三者和谐统一,是潮州民居营建的最高宗旨。如借阴阳五行、相生相克、趋利避害之说,把民居建筑的山墙分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样式,建房时要根据房屋方位、朝向,所在环境的阴阳形势,甚至于屋主生辰的五行属性,细心斟酌,选定一种相配的样式。(www.daowen.com)

(三)一脉相承的潮州城古民居

1.宋代的许驸马府

许驸马府位于城内中山路葡萄巷东府埕4号,相传是许珏府第。许珏是宋代潮州名贤许申的曾孙子,北宋英宗时娶了皇族德安郡主,所以有驸马衔,他的宅第,因此被唤为许驸马府。

许驸马府始建于宋英宗治平年间(1064—1067年),距今已940多年,占地面积约245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三落二天井一后包的四坐落格局,中落两侧布置着二座相向的从厝,使整座建筑围合成四合院。院内共有大小不同的厅房55间,天井6个,走廊4条,水井4口,偏门2个,凹肚中大门一个”[86]

1996年,许驸马府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4月,许驸马府维修工程正式动工。维修后的许驸马府完整地保留了原有的宋代格局和明代建筑风格,整座建筑结构严谨,古朴大方,是宋代以后潮州府第式民居的雏形,被誉为“国内罕见的北宋府第建筑”,也是国内古建筑研究中较难得的实体。

整个许驸马府外部封闭、内部开敞,是密集、方形的平面布局,组合灵活、独特,形成由中央、中轴线四处铺开,左右对称,区域分类明确、井然有序的总体格局。体现了府第藏风聚气的凝聚力,也体现了尊卑长幼秩序和名分在建筑使用上的分别,体现了“提倡中庸,讲究平和中正,崇尚仁礼、完美统一”的正统儒家思想

同时,与潮州城内的其他府第建筑不同,许驸马府的建筑装饰十分简朴(如图4-17)。门簪为木制圆形,门槛较高;柱子多为圆木柱,门墙柱础均置于石基上。第二进厅前的拱斗只有简单的卷云雕刻装饰,与明清时期潮汕大型民居的装饰风格,区别也很明显。

图4-17 许驸马府的天井和木雕

2.明代的黄尚书府

黄尚书府位于城内西平路北段,建于明崇祯年间,是南京礼部尚书黄锦的府第,占地约4200平方米,总面宽50米、总进深77.5米。

黄尚书府坐北向南,主体建筑为三进院落,两侧有从厝,后面有后包,构成类似四合院中纵向连接式布局,建筑结构严谨,为木、灰、沙、砖构筑。正门朝东,进门可见天井,天井北面正中是府第中门,门前有石鼓一对,门楣写“当代龙门”。

府前正中原有牌坊一座,为清朝政府所赐建,坊额面书“三达尊”,背镌“累朝元老”。“三达尊”表示黄锦的位尊、学尊和齿尊,黄锦为官20余年,廉正清明,为朝野所敬重,因此尚书府被俗称“三达尊”。牌坊早圮,不复存在,唯有这“三达尊”的名字,变成此地地名;而尚书府也因年久失修,虽有黄姓后人居住于此,如今却已破落不堪。

尚书府前两侧有围墙,开“龙虎门”,为出入之门。后来又辟一门朝西,通打银街,称为“新门”。从前东面正门上建有“敕书楼”,是藏书的地方,后来毁于火灾,相传是黄锦自己放火,声东击西引开入侵潮州城的清兵。

从黄尚书府可以看出,明代时的潮州民居建筑讲究中轴对称,主次分明的平面布局;朝向天井内部的门窗宽敞明亮,对外则相对封闭;建筑恢弘大气、平面对称、严谨、质朴、落落大方,装饰仍比较简洁,内容多为花草,雕刻构件讲究与整体梁架和谐,反映了中原建筑文化在潮汕地区的广泛传播(如图4-18)。

图4-18 黄尚书府的天井

3.清代的“资政第”

“资政第”位于潮州古城南门十巷中的甲第巷16号,原为蔡厝的家祠,建于清代末年。属于潮州典型民居“四点金”的衍化,前后共分为三进,除了最后一进的后花园被改建为楼房外,其他结构仍保留着原来的建筑风貌。

蔡厝祠的建造者是清末潮州城著名的“蔡泰泉银庄”的掌管者,蔡泰泉的长房蔡见六,在清末年间社会影响力巨大,民国初年曾担任潮安商会副会长职务,“资政”之名应是捐来的(资政即资政大夫,在清代是正二品官阶)。

“资政第”门匾背面刻有“光前裕后”四个大字,门内有麒麟浮雕照壁,壮观气派;屋内各处椽梁上的金漆木雕极尽精美,且保存完好;大厅楹架上还保存着连片的描金漆画;整座建筑透出一种奢华富丽的气息,彰显出主人尊崇的身份地位(如图4-19)。

图4-19 甲第巷资政第的天井、木雕和漆画

20世纪“破四旧”期间,屋内的木雕、漆画,门面的匾额、石刻等,都被用石灰糊了起来。改革开放以后,有人慢慢将石灰清理掉,才让这些艺术珍品重露真容。

2007年4月,潮州市湘桥区旅游局将“资政第”利用开发为“湘桥区民间艺术陈列馆”(民居文化展览馆),门票8元,游客可以在民居的天面俯瞰、观光周边其他民居(如图4-20)。

2013年5月,国家文物局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潮州老城古民居建筑群获入选该批“国保”名单,成为潮州市的第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潮州老城古民居建筑群位于南门十巷历史街区、许驸马府历史街区和旧西门街历史街区,包括辜厝巷林宅、郑厝巷蔡宅、甲第巷外翰第、甲第巷大夫第、德里旧家、辜厝巷王宅、兴宁巷大夫第、红栏杆、东府埕儒林第、卓府、马使埕闫宅、青亭巷大夫第、黄尚书府和铁巷陈宅共14座古民居,分别为明代、清代、民国时期的建筑遗存,也是这三个时期的建筑典范和代表。

图4-20 从甲第巷“资政第”天面俯瞰附近民居

从潮州古城内宋代至清代一系列传统民居中,可以发现潮州古城传统民居建筑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礼制秩序对建筑格局和使用功能的影响依然明显;(2)仍然表现出内向性、封闭性的空间形态;(3)注重建筑装饰,但明中叶以前的装饰相对朴素,明末以后的装饰趋于细腻繁复,装饰最多的地方是临街的大门,门额题字蔚然成风,可见其炫耀性;(4)注重环境、重视教育,宅院常建有书斋、花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