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潮州古城历史街巷演变与全球化研究

潮州古城历史街巷演变与全球化研究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潮州古城街巷的历史演变从《永乐大典·“潮”字号》所载的《宋代潮州古城图》可见,南宋时期潮州城内就已是“街巷纵横、里坊相接、井泉遍布”。在民国时期与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城内人口增多、建筑设施增加,对原有的街道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造和整修。目前,潮州古城区内的街道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商业经营为主的街道,住商结合的,街道尺度相对较大;另一种是以居住为主的街巷,包括部分旧的工厂区,街道尺度较小。

潮州古城历史街巷演变与全球化研究

(一)街道的地方文化

街道,原义是指两边有房屋的比较宽阔的道路。现在一般“指的是在城市范围内,全路或大部分地段两侧建有各式建筑物,设有人行道和各种市政公用设施的道路”[42]

简·雅各布斯在其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也曾经说过,“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43]。她认为,有生气的街道,应该是小尺度的、较高密度的、多样化的、适合交往的、安全的。

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一书中通过列举大量日本和西方经典街道案例在设计方法上的异同,认为在城市街道外部空间的设计中,需要肯定人的因素,街道空间的美感不仅仅源自围合街道空间的建筑本身,而更多地来源于由这些建筑所确定的街道内部空间的尺度和布局。因此,把街道设计的原则落实在特定的历史与地域中的人的行为上,真正把原属于人民的街道归还给百姓的生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街道的美学。

阿兰·B.雅各布斯(1991)也指出,“伟大的街道”应该必须有助于邻里关系的形成,充满神奇的力量。最好的街道既是令人欢欣的,又是实际可用的。它们充满趣味,并且向所有的人开放。它们包容陌生人的相逢,也包容着熟人间的偶遇。它们既是一个社区的象征,也是社区历史的象征,它们代表着一段公共的记忆。它们既是一个用以躲避世事的场所,也是一个浪漫传奇的所在;既是一个表演的舞台,也是一个梦想的空间[44]

马歇尔·伯曼(2003)那里,优秀街道的共同特征应该是适合社交的地方,街道最基本的用途就是社交,这种用途为街道赋予了独特的性格特征,人们来到这里看人,同时也被看,来到这里与其他的人交流自己的观点,交流本身就是最终的目的[45]

因此,街道总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共同作用的条件下形成的,不同的历史城市,其城市街道也必然具有不同的特点,其地方特性至少可以在以下等方面表现出来:街道的历史、街道的布局、街道的尺度、街道的性质、临街的建筑、街道的命名等。

(二)潮州古城街巷的历史演变

从《永乐大典·“潮”字号》所载的《宋代潮州古城图》可见,南宋时期潮州城内就已是“街巷纵横、里坊相接、井泉遍布”。那个时候的潮州城,城北是以子城为核心的行政中心,子城之前,有三条南北向的街道,是城里的主要路道。由开元寺和天庆观再往东西两侧展开,有另外两条街道:东街和三街,是城市主要的商业街道。另外还有六条东西走向的较大道路,“一通下水门,一通浮桥门(今东门),一通竹木门;另一自上水门穿大街,越第三街通湖平门;一自州学门穿大街,越相思桥,通凤啸门;一自大街太平桥,经相思桥,过石人桥至城西廓与放生池(今西湖)相望”[46]

明代时,潮州城内的主要街道就大致定型了。从金山子城直达南门的大街,还是全城最大的街道。东街和打银街还保留在原来的位置上。另有新街(今义安路)从府衙前通至开元寺旁,赞善街(今北马路)从北门通往观音阁,第三街(今西平路)从北城区通至南城边[47]

清代时,潮州城区的街道已形成按传统的经纬环涂制规划的格局结构:除环路外,南北向的道路主要有三条:中部还是大街,东边是东街,西面的是西街。东西向的道路主要也有三条:中部从汤厝巷过开元后巷和余府街,连接东门和西门,北边有府巷,南边有开元前街。“各街道之间巷道纵横,形成棋盘式道路网,街道宽度三至六米不等,巷道一般宽一至三米”[48]

民国时期与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城内人口增多、建筑设施增加,对原有的街道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造和整修。民国九—十四年(1920—1935年),为适应机动车行驶的需要,将太平路等16条城区街道全面拓宽,总长66千米。太平路车行道有9米,两侧人行道各2.7米;其余各路均为车行道6米、两侧人行道各1.8米。古城区内各街道虽均经历多次修整,但位置及其尺度均大致保持在民国时期的样子,除开元路已扩大成22—32米宽的双向机动车道外,其他主要街道(如太平路、中山路等)仍保持9—11米的较小尺度,东西向的街巷则大多保持在6米以下。较小的街道尺度保证了人们在古城内的活动方式仍然可以以步行为主,保留了交往的频繁和生气,但也为住在古城内的居民带来了出行上的许多不便和障碍(如图4-2)。

图4-2 潮州古城道路交通现状图

图片来源:潮州城乡规划局,《潮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图件,2012年

20世纪80年代以后,潮州市中心逐渐向西迁移,并在枫溪区建设了新的经济开发区,古城区内的工厂、国营企业、机关单位等也渐渐迁出古城,古城内的人口压力逐渐减轻,但经济活力也随着下降,加上古城内基础设施的逐渐老化,许多经济实力较好的家庭也逐渐搬走,迁往新市区的新建住宅小区,古城区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繁荣,日渐破败起来,街道商户的经营也日渐萎缩。直到90年代末,潮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大力发展旅游业,并先后启动了凤凰洲公园、韩文公祠广场、开元广场、大悲殿、滨江长廊、人民广场等一批项目的建设,古城区作为潮州旅游发展的核心区域,才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目前,潮州古城区内的街道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商业经营为主的街道,住商结合的,街道尺度相对较大;另一种是以居住为主的街巷,包括部分旧的工厂区,街道尺度较小。

(三)商业文化的体现——骑楼商业街

1.骑楼出现之前的潮州城商业街

宋明时期,潮州城内的商业活动主要集中于西部,三街是当时最主要的商业街。“到了明清时期,城西打银街一带因为三利溪经常堵塞,交通不利,商贸渐渐衰落;更接近城市中心的第三街,手工业兴起,反而显得较为繁荣”[49]。可见当时的潮州城,商品经济已经很发达,但是这些商业的服务范围仍然不大,除瓷器食盐外,主要商品都供本地及周边地区使用,经济外向性还不强。

清代时,潮州府于湘子桥西侧设置东关税厂,潮州城内商业区随着向东延伸。“韩江边上的东城区,在上水门和下水门之间,上水门街、竹木门街、东门街、下水门街、东街、米街(大街中段)到新街一带,成为当时潮州城的商业中心”[50]。此时的潮州商帮已经形成,韩江成为当时粤闽赣地区与海外货物流通的主要通道,潮州城已成为著名的港口城市,靠近韩江的东城区发展起来,经济外向性已十分明显。

清末至民国初期,潮州城内的商业已按不同行业形成集中分布的格局,“并形成了太平路、义安路、西马路、上东平路、下东平路、东门外至下水门外沿江内街等几条著名的商业街”[51]。商业街网的形成改变了原来古城“以官署寺庙重心的布局,成为近代潮州城实际的生活中心”。

2.骑楼商业街的出现

清末民初,随着潮州商帮在海外的贸易和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势力也开始渗透进入潮汕地区,加上西方传教士在潮汕地区的活动和教堂西洋建筑的出现,骑楼商业建筑开始被引入潮汕地区,并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在汕头港和潮州府城开始盛行。随着潮州商人在海外的贸易活动,潮州城内出现了许多从事商业贸易的商号、洋行等,这些商号和洋行就主要集中在太平路的骑楼街区。

骑楼建筑最早应见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后来流行欧洲,近代才传至世界各地;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最早从广州传入中国,曾经成为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地城镇的主要建筑形式。因此,骑楼商业街并不是潮州的传统特色街道(如图4-3)。

图4-3 潮州古城大街(太平路)老照片

资料来源:潮州市博物馆

但是,相对于传统的民居建筑,骑楼“一扫封闭、保守的气质,彰显着开放、平等、商业等蓝色文明的气息”[52],是海洋文明的象征。骑楼商业街是清代以来潮州商帮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是潮州商人的一种“另类的衣锦还乡”的标志物,也见证了潮州古城开放的一面。

潮州城的骑楼商业街“一般宽6米,骑楼下的人行道宽1.8米,骑楼高度一般在3.3—4.2米,骑楼柱距在2米多到4米多之间,排列整齐。骑楼两侧建筑一般为2层到3层,街道空间虚实渗透,几条通往城门的骑楼街都以城门楼作为终点和对景,与古色古香的城门楼形成鲜明的对比”[53]

大街是古城中最具特色的一条骑楼街,但主要不是因为骑楼,而是因为牌坊。“大街是全城最宽的一条街,宽9米,两侧均为2—3层的骑楼,骑楼样式主要是将民国初年出现在东南亚流行的仿希腊、仿巴洛克、仿哥特等欧亚混合样式”[54]。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时,大街上仍保留着明清时期建造的40多座石牌坊,从城南开始,大约每隔30米就有一座,最后以城北金山作为终点。“在空间处理上,牌坊起到了一定的分隔作用,将长达1678米的大街分隔成40余个似隔似通的小空间,并与两旁骑楼空间相互渗透”[55],形成丰富的层次。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对城市产业结构进行了大调整,潮州城成为行政办公区和工业区,原来的商业街和骑楼街不断被机关、工厂、企业、学校、医院、居民楼所挤占,失去了发展的基本空间,原来商贾云集的传统街市也日益萧条。出于安全和整治的原因,1951年又拆除了古城内的石牌坊群,独特的商业街景观遭到了完全的破坏。

2006年,潮州市启动牌坊街修复工程,至2009年完工,共修复古牌坊22座(其中太平路20座,东门街2座),并同时整修沿街历史建筑,即骑楼商业街。但由于石材用料的选择问题,已经体现不出历史的沧桑感。近年来随着潮州市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修复后的太平路(牌坊街)成为古城内最繁华的旅游商业街(如图4-4)。

(www.daowen.com)

图4-4 潮州古城太平路现状(早上的牌坊街)

目前,潮州古城内的商业街大致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外来游客为主要消费对象的旅游商业街,以太平路、开元路、下水门街、东门街等为代表,受外来经济的影响较大,出现了不少如网吧、咖啡店、奶茶店、快餐连锁店、经济型酒店等“无地方性”的场所,如开元路上的肯德基快餐厅和如家酒店。另一类是以本地居民为主要消费对象的生活商业街,以西马路、义安路、昌黎路、中山路等为代表,生活气息较浓,地方性突出,如西马路上的小食店与服装店(见图4-5)。

潮州人的善于经商和重商(或者说“喜欢当老板”),就在这些小商业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不管是不是骑楼建筑,所有建筑的底层都被开发成店面,有销售日常生活用品的小杂货店、小吃店、粿品店、凉茶店、海鲜干货店、服装店、婴幼儿用品店、小药店、钟表店、书店、文具用品店、文化用品店、古玩店、花店等,还有专门帮人写对联的老店、帮人代写书信的老店,以及一些专卖潮州传统民俗商品的店铺,如“办外甥”(舅舅家必须给新出生的外甥购置的礼物)、“出花园”(潮汕地区小孩成人礼须购置的东西)、传统婚嫁典礼须购置的物品等。所有的这些店铺,规模都很小,仍是那种典型的以家庭劳作为方式的小商品经济的延续,往往给人一种小家子气的感觉,但是又很亲切,正是典型的熟人社会的产物。

图4-5 潮州古城西马路

(四)传统而幽静的居住街巷

潮州古城内主要集中的居住区在古城的南面,目前保存较完好的民居片区也在城南一带,以古城南门的十大巷为例,可见巷道大多是各宅院的门楼及门房沿街背墙所围成,宽度一般为3—4米,东西走向,周边环境都较宁静。在这些巷子中,可体会出潮州传统居住街巷的地方特色[56]

1.出于堪舆学的讲究,民居大门一般都避开巷道口,不仅是要避开主巷道的喧嚣,主要还是要避开冲撞之气,避凶迎吉,以导吉气入宅。因此“立门前不宜见街口”,就算偶尔有的大门难以躲开巷口,也要立照壁或屏风以对冲巷口,以达到在空间上曲折幽致的效果,以及避凶的目的[57]

2.街巷内各宅院的大门相互间错开,门不相对,可使各院宅之间互相不干扰,能达到隐蔽视线、减少撞碰的效果,正是一种保守、内向,追求私密和宁静的表现。各家大门所面对的墙,有的做了照壁,并赋以吉祥的题材装饰,是出门见喜之意(如甲第巷的蔡厝祠)。

3.街巷内的宅院大门十分注重装饰,大门是宅院的门面,是宅院内外空间的分隔标志,出于审美和炫耀的需要,都要对大门进行重点装饰和艺术处理。门肚两侧的墙面上绘上彩画、石刻诗画,门额题字蔚然成风,还配以石雕木雕等装饰,使建筑物五彩缤纷、神韵无比。既有反映当时宅主人的政治地位的社会意义,也反映了宅主人的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和精神面貌;还是一种炫耀性的展现(如图4-6)。

图4-6 潮州古城甲第巷

(五)反映城市历史的街巷名称

冯骥才先生说,一个地方自有地名才算是真正的诞生。“地名是城市生命的起点,此后,这些城市发生了一切一切,全都无形地积淀在这看似只有几个字的地名里,还渐渐地在这地名里形成它独具的历史文化。如果说地名是一个城市的文化代号,那么这城市的生命密码就在其中。地名是一个地域文化的载体,一种特定文化的象征,一种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58]

潮州古城外圆内方,以金山为首,坐北向南,大街贯通南北,东西各有一条与大街平行而较短狭的东平路和西平路,以及一条更短的义安路,在这些路中间横穿着无数矮小的街巷,共有100多条。这些街巷的样貌和原有的建筑大多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街巷的名称却基本保持不变。古城里众多古老的巷、里、围,或以官署、城门、历史事件、表彰人事、缅怀名臣、先贤,或因庙宇、名宦府第、名胜古迹、亭坊、古井、特产、形状、方向、大小、数序,或以祈愿和睦祥瑞等而命名,这些古老的街巷名称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

据黄梅岑先生《潮州街道掌故》一书记载,潮州古城内主要街巷名称的由来有以下十几种[59]

以官署所在地而得名的:如府前街、道后街、察院衙街、总兵巷、分司巷等;

以城门而命名的:如东门街、北门街、上水门街、竹木门街、旧西门街等;

为记述表彰历史事迹而命名的:如义井巷、三家巷、忠节坊巷、官诰巷等;

为缅怀名臣、循吏、先贤而命名的:如昌黎路、天水路、三达尊等;

因神佛庙宇所在而得名的:如开元路、国王宫巷、关爷宫巷等;

因昔年名宦、府第所在而得名的:如辜厝巷、薛厝巷、曾厝巷、郑厝巷等;

因名胜古迹而得名的:如七星桥巷、九板桥头、七丛榕巷等;

因亭坊而得名的:如四进士亭巷、青亭巷、石牌巷、岳伯亭内街等;

由井而得名的:如三目井巷、铁井巷等;

以昔日经营手工业时久而得名的:如胶柏街、打银街、打铜街、铁巷、钉鼓巷、经富(布)巷等;

以祈求和睦祥瑞而命名的:如兴宁巷、文星一路、永安里等;

以物名巷的:如梅酱巷、桃巷、番茨巷、葡萄巷等;

以形名巷的:如砻臂巷、十八曲巷等;

以方向、大小、数序命名的:如东平路、西平路、西马路、大江西巷、小江西巷、大鱼市巷、小鱼市巷、第三街、第四街等。

从这些街巷所在的具体位置,可清晰地看到潮州古城原来“北贵、南富、东财、西丁”的城市布局。

随着时代的变迁,潮州古城内的产业状况及居住人群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街道的面貌也是如此,如城西原手工业者集中的街巷,由于传统手工业行业日渐式微,同类行业一街罗列的繁盛早已不复存在,打银街上如今只剩一家经营金银饰品的小店,也不是原来的老店;打铜街上只剩两家铜器作坊;铁巷早在清代时就已没有打铁作坊了。只剩这些老街巷的名称沿用至今,成为人们对潮州古城的追忆。如今走在潮州古城内,随处遇见的一个老人家,都能够跟你聊上半天关于某条街巷的故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