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内关于地方的研究进展与国外相比较少

国内关于地方的研究进展与国外相比较少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国内关于“地方”的研究进展与国外相比,国内学术界对于“地方”的理论研究较少,对于与“地方”相关的研究领域也相对较窄,主要集中在人类学研究领域中关于“地方性知识”的研究、人文地理学中关于“地方感”的研究,以及近年来地方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引入和应用。在我国,地方感的相关研究才刚起步,近年来才有部分学者注意到了地方感作为学术研究课题的价值,对地方感及相关概念进行了较系统的文献整理与介绍。

国内关于地方的研究进展与国外相比较少

(一)国内关于全球化的研究进展

我国学术界关于全球化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大致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但到90年代中后期就已经成为我国学者的热门话题了。总体上看,国内学术界关于全球化问题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15]

第一阶段:大约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在这一阶段,国内学术界的主要工作是引进和介绍国外全球化问题研究的理论和动态,并逐渐展开对全球化的含义及其确认,全球化现象的判断和概括,全球化的历史发展和现实形态及追踪等方面的研究。

1993年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研究所邀请美国札克大学教授阿里夫·德里克(Arif Derek)来华系统介绍西方的全球资本主义理论;德里克的演讲稿随后就发表在《战略与管理》杂志的创刊号上,国内最早系统介绍西方全球化理论的文献是1993年发表在《战略与管理》创刊号上,这被认为是国内第一次用中文对西方全球化理论的系统介绍。1994年,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之教授分别在《东方》和《太平洋学报》等杂志上著文倡导进行全球化研究,他因此被认为是国内最早倡导全球化研究的学者之一。在这个阶段中,国内学者译介、评述了大量的国外论著,主要著作如俞可平主编的《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全球化的悖论》,胡元梓和薛晓源主编的《全球化与中国》,王宁和薛晓源主编的《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等。

第二阶段:大约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在这一阶段,国内学术界关于全球化问题研究的主要兴趣集中在全球化的评价方面,具体包括如何分析全球化的影响和后果,如何看待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变化,如何把握中国在全球化条件下的处境等,主要在从中国视角透视全球化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从具体内容上,综观国内十几年来关于全球化的研究文献,可以说研究触角无所不及,研究内容纷繁复杂。在国内学术期刊上,有关全球化的研究文献不仅存量庞大,而且增长迅速。廖伟(2006)以“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上收集的论文为样本,对我国学者关于全球化研究的文献作了量化分析,发现从1994年1月至2004年12月光标题中含有“全球化”的论文总量就有11281篇,这些论文在1994年到1997年期间缓慢增长,1998年增长开始加速,1999年、2000年和2001年是全球化论文增长速度最快的三年,2002年论文数量达到最大值(1年内有2548篇),2003年和2004年全球化相关论文逐渐减少。从学科分类来看,政治法律类论文中有关全球化的论文数量最大。

国内全球化相关论文涉及的几个主要问题包括[16]:全球化的概念内涵和实质、全球化的动力、全球化与民族国家、全球化与当代社会主义、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全球化与文化冲突等。

(二)国内关于“地方”的研究进展

与国外相比,国内学术界对于“地方”的理论研究较少,对于与“地方”相关的研究领域也相对较窄,主要集中在人类学研究领域中关于“地方性知识”的研究、人文地理学中关于“地方感”的研究,以及近年来地方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引入和应用。

1.关于“地方性知识”的讨论与实践研究

国内学者对于“地方性知识”的研究大多围绕吉尔兹的《地方性知识》展开讨论或进行实证研究。

盛晓明、任剑涛、杨庭硕等许多学者都分别围绕吉尔兹的“地方性知识”的产生背景、内涵、构造、价值、发展、影响、本土化等问题进行了不同的分析、阐释、批判和反思。

在实证研究方面,主要有:彭兆荣(2000)以客家土楼为例,阐释了“一种地方性人文生态的表述范式”。李春霞(2005)通过电视彝族乡村传统的影响研究,分析了地方性知识在彝族乡村的建构与变迁。黄向春(2006)以《闽都别记》为例,探讨了地方史、地方文人与地方性知识之间的互动。李广良、钱翌(2007)从自然环境的利用、城市建筑设计、历史文化保护、标志物与特色空间建设以及城市文化建设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城市生态景观的地方性实践。朱洪启(2007)以浙江青田龙现村传统稻田养鱼体系的保护为例,分析了地方性知识的变迁与保护。周俊华、秦继仙(2008)以纳西族为例,讨论了全球化语境下民族地方性知识的价值与民族的现代发展。杜娟(2010)以西南山地文化区为例,研究了地方性知识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杨华锋、刘祖云(2011)从地方性知识的视角切入,寻求城市消费型生态危机的治理之路。张瑾(2011)以广西龙胜县黄洛瑶寨为例,讨论了民族旅游语境中的地方性知识与红瑶妇女生计变迁之间的联系。林耿、王炼军(2011)以广州市为例,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酒吧的地方性与空间性。张晓松(2011)以符号和仪式为样本,研究了历史文化视角下的贵州地方性知识。

2.“地方感”的相关研究

在人文地理学中,地方感是地方研究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并发展出了多个子概念。一般认为,“地方感是关于人们对特定地理场所的信仰、情感和行为忠诚的多维概念,主要包括地方依恋、地方认同、地方意象和机构忠实等研究内容”[17]。在我国,地方感的相关研究才刚起步,近年来才有部分学者注意到了地方感作为学术研究课题的价值,对地方感及相关概念进行了较系统的文献整理与介绍。

黄向等(2006)首次将场所依赖理论引入我国,“讨论了场所和场所依赖的概念及其发展,介绍了西方场所依赖研究的最新进展”[18],并用数学方法示意理解场所依赖的结构,构建了场所依赖理论的CDEEM研究框架。唐文跃(2007)“介绍了国外地方感研究的主要领域及其进展,分析了地方感研究中主要概念的维度与态度要素构成,构建了地方感研究框架,并讨论了我国地方感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19]。汪芳等(2009)归纳了旅游地地方感的构成要素,“构建了由3大部分、11个因子构成的游客地方感认知测量的指标体系,并通过问卷调查对游客的地方感认知进行定量调查”[20]。朱竑、刘博(2011)在明确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明晰了概念之间的关系,指出“未来研究中应该从概念构建上突出地方本身的独特性和典型性,研究中应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空间上应区分地方感的不同空间尺度,时间上则应强调地方感研究的动态观点”[21]

在实证研究方面,主要有:唐文跃等(2007)以九寨沟为例,通过构建旅游者地方感模型,发现“旅游者的地方感在自然风景维度、社会人文维度、旅游功能维度和情感依恋维度等四个维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九寨沟的自然风景与环境得到了旅游者较高的感知评价和普遍认同是旅游者对九寨沟产生情感依恋的主要因素;旅游者赋予九寨沟更多的是自然观光的意义和审美价值,而对九寨沟的社会人文环境的感知评价相对较低;不同类型旅游者之间的感知评价存在差异”[22]。徐振晓等(2009)以九寨沟旅游核心社区为例,分析了居民地方感对区域旅游发展支持度的影响[23]。吴莉萍、周尚意(2009)以北京三个乡村社区为例,分析了城市化对乡村社区地方感的影响[24]。钱丽芸、朱竑(2011)以宜兴紫砂文化为例,探讨了地方性文化的地理品牌与变迁[25]。周尚意等(2011)以北京798和上海M50两个艺术区在城市地方性塑造中的作用为例,分析了地方性形成机制的结构主义人文主义之间的相互作用[26]

3.地方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

陈传康先生应该是国内最早将地方理论应用于旅游研究的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初,陈传康先生就倡导“将地方文脉导入旅游地形象策划,将地方理论应用于旅游地规划,提出地方文脉应包括一个地方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特征和现代民族民俗文化特征”[27],这个概念大致相当于西方地方理论中的“地方性”。

但是,地方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大量应用,还是从近年来才开始的。郑威(2006)从旅游人类学的视角切入,以广西贺州区域旅游研究为个案,分析了地方性知识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陈蕴真(2007)讨论了地方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旅游学涵义,回顾了地方理论在国外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并指出了一些值得国内学者深入研究的领域[28]。唐文跃(2008)提出地方感理论与方法对于旅游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可以为旅游规划者分析旅游地人地关系问题提供新的视角。方晓喆(2008)以北京什刹海地区为例,探讨了旅游规划中的地方性研究问题。高德兴(2008)以妈祖朝圣地湄州岛为例,较系统地研究了旅游者的地方依恋问题。张春霞、蔡兴燕(2009)对地方感理论及其在国内旅游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周慧玲(2009)以都江堰为例,分析了旅游者“场所依恋”的形成机制及其实证研究。张中华等(2009)以阳朔西街旅游社区为例,探讨了地方理论在社区研究中的应用。钱树伟等(2010)以屯溪老街为例,分析了历史街区旅游者地方依恋对购物行为的影响。赵红梅、李庆雷(2011)研究了旅游情境下的景观“制造”与地方认同之间的关系。戴光全、肖璐(2012)以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例,分析了基于区域联系和IPA的节事游客地方认同的空间特征。(www.daowen.com)

(三)国内关于城市历史街区的研究进展

与国外相比,国内学者对城市历史街区的问题关注较晚,相关的研究主要始于20世纪90年代;国内第一篇以“历史街区”为关键词的文章出现于1994年[29],随后逐年升温,至2004年,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但研究面仍然较窄。

受国外相关研究的影响,国内对城市历史街区的相关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城市规划与建筑等领域,中国期刊网(CNKI)中关于城市历史街区研究的文章近2/3发表在《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汇刊》《建筑学报》《新建筑》等期刊上。总体上,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规划设计研究

王景慧(1997)、顾晓伟(1998)、耿慧志(1999)等学者是国内较早关注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的,认为历史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层次,应将富有历史氛围和传统气息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作为重点,并提出了历史街区的保护原则和方法[30]。陈平(2001)以什刹海历史文化风景区为例,指出了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应完善管理体制。孙萌(2001)从保护的成本与效益出发对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进行了经济分析。丁承朴等(1999)、李朝阳等(2000)、孙玲(2002)认为保护历史文化区应注意保留街区的人文色彩、延续城市文脉。郑忻(2004)、郭拴群(2006)分别以常州延陵东路历史文化街区和台州市“十里长街”为例,提出了城市历史街区的完整性保护和整体性发展的思路。郑利军(2004)认为应该对城市历史街区进行动态保护研究。杨林兴等(2005)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桂晓峰、戈岳(2005)探讨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资金问题。马建华(2009)以福州市三坊七巷为例,介绍了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朱直君(2010)分析了成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广义原真性得失问题。

阮仪三(2000)、李颍伯等(2004)主要研究城市历史街区的规划问题[31]。曲炜(2001)以湖州市米行街区为例,袁奇峰(2001)以广州沙面历史街区为例,翁达来、夏峻嵩(2002)以扬州历史文化街区为例,王世仁(2002)以北京市的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卢青(2002)以北京朝阜大街为例,彭建东(2013)以景德镇三闾历史街区为例,于立凡(2004)以南京颐和路公馆区为例,杨戌标(2004)以杭州河坊街为例,林林、阮仪三(2006)以苏州古城平江历史街区为例,姚迪、戴德胜(2006)以无锡市南长古运河片区为例,杨昌鸣、辛同升(2007)以济南芙蓉街—曲水亭街为例,陈亮(2008)以福州三坊七巷为例,张智敏等(2008)以佛山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周浩明(2009)以北京南锣鼓巷为例,骆锋(2009)以长沙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郑炘、邹青(2009)以禹州老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姚迪、朱光亚(2009)以扬州东关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孔强(2009)以常州市前后北岸历史街区为例,胡海燕等(2010)以拉萨老城区为例,孙鹤瑜、邹洲(2010)以昆明市文明街为例,巨荩蓬等(2011)以西安南门—文昌门地段为例……分别介绍了具体的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及规划设计工作。

2.城市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与改造更新研究

黄烨(2000)以昆明文明街为例,探讨了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改造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对文明街保护与改造的几点建议。张艳华、卫明(2002)分析了体验经济背景下历史街区的再利用问题。左辅强(2004)引入柔性的动态适时更新概念,从规划设计角度提出了城市历史街区适时更新的可行性策略和建设性思路。赵天宇、程文(2006)以哈尔滨中东铁路花园住宅街区为例,指出应该在历史文化街区的复兴规划设计中加入新的元素。杨佳(2009)以宁波月湖南部地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探讨了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保护与有机更新问题。甘翔云(2009)以北海市珠海街改造为例,进行了历史文化街区开发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性研究。彭颖、刘大平(2009)分析了城市建筑文化资本与城市历史街区复兴之间的关系。袁亚琦(2010)以南京门西地区为例,提出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老年住区模式。

郑力鹏、吴庆洲(2001)以佛山福贤路历史街区为例,祝莹(2002)以南京中华门门东地区为例,田葳(2004)以太原旧城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周海虹等(2004)以西安莲湖历史街区为例,佘龙(2006)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阳建强(2006)以安庆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郭沁、吕斌(2007)以哈尔滨市花园街保护街区为例,杨希文(2007)以广州恩宁路骑楼街为例,魏志强、唐国安(2009)以长沙太平街区为例,马山(2009)以杭州市香积寺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肖勇、李朝芬(2009)以邵阳市红旗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龚恺(2009)以澳门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钟行明(2011)以济南芙蓉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分别介绍了城市历史街区的改造、更新与复兴。

3.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中的技术与方法研究

祝莹(2002)介绍了历史街区保护中的类型学方式。李志刚(2003)探讨了历史街区的规划设计方法。李新建(2003)提出了历史街区保护中的适应性消防对策。胡明星等(2004)、赖世鹏等(2007)介绍了GIS技术在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中的应用。汪芳(2007)以无锡古运河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指出可以用“活态博物馆”的方式来建设历史街区。谭佳音(2007)比较研究了我国现有的三种历史文化街区的动态保护模式。周俭、陈亚斌(2007)以上海老城厢方浜中路街区为例,介绍了类型学思路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运用。石坚韧、赵秀敏(2007)以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为例,引入了城市更新进程中的历史建筑适宜性再生技术。郑彩云(2009)专门分析了历史文化街区中古建筑的保护方法。林强、梅媚(2009)以成都市宽窄巷子为例,提出了城市历史街区改造中的空间营造途径。

4.城市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研究

国内学者对城市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研究相对较晚,但发展很快,后续研究很多。吴梅菁(2002)提出历史地区的保护要与旅游发展相结合。王莉等(2003)以安徽屯溪老街为例,通过对实地调查所获数据的SPSS分析,从经营者及居民对当前老街经营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旅游开发意向态度的差异等角度,揭示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旅游开发中居民的真实愿望和存在问题[32]。郭湘闽(2006)进行了以旅游为动力的历史街区复兴研究。王瑜(2007)以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探讨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问题。袁丁(2007)以南京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发展旅游业,促进城市历史街区的风貌保护。王晶(2008)以昆明市文化巷为例,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游憩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及其优化研究。周玲强、赵晟楠(2008)以杭州市中山中路为例,研究了传统历史街区有机更新中社区参与旅游的问题。徐红罡、万小娟(2009)以西安回民街为例,探讨了民族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旅游发展问题。石坚韧(2010)以大运河杭州段为例,提出了旅游城市的建筑文化遗产与历史街区保护修缮的策略。朱东国(2010)以湘潭市城正街为例,研究了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胡红梅(2010)分析了基于游客体验的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开发。孙永生(2010)研究了以旅游发展为动力的旧城改造问题。

杨钊(2004)以安徽屯溪老街为例,赵慧勇、杨大禹(2005)以大理龙井旅游文化中心为例,秦绪霞、何佳梅(2006)以济南老城区为例,李继峰(2007)以洛阳古城为例,邱琴芬、陈洪波(2009)以宁波市为例,陈丽玲(2009)以漳州旧城历史街区为例,郝帅帅、袁书琪(2009)以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街区为例,顾小光(2010)以南通市寺街为例,陈天月等(2010)以哈尔滨历史街区为例,黄嘉曦(2010)以洪江古商城历史街区为例……分别介绍了具体城市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与发展情况。

5.其他相关研究

杨新海(2005)分析了历史街区的基本特性及其保护原则。李光旭(2009)、李晨(2011)都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解读与辨析。赖凌瑶、阳建强(2007)以常熟古里李市历史文化街区为例,研究了江南古村落的水环境治理问题。王雅等(2010)以合肥市城隍庙为例,分析了城市历史街区的环境设施更新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策略。李向北、王裴(2007)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焦怡雪、刘涌涛(2008)以北京什刹海历史文化街区烟袋料街片区为例,分别探讨了公众、社区参与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途径。赖凌瑶等(2009)以安徽省安庆大观亭历史文化街区为例,研究了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居民生活延续的问题。夏健、王勇(2010)也认为需要对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的生活真实性进行保护[33]。杨春蓉(2009)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周永广、顾宋华(2010)以杭州小河直街为例,关注了城市历史街区改造中原住民的安置问题,指出在原住民的回迁中存在着两难困境。卢骁、崔德平(2010)以北京历史街区南锣鼓巷为例,提出了基于和谐理念的城市历史街区的交通优化的可能性。

此外,张松(2003)介绍了日本的历史城镇和传统街区的保护实践。任云兰(2007)介绍了国外历史街区的保护情况。张维亚(2007)大致总结了国外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的相关研究。肖溪(2009)介绍了日本大分县日田市历史文化街区豆田町的保护与开发情况。

可见,我国目前对城市历史街区的相关研究已经不少,但涉及面仍较窄,且叙述有余、分析不足,文章多以案例研究为主,这主要与从事相关研究工作学者的学科背景有关,多是城市规划与建筑学专业的背景,因此多是具体街区的规划案例。受研究者学科背景的影响,对城市历史街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质层面,尤其重视历史建筑(建筑群)与街区格局等最显见的物质载体,而对于在物质基础上产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关系的关注很少,也缺少对城市历史街区中的居民及其社会体系的相关研究。在相关的街区保护规划中虽有提倡公众参与的原则,但多忽略了对作为城市历史街区主体的居民的真实想法和切实利益的调查和研究,缺乏应有的人文关怀。还未见有学者从地方理论入手,研究城市历史街区的地方性传承问题。

此外,现有研究所提出的城市历史街区的“改造”“更新”“复兴”“振兴”“再生”等规划设计中,大多借鉴西方的案例,往往是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基础上,叠加了商业店铺与旅游景点的规划,没能提出更多的多样化的利用手段,而现实中许多城市历史街区的商业、旅游开发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过热的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